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白鳥的洞穴 | 誠品線上

發光白鳥的洞穴

作者 姚若潔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發光白鳥的洞穴:疫情時代隔離處境下,最好閱讀的故事蔣勳專文推薦科普翻譯家姚若潔個人首部長篇小說一部融合科學與心靈、理性與浪漫的動人作品當你進入這發光的洞穴得知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疫情時代隔離處境下,最好閱讀的故事 蔣勳專文推薦 科普翻譯家姚若潔個人首部長篇小說 一部融合科學與心靈、理性與浪漫的動人作品 當你進入這發光的洞穴 得知自然律與演化的因果, 是否就能看清楚人類心靈的迷霧? 遠眺英吉利海峽美麗的白崖上,飛翔著一群還沒被生物學家界定種屬的白鳥,據聞牠們的棲息地僅存在這座白堊地質為主的島嶼,有緣人才能窺見這群白鳥自體會發出不思議的光。 島上居民自給自足,鮮少與外界往來,卻發明出神奇的生物能源科技,不會產生有害廢棄物,似乎能為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失衡問題,帶來突破性的智慧解方。 露曦,一個論文卡關失去自信的台灣學生,受到「我想親眼看到海鴿」的意念驅使,冥冥中被牽引到島上參與鳥類研究,並因此讀到十九世紀自然學家李文斯敦留在島上的生活手記,裡面有豐富的科學思考,對「海鴿」詳細近身觀察,但卻隱匿了一段不欲人知的洞穴探索經歷,近乎某種超然的靈性體驗。 當露曦終於隨著白鳥進入到洞穴裡,她是否有機會知道自然律與演化的因果,看清楚人類心靈的迷霧,然後開啟通往未來的時空之旅呢? 雜糅生態學、演化論、海嘯反撲、環保主義、柏拉圖洞穴、共時性、古典樂等知識,作者以細膩的文筆賦格出這部視野奇異、思考深邃,兼具科學理性與文學浪漫之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姚若潔姚若潔 一九七四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昆蟲學碩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認知科學的哲學研究所學程研讀,布萊頓大學視覺傳達博士候選人。現專事翻譯與寫作。 翻譯作品以大眾科學類為主,近期譯作有《解密黑洞與人類未來》、《科學詭案調查局》、《重返阿波羅》,中短篇譯作常見於《科學人》雜誌及《國家地理特刊》。 二○二○年以《為什麼要睡覺?》獲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 曾於報刊雜誌發表過散文、短篇小說,《發光白鳥的洞穴》為個人首部長篇小說創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姚若潔的科學與夢幻╱蔣勳 之前 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李文斯敦的手記 之五 之六 之七 之八 之後 李文斯敦的手記 致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發光白鳥的洞穴
作者 / 姚若潔
簡介 / 發光白鳥的洞穴:疫情時代隔離處境下,最好閱讀的故事蔣勳專文推薦科普翻譯家姚若潔個人首部長篇小說一部融合科學與心靈、理性與浪漫的動人作品當你進入這發光的洞穴得知自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234272
ISBN10 / 9863234273
EAN / 9789863234272
誠品26碼 / 2682110271006
頁數 / 33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姚若潔的科學與夢幻

◎蔣勳

姚若潔的第一個長篇《發光白鳥的洞穴》,一共讀了三次。
第一次讀,一面讀,一面做建議的注解。
若潔拿回去,重新修改,大刪了好幾萬字。
創作者很敢刪,我卻有點猶豫,建議若潔:「刪去的部分要不要留著?說不定很好看!」
每個人創作的過程都不一樣,《紅樓夢》是一刪再刪的鉅作。研究「紅樓」的人,都知道這部手稿有一次一次「脂硯齋」的評語批注。
許多人都好奇「脂硯齋」是誰?這麼不厭其煩的注記一部沒有完成的手稿。
有時候我突發奇想,這「脂硯齋」會不會是創作者自己?是那個小說裡愛偷吃女人唇上「胭脂」的賈寶玉?
創作者是有可能幻化成兩個自己嗎?
一個是原創的自己,一個是努力找出缺點的自己。或許不是「缺點」,而是另一個角度觀看的自己。
在繪畫裡,我很迷戀創作者修改的痕跡,塗抹過,卻沒有完全消失的線條或色塊。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素描油畫和雕塑都是一再修改的,無數修改的疊壓並存,那些痕跡,無所謂對或錯,似乎說明著生命真實的存在的狀態。「胸有成竹」,下筆就成定論,可能是一種創作方式。但是我更迷戀的是「胸無成竹」,一路塗抹修改增刪的經驗。
生命並不是一個結論,生命通常是一張改了又改的畫,痕跡斑斑,作者只好自嘲「滿紙荒唐言」。說這句話的創作者知道生命跌跌撞撞、鼻青臉腫,也許才是真相。
太過修飾的創作,和太過修飾的人生,都只是虛假勵志的妄想吧。
我認識若潔太久了。忽然想起她剛出生,在台安醫院隔著玻璃看她。
那個微微蠕動的小小生命,如何一步一步形成今天的姚若潔。
若潔的父母都是我最親近的朋友。他的父親姚孟嘉是攝影家、畫家,也是上個世紀末影響台灣最重要的雜誌《漢聲》的重要主編。
姚若潔是和父親編輯製作「漢聲小百科」、「漢聲童話故事」一起成長的。
我常去姚家,看著若潔學講話、識字,父親忙著比對圖片、文字,一面很耐心地跟女兒講解科學小百科裡的故事。
也許是父親給兒女成長最好的禮物吧……
若潔就同時對生物、科學、童話、神話產生了興趣。
若潔的父母都愛大自然,我們常常一起爬山涉水,印證「漢聲小百科」從田野調查開始的探索。
一起從貢寮走草嶺古道,父親娓娓道來許多植物昆蟲生態,那一天,四、五歲吧,姚若潔第一次拿起父親的相機拍照。
常常覺得若潔身上有一部「漢聲小百科」,那十二冊的百科,也許更大的意義是影響了台灣一代青年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吧。
姚若潔一直在科學和文學之間找一種快樂,如同她這部小說裡的發光白鳥,如同那現實存在卻又展開另一個次元時空的「洞穴」。
她總是在精密的科學探尋分析論辯之後,突然對「科學」有從本質上的質疑。忽然進入史前神話的詢問,像保留在屈原〈天問〉裡恆古對時間空間的「問」:「邃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大學時讀昆蟲系,延續著「漢聲小百科」的許多對生物物種的好奇探索。到英國進修,讀「視覺傳達」。「視覺傳達?」有一次在倫敦我問起她的研究,她說「昆蟲、鳥類的眼睛或視覺」。
我不確切知道那是什麼,但也想起她長年來在科普雜誌或翻譯或闡述的關於物種的現象。
這部小說裡那發光的白鳥是鴿子,還是海鷗?小說開始是從萊特島上白鳥的物種歸屬開始,有許多科學的討論。
「鴿子」或「海鷗」是人類科學的分類。然而物種是在演化過程中的,並不是結論。
生命在時空環境裡努力為存在修改自己,所有科學的類屬分界,都可能被突破。
讀這部小說,害怕自己被學來的知識限制框架住了。是的,「知識」常常即是「偏見」。
若潔用了很多物種科學的知識,建構起小說的開始,讀者,如果是「漢聲小百科」一代的讀者,或許會跟著這些好奇一路讀下去。
究竟那「白鳥」是鴿子,還是海鷗?
我們急迫想知道知識的答案。
然而,創作者另一個自己出現了,透過李文斯敦的手記,一八三三年的科學忽然彷彿幻化成神祕的因果。讀者隨著書寫者進入神祕的「洞穴」,邃古之初的洞穴,要用自己的手掌感應牆壁上的「手印」,開啟通道,通向不同次元時間與空間的通道。
小說似乎安排讀者認識一種「因果」,所有書中存在的人物,都曾經存在過。
因果是東方宗教的說法,西方的科學論述叫「邏輯」。
但是,顯然創作者發現「邏輯」無法解讀「因果」。
所以,瑪姬是瑪格麗特嗎?馬可是馬庫斯嗎?莉莉是伊莉莎白嗎?
小說的第二部,進入洞穴,彷彿進入佛家說的「世」,是好幾「世」並存交錯的物種,說著不可思議的生命演化。
有一天科學如果死亡,是不是因為科學只剩下了科學?
我看過一段視頻,一個尖端物理學家說著量子物理,很難懂的一個領域,然而物理學家忽然說:「很像華嚴經裡說的世界」。
我大吃一驚,「量子物理」「華嚴經」,我如何無礙於兩者之間?
若潔的「發光白鳥」也是這樣試圖在她迷惑的科學世界找到一個神祕洞穴的「手印」嗎?
小說裡的「手印」可以開啟許多關閉的門,找到通道。現實世界裡,我們的「科學」還能找到遠古人類相信的「手印」嗎?
佛教一直試圖用手印帶領信者領悟什麼,也許有比「語言」「文字」更高的信仰。像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
「拈花」與「微笑」,心心相印,是不是這部小說裡想要找到的真正「手印」?
用科普的方式寫小說是若潔的嘗試,在大疫全球蔓延的兩年,三次閱讀這部小說,每天閱讀數百萬人死亡的訊息,每天閱讀科學家各種對病毒的解釋,隔幾天,又被推翻。
或許人類的科學對病毒一無所知,或許一切疫苗的眾說紛紜還要回到科學的原點。
更仔細觀察白鳥,鴿子或海鷗,沒有偏見,物種才有未來的延續可能嗎?
宇宙經歷著巨大的變遷,姚若潔小說裡許多生態易變的討論,像是神話,又全部是近在眼前的現實。
隨著「小百科」長大的一代青年,全副武裝的「科學」,最好的人文教育,將如何面對他們盛壯之年當下的世界,這一代的讀者會跟隨創作者一起進入幽暗洞穴,用自己的「手印」開啟未來嗎?
《發光白鳥的洞穴》或許是大疫未止的隔離時間裡最好的閱讀吧!

2021處暑後一日,蔣勳避疫池上龍仔尾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疫情時代隔離處境下,最好閱讀的故事
蔣勳專文推薦
科普翻譯家姚若潔個人首部長篇小說
一部融合科學與心靈、理性與浪漫的動人作品

當你進入這發光的洞穴
得知自然律與演化的因果,
是否就能看清楚人類心靈的迷霧?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