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依賴症: 為什麼無法戒除? 認識各種依賴症的原因、預防與治療方法
作者 | 日本Newton Press |
---|---|
出版社 | 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精神疾病 依賴症: 為什麼無法戒除? 認識各種依賴症的原因、預防與治療方法:,★依賴症無所不在!網路、遊戲、手機、咖啡因都可能導致依賴症!★小心「我都是為你好」這種 |
作者 | 日本Newton Press |
---|---|
出版社 | 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精神疾病 依賴症: 為什麼無法戒除? 認識各種依賴症的原因、預防與治療方法:,★依賴症無所不在!網路、遊戲、手機、咖啡因都可能導致依賴症!★小心「我都是為你好」這種 |
內容簡介 ★依賴症無所不在!網路、遊戲、手機、咖啡因都可能導致依賴症! ★小心「我都是為你好」這種常出現在親子關係的不良依賴 ★本書主要介紹三大類依賴症: 1.物質依賴症:藥物、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抗焦慮劑 2.行為成癮:賭博、手機、性愛、購物依賴、竊盜癖 3.對人的依賴:常見於親子、夫妻、戀愛間的人際依賴 依賴症是種對酒精或賭博等行為「想戒也戒不了的症狀」。近年來,研究人員解開這種病與腦的關係,無關年齡、性別或社會地位,特別是網路發達後,人人手機不離身,孩子整天沉迷網路、電子遊戲;每天都來喝杯咖啡,居然也可能得到咖啡因依賴症。可見這些成因就潛藏在我們日常周圍,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依賴症,不容忽視。 依賴症麻煩的地方在於患者難以自覺,症狀又會不斷反覆。為什麼依賴症這麼難以戒除?與日常習慣的分界又是什麼呢?而為了緩和痛苦而選擇依賴,有時反而會陷入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即使遭受否定、暴力仍無法捨棄。本書亦介紹常出現在親子、夫妻、戀愛間的依賴關係。 最後從最新的腦科學知識和心理學角度,揭露依賴症的原因與恢復方法。依賴症是復發率非常高的疾病,若能避免「孤立」的環境,並尋求專業協助,相信能為各位讀者帶來幫助。 系列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產品目錄 一、潛伏在身邊的依賴症 生活中的依賴症 依賴症是什麼? 依賴症的惡化 依賴症的分界 依賴症的併發 依賴症的原因 二、物質依賴症是什麼? 獎賞系統與多巴胺 耐受性與戒斷 精神依賴 藥物依賴症 酒精依賴症 ①∼② 尼古丁依賴症 咖啡因依賴症 ①∼② 抗焦慮劑依賴症 AUDIT 三、行為依賴症(行為成癮) 行為依賴是什麼? 興趣傾注 賭博依賴症 手機依賴症 竊盜癖 性愛依賴症 購物依賴症 飲食障礙 自殘行為 LOST量表 四、對人的依賴 對人的依賴? 共依賴 親子依賴症 夫妻依賴症 戀愛依賴症 共依賴檢測 Column 1 新冠肺炎疫情會讓依賴症人數增加嗎? 五、依賴症與腦 依賴症與腦的獎賞系統 多巴胺的作用 依賴性物質與受體 受體的變異 多巴胺與社會行為 BDNF與依賴症 過於冒險的腦 六、依賴症的形成心理 依賴症與孤立 復發與復用 否認的心理 依賴症的觸發點 定錨的存在 復發的合理化 依賴症與發展障礙 成年兒童 依賴症的人際關係 七、老鼠樂園 壞依賴與好依賴 建立容身之所 SMARPP 與其變強不如聰敏 認知扭曲 自助團體 CRAFT 藥物療法 Column 2 自尊心低落會容易罹患手機依賴症嗎?
書名 / | 精神疾病 依賴症: 為什麼無法戒除? 認識各種依賴症的原因、預防與治療方法 |
---|---|
作者 / | 日本Newton Press |
簡介 / | 精神疾病 依賴症: 為什麼無法戒除? 認識各種依賴症的原因、預防與治療方法:,★依賴症無所不在!網路、遊戲、手機、咖啡因都可能導致依賴症!★小心「我都是為你好」這種 |
出版社 / | 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4613199 |
ISBN10 / | 9864613197 |
EAN / | 9789864613199 |
誠品26碼 / | 2682318040008 |
頁數 / | 144 |
開數 / | 菊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7.5X21X0.8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460 |
自序 : 前言
依賴症是種如對酒精或賭博等行為「想戒也戒不了的症狀」。近年來,研究人員解開這種病與腦的關係,無關年齡、性別或社會地位,任何人都可能罹患,依賴症因而受到矚目。
其實,只要是腦能夠獲得「快感」或能迴避「痛苦」的東西,所有的事物都會成為依賴的對象。
現在使用手機的人以年輕世代為中心急速增加,導致對網路或電子遊戲的依賴症。根據201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指出,10到29歲的人當中,就有7%罹患想戒也戒不了的依賴症。智慧型手機是現在幾乎人手一機的資訊設備,類似這種可能導致依賴症的成因,就在我們周遭。
本書將會談到潛伏在生活中的依賴症,及其原因、預防及康復方法。
第 1章會介紹依賴症究竟是什麼。談談依賴和依賴症的分界,我們為何會罹患依賴症等問題;第 2章會談到依賴酒精或其他物質時的症狀;第 3章會介紹依賴賭博、購物、手機,或是其他對於某種行為的依賴;第 4章是對人的依賴,說明依賴親子、情人或其他人時的症狀。
第 5章與第 6章會從最新的腦科學知識和心理學角度,揭露依賴症的原因;第 7章則是介紹恢復的方法。依賴症是復發率非常高的疾病,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孤立」。此章將會介紹該怎麼避免這個狀況。
只要透過本書,就可以知道依賴症的原因、預防及康復的方法,請大家務必一讀。
最佳賣點 : ★依賴症無所不在!網路、遊戲、手機、咖啡因都可能導致依賴症!
★小心「我都是為你好」這種常出現在親子關係的不良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