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食者: 戀童癖、強暴犯及其他性犯罪者

PREDATORS:PEDOPHILES,RAPISTS,AND OTHER SEX

9
380342

內容簡介

◎鄭重推薦
陳若璋 (國立東華大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系主任)
葉毓蘭 (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學系系主任)
沈勝昂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明傑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1.性侵害議題受關注:近日新聞媒體頻頻報導民進黨黨工蔡茂雄對青少年性侵害的醜聞。根據統計,台灣每天13人遭性侵犯,性侵害和家庭暴力有日益惡化的傾向。

2.作者專業地位、文筆佳:安娜‧莎特1997年榮獲性虐待者治療協會傑出成就獎,所著之小說《Prison Blues》獲2003年愛倫坡獎提名。

3.顛覆性罪犯的面貌、讓他們現身說法:作者發現,性罪犯很少在半夜潛入房間,而是經常在白天光明正大地從大門長驅直入。一般人缺少知識,所以讓性罪犯有機可趁,甚至一輩子逍遙法外。性罪犯怎麼看人?怎麼籌劃預謀?有何生活祕密?什麼會引發他們的虐待行為?為何那麼少人被抓到?本書提供辨識性罪犯的新工具,建議保護孩子和我們自己的最佳方法。

揭露獵食者的真實面目與犯罪手法
教導你我如何保護自我家人
遠離獵食者的魔掌

世界知名心理學家安娜‧沙特(Anna Salter),研究性犯罪者及其受害者已有二十多年。我們對性犯罪者所知不多,對這些人的思想、誘騙受害者的手法、規避法律的技倆…等等,也有所誤解。而今安娜‧沙特以其專業及經驗撰寫成本書,以期破除一般社會大眾對性犯罪者的種種迷思。

性犯罪案件與日俱增,頻率之高遠超過多數人所能想像。近來的研究顯示,四分之一的女童與六分之一的男童與成年人產生性接觸。更驚人的是,性犯罪者遭到逮捕的比率不到5%。曾有男性犯人承認,自己在遭監禁之前,已經性侵害超過一千名孩童。


性侵害事件為何層出不窮?性犯罪者如何掩飾其形跡?安娜‧沙特根據其與性犯罪者多次晤談的結果,歸結出問題的癥結。我們對性犯罪者有所誤解,以致易受其侵害矇騙。安娜‧沙特投入難以計數的時間與性犯罪者晤談,這些人的身分包括受人敬重的團體領導者、神職人員、熟識信賴的親友。藉由這些性犯罪者口述的親身經驗,深入闡剖析性侵害者的動機。


一般人認為,強暴與猥褻是臨時起意的犯罪行為,安娜‧沙特則持相反的看法。性侵害的加害者思慮周密,詭計多端,手法高明,藉此騙取我們的信賴,這些人在公開場合與私底下,言行舉止判若兩人。一名犯下九十多起強暴案的男性告訴安娜‧沙特,自己在陳述事件經過時加入某些極能取信他人的內容,藉此成功矇騙過有關當局與人員。


有位曾是牧師的性犯罪者表示,與教會裡的男童發生性行為,會使其感到相當興奮。有兩名女孩多次目睹對方遭受強暴,她們告訴安娜‧沙特,強暴犯目前仍是該鎮議會的主席。許多性犯罪者即使遭到逮捕,仍有辦法不被定罪。有名性騷擾四歲女兒的父親,後來仍能取得女兒的監護權。安娜‧沙特表示,包括她自己在內,即使再博學多聞、見多識廣的人,也會為性犯罪者所愚弄。她也提出許多建議,說明我們如何自我訓練,以降低受害的風險。《獵食者》(Predators)一書揭開性犯罪的神秘面紗,破除社會大眾普遍的誤解,提供你我所需的方法來保護自我及家人。


沈勝昂:「性犯罪的『性侵害犯行』表面上看來像是一時的衝動,事實上,這種行為的發生在心智上卻已是準備多時、可覺察、可控制的歷程。換言之,對於性侵害的行為他們已經幻想、練習過多次,幾乎已經成為一種自動化的手法,只等待、尋找機會的來臨。本書透過臨床與實証研究資料,具體地指出性罪犯善於『欺瞞』『偽裝』的面具,以及性罪犯必須為性侵害行為發生負責的事實,同時教導讀者如何透視『性罪犯』這些特質,做為保護、避免受害的方法,內容相當豐富,值得一般讀者及專業治療者仔細閱讀。」──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明傑:「安娜‧莎特是美國很著名的性罪犯及性被害者治療師,她在這本書中對於性罪犯之養成及犯行手法有很深入的介紹,實在提供給國內之家長、婦女、及有心進入此一犯罪防治領域者一份深刻及有用的資料。如書中所言,尤其是兒童性侵害加害人,其所會用的手法常會出乎家長意料之外。如國內外已出現之部分神職人員、娃娃車司機、及網路常客等所犯下對兒童性侵害。其實,加害人之犯罪傾向在找此類工作前就已經形成,而下手犯行只是需要找到適當時機而已。本書正是讓大眾對於防範性侵害之發生作專業的叮囑,也使每個人均能防範有道。」──諮商心理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本書目錄
序一  性加害者治療師的心情故事 陳若璋
序二 人獸之別 葉毓蘭
原文書序  正視性侵害 蓋文‧德‧貝克
導論 佇立私密與欺騙之淵 安娜‧莎特
第 一 章 問題概觀
第 二 章 謊言與現實
第 三 章 欺瞞手法
第 四 章 猥褻兒童犯
第 五 章 強暴犯
第 六 章 性虐待者
第 七 章 病態人格罪犯行騙欺世求快感
第 八 章 誘騙矯治人員
第 九 章 盲目樂觀與創傷
第 十 章 透視欺騙 揭穿謊言
第十一章 防範性犯罪之道:轉移性犯罪者之目標
註解:參考書目

各界推薦

【94年9月好讀推薦】性侵害行為不只是一時的衝動,因為其在心智上早已準備多時,是可覺察可控制的歷程;換言之,犯罪者早已準備多時,有如一個饑渴的獵食者,隨時俟機而動!本書透過臨床與實證研究,說明性犯罪欺瞞與偽裝的本質,並教導讀者如何透視這些跡象與特徵,以保護自己避免受害。內容頗為具體而赤裸,甚至超乎一般讀者能忍受的限度,閱讀前須先評估。

規格

誠品貨碼 / 2611395457003
ISBN13 / 9789576936234
ISBN10 / 9576936233
EAN貨碼 / 9789576936234
頁數 / 380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