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紀
作者 | 羅智成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泥炭紀:無法歸類的作者‧無法歸類的文體《泥炭紀》的代表思想略早於《光之書》,其中許多字句則可以溯源到作者最初的練習作品。其基本材料來自1974至1979年間的殘稿與札記 |
作者 | 羅智成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泥炭紀:無法歸類的作者‧無法歸類的文體《泥炭紀》的代表思想略早於《光之書》,其中許多字句則可以溯源到作者最初的練習作品。其基本材料來自1974至1979年間的殘稿與札記 |
內容簡介 無法歸類的作者‧無法歸類的文體 《泥炭紀》的代表思想略早於《光之書》,其中許多字句則可以溯源到作者最初的練習作品。其基本材料來自1974至1979年間的殘稿與札記,包括1973年「異教徒手札」(收錄於1975年《畫冊》)的餘緒及未收進「語錄」的各式構想;可謂微宇宙教皇青年時期狂放思想的證據。 整體而言,《泥炭紀》迷漫著極為純粹、質樸的「異教徒」氛圍。「異教徒」是作者從高中時期就十分偏好的詞語,它原本是西方主流宗教對其他教派、無神論者或異議者的指稱,先天帶著排斥、歧視的負面意含,更帶有孤立、神秘、特立獨行的形象,因此給予很多想像的空間與能量。 「我不以為《泥炭紀》需要任何說明;騷動與年輕應足以懂騷動與年輕。而我愛極這讓我受窘的,那時候的自己。」 「《泥炭紀》是一段孤獨、漫長而自我慰藉的創作歷程與結果,那樣的勇氣與天真,已無法再現。有時,我甚至視之為成長過程中,一段「誤入歧途」的過程,必須在往後強作解人,不時加以合理化。但是當時多相關的記憶早已模糊淹沒,《泥炭紀》的內容,竟成為某個時期我唯一的記憶。」--羅智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羅智成詩人、作家、媒體工作者。 台大哲學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所碩士、博士班肄業。著有詩集《畫冊》、《光之書》、《泥炭紀》、《傾斜之書》、《寶寶之書》、《擲地無聲書》、《黑色鑲金》、《夢中書房》、《夢中情人》、《夢中邊陲》、《地球之島》、《透明鳥》、《諸子之書》、《迷宮書店》等,散文或評論《亞熱帶習作》、《文明初啟》、《南方朝廷備忘錄》、《知識也是一種美感經驗》等。羅智成的文字風格整體而言神秘、深邃、原創、多元。一方面以獨特的語法和驚人的想像力創造出各種文學勝境;一方面以精緻的自省與洞察力從容出入於自我意識的邊陲與核心。此外,他也擁有文學創作者少有的知性能量與思維訓練,又廣泛涉獵當代生活與文化議題,以進行他所謂「豐盛人格」的自我塑造。 羅智成官方粉絲團:www.facebook.com LOCHIHCHENG1955
書名 / | 泥炭紀 |
---|---|
作者 / | 羅智成 |
簡介 / | 泥炭紀:無法歸類的作者‧無法歸類的文體《泥炭紀》的代表思想略早於《光之書》,其中許多字句則可以溯源到作者最初的練習作品。其基本材料來自1974至1979年間的殘稿與札記 |
出版社 /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232643 |
ISBN10 / | 9863232645 |
EAN / | 9789863232643 |
誠品26碼 / | 2681596447004 |
頁數 / | 12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12.8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妳探問。
――〈花畔金泉〉,1975
《畫冊》(1975年)第122頁
7.
親愛的ㄌ,這將是我為你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我將為ㄅ,為ㄆ,為ㄈ,甚至為縱恣的ㄠ,但將不再為你創作。
我曾尊崇你,一如圖騰民族看待他們不祥的沼澤;我曾為你圓謊,一如使徒。
我曾為你扯謊,在聖殿階下。我預揭橄欖的豐收,晴朗的海航;曾違背知識,向期待的面孔們,描述了不實的永恆。
8.1.
我們曾是極少數的,頑抗著各類信念的異端。倔強地驕傲著;召良狽地抗頡各式的神祇,以我們作為人類所能擁有的智慧、機會與罪咎。
為了鞏固、爭取那從不完全的尊嚴,我們拒絕在任何威權之前繳出思索的權利,即使面對自己所熱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