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設計 | 誠品線上

Cities and Design

作者 Paul L. Knox
出版社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城市與設計:好設計打造好生活好生活活出好城市城市原本是製造業年代的產物,卻按照消費社會的形象徹底改造。富裕家庭之間相互競爭的消費支出,強化了風格與設計在各領域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好設計打造好生活 好生活活出好城市 城市原本是製造業年代的產物,卻按照消費社會的形象徹底改造。富裕家庭之間相互競爭的消費支出,強化了風格與設計在各領域的重要地位。設計崛起形成一種專業,更在規模上急速成長,一方面反映了獨特的地理形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注意到,設計業大都落腳於與全球關鍵企業服務系統連結最緊密的城市。設計與城市血脈相連。 《城市與設計》即以社會科學的視角,凝視設計在當代城市的經濟與文化脈絡,探討設計與城市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本書首先追溯都市設計的知性根源,針對設計專業在塑造都市環境上的印記與效能,提出批判性的評價,檢視設計在當代城市之物質文化中的角色,並且具體剖析了當代城市中設計者、生產者和分配者之間的複雜關聯:例如,紐約的時裝和平面設計;倫敦的建築、時裝和出版業;米蘭的家具、工業設計、室內設計與時裝;巴黎的高級時裝等等,不一而足。 2006年是個關鍵年,地球上超過一半的人口落居於城市。城市為設計、設計服務,以及與設計相關之「情感」所繫的場景。相對的,設計也進化為行銷城市-當前台灣政治亮點-的起點。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終於出現了一本分析諸多面向的設計,在各方面如何塑造城市及體驗城市方式的好書。本書富含歷史及當代案例,明察秋毫,批判精微又啟智,必定會被各方學術領域的師生搶購一空。」--利茲城市大學教授/Guy Julier「保羅.納克斯這本書,縝密而深思地檢視了多種形式下的設計,設計不僅是一種實體,而且也是一種社會和經濟力量,塑造了我們的城市。他援引豐富的歷史和當代材料,連貫而有說服力地傳達了這個論點。他解開了許多不同的角色和變數,讓我們了解他們是如何共生互動,進而產生了我們以設計和消費為導向的21世紀城市。他以事實證明,日益強調設計已經催生出了一種全新的都市形態。」--南加州大學教授/Elizabeth Currid-Halkett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保羅.納克斯 (Paul L. Knox)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特聘教授兼國際促進中心資深研究員。1997年至2006年間,曾任該校建築與都市研究學院院長。他在都市社會地理學及經濟地理學領域,著述豐碩。■譯者簡介徐苔玲東華大學教育學碩士、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目前專事翻譯。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圖目錄表目錄致謝第一篇 導論第一章 城市、設計與都市生活第二章 設計、設計者與復甦的大都會第二篇 意向的城市第三章 設計會更好?歷史先驅第四章 重新設計的城市:現代性、效率與平等第五章 為新感性而設計第三篇 設計者城市第六章 都市空間中的設計與情感第七章 設計服務與城市第八章 結論:邁向宜居性與可持續性參考文獻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城市與設計
作者 / Paul L. Knox
簡介 / 城市與設計:好設計打造好生活好生活活出好城市城市原本是製造業年代的產物,卻按照消費社會的形象徹底改造。富裕家庭之間相互競爭的消費支出,強化了風格與設計在各領域的
出版社 /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47400
ISBN10 / 986974740X
EAN / 9789869747400
誠品26碼 / 2681729432006
頁數 / 41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二章 設計、設計者與復甦的大都會

本章考察設計專業的文化與意識形態,概述當代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復甦的大都會裡,設計專業的動態。設計過程纏繞於涉及多重活動、專業和職業的多層次社會關係。設計相關活動之間的互賴,牽涉到共同構成「供應系統」的行動者和機構組成的廣闊光譜。設計者的專業教育、專業獎勵系統、專門的專業著述,以及設計前衛的影響,塑造了獨特的專業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大量援引設計史,伴隨著彼此重疊的設計運動,創造出層層疊疊的觀念遺產。與此同時,設計實作者則身陷「永恆矛盾」,一方是對於美學理想的追尋,另一方是供應系統(systems of provision)的經濟與政治要求。

設計出現在當代都市生活的幾乎每個面向,在支持與維繫都市化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上擔當要角,「設計」因而涉及形形色色的活動、專業和職業。在最廣泛的層次上,設計可以視為連結可欲之物(the desirable)與可能之物(the possible)的過程。設計的核心在於概念和規劃,先是產生一個想法,接著在某項產品上體現這個想法,無論這項產品是物件、建築或環境(Margolin 1998: 87)。設計是針對新產品、建築物、影像和地景,提出兼顧形式與功能的考慮,並考量技術、美學和市場。主要的相關學科與職業,包括建築、平面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室內設計、時裝、地景建築,以及都市設計與規劃。促成設計的其他要素,包含了各種層面的工程;活動、展覽和佈景設計;以及廣告和品牌化。所有這些活動之間,有著複雜的互賴關係。設計創新需要結合各種不同類型的知識;綜合並重組知識的不同行動者之間的互動,造就了創新。這些活動裡,有些比其他活動牽涉到更高層次的美學工作。例如,工業設計通常可能牽涉較高層次的技術與科學輸入。結果,我們通常會區分「檯面上」(above the line)和「檯面下」(below the line)的設計:區分某個物件的顯而易見之處和隱匿不彰之處(Dormer 1990)。造型、包裝、品牌化、廣告,以及產品、建築或佈景本身,屬於檯面上;市場研究與詮釋、模型、原型、契約擬定、規劃說明書、工程事務與加工,屬於檯面下。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硬」設計範疇(建築、都市設計、土木工程、消費者耐久財、家具等)與「軟」設計範疇(時裝、廣告、平面設計、雜誌等)來區分(Campbell 2008)。
……

設計與文化經濟

設計文化內部的價值創造,發生在更廣大的專業與職業環境中,人們往往以「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來形容這類環境。在英國,政府的文化、媒體暨運動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DCMS)對於創意產業的定義,乃著眼於產業藉由開發因部署個人創意、技能與才華而產生的智慧財產,來創造財富與工作的潛能。DCMS列舉的創意產業部門,有廣告、建築、藝術與古董市場、電腦與錄像遊戲、工藝品、設計師時裝、電影與錄像、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以及電視與廣播電台,還有「設計」本身。
一般將創意產業視為那些相較於其功能性或實用特質,生產出更高層次美學與象徵內容的產業。它們迎合消費者對於宜人環境、酷炫與獨特的產品,以及娛樂、自我肯定和社會展示的需求(Garnham 2005; Pratt 2008)。因此,它們是驅動名人、產生暢銷產品的產業,這些產品具有短暫而難以捉摸的品質:魅力、時髦、酷炫且新潮。但是,它們也結合大量檯面下的專業知識,並且深刻仰賴與更廣泛的混種跨界產業之間的共生關係,這類產業包含了烹飪、公共關係、旅遊和襲產產業,美髮與化妝、珠寶設計,以及網頁設計,還有非正式的創意活動,像是塗鴉藝術。
許多觀察家使用「文化經濟」(cultural economy)這個詞來指稱當代經濟裡,一系列多樣而廣泛的菁英和大眾文化生產及配銷活動,雖然對分析者和理論家而言,這個詞引發了定義和分類方面的棘手問題。亞倫.史考特(Allen Scott 2001)提出一個有用的文化經濟分類,描述他所謂的「文化產品產業」(cultural product industries)包括了
媒體(如電影、電視、音樂、出版)、時尚密集型消費者商品部門(如服飾、家具、珠寶等)、許多不同類型的服務(如廣告、旅遊設施或娛樂場所),以及各式各樣的創意職業(如建築、平面藝術或網頁設計)。我們也可以在這些產業裡,納入集體文化消費設施,例如博物館、藝廊或圖書館,無論是由私人或公共管理。(Scott 2001: 16)
史考特主張,除了關切美學或符號學內容的創作,文化產品產業通常受恩格爾定律(Engels’ Law)影響(意思是隨著可支配所得增加,對於文化產品產業產品的消費,則會不成比例地快速增加),而且它們往往蒙受競爭壓力,致使個別廠商群聚於專殊化的地區,但同時它們的產品越來越容易在全球市場流通(Scott 2004)。
文化經濟的基礎,立足於設計的科際整合。伊莉莎白.柯瑞德(Elizabeth Currid 2007)在她的《安迪沃荷經濟學》(The Warhol Economy)中觀察到,在紐約市:
當我們想到藝術與文化,我們往往想起電影與流行時尚,或者藝術或設計,但往往當成個別實體來設想。儘管它們確實培育了自己的追隨者、學科和規範,但比起我們一般認為的,它們也是更加包羅萬象且共生之整體的一環。這些個別產業在流動的經濟體內部運作,這種流動經濟體容許創意產業相互合作、評論彼此的產品,並提供交叉促進且分享技能的工作,無論那是成為高檔時裝店創意總監的藝術家,或是替廣告代理商工作的塗鴉藝術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主辦服裝藝術部(the Costume Institute)的義演,亦即服裝設計的年度盛會(gala),以及,耐吉(Nike)僱用塗鴉藝術家來設計運動鞋,都顯示藝術與文化產業彼此之間的互賴特質,以及它們需要彼此靠近,在同一處地方交手。(Currid 2007: 7)
特定城市具有的社會與職業生態,培育並強化了這種跨學科特性。品牌化的興起,也有推波助瀾之效,因為設計師尋求(且客戶回應)產品、平面和室內設計的更大整合,以便創造首尾連貫的設計解決方案,而客戶運用結合簽名式設計與明星設計師而獲得的背書,嘗試令他們的產品線多樣化。誠如安迪.普拉特(Andy Pratt 2000)所述,這種跨學科特性,加上長時間與同事及其他創意工作者交際往來,可以產生志同道合工作者的特殊情感性社群。這種社群展現出獨特的習癖、生活風格、音樂、美學、裝飾和服飾,而這一切通常都反映出與酷炫、前衛及新波希米亞元素的親近關聯。

設計運動

在專業上,設計者偕同他們在文化產品產業裡的眾多遠房親戚,支持由專業教育、專業評論和獎勵系統、特殊專業文獻、公司組織,以及前衛的影響力塑造而成的獨特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大量援引設計史,還有彼此重疊的設計運動——有時相互競爭、有時相輔相成、有時辯證對抗——創造出多層次的觀念、假設和傳承智慧的遺產。在本書第二部份,我們會將仔細檢視這些運動,看看它們對於都市發展模式造成的衝擊與影響。至於在這個部份,提供一份簡略的歷史,將有助於確立最具影響力的運動,並指出它們在設計專業之意識形態基礎方面的遺產。
面對工業革命的根本變遷,最初的美學回應是保守反動的。面對動盪與變革,設計者選擇新古典主義風格與主題的慰藉。到了19世紀中葉,面臨工業化,以及新科技引發的挑戰與機會,設計者都還在奮力尋找適當的回應。新古典主義後來讓位給折衷派的復興,以及各式各樣歷史風格的突變,直到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設計運動,出現在19世紀中葉的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立基於對前工業手工藝的浪漫理想化。藝術與工藝運動大約在1880年至1910年間的歐洲達到高峰;在美國(稱為工匠風格〔Craftsman style〕)於1910年至1925年間臻於極致,中間夾了另一個反動美學的階段,其形式為布雜藝術(Beaux Arts)和城市美化運動(圖2.3)。藝術與工藝運動的重要衍生物,包括了新藝術(Art Nouveau)(德語系國家稱為Jugendstil)及裝飾藝術(Art Deco)。
同時,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也影響了1890年代與1900年代初期,德國現代主義的早期先驅:德國工場(Deutsche Werkstätten)、德勒斯登工場(Dresdner Werkstätten)、慕尼黑的德布斯奇兹藝術學校(Debschitz School)。1908年,德國工藝聯盟教育委員會(Deutscher Werkbund Education Committee)成立,為1919年包浩斯學校奠定了基礎。這所學校剛開始鼓吹藝術與工藝品,但旋即做出明確的決定性轉向,朝向工業化,以及作為每樣產品功能性之最佳解決方案的類型–形式(type-form)概念發展。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好設計打造好生活
好生活活出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