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 二 | 誠品線上

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 二

作者 江明發 (江曉航)
出版社 飛宏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 二:這是一本令人動容落淚的「觀音精選畫集」。精選知名佛畫家江曉航先生10年來(1994年~2003年)的觀音畫作此《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二)》為紀錄精選台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令人動容落淚的「觀音精選畫集」。 精選知名佛畫家江曉航先生10年來(1994年~2003年)的觀音畫作 此《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二)》為紀錄精選台灣知名佛畫藝術家江曉航10年來(1994年~2003年)的『觀音菩薩』畫像精選,這個10年階段也是其繪畫與教學生涯的精華階段,由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專為寫序推薦,序文中提到:「其作品不論是設色、白描的、線條都很飄逸優美…尤因善工筆,故於大局上顯得氣勢洶湧,在細微處,又顯細密入微,筆筆傳神,沒有一點敷衍馬虎。」他的佛畫,可供作珍藏,也很適合當作信仰的法物來懸掛供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江明發筆名江曉航(1945~2003)畢生致力於佛畫教學與創作,自1983年至2003年1945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縣旗山先後師承佛畫大家夏荊山、水墨名家姚夢谷及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1983年 創辦「覺無憂」畫室,開啟台灣第一代佛畫教學先河。個展10次、師生(義賣)聯展30餘次、全省各美展10餘次。共出版個人畫集5冊、總計繪製佛畫500幀、其中觀音菩薩300餘尊,是台灣當代觀音創作的重要畫家之一。是近30年來,台灣當代「工筆佛畫創作」及「佛畫藝術教學」領域的重要推手,也是台灣第一代在各大道場同時任教的佛畫藝術薪傳者與開啓者,教授出多名著名佛畫家,至今影響所及遍及全台,被讚譽為台灣漢傳工筆佛畫藝術教學的一代宗師,及當代畫觀音最傳神的畫家之一。因對台灣「佛畫藝術創作」領域之傑出貢獻,獲政府「行政院文建會」頒發榮譽狀。‧重要經歷曾任傳燈畫會創辦人兼會長、佛宇畫會創辦人兼會長、磬聲書畫會榮譽會長、中華民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畫學會會員、中國美術協會會員、拾閒詩詞社社員.....等。‧殊榮其畫作被列入 中華民國美術總集、中華民國美術名鑑、台灣美術名鑑、當代佛藝創作專輯,作品收錄國科會「數位典藏館 – 國家型科技計劃」資料庫。 自1970年起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台陽美展及1976年全省美展優選的殊榮,1998年獲得世界佛教書畫大展「四溟大師賞」。作品入藏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日本東京文化會館陽光美術館、台灣各縣市文化中心,國內外企業家私人收藏。 應國父紀念館及歷史博物館之邀,繪製『中華偉人畫像』、「歷代名畫家人像畫」、「歷代名書法大家人像畫」,及多件人物畫像。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文序1 江曉航先生觀音菩薩畫冊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 序2 江曉航大師藝術哲學畫像序台灣佛教會理事長/如本法師 序3 江曉航居士佛畫藝術生涯綜覽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明光法師 序 淺談大乘顯教佛畫「供像」以代序 董夢梅序 淺談大乘顯教佛畫「供像」以代序 董夢梅(日文)序 淺談大乘顯教佛畫「供像」以代序 董夢梅(英文)第一部分 諸佛菩薩 說法圖三寶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華嚴三聖 西方三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如來日天月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虛空藏菩薩南無彌勒菩薩南無大準提王菩薩南無文殊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第二部分 觀音百幀 南無護法伽藍菩薩(前護法)千手眼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手眼觀世音千手眼觀世音菩薩千手眼觀音菩薩(白描)南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自在觀音白衣大士(白描)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松蔭觀自在四臂觀音南無觀世音菩薩雲中持經觀音南無觀世音菩薩岩瀑觀自在松泉觀音魚籃觀音紫蓮觀音蓮花觀音桐蔭觀音柳岩觀自在(白描)南無觀世音菩薩(白描)送子觀音馬頭觀音南海觀音岩座觀自在林下觀自在(白描)柳上白衣大士雲中持蓮觀音(白描)持蓮觀音楊枝觀音魚籃觀音爐香觀音竹岩觀音(白描)魚籃觀音童子拜觀音蓮池觀自在巖上如意觀音竹林童子拜觀音慈航普渡楊枝觀音乘鳯觀音合掌觀音白衣淨瓶觀音南無觀世音菩薩岩洞觀音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送子觀音岩竹觀音(白描)岩上持蓮觀音千手千眼觀音雲湧觀音送子觀音普陀巖觀音心經觀音蓮現觀音竹林觀自在竹泉觀自在(白描)雲湧觀音持蓮觀音慈航楊枝觀音持蓮觀音(白描)飛天觀音白衣大士蓮瓣聖觀音送子觀音蓮池白衣大士觀音大士白衣大士(白描)送子觀音(白描)蓮瓣觀音拜塔觀音岩上觀音蓮池觀自在菩薩童子拜觀音柳蔭觀音(白描)蓮池觀自在蛤蜊觀音淨瓶觀音雲中觀音白衣大士菩薩葉觀音紫竹林中觀自在普陀巖觀音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蓮葉觀自在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竹林送子觀音慈航普渡(白描)南無觀世音菩薩乘馬觀音蓮池持經觀音觀音生自在 化度常吉祥竹岩觀音蓮中觀自在湧龍觀音雲蓮觀音(最後一幅觀音作品)南無護法韋駝尊天菩薩(後護法)第三部分 附錄(其它作品) 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圖)千禧金龍飛天飛天六子戲佛善財童子掃心地(小沙瀰)天中鍾馗圖蓮花手淨瓶佛手淨土九品蓮袋裡乾坤大 腹中天地寬(彌勒圖) 南無護法韋駝菩薩

商品規格

書名 / 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 二
作者 / 江明發 (江曉航)
簡介 / 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 二:這是一本令人動容落淚的「觀音精選畫集」。精選知名佛畫家江曉航先生10年來(1994年~2003年)的觀音畫作此《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二)》為紀錄精選台灣
出版社 / 飛宏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4108916
ISBN10 / 9574108910
EAN / 9789574108916
誠品26碼 / 2681203749002
頁數 / 150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37X26.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 江曉航先生觀音菩薩畫冊 法鼓山 聖嚴

江先生曉航居士,本名江明發,又號明靜居士,民國卅四年出生於台灣省高雄縣的旗山鎮,捨報往生於民國九十二年元月三十一日,享年僅五十八歲,以現代人來說,尚不算高壽,藝壇星殞,實堪痛惜!

我不懂畫藝,惟喜欣賞,尤其對佛畫,既係藝術創作的文物,亦為佛教信仰的供物,早年我的先師東初老人,於創建中華佛教文化館的同時,即曾景印南通狼山觀音苑藏本歷代觀音畫像百幅,備供各界珍藏,現代的佛畫大家,大多曾見過那部共計上下兩冊的畫集。

在我所熟識的僧俗師友之中,善畫人物的,都兼工佛菩薩像,已故的溥心畬,靈源長老、竺摩長老、寒山樓主鄒葦澄、江曉航等,尚健在的有懺雲長老、董夢梅、果梵法師等。由於佛菩薩的法相,均係出於經典的描述,有其一定的模式,例如諸佛皆具三十二種大人相,代表著圓滿的福德莊嚴,諸大菩薩,除了地藏菩薩,習慣上認定是出家比丘相,其餘皆係天人威儀相,所不同的是從佛的手印及菩薩所持物等來辨識。所以任由畫家自行變化創作的空間不大。作品的好壞,端在畫家工夫的精粗及內心修為的深淺。

但是,在歷代畫家的筆下,姿態最多的是觀世音菩薩,號稱千手千眼,也有千百種身姿,畫家們可從佛經的敘述以及民間故事的傳說,獲得啟示及靈感,畫出各式各樣的觀世音菩薩相來。

江曉航居士的佛畫,除了努力耕耘,不斷地作畫,也很熱心地將畫學畫藝傳授給許多學生。他參加了許多畫展,有聯展,有個展,他也鼓勵他的學生群,舉行畫展,以便彼此觀摩,並將成果分享愛好佛畫的大眾。江居士長年擔任許多團體的佛畫老師,我們法鼓山的台北市安和分院,也是他教澤遺芳的一個道場。

曉航居士的佛畫作品,不論是設色的、白描的、線條都很飄逸優美,所以看來既有生命感,也有立體感,尤因其善於工筆,故在大局上顯得氣勢洶湧,在微細之處,又顯細密入微,筆筆傳神,沒有一點敷衍馬虎。他的佛畫,可供作珍藏,也很適合當作信仰的法物來懸掛供養。

由於曉航居士的夫人江黃美花女士以及多位門生計劃為曉航居士的畫冊再版付,向我索序,謹述如上所知,以表示對於曉航居士的懷思。

二○○三年三月十日於法鼓山





江曉航大師藝術哲學畫像序 如本法師

(台灣佛教會理事長/台南法王講堂創辦人)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



佛教界能誕生這位曠世希有之佛教畫佛像之藝術家,普受舉國上下共讚,堪稱國之寶,此君即是江曉航大德是也。他之所以能在寶島畫佛像帶來教內一股施風,其來有自,最根本的來由,即是諸佛具足三十二相,細膩分別亦具有八十種形好,莊嚴光明,相好無與倫比。正因為人人心向佛而畫佛、心地觀想佛、摹擬佛、心心入佛法身、又將身心融入佛之無我大慈悲心與大智慧中,久而久之,畫佛像之仁者,心熏目染,也能成就身心之莊嚴光明,內心更能淨化無明煩惱,破三惑證三德,逐漸步入法身之德。觀喜心畫佛像,就是有這麼不可思議之特殊因緣,在二十一世紀之今日,高知識份子很輕鬆自在就能正見如上之理,是故無數之人湧入江曉航畫家之教室,親近他而學畫佛像,曉航大公無私地教授出諸多傑出畫佛像之行家,也因為眾多畫家又將佛教之文化藝術帶入人世,深根社會國家,實乃國人之福,更何佛像文化藝術乃佛教流傳過程中之文化之一。這群默默耕耘,日以繼夜而不懈怠之佛教畫家,把佛教莊嚴藝術之美,一一呈現給世人心目中,讓無數大眾肯定佛像之莊嚴,進而向佛學佛,因此之故,善根大展流露,專業者畫佛像之頁獻,實乃功德無量,畢竟成就天下蒼生因而學佛,因學佛進而破迷啟悟,同證三身,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畫家江曉航先生,律己寬人,悲智雙運,待人中道,生活融入佛法世界,他常言:畫佛像可淨化心靈、將內心污垢不淨之意識型態淨化,讓心地清淨無瑕疵,因此莊嚴聖潔之心地,自然展露而出,所謂心淨國土淨,即逐一普現。曉航畫家又言:畫佛像者在諸畫家最為特別殊勝與具有潛在之意義,何以見得?因為心能轉相、相隨心所轉,人之形貎與其心靈意識相等不二。相好莊嚴者,其人心靈必定慈悲亦有智慧;其人相貎醜陋者,內心必定胸懷不正崎嶇。畢竟色即是心,心即是色,離心無色,離色無心,心色不二。畫佛像之功德意義如是深遠,是故在江曉航畫家領航教授之下,畫佛像與向佛學佛之風氣,與日俱增,風行不減,其功不可沒。



江曉航畫家平日教導學子畫佛像,不但說畫佛像具足文化藝術之美,更深談諸佛之形像不離法身所流露,諸佛法身神妙示現報身化身。佛像微妙莊嚴不可思議,時而說事,時而說理,整套畫佛像之意境融入理事無礙之聖境,江先生之高明大智慧就在理事無礙全方位裹展露無遺,並大放光明,其畫佛像之藝術哲學,也因此普化朝野上下、士農工商各階層仕紳,各各因畫佛像,修心養性,家庭和樂,諸多學子改變邪見人生為正見人生,正見人生者因而步入佛法聖域,在入世出世中,更昇華優質生活。畫佛像之文化藝術,深入而言,可引進我們入佛世界,同霑法身之喜悅,普現慈悲喜捨,與佛同在,常相左右,行佛所行,證佛所證,究竟人人成佛。



當今江曉航畫家欲出爐佛像畫冊,國人又有福矣!其夫人江黄美花(黄梵月)亦為畫佛像之佼佼者,慈悲發心將其君之曠世畫佛像文化之寶呈現給國人,深信本冊之誕生,亦又造成廣大群眾畫佛像者,與欣賞佛像者之熱潮與肯定,因此共邀 如本寫篇序文,成就佛教文化藝術之美,如本自不量力,唯喜無拒,當下允然承諾,共襄盛舉。



法王講堂如本敬序 二00三、四、二0









序 江曉航居士佛畫藝術生涯綜覽明光 寫於台北大雄精舍92/5/3

台灣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



著名的藝術家姚夢谷先生在為江曉航居士於民國七十七年所出版的人生第一本佛畫集中寫前言,文中論道:



江曉航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也是一位畫家。他擅長畫佛,也樂於畫佛。在北朝時代,寺廟的佛教藝術,多由佛教的僧侶去完成,這種善於繪畫的僧侶,其起居飲食與所有僧侶一致,而對佛繪工作,充滿了敬仰和虔誠。其他,另一種信仰的繪師也就是民眾畫家漸漸代替了藝術的僧侶而繪製佛菩薩。其目的,是觀照教義,靜黙廻向,表現其崇高純潔的理念,促使觀者陶醉於其畫中所崇拜的佛或菩薩。曉航是一位民眾畫家,少時已經皈依佛門,有一段時期的起居飲食,完全與僧人一致,而作畫的勤謹,幾乎與古代寺廟的藝術僧侶相侔。近十餘年來,專心繪製佛菩薩,甚至廢寢忘食,其用功之深,向心之誠,又非一般民眾繪師可及!



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在為江曉航居士於民國八十二年所出版的第二本佛畫集【觀世音菩薩聖像百幀】寫序文,文中言道:《江居士尤擅長於佛像之畫,由於是虔誠的佛教徒,充滿了敬仰與虔誠所繪畫出來的佛像,自與庸俗者所繪畫,迥然有別。江居士繪畫佛像內心懷著﹝以莊嚴佛像度化人信佛﹞的使命感,因此近二十年來的工筆佛像畫,每幅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世界佛教僧伽會前會長,中國佛教會前理事長悟明長老,以【畫佛學佛,福慧具足】佛光山星雲大師以【悲智双運】來讚揚明靜居士曉航仁者。



對佛教藝術研究造詣頗深的董夢梅教授在為江曉航居士的第三本佛畫集所寫的序文中提到:《江曉航居士自幼薰習佛法,是虔誠的佛教徒。他曾於參禪禮佛之餘,遍訪名山叢林拜謁高僧大德,數十年如一日。他畫佛畫甚早,早在四十年代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尚青春年少,其時正在研習工筆人物畫。,當然也畫佛像,我第二次遇到他時,是在信義路的十方禪林,那時他已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佛畫家了。我與江居士因都是研究佛教藝術故結緣甚早。因此他每有作品發表,我都應邀參觀。在我的觀察中,他展出的作品一次比一次精進。



江居士本此展品內容非常豐富,品類繁多。舉凡彌陀三尊、華嚴三聖、藥師十二大願、普門觀音,禪宗公案,以及童子禮佛群像等作品。每幅佛畫都是妙相莊嚴栩栩如生,也都是江居士近期的精心傑作。若靜心觀賞,必會體認到這是江居士在以藝宏法。

江居士以其一心奉佛畫佛的宏深願力,以其對佛教藝術的體認與理解,凝聚出一股旺盛的創作力量。配合著他靈活生動的筆法,充份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特質。用筆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幹,若就畫道而言,真可說筆動畫生骨,畫藏筆風神,或妙手能號令筆墨,弱者為筆墨所欺。此中妙法識者知之。



禪學將佛學提昇到【識】【性】【空】三學之上,禪畫也將佛畫推展到飄逸遠塵,不食人間煙火的妙境。這兩者都是難知難學難行的。江居士以其奉佛虔敬之心,開啓禪學之門,將禪門宗風注入佛畫中,實為難能可貴。



看江居士佛畫中的著色法,是濃淡兼施的獨門工夫,表現在佛畫中的既是莊嚴慈悲又是彩霞滿天,是淡中求雅、華中求尊的表現法。也就是重彩淡彩的混合著色法。江居士自己發展出的著色法,正是當前所需要的。



江曉航居士在為他於民國八十九年所出版的佛畫集之自序文中述及:

佛像中的曼妙莊嚴與圓融靜穆確實是我個人內心世界裡,所最感虔誠、欣悅的一股不斷探究的泉源。十餘年來,從事佛畫繪製,就深入遠古且博大的經中去研讀,期能對其中所蘊涵的真諦有所啟發,進而了解宇宙對人生的影嚮,也調適、導引我對人生觀有了正確的認知與遵循。甚至於在佛畫上影嚮到線條的流盪活潑,著色的濃艷不膩,表現出慈悲喜捨、神韻清古的法相來,在嚴謹中仍依循著傳統法度,專一求精。每一幅佛畫,無不沐浴薰香,而後虔心繪造,這是我一生的執著,讓我更專注的投入到寬廣無邊的佛畫藝術裡。謹懷更虛心的態度去探討,也是最自我期許的。



民國九十二年元月,江曉航居士正在為他人生的第五本佛畫集│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二〉之出版努力準備的時候,江居士竟於元月三十一日璩然往生,悄悄離我們而去,親友聞訊均甚驚奇悲惜,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末學於二月中與弟子常順前往江居士通化街的住宅,於江居士的靈前上香,並與江夫人談及江居士的近況,看到江居士最後教授的一幅觀音聖像【雲蓮觀音】非常奇特,觀音聖像顯立於雲端蓮台,背離娑婆,返歸淨土。刹那即悟,江老師以畫啓示,自知時至,所作已辦,寂奔蓮邦,真是灑脫自在,誠如其名【名靜曉航】,實在美妙!



綜觀江曉航居士的一生,自幼即愛好繪事,先從楠竺居士夏荊山先生研習人物、山水畫,臨摹古人名作,立定根基,後從夢谷先生,研習詩畫,並研讀老莊思想。其一生致力於工筆佛畫,莊嚴佛國淨土,不求名利,默默耕耘,積極帶領學生舉辦師生佛畫義賣聯展,以護持闢建道場,更不畏風雨在各道塲培育弟子,以其一生奉佛畫佛的宏深願力及其對佛教藝術的體認與理解,讓弟子在教學嚴謹又不失灑脫自在的學習過程中,更加精進與法喜,可謂以藝弘法。

江曉航居士的繪畫生涯一九六六年參加蔣公祝壽美展,一九七0年、一九七一年、一九七六年參加全國美術展,一九七一年作品獲選入【中華民國美術總集】,一九七三年三月作品獲國父紀念館典藏。自一九八七年以來,約略統計,參加聯展六次,個展八次師生聯展十二次,一九九一年作品列入【第二屆當代佛藝創作展】,自一九八八年至二00二年共出版個人五本畫集【江曉航居士佛畫集】,總計所繪製佛畫有五百幀,其中觀世音菩薩的畫像約有二百六十多幀。江曉航居士真是當代非常卓越難得的佛畫藝術家。



江曉航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護持三寶不遺餘力,不僅以藝弘法、廣結善緣,並以藝來護持道場,江夫人黃美花居士,非常賢慧,多年來相夫教子,建立美滿家庭,讓江居士專心於佛藝的研習創作教學,功不可沒,江夫人黃美花居士也是一位佛畫家,頗具潛力,爾今她誓志重拾畫筆,鼓勵長女江孟蓉、長男江昇翰,奮發圖強,效學父親研習佛藝以藝弘法的精神,從事於佛畫藝術的研習創作與教學,祈願三寶慈光加庇,江曉航居士早日乘願再來,讓佛畫藝術的慧命世世代代永遠的延傳並光大之!



民國七十二年,末學主持大雄精舍的法務,道場建立在台北市信義路二段二二九號,民國七十三年江曉航居士夫婦即常至精舍參加晚上金剛經的共修,其子女孟蓉、幸曄、昇翰都是小學學生,經常參加精舍的佛學社教幼童班,江曉航居士很發心,他繪製很大幅而莊嚴的佛像畫,供奉在大殿裡,讓大殿更顯莊嚴。江居士並發心教導常住僧眾研習佛畫藝術,末學的弟子常順,從其教誨,收益良多,今江夫人黃美花居士,緣於江居士合家與精舍有深厚的法緣,特囑末學為江曉航居士之第五本佛畫集【觀世音菩薩聖相百幀二】作序文,末學綜覽江居士五本佛畫集的內容,並依序姚夢谷先生、淨心長老、董夢梅教授及江居士本人所寫序文之要點,以為本序文之前導,如此前後連貫,將更能幫助讀者認識江曉航居士一生從事於佛畫藝術的研習創作教學之脈絡、貢獻與價值,是乃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