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規劃的理論與實務 | 誠品線上

校本課程規劃的理論與實務

作者 林海清/ 王智弘/ 主編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校本課程規劃的理論與實務:課程是發展出來的,這是一本書闡述新課綱校訂課程中的跨域整合創新實踐的理念策略與作法的參考用書。匯集了19位關心此一議題的專家學者前導學校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課程是發展出來的,這是一本書闡述新課綱校訂課程中的跨域整合創新實踐的理念策略與作法的參考用書。匯集了19位關心此一議題的專家學者前導學校與卓越創新用心耕耘的教育現場工作者的智慧,基於課程改革的使命和熱誠,從校本課程理論、發展脈絡、國際視野、在地觀點、未來建構、實踐與評鑑等建構校訂課程的理論架構與視野策略。 其次從彈性學習課程理論、發展脈絡、全球發展趨勢以及素養導向學習的實踐與評鑑來築基學校發展彈性課程的策略與作法,諸如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自己學校的多元課程。開設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和加深加廣選修課程,顧及學生興趣差異,還有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彈性學習課程與統整性探究課程、因應特殊需求學生開設的課程,以及自主學習、戶外教育等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復從特色課程的模式發展,實踐與評鑑原則與發展策略,推動的方式與案例逐次論述課程發展的經驗與智慧,提供教師專業增能與備課成長之參考素材,旨在增進教師專業能力,實踐分享合作共好的素養,擴大學生學習體驗機會,使學生能自主與有效地學習,進而促使學校永續經營。希望讓孩子在深化基本學力的同時,也能透過校訂課程,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有脈絡、有意義的學習,甚至運用跨越學科領域的主題式教學也能務實發展,成為學習的常態是本書的特色訴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林海清現職: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華教育創新發展學會理事長、臺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專長:教育行政、組識學習、人力資源、知識管理經歷:中臺科技大學所長、學務長、副校長、台灣教育政策與行政評鑑學會理事長、台灣社會發展研究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理事長王智弘現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學歷:Ph.D., MS.,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教育研究所所長、師資培育中心主任、畢業生生涯輔導處處長、進修學院總務推廣組組長、中臺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研究所兼任副教授、Texas A&M University 訪問學者王文科王文科、蔡金田、林志成、王智弘、卓冠維、林海清、洪福源、林吉城、楊豪森、蔡秀娥、王金國、鄭曜忠、邱紹一、黃琇屏、蕭建華、林怡君、李偉俊、葉連祺、鄭清埄、林坤燦、陳思佑、許瑞芳、卓訓德、姜韻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緒論 淺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王文科 第1篇 校本課程 第01章 學校本位課程導論/蔡金田 第02章 校本課程發展脈絡/林志成 第03章 校本課程的國際視野/王智弘、卓冠維 第04章 校本課程在地化的規劃理念與作法/林海清 第05章 未來校本課程建構/洪福源、林吉城 第06章 校本課程的實踐與評鑑/楊豪森、蔡秀娥 第2篇 彈性學習課程 第07章 彈性學習課程理論/王金國 第08章 彈性學習課程的發展脈絡/鄭曜忠 第09章 彈性學習課程的全球視野/邱紹一 第10章 彈性學習課程與素養導向學習/黃琇屏 第11章 彈性學習時間的實施與成效評估/蕭建華、林怡君 第3篇 特色課程 第12章 臺東縣美塔魔法學校特色課程/李偉俊 第13章 特色課程的發展、實踐與評鑑/葉連祺 第14章 「人有品、行有德」形塑有禮好石中/鄭清埄 第15章 國立中科實驗高中STEM-FRC特色課程分析/林坤燦、陳思佑 第16章 偏遠小校推動學校本位課程之困境與因應策略分析/許瑞芳 第17章 校本運用自主學習的案例/卓訓德 第18章 美感蘊童心,生態育林情——桐林國小本位課程/姜韻梅

商品規格

書名 / 校本課程規劃的理論與實務
作者 / 林海清 王智弘 主編
簡介 / 校本課程規劃的理論與實務:課程是發展出來的,這是一本書闡述新課綱校訂課程中的跨域整合創新實踐的理念策略與作法的參考用書。匯集了19位關心此一議題的專家學者前導學校
出版社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114114
ISBN10 / 9575114116
EAN / 9789575114114
誠品26碼 / 2681943404001
頁數 / 38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是一本書闡述新課綱校訂課程中的跨域整合創新實踐的理念策略與作法的參考用書。匯集了19位關心此一議題的專家學者前導學校與卓越創新用心耕耘的教育現場工作者的智慧,基於課程改革的使命和熱誠,從校本課程理論、發展脈絡、國際視野、在地觀點、未來建構、實踐與評鑑等建構校訂課程的理論架構與視野策略。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