圖解經濟學 (新版)
作者 | 柳守平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圖解經濟學 (新版):想要學會致富的理財方法,就從讀懂經濟學開始致富理財必讀的經濟學寶典掌握經濟學基本概念,讓視野變得更遼闊、遠光看得更長遠˙短時間就上手:以風行世 |
作者 | 柳守平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圖解經濟學 (新版):想要學會致富的理財方法,就從讀懂經濟學開始致富理財必讀的經濟學寶典掌握經濟學基本概念,讓視野變得更遼闊、遠光看得更長遠˙短時間就上手:以風行世 |
內容簡介 想要學會致富的理財方法,就從讀懂經濟學開始致富理財必讀的經濟學寶典掌握經濟學基本概念,讓視野變得更遼闊、遠光看得更長遠‧你是個每天埋首工作的窮忙族嗎?該如何扭轉目前的局勢呢?‧賺的錢總是入不敷出,只好以卡養卡,最後成為卡奴嗎?‧怎麼賺錢,都跟不上物價飆漲的速度?但卻有人錢滾錢,利滾利,是怎麼辦到的?‧一畢業就失業?中年失業?該如何找出自己的優勢,重新出發?‧想要自行創業卻苦無經驗與門路?短時間就上手:以風行世界的曼昆 N.Gregory Mankiw 《經濟學原理》為架構,內容權威,使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盡可能多的經濟學知識。全方位解說:用淺白的方式解說精深的經濟學理論,並列舉生活實例說明,讓讀者輕鬆理解市場、利潤、消費等關係。圖文、表格呈現:以精美插圖與相片、精彩圖說和表格,讓艱澀的經濟理論通俗易懂,為你排除通往經濟學殿堂的學習障礙,讓閱讀更加輕鬆,不再枯燥乏味。了解致富概念,讓自己遠離劣質生活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最有實用價值的一門學問。它對所有社會科學,包括商業、管理和法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支撐整個經濟學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一旦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我們的視野將變得遼闊.思想進階到不同的理解層次。對於經濟學的初學者來說,如果沒有深入淺出的入門讀物作引導,很容易感到艱澀難懂,而與經濟學擦肩而過。本書文字通俗易懂,講解深入淺出,章節標題準確有趣。書中每一節文字的開始部分,都以引人入勝的問題作為切入點,以生活實例為基礎,透過經濟學的原理,幫助理財經濟、生活品質的提昇,行文的過程講求實用性,結論明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柳守平
產品目錄 第一篇走進經濟學的殿堂 第一章 開始學習經濟學 1.經濟學是什麼:使人更理智的一門學問 2.決策原理:經濟人如何做決策 3.交易原理:為什麼交易是互惠的? 4.運行原理:整體經濟在以怎樣的方式運轉第二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1.學會看圖:學習經濟學的準備工作 2.縝密的頭腦:觀察、假設、進一步觀察 3.規範描述:試著運用理論改善我們生活的世界 4.不畏懼分歧:說服他人時要用事實說話第三章 歷史上的經濟學家及其思想 1.威廉‧佩提的理性之光:「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2.「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個人利己兼可富國的自由市場 3.「新古典學派之父」馬歇爾:促成了從古典模式向現代模式的轉變 4.熊彼得揭示的祕密:創新是經濟的活力之源 5.凱恩斯拯救了一個時代:刺激內需理論刷新了古典經濟學第二篇個體經濟學 第四章 走進撲朔迷離的商品市場 1.為什麼有市場:貿易使每個人變得更好 2.市場的定義:無處不在的經濟秩序 3.簡單市場與供求模型:兩種類比市場變化的曲線 4.影響需求量的因素:提高香菸價格能使人們少吸菸嗎? 5.影響供給量的因素:天氣對市場供給的有趣影響 6.供給和需求推動均衡:市場中一雙看不見的手 7.價格彈性:市場對價格有多敏感? 8.由需求曲線看彈性:陡峭或平坦的背後 9.由供給曲線看彈性:過多的供給量是否會使生產者受害? 10.豐收悖論:為什麼豐收反而降低了農民的收入?第五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1.什麼是消費者選擇理論:人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商品 2.預算限制:購買力對人們消費行為的影響 3.選擇偏好:個人嗜好對人們消費行為的影響 4.不對稱資訊:資訊不對稱怎樣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 5.非理性因素:人們的消費總是理性的嗎? 6.選擇的最優化:人們如何認定自己的最佳選擇 7.勞動供給的所得效果:高收入的你是願意工作,還是更想度假?第六章 瞭解生產要素市場 1.什麼是生產要素市場:決定你我工作報酬的市場 2.勞動的需求:企業怎樣決定僱用的人數? 3.勞動需求的變化:為什麼企業會突然大量增員? 4.勞動供給量的變化:有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爭? 5.勞動市場的均衡:如何理解人們的工資差異 6.土地與資本:瞭解真正的「資本主義」經濟第七章 識穿商品的利潤 1.生產成本的定義:有的生產為什麼不划算? 2.經濟學家和會計師的不同:在計算成本和利潤時的分歧 3.邊際產量遞減規律:企業增加的投入和得到的產量之間的關係 4.成本曲線及其形狀:企業成本控制到什麼程度才最有競爭力 5.短期成本和長期成本:企業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翻身」? 6.規模報酬:專業化才能使企業產生規模效應 7.企業的分類:企業和企業之間有什麼不同嗎?第八章 市場和福利 1.市場對福利的影響:市場是增進經濟福利的好方法嗎? 2.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在交易中能感受到的福利 3.生產者剩餘:生產者在交易中能獲得的福利 4.效率和平等:衡量整個社會經濟福利的雙重標準 5.經濟福利最大化:經濟學家只鍾情完全競爭市場的祕密第九章 競爭、獨占與市場 1.什麼是完全競爭市場:價格接受者的世界 2.競爭企業的供給曲線:如何找到利潤最大化的產量? 3.企業的短期停業:覆水難收的沉沒成本 4.進入或退出:判斷進入一個市場的有利時機 5.競爭市場的供給曲線:為什麼長期中利潤為零? 6.市場的四種類型:在完全競爭和獨占之間 7.獨占的收益:獨占是否讓社會付出了經濟福利代價? 8.寡占:從歐佩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控制說起 9.獨占競爭:獨占了還能激烈競爭? 10.作為品質訊號的廣告:廣告促成了無理性的品牌忠誠?第十章 政府對市場的調控 1.政府和市場:政府用「紅蘿蔔」和「棍子」來促進市場的效率 2.四個經濟職能:瞭解政府管轄的範圍 3.為什麼要進行管制:政府可以對治市場失靈的部分 4.確定價格上限:有可能引發市場短缺的手段 5.一個實例:價格上限為專家門診帶來的不便 6.確立價格下限:最低工資法帶給低收入者的傷害第十一章 稅收和稅制 1.稅收是什麼:文明社會所付出的必要代價 2.賦稅的無謂損失:稅收是一把雙刃劍 3.拉佛曲線:改變稅率就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4.效率和公平:稅制設計必須兼顧的兩大目標 5.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檢驗效率和公平的兩個資料 6.稅收歸宿:稅收負擔就像落在黏蠅紙上的蒼蠅?第十二章 貧富分化及解決之道 1.勞動所得中的不公平:人的職業天生沒有貴賤之分? 2.財產所得的不平等:所得最不平等的一個領域 3.所得分配和貧困的衡量:使所得資料失真的三個因素 4.功利主義的分配哲學:「劫貧濟富」不可取 5.自由主義的分配哲學:請關注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6.自由意志主義的分配哲學:不公平就是「公平」 7.減少貧困的政策:政府提供給公民的扶貧保障 8.扶貧政策的優缺點:扶貧計畫激勵了什麼? 9.歐洲福利制度:所得分配不公的最終解決之道第十三章 公共部門經濟學 1.外部性:無意之中的造福或禍害 2.正外部性:路燈為路過的人照明 3.負外部性:誰為空氣汙染負責? 4.外部性的私了:慈善行為和正外部性有關? 5.科斯定理:無成本的私人協商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6.根本途徑:公共政策為外部性問題做主 7.汙染許可證:市場的力量是解決市場失靈的最好方法 8.物品的類型:市場對不同物品的作用能一視同仁嗎 9.搭便車行為:私人市場不能防止人們撿便宜 10.重要的公共物品:國防、基礎研究和扶貧 11.公有地悲劇:象徵公有資源使用的一個寓言 12.重要的公有資源:避免被破壞的嘗試 13.產權:保護公有物品和公有資源的利器第三篇宏觀經濟學 第十四章 總體經濟指標 1.一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讓你理解GDP變得更容易些 2.國內生產總值的分量所在:最能看出窮國和富國差異的數字 3.GDP與經濟福利:GDP裡算進了人們的幸福感嗎? 4.消費物價指數:「百萬」不一定就是富翁 5.實質利率與名目利率:發生通貨膨脹時的兩個重要指標 6.其他指標:口紅也能做成指標嗎?第十五章 失業 1.怎樣才算失業:衡量失業有標準 2.失業的類型:從勞動需求市場找原因 3.誰會失業,失業多久:從勞動供給市場找原因 4.失業保障:善用保障中的激勵方向 5.最低工資法和工會:工資高於均衡水準引起的失業 6.效率工資理論:高薪水其實對企業也有很大好處 7.菲力浦斯曲線:失業和通貨膨脹有關嗎?第十六章 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 1.貨幣是什麼:綿羊可以作為貨幣嗎? 2.貨幣的供給和需求:國家發行的貨幣知多少 3.貨幣中性:貨幣量的增減可能僅僅是一種遊戲 4.通貨膨脹是什麼:通貨膨脹有時也很可愛 5.通貨膨脹的代價:皮鞋成本和菜單成本 6.通貨膨脹帶來的破壞:對稅收和財富再分配的影響 7.反通貨膨脹的兩難處境:誘人的泡沫破滅後第十七章 金融體系與金融工具 1.金融體系的定義:儲蓄和投資相匹配的機構 2.金融市場:股市像一個大賭場嗎? 3.金融仲介機構:間接提供投資資金的銀行與共同基金 4.國民收入帳戶:一些重要的恆等式 5.可貸資金市場:一個虛擬、單一的金融市場 6.現值:要今天的錢還是要明天的錢? 7.風險管理:假如你是風險厭惡者 8.資產評價:什麼樣的股票最有價值?第十八章 全面感受全球化的衝擊 1.物品的全球流動:全球化向我們走來 2.國際貿易的平衡:淨出口與資本淨流出的相等 3.國際貿易的影響:儲蓄、投資及資本淨流出的關係 4.名目匯率:貨幣貶值和升值意味著什麼? 5.實質匯率:兩國物價水準的反映 6.國際貨幣制度:哪一種匯率制度更好 7.購買力平價:最簡單的匯率決定理論 8.儲蓄和投資的環境:促進開放經濟快速增長的祕密 9.可貸資金市場和外匯市場:開放市場的供給和需求 10.兩個市場的均衡:資本淨流出與兩個市場的同時均衡 附錄 附錄一:術語表 附錄二:30本必讀的經濟學經典 附錄三:八大錯誤的經濟觀點 附錄四:八大值得重視的經濟思想
書名 / | 圖解經濟學 (新版) |
---|---|
作者 / | 柳守平 |
簡介 / | 圖解經濟學 (新版):想要學會致富的理財方法,就從讀懂經濟學開始致富理財必讀的經濟學寶典掌握經濟學基本概念,讓視野變得更遼闊、遠光看得更長遠˙短時間就上手:以風行世 |
出版社 /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942601 |
ISBN10 / | 9865942607 |
EAN / | 9789865942601 |
誠品26碼 / | 2680849255007 |
頁數 / | 312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什麼是生產要素市場
決定你我工作報酬的市場
大多數人們都從事全職的工作,但同樣的努力換來的工作收入卻不相同。經濟學家認為原因在於人們的收入也是由生產要素市場來決定的。勞動、土地和資本這三種生產要素的供給予需求決定了工人、地主和資本家的價格。
人們的收入一般和他從事的行業有關。例如,一名電腦程式師的收入會比一名種植蘋果的工人收入要高得多。大家也許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從來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電腦程式師的收入一定要比種植蘋果的工人高,甚至在道德上也沒有這種要求。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在決定不同工作的收入呢?
如果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層面來看,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209,407億元左右,每個人的工作收入只是整個經濟收入中的很小一部分,就像大海一滴。人們取得收入的方式有很多種,工人賺取的是工資、福利和津貼,這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大部分。其餘部分的獲得者是地主和資本擁有者(資本是以設備和建築物的形式存在)-以租金、利潤和利息的形式獲得。那麼是什麼因素決定工人、地主和資本擁有者會以如此形式劃分國民經濟收入?又是什麼因素使得同樣的上班族有不同的收入,資本擁有者階層也有不同的收入呢?還是回到上面的問題,為什麼電腦程式師的工資一定要比蘋果工人高呢?
其實經濟學中的大部分問題的答案都在供給和需求之中,上面的問題也不例外,其答案是勞動、土地和資本這三種生產要素的供給予需求決定了工人、地主和資本擁有者的價格 (也就是收入分配)。就電腦的軟體行業來說,它是由程式師的勞動、企業的空間(這是土地要素)和辦公大樓及電腦設備(資本)共同構成的。同樣,蘋果生產行業也是由種植蘋果的工人的勞動、農場(土地要素)、採摘和運輸設備(資本)共同組成。
收入和財富的兩極分化使得分配問題成為經濟學中最具爭議性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高收入和巨額財富是由於運氣和繼承權帶來的不平等,貧窮只是因為受到歧視和缺乏機會;也有少數既得利益的人認為,收入應該由市場報酬機制決定,政策只應該給社會提供安全網─使那些處於貧困中的人們能得到救濟,而不應該干預收入分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