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故鄉
作者 | 王懷權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數學的故鄉:【書籍簡介】瞭解數學的過去和現在,可做為數學將來的預見。近代數學發展神速又很抽象,想了解其生長的形態和變化的方向,較有效的方法是研究數學的發展史。幾 |
作者 | 王懷權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數學的故鄉:【書籍簡介】瞭解數學的過去和現在,可做為數學將來的預見。近代數學發展神速又很抽象,想了解其生長的形態和變化的方向,較有效的方法是研究數學的發展史。幾 |
內容簡介 瞭解數學的過去和現在,可做為數學將來的預見。近代數學發展神速又很抽象,想了解其生長的形態和變化的方向,較有效的方法是研究數學的發展史。幾何學發展史,縱論幾何的起源、發展、全盛和革新。不管是因為求知的天賦或是生活的需要,人類生俱有形狀和多少的概念。形狀和多少的概念孕育著數學。古希臘時期西元前600年至西元300年,地不大人不多,但是英雄紛起,豪傑遍地,數學優於其他一切。生產是奴隸的事情,所有的智識份子,一流高手,都來做數學。數學出盡了風頭,真所謂天下英雄儘在此。幾何經原始人類孕育的形狀概念,經希臘的壯大,一直到20世紀的枝盛葉茂,真是光芒萬丈,五彩繽紛。另一方面多少的概念,孕育著代數,不像幾何凝集一處,代數是隨風飄散,散落於世界各個角落;如中國、印度、巴比倫、希臘和及等地。就像春天的紫羅蘭到處開放。各處的人們雖然海天相隔,卻似心有靈犀一點通,殊途同歸。代數真是欣欣向榮。到了17世紀,形狀和多少的概念,經笛卡兒融會貫通,在平面上劃了兩條垂直線,創造了解析幾何。從此代數和幾何(即多少和形狀)互通有無,相映成輝。解析幾何引進函數概念。事實上,形狀和多少概念是經過許多人,經過許多百年的努力,得到許多概念。然後出來一個人,將前人努力的成果,融會貫通,過濾出有價值的概念,依此創新,形成一偉大的局面,造成巨大的衝擊,得一威力無窮的新天地:微積分。這個人就是牛頓。微積分為分析開路,接著微分方程、複變數函數論、微分幾何、實變數函數論和富氏分析等一一降臨人間。本書選取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性題材,以記事式編寫,分幾何學的故鄉,代數學的故鄉和分析學的故鄉三部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懷權主要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學士(1964年)。 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碩士(1966年)。 美國愛宿華大學數學博士(1971年)。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1974-2004年)。 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1975-1977年)。 中華民國數學會理事長(1991-1995年)。 玄獎大學講座教授兼應用數學系系主任(2004-2008年)。著作 Homogeneous Banach Algebras, Lecture Not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No.29,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U.S.A.(1977年)。 Nonlinear Analy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 Hsinchu, Taiwan, (2003年)。 數學的故鄉,成信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臺灣台北(2004年)。 Palais-Smale Approaches to Sem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in Unbounded Domains, Electron. J. Diff. Eqns., Monograph 06, (2004年)。榮譽 與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賴昭正教授組隊參加國立清華大學教職員橋牌賽,獲得第一名,由橋牌國手沈君山院長頒予獎牌(1982年)。 獲得1986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由李遠哲院長於國立清華大學月涵堂頒發榮譽校友獎狀。 國科會甲種獎(1971-2008年)。 國科會優等獎(1994年)。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暨教育部教學特優教師(1994年)。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2003年)。 中華民國數學會學會獎(2003年)。 清華大學理學院40周年代表數學系演講(2014年)。
產品目錄 1 幾何的發源地1.1 幾何的發源地 1.2 本章心得 2 古希臘的幾何2.1 畢達格拉斯年代 2.2 黃金年代2.3 柏拉圖年代2.4 亞歷山大年代2.5 衰敗年代2.6 本章心得3 解析幾何3.1 費馬3.2 笛卡爾3.3 解析幾何的重要性3.4 本章心得4 射影幾何4.1 笛沙格4.2 巴斯卡與拉海爾4.3 十九世紀的射影幾何4.4 本章心得5 非歐幾何5.1 非歐幾何的演進5.2 非歐幾何的誕生5.3 高斯5.4 本章心得6 微分幾何6.1 古典的微分幾何6.2 高斯與微分幾何6.3 黎曼與微分幾何6.4 嘉當、楊振寧、陳省身和丘成桐6.5 微分幾何應用大師愛因斯坦6.6 本章心得7 幾何基礎7.1 歐氏幾何的缺陷7.2 幾何的統一7.3 歐氏幾何的公理化7.4 德國希爾伯特7.5 法國龐加萊7.6 古今大問題7.7 本章心得8 命數法8.1 巴比倫命數法8.2 埃及命數法8.3 希臘命數法8.4 羅馬命數法8.5 馬雅命數法8.6 中國命數法8.7 印度-阿拉伯命數法8.8 本章心得9 計算法9.1 為什麼要計算9.2 算盤9.3 手指算法與算籌9.4 乘法、除法與分數9.5 運算符號與消 9 驗算法9.6 納皮爾尺桿9.7 巴斯卡數輪機與萊佈尼茲數輪機9.8 差異計算機9.9 電子製表機與哈佛馬克 I 9.10 圖靈機、ENIAC 和 IAS 9.11 本章心得10 數論10.1 畢氏三元數10.2 圖形數10.3 友誼數、完全數、虧數和盈數10.4 梅森數10.5 質數與合成數10.6 歐幾里得輾轉相除法10.7 斐波那契數列7710.8 費馬大定理與費馬小定理10.9 歐幾里得巨著「幾何原本」之數論10.10同餘式10.11魔方陣10.12代數數與超越數10.13解析數論10.14本章心得11 代數學11.1 代數11.2 二項式定理11.3 方程式論11.4 四元體11.5 行列式與矩陣11.6 布爾代數11.7 虛數 √−1 的故事11.8 從西元 年到西元 0 年的歐洲代數11.9 本章心得12 抽象代數12.1 群論12.2 環與其理想12.3 體論12.4 本章心得13 微積分13.1 微積分的問題13.2 通世數學家牛頓與大數學家萊佈尼茲13.3 數學大師歐拉13.4 函數的概念13.5 積分技巧13.6 橢圓積分13.7 Γ− 函數13.8 本章心得14 無窮級數14.1 函數的級數展開14.2 無窮級數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14.3 三角級數與傅立葉級數14.4 本章心得15 微分方程15.1 一階微分方程15.2 奇異解15.3 二階微分方程15.4 數學家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15.5 本章心得16 偏微分方程16.1 重要定律與定理16.2 一階偏微分方程16.3 波方程16.4 擴散方程16.5 位勢論16.6 本章心得17 變分法17.1 函數空間與重要不等式17.2 歐拉−拉格朗日方程17.3 最速降線問題17.4 測地線問題17.5 等周長問題17.6 最小旋轉面問題17.7 費馬光曲線17.8 狄利克雷原則17.9 本章心得18 複變數函數論18.1 複數平面18.2 複數的幾何表法18.3 柯西−黎曼方程18.4 ln z 為多值函數18.5 可微函數與解析函數18.6 留數18.7 本章心得19 逐漸嚴格的分析19.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19.2 函數的導來數19.3 黎曼積分19.4 無窮級數的收斂和發散19.5 本章心得20 實變數函數論20.1 n 維歐式空間20.2 黎曼−斯蒂爾吉斯積分20.3 容度與波萊爾測度20.4 勒貝格的生平20.5 勒貝格積分20.6 李特爾伍德三原則20.7 黎曼積分與勒貝格積分20.8 黎曼−斯蒂爾吉斯積分與勒貝格積分20.9 本章心得
書名 / | 數學的故鄉 |
---|---|
作者 / | 王懷權 |
簡介 / | 數學的故鄉:【書籍簡介】瞭解數學的過去和現在,可做為數學將來的預見。近代數學發展神速又很抽象,想了解其生長的形態和變化的方向,較有效的方法是研究數學的發展史。幾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6116629 |
ISBN10 / | 986611662X |
EAN / | 9789866116629 |
誠品26碼 / | 2681434166005 |
頁數 / | 43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0X27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作者序
瞭解數學的過去和現在,可做為數學將來的預見。近代數學發展神速又很 抽象,想了解其生長的形態和變化的方向,較有效的方法是研究數學的發 展史。
一般數學書,內容形式化: 定義、定理、證明、例子交叉出現,念起來沒 有重點,不易人窺其全貌,甚而導致讀者迷惑沮喪。今日數學分成許許多 多專門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能耗去我們短暫的一生。數學史介紹數學中心 思想:數學家們如何犯錯或者沮喪,數學家們如何前仆後繼,以建立起種 種數學概念。念數學史可以融會貫通各領域。數學史包羅萬象,例如歐拉 專集有 70 冊,柯西專集有 26 冊和高斯專集有 12 冊等等。
幾何學發展史,縱論幾何的起源、發展、全盛和革新。不管是因為求知的 天賦或是生活的需要,人類生俱有形狀和多少的概念。形狀和多少的概念 孕育著數學。古 希臘時期西元前 600 年至西元 300 年,地不大人不多,但 是英雄紛起,豪傑遍地,數學優於其他一切。生產是奴隸的事情,所有的 智識份子,一流高手,都來做數學。數學出盡了風頭,真所謂天下英雄儘 在此。幾何經原始人類孕育的形狀概念,經希臘的壯大,一直到 20 世紀 的枝盛葉茂,真是光芒萬丈,五彩繽紛。
另一方面多少的概念,孕育著代數,不像幾何凝集一處,代數是隨風飄 散,散落於世界各個角落;如中國、印度、巴比倫、希臘和埃及等地。就 像春天的紫羅蘭到處開放。各處的人們雖然海天相隔,卻似心有靈犀一 點通,殊途同歸。代數真是欣欣向榮。到了 17 世紀,形狀和多少的概念, 經笛卡兒融會貫通,在平面上劃了兩條垂直線,創造了解析幾何。從此代 數和幾何(即多少和形狀)互通有無,相映成輝。
解析幾何引進函數概念。事實上,形狀和多少概念是經過許多人,經過許 多百年的努力,得到許多概念。然後出來一個人,將前人努力的成果,融 會貫通,過濾出有價值的概念,依此創新,形成一偉大的局面,造成巨大 的衝擊,得一威力無窮的新天地:微積分。這個人就是牛頓。微積分為分 析開路,接著微分方程、複變數函數論、微分幾何、實變數函數論和富氏 分析等一一降臨人間。
本書數學的故鄉:1 − 7 章是幾何學的故鄉,8 − 12 章是代數學的故鄉,13 − 20 章是分析學的故鄉,第 21 章是國際數學聯合會與國際數學家會議,第 22 章是數學的力與美。最後我們附有參考資料和中英文索引。
本書的特色:
1. 本書選取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性題材,以記事式編寫,分幾何學的故 鄉,代數學的故鄉和分析學的故鄉三部分。一般數學史是記元的: 記錄某年代內所發生的幾何、代數、和分析等數學活動,我們會被 這些不同的領域,糾纏不清,不能有宏觀。
2. 本書數學家名詞中譯與 Google 同步。
3. 本書數學名詞中譯,由台灣、中國和日本等地中譯中取較適合者。
4. 數學核心課程:微積分、高等微積分、實變數函數論、微分方程、 代數和微分幾何等,本書為最佳輔助教材。尤其由微積分概念,進 入數學蛋黃區的「實變數函數論」概念,積分概念大突破,參見 第 20 章:在有界區間 [a, b] 的點放上各種不同幣值 f (x) 的銅幣:
(a) 黎曼將 [a, b] 分割成 n 個小區間 Ii = [xi−1, xi], 再將每一小區 間 Ii 上幣值加起來,再將所有小區間 Ii 上幣值加起來。
(b) 勒貝格設對每一 x ∈ [a, b],有 f (x) ≤ N ,將 y 軸上區間 [0, N ] 分割成 m 個小區間 Ji = [yi−1, yi],再將每一幣值在小區間 Ji 上幣 值加起來,再將所有幣值在小區間 Ji 上幣值加起來。
勒貝格積分是 黎曼積分的推廣。黎曼積分是普遍的和廣大的,應用 甚廣。勒貝格積分是深刻的和華麗的,勒貝格積分念百遍不算多, 是物理和工程上重要工具。念過或沒念過實變數函數論的讀者建議 要念本書第 20 章。
5. 本書含目錄和中英文索引,中文索引按 ㄅ、ㄆ、ㄇ、• • • 列排。
本書數學的故鄉是國立清華大學中學教師暑期進修班數學組開課講義改寫 而成,且曾在國內中學和大學數十處演講過。除了當一般數學讀物,老少 皆宜外,國內有許多大學數學系當數學發展史課程教材。
本書之能完成,我要感謝:清華大學數學系 1977 級同學 沈明喜,明喜幫 我對整本書做完整的修訂;長庚大學黃朝錦教授,朝錦教我使用 Sage 軟 體,用來做本書的計算與畫圖;陸軍官校管理科學系蔣志祥教授、中山 大學應用數學系 王秀英電腦助理和台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教授教我使用 CJKLatex 軟體,來編輯本書;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林玉端研究助技師 教我使用 xeLatex 軟體,來編輯本書;靜宜大學郭敏教授、新竹教育大學陳啟銘教授、台中教育大學張范水旺教授和高雄師範大學張宏志教授給本 書許多改進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