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行為

Consumer Behavior

95
710675

內容簡介

消費者行為是行銷策略的根基,本書依循此脈絡,以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和經濟學為理論背景,消費者決策模式為骨幹分述個別差異、社會文化環境等概念,帶領您一窺消費者行為精采、豐富、多元化的面貌。欲探究消費者行為的奧祕、欲掌握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最新發展概況、欲應用消費者行為知識於行銷實務,本書將開啟您的視野。

產品目錄

原著序 
編譯者序
第一單元 導論 
第一章
消費者行為:起源與策略性應用 
行銷觀念之發展
行銷觀念
執行行銷觀念
區隔、選擇目標市場與定位
行銷組合
消費者價值、滿意度與保留
提供消費者價值
消費者滿意度
消費者保留
數位科技對行銷策略之影響
行銷人員所面對的挑戰  
行銷道德與社會責任
消費者行為與決策制定之跨學域性 
消費者決策歷程之簡化模式 
本書內容規劃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二章
消費者研究
消費者研究典範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定量與定性研究並用
消費者研究程序 
發展研究目的 
收集次級資料 
設計初級研究 
資料分析與呈報研究發現
執行研究調查
消費者研究之道德議題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三章
市場區隔 
市場區隔的定義
市場區隔的應用層面
市場區隔的目的
市場區隔的基礎
地理區隔
人口統計區隔
心理區隔
心理統計區隔
社會文化區隔
使用行為區隔
使用情境區隔
利益區隔
混和區隔 
有效市場區隔的準則
確認性 
足量性 
穩定性 
可接觸性 
執行區隔策略 
集中化行銷與差異化行銷 
反區隔策略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二單元 消費者個別差異  
第四章
消費者動機  
動機為一種心理驅動力  
需求  
目標  
正向與負向動機 
理性與情緒動機 
動機之動態性本質 
需求永不滿足 
新需求會取代已獲滿足的舊需求 
成功與失敗經驗會影響目標設定 
需求多樣性 
動機激發狀態 
需求的類別與系統 
需求層級 
需求層級的評估與行銷應用 
三種基本需求組合 
動機衡量 
動機研究 
動機研究的評估 
道德與消費者動機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五章
人格與消費者行為  
人格的定義 
人格的本質 
人格理論  
佛洛依德理論  
新佛洛依德人格理論   
特質論 
人格與瞭解消費者多元化  
消費者創新性與相關人格特質  
認知性人格特質  
消費者物質主義與強迫性購買行為  
消費者種族優越主義:消費者對外製品的反應 
品牌人格 
品牌擬人化 
產品人格與性別 
人格與地理區域 
人格與色彩 
自我與自我形象  
單一與多重自我  
延伸自我  
改變自我 
虛擬人格或虛擬自我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六章
消費者知覺  
知覺組成分 
感覺 
絕對閾 
差異閾 
下意識知覺 
知覺動態性  
知覺選擇性  
知覺組織 
知覺詮釋
消費者印象  
產品定位  
產品重新定位
服務定位 
知覺價格 
知覺品質 
價格/品質關係 
零售商店形象
製造商形象  
知覺風險  
風險變化的知覺  
消費者如何處理風險問題  
道德與消費者知覺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七章
消費者學習 
消費者學習要素 
動機 
線索 
反應 
增強作用 
行為學習理論 
古典制約 
工具性制約  
模仿或觀察學習   
認知學習理論   
資訊處理   
涉入理論  
消費者學習之衡量 
確認與回憶衡量 
道德與消費者學習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八章
消費者態度形成與改變  
態度的定義 
態度「標的物」 
態度是一種習得的傾向 
態度具有一致性 
態度形成受情境影響 
態度結構模式 
三成分態度模式 
多屬性態度模式
嘗試性消費理論 
廣告態度模式 
態度形成
態度習得途徑
影響態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人格因素  
態度改變策略  
改變基本動機功能  
將產品與特別群體、事件或原因進行連結  
解決衝突的態度
改變多屬性態度模式的組成分
改變對競爭品牌的信念  
推敲可能性模式  
行為可能發生於態度形成之前或之後  
認知失調理論
歸因理論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九章
溝通與消費者行為 
溝通要素 
發訊者 
收訊者 
媒介 
訊息 
意見回饋 
溝通歷程 
發訊來源(發訊者) 
目標視聽眾(收訊者)  
意見回饋-收訊者之回應
設計說服性溝通   
溝通策略   
目標視聽眾   
媒體策略   
訊息策略   
訊息結構與陳述方式   
行銷溝通與道德   
精確瞄準   
促銷訊息內容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三單元 社會文化環境與消費者行為   
第十章
參考群體與家庭影響   
群體的定義   
瞭解參考群體的影響力   
對參考群體的廣義觀點   
決定參考群體影響力的因素   
與消費者有關的參考群體  
友誼群體  
購物群體  
工作群體  
虛擬群體或網路社群  
消費者行動群體  
名人與其他參考群體的效力  
名人   
專家   
一般大眾   
高階主管與員工代言人   
象徵物代言人   
其他參考群體的訴求   
變遷中的家庭概念   
轉變中的美國家庭   
家庭成員的社會化歷程   
兒童的消費社會化   
成人的消費社會化   
跨世代社會化   
家庭的其他功能   
經濟條件   
情緒支持   
適宜的家庭生活型態   
家庭決策和消費相關角色   
主要的家庭消費角色   
夫妻在消費決策上的相對影響力   
小孩在家庭決策中的角色   
家庭生命週期   
傳統式家庭生命週期   
修正後的家庭生命週期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十一章
社會階層與消費者行為   
社會階層的定義   
社會階層與社會地位   
地位性消費具動態性   
社會階層具層級性且為市場區隔的自然基礎   
社會階層的分類   
社會階層的衡量   
主觀衡量法   
聲望衡量法   
客觀衡量法   
社會階層之生活型態剖面分析   
中國:追求中產階層的生活型態   
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向下流動的徵兆   
向上流動現象已式微?   
地理與社經變項的群聚現象   
富裕階層   
富裕階層的媒體習慣   
區隔富裕市場   
中產階層   
中產階層向上流動傾向   
勞工階層和非富裕階層   
科技新貴   
電腦專業能力與社會地位   
社會階層在消費者行為的應用   
服飾、流行與購物   
休閒消遣   
儲蓄、支出與信用卡的使用   
社會階層與溝通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十二章
文化與消費者行為  
文化的定義  
文化--看不見的手  
文化可滿足需求  
文化是習得的 
文化是如何習得的? 
我族文化傳承與他族文化轉授
語言與象徵符號
儀式  
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具動態性 
文化的衡量 
內容分析 
消費者田野調查 
衡量價值觀的工具 
美國的核心價值觀
成就與成功 
活力
效率與實用性
進步  
物質享受  
個人主義
自由 
外在順從 
人道主義 
年輕化 
健康概念 
核心價值觀並非為美國獨有 
購物文化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十三章
次文化與消費者行為  
次文化定義  
原國籍次文化  
西班牙語裔次文化  
宗教次文化  
地理與區域次文化  
種族次文化  
非裔美籍消費者  
亞裔美籍消費者  
年齡次文化 
Y世代市場 
X世代市場 
嬰兒潮市場 
銀髮族市場
性別次文化 
性別角色與消費者行為 
消費性產品與性別角色 
女性在媒體、廣告中的角色 
職業婦女 
次文化間互動性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十四章
跨文化消費者行為:國際化觀點 
國際化的必要性 
接觸其他文化 
來源國效果 
何謂國家認同? 
跨文化消費者分析 
消費者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成長中的全球性中產階層 
文化調適為必要的行銷觀念 
應用研究技巧
可行之多國性策略:全球化策略與當地化策略的比較  
對「世界性品牌」的偏好  
全球性品牌與當地性品牌的差異  
多國市場對品牌延伸的反應  
調適性全球化行銷  
評估多國性策略的框架  
跨文化心理統計區隔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四單元 消費者決策歷程 
第十五章
消費者影響與創新擴散 
意見領導的定義 
緊密接觸的世界與口耳相傳現象 
意見領導歷程的動態性 
可信度 
正面與負面產品資訊 
資訊與建議 
意見領袖通常僅限於個別產品類別 
雙向影響性 
意見領導背後隱含的動機
意見領袖的需求
意見接受者的需求
購物伙伴
代理買主與意見領袖  
意見領導的衡量方法  
意見領袖的特徵  
意見領導的發生頻率與重疊性  
市場專家  
意見領導發生情境  
人際間的溝通傳遞流程  
多重階段溝通理論  
廣告刺激和模擬口耳相傳的效果 
口碑不易控制 
行銷人員如何掌控意見領導歷程
創造具討論潛力的產品
模擬口碑流傳效果的行銷策略  
創新擴散 
擴散歷程 
創新 
溝通管道
社會體系  
時間  
採用歷程 
採用階段 
採用歷程與資訊來源
消費創新者的特徵
消費創新者之定義 
對特定產品類別有興趣
消費創新者是意見領袖
人格特質
社會性格
人口統計特徵
消費創新者是否可類化至其他產品類別?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第十六章
消費者決策歷程
決策的定義
消費者決策層次
複雜性問題解決
有限性問題解決
例行性反應行為
消費者模式:有關消費者決策的四種觀點
經濟觀點
被動觀點
認知觀點
情緒觀點
消費者決策模式
投入
處理
輸出
消費者贈禮行為
決策外經驗:消費與擁有
產品可塑造特別的意義與回憶
關係行銷
摘要
問題討論
習題
關鍵詞彙
參考書目
個案
索引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顧萱萱
私立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暨碩士班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1993~1997),主修行銷管理。研究興趣為行銷學與消費者行為,著作發表於管理學報、管理評論、台大管理論叢、中山管理評論、輔仁管理評論、商管科技季刊與台灣管理學刊等。目前教授國際行銷、消費者行為與國際企業等課程。



郭建志
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所副教授兼主任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1993~1999),主修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研究興趣為組織心理學、人事心理學、組織文化及華人組織行為,學術著作發表於中華心理學刊、本土心理學研究、管理評論、台大管理論叢及中山管理評論等。譯有《管理學導論》,主編海峽兩岸管理系列叢書,內容涵蓋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與管理及企業倫理與工作價值等主題。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0392920001
ISBN13 / 9789861547664
ISBN10 / 9861547665
EAN貨碼 / 9789861547664
頁數 / 622
開數 / 16K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級別 / N: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