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不必完美: 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
作者 | 皮爾斯夫人 (林家羽) |
---|---|
出版社 | 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當媽媽不必完美: 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我好愛我的孩子,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衝撞出充滿血肉 |
作者 | 皮爾斯夫人 (林家羽) |
---|---|
出版社 | 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當媽媽不必完美: 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我好愛我的孩子,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衝撞出充滿血肉 |
內容簡介 我好愛我的孩子, 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 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 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 衝撞出充滿血肉的育兒慢養智慧! 每個母親,都盡己所能地愛著孩子,卻也因為種種育兒、教養的衝突、迷思,甚或害怕失去自己而糾結、焦慮著,暢銷書《夢想德國》作者皮爾斯夫人,有著吉普賽人的天性、女強人的獨立自主,還有許許多多夢想和興趣,然而,在走入家庭、生了孩子之後,一切有了變化……她必須學習當個母親,還要在德式教養觀點中學習、拉扯和激盪…… ●妳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卻仍因為別人家小孩比較乖而感到沒面子? ●孩子時間到了不睡覺,妳就會因為沒辦法做自己的事而崩潰? ●明明很愛孩子,卻在心累、煩躁之下對孩子口不擇言,事後懊悔不已? ●妳累到想哭、想出走,就是不敢跟老公、孩子爭取「媽媽我也需要放假」? 睽違三年,終於等到皮爾斯夫人的《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本書不只有對育兒教養的摸索、德國父母的經驗分享,她還親自到幼稚園實習,貼身探索德國適性和全人教育在幼兒教育的做法,同時,皮爾斯夫人也發出當媽後最真誠的告白,並透過與孩子的相處,找到面對和接受不完美自己的勇氣! 不是縱容,也不是教出完美的兒女, 是讓孩子做自己,也有適當的自我控制能力!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人包辦,但他們卻鼓勵不要過度開發幼兒的智力?德國獨樹一格的教育方法、觀念、政策,是他們瞬間再起、菁英輩出,並影響全世界的重要功臣之一!《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除了有德國婆婆媽媽的經驗傳承,也有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分享,讓我們得以檢視臺灣和德國之間在幼教觀念和制度上的不同,並從中探討我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與融合,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生命藍圖,有個健康、快樂、自由的童年,又能培養他們自我規範、獨立並承擔責任的能力和人格。 ●孩子上小學前的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沒必要從小就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 ●德國人相信,在孩子七歲前養成晚上七點上床睡覺的習慣,對大腦發育及免疫力很重要。 ●要給孩子自由,也要有管教的勇氣,幫孩子設界限,是避免行為和品格偏差,也讓孩子對外在環境產生安全感! ●德式教養讓父母學習控制憂懼,放手「允許」孩子去體驗、挑戰這個世界。 ●雖然重視孩子的興趣養成和多方位發展機會,但不要逼孩子學才藝或上補習班。 ●強迫孩子當「乖小孩」,反而容易讓孩子忽視真實的自己。 ●讓孩子學習分擔家務,是讓他們對自己負責──別忘了讓孩子在當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生活能力時,切忌貪圖一時輕鬆和方便就代勞,這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希望孩子會念書並非大錯,但父母應該理解,人生有太多挑戰等著孩子面對,不只有讀書。 ●德國爸媽會教小孩適度的反擊,讓孩子遇到衝突或暴力而大人又不在身邊時能保護自己,並同時教育他們拳頭只有在非逼不得已時才揮出。 一段融合觀察與省思、掙扎與療癒, 讓父母和孩子看見彼此靈魂約定的教養練習! 德國教育讓許多孩子擁有與全球競爭的實力,然而當中也有得意志民族特有的框架和想法(例如德國人強調「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嚴謹過頭的民族性,就讓很多要求完美的媽媽壓力爆表,孩子痛苦指數增加……),再加上全球媽媽共有的內心糾結和罣礙(例如雖然出了個女總理,但德國仍有許多母親在這家庭和事業中糾結……),媽媽們的育兒教養路仍然走得不容易,且看皮爾斯夫人從這個過程中,如何找到當中的平衡點及對生命的省思……。 ●孩子並不喜歡無頭蒼蠅般做牛做馬的父母──能意識到自我身心需求的父母,才有可能教養出快樂的小孩。 ●跟孩子相處是最大的心性修練,他嘰嘰喳喳跟你分享所見所聞時,你的心有沒有在當下呢? ●每位父母都曾盡他們最大的可能愛孩子,但往往也帶著無知、恐懼的信念,挾制著孩子的身心。 ●每次與孩子互動,同時也在幫助我們釐清自己,進行一次次的內在翻整與重建。 ●父母無法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很大部分源自父母不願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能接納生命中的失敗、挫折的父母,較不容易極盡所能、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孩子成為萬能或完美小孩! ●父母總以為是自己在帶孩子,但孩子也時時啟發我們的心之眼,我們常常得放下原有的價值觀和成見,才能看見孩子的光點! 皮爾斯夫人反省體制、自我覺察、大膽嘗試與耐心練習,連過程中的慌張、挫敗、痛苦和自我質疑,都毫不掩飾的分享,這些酸甜苦辣能給予許多在教養中摸索的父母不一樣的能量和鼓舞。
各界推薦 「繼《夢想德國》之後,現在家羽已能很客觀地說出德國值得讚譽的地方,以及日耳曼精神中嚴謹過頭的面向,從文字中傳達她自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智慧。德國當然有很多優點,特別是在面對全人教育和自然環境的態度,但臺灣人的處世哲學及待人之道也同樣深具智慧。家羽以兼具東西方的視角寫就這本書,也以融合多年累積的身心靈智慧教養孩子。這是一本從細微處觀察「德國為什麼強盛?德國小孩為什麼充滿自信?」的客觀書寫,其中深藏許多值得參考借鏡之處,也有很多家羽透過育兒歷程裡,對自身覺醒後的生命反省與沉思。」──人間福報藝文中心主任/張慧心「我對新書中與恩典之間的親子生活很感動。她在自序裡寫到:「在『慢』下生命的步伐裡,我開始深深被無止境的愛環抱著,而恩典一點一滴的小小成長足跡,都如同神賜給我的一段段愛的粉紅絲緞,優雅美妙地穿織在我們的互動中。還記得他五歲學會騎單車的那個夏天,我開始帶著他挑戰八公里的路程,好幾回他跌了又爬,邊哭邊騎,或是邊騎邊大笑……,我從旁看著,突然覺得很感恩這些慢慢陪他長大的日子,我是多麼享受著他天真又狂野的模樣啊!然後,就在我們快抵達終點的遊戲廣場時,他突然很開心地看著我的臉說:『媽媽我好愛妳,謝謝妳今天帶我來騎這麼長的路,而我真的做到了,我好開心啊!』」讀著這一段文字,我似乎感覺到家羽內心的小孩重新又過了一次童年,與恩典一塊兒快樂吶喊著、歌唱著。」──《犀利人妻》導演/徐輔軍「『在心靈的世界無分年紀,每個生命都是平等而且獨特。因著學習與經驗人生的目的,精心設計挑選不同角色和親密關係人(特別是和父母親之間),然後一起在這一場的人生舞臺上,成為彼此的心靈指導員。』在這樣的觀念基礎下,會發展出非常不同於傳統的親子關係,家羽就是用這樣的觀點陪伴兒子的成長。心靈教育首在尊重,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獨特,即便年幼的孩子,也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帶著靈魂豐富經歷的印記來到世界。於是,親子之間將形成的關係,不是上對下,不是成熟對著幼稚,而是在肉身關係中的陪伴引導,用著愛與支持誘發出潛藏在孩子靈魂中的能力,特別是個體的獨特性。但願每個父母都不再自我要求成為龍鳳的父母,而是有能力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一起成為快樂的人。家羽就是追求心靈成長的認真母親,所以照養孩子的過程中,隨處可見她的反省與自覺,這是家羽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也是此書非常值得細讀之處。」──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嘉珍「德國教養學齡前小孩的做法真的很值得臺灣學習,盡情讓孩子去畫畫、去跳舞、去唱歌、去運動,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兼具身心發展與健康快樂的童年,書中所提的趣味桌遊、森林創意園遊會、活潑的音樂課、睡前點一盞燈、舊物市集、運動教育、愛護生命,以及德式的自信教育等等,讓我開了不少眼界,原來德國在全世界舞臺表現如此亮眼就是這樣教出來的,這也許是太重視智性比較的臺灣教育要好好借鏡的──他們默默的實踐了適性教育,讓每一個小孩可以發光發熱。一般教育書籍大多偏向觀念方法的教導,少了身心靈的深度探討,另一種則用了不少靈性術語,讀來艱澀難懂,但家羽是用心踏實的活在當下,再將心靈的領悟深入淺出的說出。你的小孩是否也有一點調皮好動?你是否擔心孩子的學習力慢?也許你的心靈成長就是邀請你從這裡開始。別辜負了小孩給我們的功課,不要急著改變他們,試著從自我認識開始,如果真誠的覺察探索自己,你也許會和家羽一樣走出異國生活的困境,和小孩快樂的演戲、耍寶、爬樹、遊戲,享受生活的種種樂趣,從各種生活小事件中慢慢瞭解自己、轉化自己、不知不覺地重新愛上自己。」--正念覺察老師,二○一二年至今進行推廣Mindfulness心靈教改運動,著有《全班都零分》/張世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皮爾斯夫人熱愛平凡主婦小日子+個人自我夢想實踐的行動派媽媽創意+搞笑+智慧+愛,四味調和料理的家庭生活禪本名林家羽,曾任電視節目企劃製作、廣播節目主持人、身心靈工作者、旅遊雜誌記者、駐德國特派記者。定居德國從事;文字工作者、瑜伽老師、身心靈工作者,並於《人間福報》德式親子生活禪、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双河彎》德式手創幸福生活誌、《時兆》雜誌等報章雜誌擔任專欄作家。 平日熱愛研究創意料理、徜徉於生活手作的練習,她是陪伴恩典快樂生活的慢活烏龜媽、是熱衷幫全家計畫大小旅行的玩樂老婆、是深愛自然森林樂活的女子,同時也是──文字、舞蹈、電影、音樂、啃書、獨處、即興塗鴉、旅行、靜心缺一不可的媽媽。著作《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夢想德國》、《精靈的十三夜的飛行》臉書粉絲頁野小孩的慢活旅行&生活 https: www.facebook.com yekids 部落格野小孩的慢活旅行與生活 blog.yam.com FrauPres0718
產品目錄 好評推薦/「哇!」的人生和勇氣 張慧心天真勇敢的夢想家 徐輔軍透過孩子的眼睛看見自己 陳嘉珍生活禪媽媽是孩子的恩典 張世傑皮爾斯夫人自序/一隻快樂慢活的烏龜媽Part1 教孩子成為一個人,比什麼都重要自信是爸媽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念書前先學會過生活孩子間的拳頭之戰可不可以不當乖小孩?別把放養當放羊,「放」前先得「養」尊重他人,是教養的開始愛動物如愛己,從小做起「懂生活」是自我價值的展現跨越性別的執著,男孩也可以玩芭比從阿公阿嬤不帶孫,看德國人對孩子的尊重Part2 孩子的花園──不教算術、寫字的幼稚園我們是愛的鐵三角重新再上一次幼稚園孩子的老師真心愛他嗎?給小小孩的靜心課森林日是許多德國幼稚園的必修課快樂「玩」一堂音樂課跟著老師手作迎聖誕佳節孩子們,爬樹去囉!一顆足球背後的運動教養哲學德國小孩上小學前一年需要做哪些準備?Part3 玩在起跑點,練出個人軟實力DIY創意打造孩子的童趣房間小孩子的七點晚安曲為孩子在睡前點一盞蠟燭手作生活是讓小孩身心安頓的魔法到兒童舊貨市集去擺攤,孩子上場學買賣森林是孩子最棒的好朋友來去夏日森林創意園遊會遊戲廣場是大人小孩共同的天堂拋開3C,和小孩一起動腦玩桌遊媽媽,我要跟妳一起畫畫、跳舞啦!Part4 孩子,其實是爸媽的靈性夥伴讓平安的心成為一家之主德國婆婆媽媽老實說媽媽,妳怎能不看重自己呢?愛自己的媽咪,是家庭快樂的泉源離開小別,讓德國爸媽更幸福與我們的內在小孩同行安住當下,重新看見孩子的童真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孩子真的是我們想的那樣嗎?愛上不完美的自己結語/微光在邊境後記/醒來愛的青鳥醒來獨立與依賴的雙人舞神性與習性有一種人生叫做漸漸相信妳值得我是一個真實的女人來自宇宙的親愛小孩現在不玩,什麼時候要玩? 小小孩談生死圓滿與殘缺順流的豐盛呼喚再呼喚感謝/拾光漣漪,感謝有你
書名 / | 當媽媽不必完美: 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 |
---|---|
作者 / | 皮爾斯夫人 (林家羽) |
簡介 / | 當媽媽不必完美: 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我好愛我的孩子,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衝撞出充滿血肉 |
出版社 / | 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431248 |
ISBN10 / | 9869431240 |
EAN / | 9789869431248 |
誠品26碼 / | 2681447917007 |
頁數 / | 288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