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交往: 臺北場所創生紀實2009-2019 | 誠品線上

Way to Community

作者 施佩吟/ 主編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社區交往: 臺北場所創生紀實2009-2019:一切的緣起從2009年開始,當時臺北正流行著「國際花卉博覽會」,也因為「花博」的緣故,臺北市政府向市民推出了「臺北好好看」整合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切的緣起從2009年開始,當時臺北正流行著「國際花卉博覽會」,也因為「花博」的緣故,臺北市政府向市民推出了「臺北好好看」整合型計畫,期望城市發展能在國際會展的帶動下蛻變,從窳陋建築、地標意象、都市景觀到綠美化空間都變得好好看。這個政策的推出,引來了對於容積獎勵與都市永續之爭辯兩極化的評價。《社區交往》一書整理及收錄了近十年來臺北民眾參與社區規劃的實踐案例,也因為各種由下而上、中介其中及由上而下的都市再生行動的推動,吸引了許多國際都市行動者、研究者加入對話,也促成了更多彼此合作的靈感企劃。 社區之於臺灣鄉土、草根意涵的重要性,早在八零年代以後各種社會運動、九零年代風靡的「社區總體營造」到兩千年後臺北市政府推動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以及還有許多其他來自民間的活力,都指出了社區工作的廣義性,及其對於鏈結傳統社會與新的都市發展議程之間密不可分的連結。《社區交往》一書整理了一系列藉由不同計畫於臺北所織起的「行動如何帶來改變」的經驗案例,透過規劃行動者的視角,理解不同年代、不同地區所遭遇到的都市問題背景,如何在暫時性的綠地上逐漸找到社群協力社區工作的方法,催生出許多創意的、生活的、親切的在地生活行動,作為可以拉近不同差異社群交往對話、合作交融的都市規劃突破途徑。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大公園是政府營造出來的。那麼,將都市裡的空地改造成小小的公園,也是政府的工作嗎?不,那靠民間的力量推動即可,但具體應該如何進行呢? OPEN GREEN 計畫一邊協調官民之間的關係,並營造起都市裡許多雖然小卻有魅力的公共空間。如果這些小空間都由政府來規劃,恐怕難免變得單調劃一,而若單由民間來任意設計,結果大概又會良莠混雜不齊。正是因為OPEN GREEN 計畫居中溝通陪伴,與居民間不惜時間,點點滴滴協力創作,如今完成了的公共空間才會受大家喜愛,願意長期使用吧。—山崎 亮| studio-L 代表、慶應義塾大學特別招聘教授 怎樣才能讓城市的社區空間環境可以不斷地變得更快活一些呢?這是我多年參與都市更新處社區營造活動以來思考的一個問題。近悉《社區交往》將出版,深感可喜可賀。因為其書名就已經點到了問題的重點,如能交往,就必有共性和互利,就離不開人與人的關係,屬於社會人學問題。而一起居住、生活在同一社區的居民們也才是最能實際地了解到那裡的空間環境好在哪裡?不美在哪裡?會涉及到多少政府部門?而且還應掌有政府選票呢。所以,他們的認知調整和能量發揮才是社區環境優化的最基本動力!—戴吾明|建築與文化出版社總編輯 社區營造雖然已經成為普通名詞,但臺灣社會並沒有那麼清楚地體認到它其實應該是個動詞,即便社區一詞,在現階段它也應該是一個動詞!亦即,社區營造就是營造社區──創生或維繫社區感,而營造,就是經營與創造!作為動詞,它就恆常是進行式的,隨著時代遷化而改變著行動的方法、對象與預期。本書源起於政府部門的委託案,但更關鍵的是一群行動者在空間向度的著力,呼朋引伴由點到線到面,創造出或大或小的生活所在。僵冷的城市空間被人關注之後,成為可辨識的場所,吸引特定主體來到身旁,激發某種行動想像,於是捲起袖子動手營造它,汗水混合思念、宣說搭配著記憶,那經驗彰顯了某種存在,這本書讓我們體會了他(她)們的所在。—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 透過多年的實踐反思,本書不僅提供豐富精彩的都市社區設計案例,更讓人體認到,空間創生所涉及的核心,更在於市民一起編織公共生活的新想像。—吳瑪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在都市規劃的論述中,市民、專業者與公部門各自與彼此間的學習,近年來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在台北市,從社區營造的開展、暫時性綠地的爭議、「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的實驗,再到以「社區交往」為名的國際交往,一路所展現的就是學習與調整。長久以來社區營造或城市再生常被賦予實質且急迫的任務,這些任務固然重要,但一昧對成果的強調卻常常使我們忽略了一些過程中微妙以至精彩的社會學習過程。「社區交往」一書完整地呈現了臺北市從地區改造到社區交往的實踐與學習過程,這個還在進行中的實驗,指引了一個城市治理的新典範。—侯志仁|美國華盛頓西雅圖大學地景建築系 教授 臺灣社區營造政策一詞首見於1994 年,迄今已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即以過去二十餘年臺北市經驗為主軸,透過其間多個鮮活的個案,勾勒出社區營造在不同階段的作法取向,以及背後草根社群轉化和城市治理價值之改變。縱其所述雖為社區鄰里尺度,然以小言大、見微知著,實可視為理解臺北都市社會與空間轉化的重要切面,值得一讀!—彭揚凱| 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都市發展一定要開發土地?一定得有大規模硬體建設?一定要大破大立、除舊佈新?臺灣以及世界各地過去數十年來社區營造的經驗告訴我們:當然不一定!不追求大規劃大藍圖,從最草根的方式著手,反而能夠創造出更細緻動人、更有溫度的地方。《社區交往》梳理了臺北市社區營造的脈絡與這二十多年來的演進,記錄了數個近期從小處著眼的行動案例,也跨出臺灣,記述了日本、泰國、印尼、荷蘭、美國、紐西蘭等地精彩的社區營造行動。相信這是一本可以啟發都市規劃設計領域學生與專業者的參考書。—廖桂賢|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 最近這一年與社區交往組織開始正式交往,許多原本在做的事情,透過他們的參與有了不同的視野,他們號召組隊造訪正興街「天台計畫」與「廢柴遊樂園」陪我們一起玩,我們去「河神的丸子」與「樂活基地」看他們的運作,「場域創生」的概念因為這些交往,彼此有了更多的詮釋與理解。社區營造到底不只是件硬梆梆的營造的事,更多時候是得軟綿綿的在各種社區的隙縫中找尋生機,並在過程中累積的經驗當中,提出適合的介入模式。飄搖的臺灣社會,社區既堅強又脆弱,好在有社區交往這樣的觀念與行動,串聯挖掘出長久鍛鍊深埋社區裡的各種力量,集結成此冊,足以稱為一本社區武林秘笈。—高耀威|臺南市街區正興同協會理事長 都市是多元差異、多重土地使用的集合體,因此,「都市社區」的規劃營造一直潛藏著難解的內部張力,無論公共領域與私人產權的界分,或領地性社區(所謂在地居民和地方頭人政治)與意向性社群(特定社會價值導向、但未必依賴地緣的組織群體)、在地租賃商家之間的日常交往界面,既是衝突的根源,也是新的都市性與社會關係生成的機會。「社區交往」的珍貴,正是看見了邊界流動、社區社群相互滲透的潛力,由臺灣社區營造與社會運動的獨特脈絡,重新檢視「社區」概念在都市再生中的角色,並從各類的市民行動及草根動員找回交陪初心和城市中的公共意識。—康旻杰|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集眾之智、集眾之力、集眾之惠,是人類生存共居形成的自然法則。而都市的集體意識建構,更是仰賴社區及群居的個體集合。人是生活的主體,社群則具備集體行動力,充滿改變世界的動能及無限可能。在本書中我們可以尋找與社區交往的N種靈感,將希望與夢想的創意種子,植入到社區最裡層的需要,創造豐沛的生活想像,鏈結更多社區的資源與夥伴,共同參與生命中轉變的喜悅,邁向共創、共善、共融、共生的未來社會。歡迎熱愛與社區交往的群眾朋友們拜讀本新創級聖經,書中有著與國際同步的臺北經驗,闡述普羅新價值及世代思潮。—謝明同|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主任秘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主編:施佩吟施佩吟(主編)大學念公共政策,喜歡走進社區的踏實感,畢業第一份工作在鹿谷茶鄉進行田野調查研究,後來去念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人說十年磨一劍,迄今持續投入社區營造,發現越柔軟越彈性越能成事。喜歡連結不同的人和群,專注於都市空間的行動策略、模式和機制,現任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作者:劉柏宏、侯志仁、連振佑、詹育芳、林蔓娟、謝昀軒、曾毓仁劉柏宏投入環境與景觀設計工作逾三十年,一開始單純是想找出向孩子、親子、師生一同設計的方法,打造一個融入環境的學習校園,因此踏入了參與式設計的領域。現任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及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歷任教於中原景觀學系、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侯志仁任教於美國華盛頓西雅圖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主要專業領域涵蓋:社區設計、城市共生與公共空間,著有《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等書。連振佑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曾任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專案經理、文建會助理研究員。長期關注環境與人的關係、提倡「社群協力營造社區」概念,努力促成Place-making、地方再生、以Temporary Urbanism理念促進「空間分享」;致力以參與式規劃設計手法邀請更多關係人共同邁向協議、自治及共享的生活環境詹育芳來臺北生活的鄉下人,園藝系畢業,接觸景觀領域後,對城市的發展脈絡深深著迷,也喜歡賴在社區跟阿伯阿嬤五四三,探詢老城市與人的感情糾葛。好奇城市應該藉由理性的圖說規劃,還是透過人與人的連結織網開來?希望從人的串連積累,結合規劃圖說,與社區的人們一起開展有趣的城市空間。林蔓娟在原典創思打滾兩年的期間被帶著在社區裡鑽,漸而建立由人看地景的視角。相信人的生活是空間美好的要件,希冀自己更加著力於人與環境的鏈結。現就讀於荷蘭台夫特建築與建成環境研究所地景建築組。謝昀軒臺北人,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 The Bartlett 學院,專注研究發展中的都市設計、都市空間再生及參與式設計方法。曾於麥德琳、聖地牙哥、羅馬、倫敦、金邊、香港、曼谷、馬尼拉、莫斯科進行設計研究,目前為獨立工作者,持續關注台北、亞洲等發展中地區城市社區設計議題。曾毓仁善步地方教育負責人。環境教育與社區工作者。設計有趣的環教方案,細緻的觀察社區,深刻的反思信念,散佈更多善良的心,對待更多人事物,希望藉此讓社因此更加茁壯!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出版緣起] 從社區交往中找到城市空間營造新思維/方定安 [序] 城市空間治理的典範轉移/侯志仁 認識與組構城市的轉機與落實:場所創生(PlaceMaking)、社群協力/連振佑 [導讀] 與草根運動一起長知識/劉柏宏 00臺北市社區營造脈絡的演進 社區是傳統與新創社會相互激盪的場域 威權體制下的社區發展(1960-1980 年代) 因社會運動而浮現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1990-2000 年代) 社群浮現,突破過往認知的社區營造(2009~) 01不同角色的大量交織開創臺北市社造新轉折(2009-2011) 暫時性綠地:臺北好好看系列二的爭議 政府視角:掌握改變臺北的契機 促成者視角:穿針引線,協力營造 倡議團體視角:市民要的不只是綠地 滾動創生的起點:羅斯福路綠點營造 雨水花園:天公伯的禮物,帶起水環境教育 開心農園:種出田園城市政策 生態觀察花園:手做麵包窯溫暖港臺都市人心 閱讀藥草花園:新溫羅汀浮現 02生活圈概念浮現,串起新的地緣觀(2012-2014) 兩年期間扎根地方,帶動居民和社群建立關係 大安區師大-油杉-麗水生活圈一棵臺灣油杉,種下社區動力的芽 跨越里界的空間營造-舉辦好玩的社區綠運會 跨越里界的社群網絡-成立水陸畔文化生活聯盟 牽起人緣的新公共空間 深入盤點,挖掘老歷史和新活力 萬華區東園加蚋仔生活圈 跟飛天大聖借老廟埕,青年創意發聲 喝一口聚落的井水,開啟堀仔頭聚落保存運動 為街友找學伴的木箱計畫 體驗共學,和匠師交朋友 大同區柴寮仔生活圈 把停車格變成一日街道木工體驗 讓廢墟成為市民交換技藝的小柴屋 追求可以彈性組合的社區設計方法 03進擊的地區治理術-垂直向整合、水平向串聯的規劃工作(2014~) 用一個荒置空間去看見整條水圳遺線 文山區景美仙跡岩生活圈 都市秘徑尋水,織起守護都市小河域的網 興福支圳:種下山茶花,廢棄空地變身仙岩樹屋 都市綠洲:宿舍庭院打造為樸門教室 景尾溪舊河道:萬和一號公園開蓋喜見被遺忘的東支流 萬盛溪:親子共學,一起來後巷秘徑尋找河神的家 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 全市型開放的生活空間改造計畫 Open Green 打造新公共空間 04社區交往,國際交流 [社區空間作為方法] 日本-芝浦家(SHIBAURA HOUSE) 企劃力與社區空間經營 [小桌子與大桌子:公私協力的溝通方法] 印尼- CHL & TRIACO & Asscoiates+泰國- CAN Openspace 用圳道紋理串起綠洲系統規劃 [和社區居民開一間店 Pop-Up for the City] 荷蘭- Floor Ziegler 用一間店思考城市再生 [人口縮減下的地區囊括式照護] 日本-以醫學為基礎之社區營造研究所(PIMBT) 以醫學為基礎之社區營造 [青年也能創建城市] 美國- Public Workshop 東區時尚面紗下的青年扎根基地 [從填補縫隙到織起公共生活] 紐西蘭- Gap Filler 街區經營的新可能

商品規格

書名 / 社區交往: 臺北場所創生紀實2009-2019
作者 / 施佩吟 主編
簡介 / 社區交往: 臺北場所創生紀實2009-2019:一切的緣起從2009年開始,當時臺北正流行著「國際花卉博覽會」,也因為「花博」的緣故,臺北市政府向市民推出了「臺北好好看」整合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591750
ISBN10 / 986059175X
EAN / 9789860591750
誠品26碼 / 2681818739009
頁數 / 35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不同於地方創生,場所創生主要是從空間出發的地域營造工作
✽收錄臺北市2009-2019年結合本土空間行動及策略轉化紀實,以及帶給都市規劃的影響性
✽來自六個不同國際城市的都市先驅行動案例,勾勒出社區交往作為方法的多樣性
✽不論是由上而下,或者由下而上,皆鼓勵行動者扮演中介的角色,使無處不交往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社區交往 國際交流
2018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透過「社區規劃在地推廣-國際交流工作坊」計畫邀請紐西蘭基督城、日本早稻田、美國費城、荷蘭、泰國、印尼等各種極具巧思、解決社會問題的City Makers 團隊來台灣的不同角落分享經驗並接起地氣。
臺北市保有超過二十年以上的社區營造經驗,許多社群活力和彈性的行動計畫展現了來自許多面對生活給予的難題所回應的解方。也是這樣的民間特質,吸引著許多國際大城市的專家學者及實務行動者來到臺灣, 汲取社群與地方共創行動的養份。
為持續展開國際對話工作,由侯志仁、連振佑擔任國際工作坊的召集人, 邀請來自印尼、泰國、美國、紐西蘭、荷蘭、日本、臺灣之城市行動者來到臺北,以「社區交往- Way to Community」為主題,啟動了臺北面向世界的橋樑。從看見社區及了解社群關係,從人與人之間相互激盪、彼此啟發的機會,奠下網絡形成的基礎,進一步築建一條進入社區的道路(way) 與在當中互動的關係網絡,進入社區的同時也將方法(way) 梳理而出。
「社區交往- Way to Community」依據不同社區/群的關鍵議題,檢視臺北市社區規劃當前面對的趨勢課題,藉由六個系列的社區交往行動,更進一步去探索共創一個新地方的可能。工作坊行動場域走過柴寮仔、大橋町、虎山下、梘尾、師大周邊以及與City Maker 市民社群網絡經營討論,與國際行動案例創造對話機會,這些行動提供了制式城市規劃所不能觸及的方法,透過行動的過程與所引發的對話,提供更好的參與機制。
案例 01 日本-芝浦家(SHIBAURA HOUSE)
伊東勝 芝浦家(SHIBAURA HOUSE)創辦人
日本 東京(Tokyo, Japan)
媒體藝術出身,在東京芝浦經營廣告製作企業社。同時也是SHIBAURA HOUSE 創辦人。傳承父輩經營了四十年的廣告社,歷經日本泡沫經濟,開始思考廣告公司在當代的生存方式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期望與芝浦地區的人產生互動,委由建築師妹島和世操刀,以通透的大面落地窗及輕盈構築,開放更新後的多餘空間提供予社區分享共用, 創造與地區共生的空間經營模式,在東京扮演城市先趨社群與國際交流的平台。
社區空間作為方法
SHIBAURA HOUSE 負責人伊東勝先生自2013 年起策劃社區空間的展覽,在社區交往的講座活動中,發起了「100 個你必須知道的日本社區空間」的分享會。他以人來比喻社區,認為如同人感冒的時候, 身體會有免疫力來自我修復,而社區和人一樣,也存在著某種修復的機制。當地方的課題出現,開始會有一群人聚集在某個空間,一起來解決問題,如同「社區免疫力」一般。而在過程中,重要的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伊東先生因此將「社區空間」定義為「該社區以解決某種社會課題為目標在進行活動的」,以及「擁有能夠提供人實際聚會的場所」。
不論都市變得多麼新穎,我們最終仍脫離不了人群,也因此可以說,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社會。當社區不再只是侷限於地緣上、空間上的理解,當社群也不再被二元式地被住居觀點劃分,社群協力生活社區營造的模式才有機會被好好的聆聽、吸收與反芻。回到人與人之間的立足之所,一起來閱讀社區空間如何可能成為方法,面向世界,也用更群體的力量去面對社會叢生的問題。
“ 臺北與東京這兩座城市,出乎意料地擁有類似的社會問題,以及面對這些問題所具備的危機意識。” -伊東 勝
媒體藝術出身的伊東勝Masaru Ito,在東京芝浦經營廣告製作企業社, 同時也是SHIBAURA HOUSE 經營者。曾經有段時間,週間的他需寄居在東京的旅店裡,週末則搭新幹線回到神戶的家與家人共渡。往返東京工作的生活模式對他來說或許不是個負擔,而是相反的是種解脫,在繁忙的巨型城市(mega city)裡,要維持生活感的日常並非容易之事。
2013 年底,芝浦家(SHIBAURA HOUSE)於臺北展出「東京社區空間」, 帶來一個不同於主流媒體的東京視角,也開啟東京與臺北兩個城市之間關於社區空間的對話。日本311 震災海嘯後,不同的當代議題接踵而來, 改變許多日本年輕人對於社會未來的想像,對伊東勝來說,社區空間可以是多當代城市問題的解答之一。2017 年夏天,伊東帶著對社區空間探詢的心再度來到臺北,他相信這期間有許多相似之處,彷彿能從一個城市看見另一個城市的影子,彼此對應、探尋城市的未來。
作為一個私人企業的老闆,伊東先生認為多數的社會問題能由小型公司著手, 擔起回饋社會的公共責任,共同解決政府無從下手的議題。擁有一棟辦公大樓的他,自然而然地從空間動起腦筋,透過社區活動揭開公與私之間看的見卻碰不著彼此的透明帷幕,向活動於芝浦地區的人探頭招手,邀請大家為生活提出另一種想像。
“ 蓋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改造過的小學校、住宅區中的空地, 雖有各種經營方法及不同型態的設施,卻都是同好逐漸聚集的場所,這些就是以正視村上龍所說的「棘手的問題」為使命所設的,也就是指以面對國家級企業不處理的,社會、地方的問題為任務的設施。”-伊東 勝
日本小說家村上龍在《希望之國》裡書寫的句子「這裡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可是,就是沒有希望。」距小說發表至今已十來年,這話仍重重地捶在心上。伊東 勝開始離開東京尋訪一些城市之外的社區空間,看見一些不同的可能,調查了各式各樣不同社群,親自造訪東北地方與大阪,這些城市規模和居民氛圍都與東京有所不同,藉由與這些和社群相關的人交談觀察他們的活動,實際感受在這些地方居住的人們意識與社會存在形式,比起透過網路或電視得知,這是更可以真切理解現實的方法。
創建一個公私共有的交流場域
SHIBAURA HOUSE 位在東京芝浦,其為東京灣的海埔新生地,也是日本典型的商辦區,街道上穿著西裝的上班族熙來攘往、企業緊鄰並列,近年來該區住宅陸續興建,搬進許多年輕的小家庭,芝浦開始趨向商住混和,然而彼此之間卻仍缺少往來交流的機會。父輩經營了四十年的廣告製作企業,歷經日本泡沫經濟,過去的廣告公司經營模式逐漸與當今社會趨勢相行漸遠,伊東開始思考廣告公司在當代的生存方式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期盼與芝浦地區的人產生互動,從建築著手, 由建築師妹島和世操刀,一改街道上一致的封閉型建物,為辦公大樓加入通透的大面落地窗及輕盈的構築, 如同發出與社區來往的邀請,跨出企業與社區交往的第一步。
“ 將芝浦從單純的工作場所變為更有趣的地方是我們的使命。如果SHIBAURA HOUSE 能變成在芝浦的人們的家就更好了。” -伊東 勝
五層樓高的SHIBAURA HOUSE 只有一個樓層供廣告製作公司使用,其餘的空間則分享給社區或是承租給想利用的組織團體,經營廣告公司也同時經營社區空間。開放的一樓如同社區客廳,總是在午餐時間像公園一樣熱熱鬧鬧地來了許多午休用餐的上班族、也會有附近的媽媽帶著小孩來走走、午休時間有開放短時間的料理教室和英語會話班、晚上則有太極拳及盆栽教室,喜歡孩子的伊東 勝,以對於社區空間有著敏銳的感受力,注意到不同年齡層對於公共空間的需求,藉著大大小小的活動, 拉近社區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共享空間共創社區。
企劃力與社區空間經營
重建辦公室之後,SHIBAURA HOUSE 開始引起注目,伊東 勝還說,由於東京幾乎沒有私人公司提供公共空間的先例,其實剛完工後大家都非常驚訝且不敢靠近。然而作為一個廣告公司,伊東 勝發現真實於生活的連結對於品牌行銷是必要而卻被忽略的, 除了虛擬的行銷手法,透過不同的企劃走向,轉而在社區空間裡讓產品與民眾面對面,創造與民眾接近的機會。一改過去四十多年的廣告公司經營方式,以社區居民為行銷出發的起點,創造公司與社區雙方互利的關係。
SHIBAURA HOUSE 引起的社區空間模式也讓許多企業感到興趣,但伊東 勝認為這樣的模式不能複製至其他地區,而是反過來重新探究每個人生活中的困境及內心的渴望,重新定義想像中的城市。從自身周邊開始, SHIBAURA HOUSE 對於社區空間的能帶給城市人的意義逐漸明朗,在資本社會發達的今日,社區空間或許真的是個答案。
越在地越國際 - 社區空間的場所精神
SHIBAURA HOUSE 向周邊敞開大門後,陸陸續續許多交流機會逐漸孵化,讓不曾相遇的人們有相遇的機會,社區裡媽媽們因SHIBAURA HOUSE 的開放廚房,自行組織做便當的交流活動,社區的主人不再是政府、大型企業,與生活緊扣的人際關係建立,成就了具生活感的居住環環境,逐漸形成共同生活體。SHIBAURA HOUSE 同時也希望扮演一個國際創意文化交流站(Hub),在積極連結在地社區的同時,也積極地與世界接軌, 邀請來自國外的外國文化機構和大使館團體合作,透過講座、工作坊、藝術家駐點等交流機會,讓世界的文化、思想、藝術進到芝浦家,孵化新生活方式的實踐。
社群的使命
一個社區空間能支持多個在城市活動裡的社群,而社群的存在反應著人們理想中生活的實踐,社區空間落實了理想,給予其孵化的土壤,即使東京與臺北有著不同的都市、社會議題,我們皆抱持著想不斷深究與探詢的態度,積極且主動地過有意識的生活。若將「社區空間」定義為「該社區以解決某種社會課題為目標在進行活動的」,以及「擁有能夠提供人實際聚會的場所」,而更進一步,伊東勝先生想問的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社區空間誕生?」循著這樣的問題意識,伊東先生以及芝浦家的夥伴整理了一百處精彩的社區空間案例,當中有社區空地或空屋的活化、因少子化而廢校的再利用、有創意的藝術展演空間、咖啡廳和自助洗衣店的多元可能、高架橋下空間的使用、老舊商店街的再生和其他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社區空間。
" 無論身處於何種情勢之中,我認為, 我們都應積極思考人與社會今後的存在形式,而「社群」將是一個有益的觀點。理由在於,社群是一種作為人們實際活動的存在,同時也如鏡子一般,倒映出存在於其間的問題 (例如:震災後的復興、高齡化、貧窮等等)。那是一個與魔法無緣的世界,活生生的現實。那也可以說是每個人為了開闢自己的將來而拼命掙扎的真實樣貌。正因如此,我們能相信「社群」存在著可能性。" -伊東 勝
100 個日本社區空間
以人來比喻的話,就像是人感冒的時候,身體會有免疫力來自我修復。他認為社區和人一樣,也存在著某種修復的機制。當地方的課題出現, 開始會有一群人聚集在某個空間,一起來解決問題,如同「社區免疫力」一般。而在過程中,重要的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100 個社區空間設立的位置、目的、規模、營運者的想法和空間活化的手法都各有千秋。
小杉錢湯-老澡堂與舊公寓的新未來
鄰近東京高円寺的公共澡堂「小杉錢湯」,從1927 年開業自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早期的日本家屋內並沒有浴室,大家都到公共澡堂洗澡,以至於這樣的空間也肩負著人與人交流情感的社會功能。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對公共澡堂的需求不再,其數量也逐漸減少。而小杉錢湯也面臨到一樣的困境, 但有趣的是,其第三代經營人決定接管一旁預定被拆除的老舊公寓,因為這座老舊公寓剛好沒有浴室!於是他們推出一系列的計畫,想要吸引喜歡錢湯的人入住。而每一位入住者都必須一起來想點子,協力計畫執行,辦活動或展覽,努力讓小杉錢湯更好玩!從小杉錢湯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兩處原本被社會視為功能老舊,而差點被時代淘汰的空間,意外地在「老澡堂與舊公寓」的創新組合中找到彼此的需求,而有了延續的可能。
神戶社群合作樞紐空間- KITANOMAD
神戶R 不動產顛覆傳統不動產仲業的角色,主動媒合神戶的公私有空間,向地方政府、鐵道公司及私產權地主協商空間創新使用的可能。
為了真正展現神戶市宜居怡人的面貌,創辦者小泉寛明認為創造當地的循環經濟,透過面對面的日常生活活動,是建立人群信任的基礎。KITANOMAD 是一個媒合自由創業者、在地農友、生活與飲食相關行業從業者的區域經濟的運行樞紐。目前在神戶已開發出公寓閒置房間創新利用的多種計畫,包含宣揚吃當地食物的農夫市集(EAT LOCAL KOBE)、農友雜貨店(FARMSTAND)、促進社群合作經濟的樞紐共享工作空間(KITANOMAD)。
洗衣店-除了夾娃娃機外的空間共生
坐在自助洗衣店,偶爾看看手機,偶爾看著衣服轉阿轉,或許在等待的時間裡,可以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生。熊本震災後, 在看似平凡的The Laundry Lounge 自助洗衣店中,創造出新的交流社群,成為一個不是人人都需要洗衣服,也都想要去的自助洗衣店。在這裡除了有使用對環境友善清潔劑的自助洗衣店,更結合了咖啡廳、植栽店、設計商店和多功能使用的自由空間,成為居民頻繁討論與交流的社區空間。另一個案例,是位在東京住宅區內的喫茶洗衣店,是個對外開放的社區公共空間。以洗衣店為中心,這裡也提供衣服的縫紉修補站和熨燙的空間,還有咖啡廳和可供居民自由使用,與租借舉辦活動的空間。讓來洗衣服或來喝咖啡的人、當地居民或是路過的旅客,都能夠輕鬆自在地在這交流互動。
臺灣最常見的似乎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夾娃娃機店」,正佔領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大街小巷。或許也可以透過這些案例,思考如洗衣服這樣的日常家務,透過設計而結合不同用途的空間使用,能使原本各自等待衣服洗好的人們, 在這樣的社區空間中有交流的可能。

在伊東勝整理的一百個案例中, 結合咖啡廳的複合式社區空間很常見,除了和洗衣店共生的咖啡廳,還有會舉辦夏季音樂祭的Sunset Cafe、將建築師的辦公空間拓展為社區空間使用的Archiship Library & Cafe、定期舉辦各種學術批評講座的Genron cafe、結合多世代共居住宅的KURUMED COFFEE、翻修老屋成為父母和小孩可以共享咖啡時光的日托中心的Cafe & Living UCHIDA,和提供3D 列印等自造工具的Fab Cafe。在臺灣,咖啡廳的複合式空間也不陌生,有結合講座、展覽、書店、設計商店、手作體驗空間或Co-Working Spcae 的各種可能, 從美食和咖啡開始吸引我們的味蕾,創造出更多有趣的社區空間。除此之外,還有好多有趣的案例,像是由僧侶負責調酒,想讓人更容易親近佛教的坊主Bar;KOGANECHO AREA MANAGEMENT CENTER 則是位在高架橋下的空間,以藝術活動活化過去因治安不良而沒落的社區;或是東北震災後,由建築師帶著當地居民開始進行小型家具DIY 的石卷工坊。
糖、香料和美好的味道-複合式社區空間的誕生
從大量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空間混合使用的重要,也就是複合式經營的空間,可能是咖啡廳、酒吧、餐廳、藝廊、圖書館、書店、旅館、共同工作室或托嬰空間等等。或是單一空間的多功能使用,藉由一次次活動的投入,觸發大家對於空間的想像。空間需要共享、混用、開放, 透過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集體共享空間資源並形成人際網絡。而空間的型態可能是完全公共的、公私混合或是公共的私人空間。空間複合式經營或是開放使用的做法在臺灣經驗中都不陌生,但要如何實際運作這樣的社區空間,才是最大的挑戰。
除此之外,從案例中可以發現,創意可能是來自於被忽略的需求,除了增加對於弱勢族群的關心,也需要傾聽更多元的聲音。其實越複雜的社會問題,越是能夠將人聚集。當我們面對社區內逐漸衰退的傳統文化、產業或是建築,其背後的議題往往涉及到大尺度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結構因素,使我們在面對複雜議題時總是為之卻步。事實上,多重的社會課題,透過創意的溝通,也可能得出複數的社會解答。危機就是轉機, 地方面對的挑戰,通常也是轉化成能夠前進的正面力量。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與草根運動一起長知識
劉柏宏/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早期臺北市法令未臻完善,政府為了因應人口湧進都市的住居需求,建築物以工業化思維快速且大量地興建。如今,部分地區建築環境窳陋,耐震度、公共設施及整體環境已不足以回應都市變遷的挑。都市更新,也因此是眾人注入希望之所在。

民眾參與公共環境營造的脈絡中,臺北市一直扮演著引領的角色。自1994年由當時文建會(今文化部)推動整合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跨部門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開始讓社區的草根意識與力量與政府產生對接的可能。此即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論辯濫觴。

社區營造的本質,就是透過民眾參與讓人們有機會表達、參與甚至改變社會環境的現況。我自己便因為曾投入諸如地區環境改造計畫、新校園運動、聚落保存、古蹟保存等由下而上的社區工作,現在回頭來看,這些事情基本上都還是在「都市更新」這樣的理想之下去投入自身專業所學。然而,從理想出發,最終之所以會有不同的後果,核心的問題就是民眾參與機制的不足,以及政府與民間社會之間缺乏信任及有效的溝通。學者黃孫權的《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一書即指出這些政府追求快速發展的後果,如十四、十五號公園就是鮮活的案例。後來,艋舺的剝皮寮、新店溪畔的寶藏巖等,透過各界的努力,專業者也走進社區,不斷在社會運動的經驗中學習與政府對話、合作的方式。這些案例啟動了更活的思考,例如寶藏巖保存運動一直在爭取的是,保存下一個活的聚落,讓住在那邊的居民能有辦法留下來。如今,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保存經驗仍有諸多未竟之地,但在民間社會與政府之間的互動關係中逐步摸索找到更好的政策解方,也成為國際知名的保存經典案例,甚至後來也成為帶動城南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支點。

回顧軌跡與經驗,「都市更新」一直不是自外於都市發展的專有名詞。它應該是能結合社區營造、文化歷史、環境改善等面向的總體策略,因為有了歷史借鏡,它應該是步驟型的,培養人們能先投入環境的關懷,然後透過改造空間、整理環境、社群連結等培力過程,去找到更好的公共參與的觀念與經驗。倘若以寶藏巖的保存過程來回頭思考,當時更妥適的作法應是,在整建維護的過渡期間,去搞一個臨時住宅,把住在那邊的原始居民共同進行安置,讓鄰里的情感還能延續,然後才開始圍圍籬,施工完了再把臨時住宅拆掉,把居民請回寶藏巖住。這是我反思過後對於寶藏巖比較細膩的操作。

不論是文化或是都市空間,這些前車之鑑都極其寶貴。只可惜,在政府體制的分工下,這都還是在文史的項目裡面,導致有些經驗回不到空間發展部門。我的理解是,「都市更新」不是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的更新,而是臺北市政府、整個國家的都市更新。共同在為提供人民創造美好的適居環境所建構更理想的參與制度。

另外有兩種類型,一種屬於文史保存類的公共空間部分,另一種則是純粹綠化的案例。現在我們看到許多國有地可以開放社區民眾透過認養就去進行改造經營,其前身也有許多是先有抗議、陳情等倡議過程。將空間留下來變成是不同的開發想像,可引紀州庵為例。紀州庵獲得保存成為古蹟前,政府規劃要在它周邊蓋一個停車場。爭取保存之初,土地上有很多老樹,我被臺大城鄉所的劉可強教授找去參與協力,社區抗議要把樹砍掉變成停車場的做法,我們認為應該可以同時並存,所以老樹保存的力量起來以後,紀州庵再做調查、測繪,後來就得以修復。所以這個案例呈現出,兩個空間都有並存保留下來的機會,一個是停車場旁邊多了一個有大樹的公園、一個是紀州庵古蹟本身,故事就畫下美好的印記。類似這樣的公共空間還有許多,包括齊東街、錦安里油杉社區、青田社區、糖廍大理街運動等也類似這樣。

另外比較純粹的是綠化的案例,羅斯福路沿線的暫時性綠點算是這種。因為臺北市政府策動「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除了公有土地以外,讓私有地也能夠提前回饋社區,成為公共環境的一部分,這個模式後來就變成都市更新處Open Green 計畫的前身。雖然啟動時是透過獎勵去鼓勵綠化,讓它變成暫時性公共空間而受到許多社會壓力。後來Open Green 才採取不獎勵,改為媒合基金的方式進行。推動了四年,許多有趣的公共空間被催生出來。我認為這些計畫都一直是進行式,當前出現更多複雜的案例,如南萬華加蚋仔堀仔頭,其實也還是在文史資源保存的脈絡下去推動,如今已有楊氏古厝正立面和古井被指定為歷史建物。困難之處乃在於它本身是私有地,不同於剝皮寮、寶藏巖等是公有地。

面對當前更複雜的都市更新,應放在更宏觀的更新架構之下,由政府與民間一起去想出更開放參與、更多元的保存機制及更彈性的策略,那保存已經不是文史資料的保存、地景的保存,或是生活空間的綠美化,而是更能回到「讓人民創造生活空間,一個美好的適居環境」!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城市空間治理的典範轉移
侯志仁/美國華盛頓西雅圖大學地景建築系 教授
為了突破傳統都市規劃的瓶頸以及城市經濟的停滯,近年來世界各地均出現了許多具創意且游擊性的地方創生行動。Park(ing) Day、Pop-Ups,甚至是具叛逆性格的佔領、抗議, 這些行動皆提供了市民自力參與城市改造的機會。有別於制式性的參與機制,這些偶發或是有組織的實驗性行動,引發許多新的討論與協商,展現了個人與群體在社會與環境中的作用力(agency),也促成不同群體間的互動,建構出城市治理新的可能性與改變現狀的機會。

綜合而言,這些城市游擊行動所挑戰,即所謂城市營造的權力。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權力何在、如何操演,在民主化的今天是個重要的課題。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城市中,社區營造、參與式設計或參與式預算的行動計畫,成為讓權力下放的方式,同時也使市民的意識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坊裡、在審議的場域中,新的力量正在流轉、集結, 透過不同的實踐模式,城市的民主正在世界各地漸漸開出各種不同的花朵。不過,市民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實際上卻往往難以無中生有。市民力量的生成與凝聚需要媒介與組織,更需要理念的激盪與突破,甚至外界的助力。事實上,城市創生行動的實踐者,在以行動介入城市治理的同時,一方面也扮演著中介的角色,於公部門以及不同團體與社群之間,銜接庶民的語彙與公部門的行政機制,以行動來創造新的可能性。換言之,這些行動本身,往往就是最好的中介與互動、對話的平台,行動的過程必然引發平常不易產生的接觸與對話,行動的參與成為一種溝通與學習的工具,進而開創新局或調整步伐,讓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同時這些行動也提供了一般城市規劃所未觸及的方法,形成更好的參與機制。

「社區交往 Way to Community」這項計畫的初衷,就是在營造並提升這一個對話與學習的平台。除了原本就在社區耕耘的團隊之外,我們媒合了這幾年在國際上展露頭角的專業者,以及過去沒有參與過城市創生的新的社會參與者,他們包括了公部門的單位、學校、藝術工作者、店鋪、學生與老師等。透過密集、面對面的合作、交流,創造學習的機會,碰撞出知識與實踐的火花。除了扮演對話與交流的平台外,「社區交往」有兩項主要的特點。首先,它延續了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近幾年所推動的Open Green 計畫中的一項特點:社會疆界的打開。相對於過去社區營造工作以社區為單元的想像,Open Green 強調的是社會與社群的多元參與,讓更多的社會能量可以進到地方創生的行動,也讓行動更為靈活、有機。也因此,在幾場「社區交往」的工作坊或活動中,我們看到老社區裡出現了新的團體、學生與老師走出了校園改造校園與社區的介面、不同背景的住民在活動中有了新的接觸與對話,我們也從國外的團隊與案例中(特別是早稻田大學團隊)看到新的可能,藉由新的議題、引進新的資源,來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推動。疆界的開解,為地方創生帶來源源不絕的活力。

「社區交往」的另一項特點是強調所謂的學習。過去的社區營造或城市再生一般均被賦予實質甚至急迫的任務,例如地方振興、環境改造等,這些任務固然重要,但其任務取向,加上強調實質成果的記錄與展現,一些過程中微妙以至精彩的社會學習過程常常因而被忽略掉。「社區交往」的計畫中,固然也有些實質的任務,包括活動的策劃與空間短期的改造等,但他們所扮演的更重要的任務,是提供交流與學習的機會。也因此,我們在計畫中看到國外與在地的專業者在活動中相互切磋、老師帶領學生嘗試過去沒有碰觸的空間營造、路過的居民駐足觀看進而參與在活動中,而計畫團隊與市府同仁也在過程中,由遠道而來的國外專業者身上,吸取寶貴的經驗與知識。此外,活動中的每個環節,也都是學習的過程,特別是對過去鮮少參與社造工作的團體與個人而言,這些寶貴的經驗將是未來地方創生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在都市規劃的論述中,學習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對象。美國著名的規劃學者John Forester(1996, 1999)認為研究者必須傾聽專業者如何描述她們平日的工作,他認為專業者在述說他們的經驗的同時,亦即在說明他們對問題的理解以及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與任務。同時,專業者也在平日的工作中進行學習,特別是針對這個「他們所活在的變化多端、充滿衝突、深度政治以及永遠意想不到的世界」(Forester,1999:26)。除了專業者外,一般民眾也參與在這個學習的過程。在一個研究巴西Port Alegre 參與式預算計畫推動的研究中,Abers(1998)發現民眾在參與的過程,學習到了集體制定決策的方法,同時他們也學習到「一些最基本的民主程序,包括如何開好一個會」(Abers, 1998:50-51)。

很高興,在「社區交往」計畫中我們可以將學習同時視為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結果,並以打開彊界的方式來重新檢視社會的脈動,以及新的能量集結的可能性。「社區交往」的計畫代表著臺灣社造的實踐已經來到一個自省的階段,相對於一個運動體制化與制度化的進程,「社區交往」所代表的是一個新的嘗試與挑戰,藉著新的社群與團體的參與、理念與方法的激盪,鬆動有可能僵化的體制運作與城市治理模式。

這本書所記錄的就是這個實驗的過程,以及所有參與人的集體智慧與學習的紀錄。從臺灣早年的社造到近期臺北市的Open Green,以至「社區交往」,我個人剛好有幸目睹並部分參與了這個過程。撰寫這篇序文的同時,我也想藉此感謝工作團隊的邀請,讓我雖然旅居國外也有機會參與這項有意義,又具挑戰性的在地行動,成了打開彊界與交流學習的參與者與受益者。沒有他們作為中介者與作用者的努力與投入,就沒有今天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以至城市治理的新的開展。

認識與組構城市的轉機與落實:場所創生(PlaceMaking)、社群協力
連振佑/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助理教授
時間是空間最好的見證。走過書裡描述的這幾年發展,你會發現臺北市的社區空間創造隨著時間遞移,產生了典範移轉;在發生的當下雖然沒有那麼清晰明顯,回頭看,卻能指認出空間的用、情、意、理都改變了,政策的空間也被撐大了。

當北京喊出城市副中心區2035 年要達到人均綠地面積30 平方公尺的量化目標,臺北市這幾年已經透過Open Green 以及其前身的實驗計畫,為臺北市展開了許多打開僵固使用、創造城市內更多種綠生活的綠色空間,這是質變。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每一處微小的質變卻接連帶動陸續產生的更多量變,從開心農場到市政府的田園城市就是一例。

這些力量確實來自於累積多年「由下而上」概念的鼓吹跟實驗,也結合了專業界對於「如何永續維護經營管理」的反思。當1996 年之後市民不斷地練習「民眾參與」、「社區營造」或「社區規劃」,2009 年開始是乘著積極公民自主結社高能量的浪頭,將社群的想望導入空間的生產與維護,加上政府部分單位願意創意嘗試,於是如水到渠成一般才能掀起一波新發展。

這些故事的細節在書裡都將描述。然而必須特別指出,如果不加入時間感來理解書裡走過的歷程,那終究不過是一個又一個「實驗」片段。把這些片段拼接起來,你才能突然理解,這就像地景、社區空間的營造一樣,它不會突然地從一張設計圖紙變成生活,它就算硬體施工完成了,還需要加入時間才能落實為生活。

談到片段,這一個又一個的綠點,剛開始雖說是有「軸線」的大目標,但讀者你不難發現,一開始是一個一個社群、主題式的與社區居民嘗試結合的一種實驗,然後在空間專業者的眼裡構成軸線。但漸漸地隨著「社群」得以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清晰,也就是「協力」的這種角色,終於導出依山小綠洲這樣的區域性、社群網絡共同對話討論,甚至質疑、挑戰既有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制度與遊戲規則的互動模式及成果。一朵花的美麗是無數花瓣聚集的效果,社群共同勾勒地區願景這個片段,是前面更多片段的匯聚。

有趣的是,生活芭蕾就是許許多多的片段組成。【紐約大國民】紀錄片裡珍雅各站出來阻擋推土機式的都市更新,她呼喊不要忽略、不要破壞街道生活芭蕾,都市的媚力與精彩之處就在於累積許久的文化與空間。這與整本書中揭露空間創生轉型的思考點是一致的,即是如何在建成環境中、等待都市更新之前,讓更多看不清楚的芭蕾動作被意識到、被重新珍視之。

在這些視角中,於是人均綠地面積的議題被開展了,在各式各樣超過30種公私有空間的樣態中不斷增加綠地面積,同時是質與量的補充;於是都市再生的議題被落實了,在建成環境中畫龍點睛,透過微型口袋式新形態開放空間來促成都市再生;於是社會修補的工作也展開了,透過社群網絡的連結,展現的是社會性的力量,並且有許多還投入於社會福利工作、老人照顧關懷的社會工作當中。

在臺灣審議式民主、參與式預算,以及地方創生的相關政策、計畫或概念盛行的當下,這本書所揭露的案例最大的差異就是更去除框架、更沒有預設的立場、更著重於空間創生過程與結果有關人等的差異性。城市裡的人們並非原子式的個人一加一的總合所組成,城市裡的人們有各式各樣的差異, 在「理性」的表現層次也是一樣。因此Place-Making 的過程有時是正式的「參與式設計工作坊」,有時是在家裡沙發上閒聊交換意見,還有些是專業意見深度的討論與諮詢,有時像是嘉年華Party;這一切的形式變化多端,無法用統一格式的討論或投票來實施,對於「地方」的領域界定、目標設定也充滿著彈性與可能,不一定是經濟,範圍也可大可小可變化。

這本書像是鉅細靡遺的要訴說這些日子以來空間創生典範如何移轉,但其實很難。這本書看起來可以分章閱讀,但也不是。這本書看起來非得要前後貫穿,但其實也不需要。就像我們的城市,你永遠無法掌握全貌,然而,它卻整體悄悄地前進著、改變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