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 (2021年增訂2版) | 誠品線上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 (2021年增訂2版)

作者 劉國讚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 (2021年增訂2版):這是一本介紹國際專利申請與布局、國際專利資料檢索與分析的書籍。本書從我國、美國、日本、歐洲、中國、PCT等專利系統的申請與審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介紹國際專利申請與布局、國際專利資料檢索與分析的書籍。本書從我國、美國、日本、歐洲、中國、PCT等專利系統的申請與審查程序、專利公報之形成與解讀,到各國專利資料之檢索方法、分析技巧,以超過20個實務專利分析與布局個案,呈現專利管理圖表之製作,為企業管理者做成經營決策、研發人員研擬研發計畫之重要工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國讚現 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學 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碩士經 歷 1992年進入經濟部中央標準局(智慧財產局之前身)專利處服務,從事專利審查工作,歷任技正、專利審查官兼科長、專利高級審查官、副組長、組長。 曾在美國、日本、德國參加專利實務進修課程並做相關研究,並曾擔任法官學院、學研機構、民間企業有關專利實務相關課程之講師。著 作專利實務論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侵害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研 究專利法制專利權範圍解析專利侵害訴訟實務專利無效與訴訟實務專利技術分析與布局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第一章 產業發展與專利 第一節 前 言/1 第二節 產業革命與專利/2 第三節 工業4.0與專利/12 第四節 歐、非專利發展與現況/15 第五節 美洲專利發展與現況/18 第六節 亞澳專利系統/19 第七節 國際專利調和與申請概況/22 第八節 專利分析與布局/29 第二章 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 第一節 前 言/35 第二節 專利類型/36 第三節 發明專利審查制度與公開/38 第四節 國際優先權/45 第五節 發明專利權之發生與公告/51 第六節 新型專利形式審查與公報/56 第七節 設計專利審查與公報/61 第八節 專利權維護與變動/65 第三章 專利說明書與先前技術 第一節 前 言/69 第二節 專利文件概要/70 第三節 申請專利範圍獨立項/77 第四節 申請專利範圍多項制/83 第五節 新穎性與進步性要件/88 第六節 先申請案的地位/95 第七節 主張優先權/99 第八節 審查程序與修正/101 第四章 國際專利分類 第一節 前 言/107 第二節 五階分類的形成/108 第三節 三階分類/111 第四節 五階分類/114 第五節 分類指引/119 第六節 發明技術主題之分類位置/126 第七節 分類號標示/134 第八節 利用分類作歸類/137 第五章 美國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143 第二節 專利申請與說明書/144 第三節 公開制度/146 第四節 實體審查與公告公報/149 第五節 美國專利分類/155 第六節 分類應用與合作專利分類/160 第七節 先前技術引證/167 第八節 分割案與連續案/172 第九節 設計專利/177 第六章 特定技術之總體分析 第一節 前 言/181 第二節 關鍵詞檢索式/182 第三節 同義詞檢索/190 第四節 專利分類界定/193 第五節 關鍵詞與分類界定/197 第六節 主要專利權人申請趨勢/203 第七節 主要專利權人活躍度/211 第七章 日本專利系統與公報 第一節 前 言/217 第二節 發明專利審查制度與公報/218 第三節 實體審查與設定登錄專利權/221 第四節 優先權/226 第五節 新型專利與設計專利/230 第六節 國際專利分類與FI/235 第七節 日本專利分類/244 第八節 主要專利權人與技術發展/246 第八章 歐洲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253 第二節 歐洲專利系統概要/254 第三節 專利申請與審查制度/259 第四節 檢索與公開公報/262 第五節 實體審查與公告公報/266 第六節 申請與運用策略/269 第七節 合作專利分類/273 第八節 歐洲專利技術發展分析/276 第九節 單一歐洲專利與歐盟設計/282 第九章 PCT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285 第二節 PCT申請模式/286 第三節 提出PCT申請/289 第四節 受理局之處理/296 第五節 國際檢索/298 第六節 國際公開與公開公報/301 第七節 國際初步審查/306 第八節 進入國家階段/309 第九節 PCT專利資料檢索/314 第十章 多國申請與檢索報告 第一節 前 言/317 第二節 首先申請局/318 第三節 專利審查高速公路/323 第四節 檢索前之審查/328 第五節 EPO檢索報告/331 第六節 發明單一性/334 第七節 分割制度/338 第八節 PCT檢索報告與書面意見/344 第十一章 國際專利家族與布局 第一節 前 言/351 第二節 專利家族定義/352 第三節 專利家族成員數/355 第四節 專利家族申請分析/362 第五節 專利家族數總體分析/367 第六節 專利家族建構策略/370 第七節 多國專利檢索分析/374 第十二章 國際專利申請策略 第一節 前 言/383 第二節 日本特許廳處理PCT案/384 第三節 美國專利商標局處理PCT案/391 第四節 歐洲專利局處理PCT案/394 第五節 日本企業運用PCT申請/401 第六節 美國企業運用PCT申請/403 第七節 歐洲企業運用PCT申請/408 第十三章 技術與功效分析 第一節 前 言/421 第二節 研發觀點之技術歸類/422 第三節 子系統與技術分類/426 第四節 從專利文件獲得技術類名/433 第五節 技術功效矩陣/440 第六節 利用專利分類獲得技術功效/450 第七節 技術發展途徑/454 第十四章 中國專利系統 第一節 前 言/461 第二節 發明專利審查制度與公報/462 第三節 實體審查與授予專利權/466 第四節 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471 第五節 CNIPA處理PCT申請案/475 第六節 中國企業運用PCT/481 第七節 美、日、中技術功效分析/485 第十五章 專利強度分析 第一節 前 言/495 第二節 專利件數與取得比率/496 第三節 基於被引證數的專利強度/500 第四節 專利分類技術廣度/507 第五節 國際專利申請強度/510 第六節 技術功效全面度/513 第七節 技術與功效強度/523 第八節 以專利家族計算強度/527 跋/535

商品規格

書名 /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 (2021年增訂2版)
作者 / 劉國讚
簡介 /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 (2021年增訂2版):這是一本介紹國際專利申請與布局、國際專利資料檢索與分析的書籍。本書從我國、美國、日本、歐洲、中國、PCT等專利系統的申請與審查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115050
ISBN10 / 9575115058
EAN / 9789575115050
誠品26碼 / 2682032648009
頁數 / 552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2.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從我國、美國、日本、歐洲、中國、PCT等專利系統的申請與審查程序、專利公報之形成與解讀,到各國專利資料之檢索方法、分析技巧,以超過20個實務專利分析與布局個案,呈現專利管理圖表之製作,為企業管理者做成經營決策、研發人員研擬研發計畫之重要工具。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本書以「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為名,旨在介紹專利公報之形成與解讀,以及國際專利資料之檢索方法、分析技巧,進而研擬企業的研發方向與專利布局策略。全文共十五章,除我國專利系統外,包含美國、日本、歐洲、中國、以及專利合作條約等五大專利系統。

  第一章「產業發展與專利」介紹從第一次產業革命發展到第四次產業革命,專利在發展過程所扮演的角色,並從全世界主要國家專利系統與專利申請件數現況,瞭解專利分析與布局在現代企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二章先以我國專利制度為基礎介紹「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包含發明、新型、與設計等三種專利的申請與審查制度,特別著重在專利公報的產生,以及與公報產出時間點有關的優先權制度,以便掌握如何利用專利公報。

  第三章「專利說明書與先前技術」也是以我國制度介紹專利說明書的內容,以及界定專利權範圍的申請專利範圍,新發明是在既有技術的基礎上所發展,因此專利說明書的記載,以及專利審查時居核心地位的新穎性與進步性要件,均與先前技術息息相關。

  第四章「國際專利分類」是在專利公報中的一項重要欄位,本章包含國際專利分類五階分類的形成,分類原則,如何解析及利用專利文件中的國際專利分類。

  第五章「美國專利系統」介紹外國專利系統中最常使用也是最重要的美國,在國際專利制度的調和進展下,各國制度差異性並不大,因此外國專利系統著重在其特殊的部分,或與我國較大差異部分,美國專利系統的特點包含公開制度、美國專利分類、先前技術引證、還有分割案與連續案制度等。

  第六章「特定技術之總體分析」是以我國及美國專利資料為基礎,介紹如何運用關鍵詞、分類等欄位,編成檢索式獲得特定技術主題的專利池,並進行主要專利權人申請趨勢及活躍度等分析。

  第七章介紹與我國關係密切的「日本專利系統與公報」,包含日本的發明、新型、設計專利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的形成,以及日本所使用的日本專利分類。

  第八章介紹「歐洲專利系統」,這是基於歐洲專利公約所建立的多國專利系統,歐洲專利審查制度採檢索與審查分離,有獨特的歐洲專利分類,近年與美國共同建立合作專利分類,多國專利系統與國家專利系統並存下,申請人有不同申請選擇與運用策略。

  第九章「PCT專利系統」是基於專利合作條約所建立的系統,本系統包含從提出申請、國際檢索、國際公開與公開公報、國際初步審查、到進入國家階段獲得各國的專利權,本章也介紹PCT專利資料之檢索。

  第十章「多國申請與檢索報告」是指一件發明申請多國專利時,如何擬定申請策略,在各國專利局之專利審查高速公路的合作下,如何選擇首先申請局,多國申請案第一份檢索報告有重要地位,本章也介紹歐洲專利系統與PCT系統的檢索報告,還有發明單一性與分割制度。

  第十一章「國際專利家族與布局」主要介紹一件發明申請多國專利時所形成的專利家族,由於專利申請系統複雜,專利家族也有多種定義,本章內容包含如何建構專利家族,如何以專利家族為基礎進行特定技術主題的專利調查與總體分析。

  第十二章「國際專利申請策略」主要介紹PCT系統的運用,包含日本特許廳、美國專利商標局、歐洲專利局如何處理PCT案,以便瞭解PCT系統或國家專利系統的選擇策略,並介紹日本企業、美國企業、以及歐洲企業常用的國際專利申請策略。

  第十三章介紹對於研發者非常有用的「技術與功效分析」,包含就特定技術主題如何進行技術歸類、如何以子系統技術進行歸類,如何製作技術功效矩陣圖,並就特定技術獲得技術發展途徑。

  第十四章介紹較晚建立但已是全世界專利申請數最多的「中國專利系統」,包含發明、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的審查制度與專利公報的形成,還有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如何處理PCT申請案,中國企業運用PCT系統的概況。

  最後第十五章是「專利強度分析」,本章介紹可用較簡便計算方式獲得的專利強度指標,特別是可從專利分析圖表即可獲得的專利強度指標,包含:專利件數與取得比率、基於被引證數的專利強度、專利分類技術廣度、國際專利申請強度、技術功效全面度與強度等。

  本書介紹國際專利系統的架構,雖涉及各國法制,但不做深入的法制面探討或比較法研究,為了敘述方便,若干法規、基準等條文引用,會作適當之修飾。本書引用許多實務案例,主要目地在說明分析方法,這些案例均為實際執行的結果,但所完成或檢索的時間點不一,有些案例為說明方便,在不影響實質結果的前提下會做適當之調整。案例中的主要專利權人多為企業,敘述時未必會敘述企業的完整正式名稱,也不拘泥於企業中文、英文名或縮寫,以一般大眾較熟悉的名稱為準。

  本書耗時多年得以完成,首先感謝家人支持所提供的後盾與精神力量。並感謝多年來從事專利調查與分析工作前輩們的啟發與指點,以及參與各專利分析專案的企業界研發人員寶貴意見,還有勞心勞力的專利研究所研究生團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所提供的優良研究環境。也特別感謝元照出版公司費心編排校對,讓本書順利出版。

  本書出版前已經過多次校對,但作者才疏學淺,雖字斟句酌,仍有諸多不完善與疏漏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為禱。

劉國讚 謹誌
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2017年11月10日




  近十年來,專利分析成為產業界研發活動前與活動中極為重要的工作,2019年修正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2條,也規定政府補助、委託、出資進行創新或研究發展時,應要求執行單位規劃創新或研究發展成果營運策略、落實智慧財產布局分析、確保智慧財產品質與完備該成果之保護及評估流通運用作法。所謂研發活動的智慧財產布局分析,實質上指的就是專利布局分析。

  企業進行研發活動非常普遍,擬定良好的研發題目才能確保投入的時間與經費能獲得利潤的回報,而良好的研發題目則建立在良好的專利搜尋與分析。雖然官方專利資料庫都是免費,人人都可自由使用,但專利資料浩瀚且複雜,專利資料的形成與各國專利制度或國際專利系統有關,進行良好的專利搜尋與分析有其困難度與專業性。

  本書引用許多專利分析的案例,這些案例都是多年來實際參與研發活動的專利分析計畫,分析過程費時費力,結果是以簡單的圖表呈現,一張由300件專利所構成的技術功效矩陣圖,耗時三個月乃屬正常。多年來與筆者共同執行專利分析工作的作者如下(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居倫、王翊馨、朱伯恩、朱彥樺、李怡蓁、何妍德、   呂佳勳、林芝安、林漢婷、林嫚萱、吳翰宗、柯正怡、徐凰殷、 徐偉甄、陳怡婷、陳映彤、陳家賀、陳穎靜、許秝禎、張嘉耘、 黃思穎、黃慈容、鄭蕙宇、劉思芸、蔡至婷、蔡碧欣、錢佳妤、 顏廷真、嚴勻希。

  在這些計畫執行過程中,充分感受到研發者想要瞭解既有專利的需求,有些專利分析結果後來造成研發題目的修改,也有分析結果提供研發者未來三至五年的研發方向。其中研發者最感興趣的,則是專利個案技術的介紹,不少研發者發現其發明構想已經出現在既有專利中,後來乾脆先搜尋專利,再以既有專利技術為基礎進行修改,發展更新的技術。

  本書第二版距離第一版已經過三年,這三年持續執行若干專利分析計畫,也持續累積專利搜尋與分析之技巧,第二版主要是以這些成果進行案例增修,並更新若干專利局的官方統計數字。展望未來,更多企業研發計畫仰賴專利資料的分析與運用,必然是可以預期。

劉國讚
2021年3月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