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都市新趨勢 | 誠品線上

ポスト.コロナ時代どこに住み、どう働くか

作者 長田英知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未來都市新趨勢:COVID-19爆發前,人們選擇都市作為生活據點時,首要判斷標準是「距離工作地點遠近」的方便性,以及「生活機能」的功能性。我們長期忍受上、下班通勤「擠沙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COVID-19爆發前,人們選擇都市作為生活據點時,首要判斷標準是「距離工作地點遠近」的方便性,以及「生活機能」的功能性。我們長期忍受上、下班通勤「擠沙丁魚罐頭」似的大眾運輸,背負高額的房貸或付出過半薪水的租金,住進狹窄房型的居所,以換取都市生活。 然而,隨著大疫後的新日常已漸來臨,社會數位化發展需求加速,人與人因隔離、居家等防疫習慣開展出截然不同的相處關係,網路經濟順勢成為社會活動的主流,對於居住的概念也不再僅限以「距離公司的遠近」做計量。 《未來都市新趨勢》藉遠端工作的契機,引導我們重新審視住家所需功能與位置:什麼樣的地點、什麼類型的房子,才能讓疫後的工作和生活變得輕鬆? 都市專業解析‧「工作X居所」嶄新觀點 ․新型態工作模式,你準備好了嗎?──大疫時代的社會趨勢與企業發展 ․翻轉居屋價值,怎麼租房買房怎麼住──都市規劃與房地產價展望觀測 ․為你的新日常取得最好先機──未來都市生活建議 作者長田英知,曾任埼玉縣本庄市市議會議員,現為Airbnb Japan執行董事。從事都市研究與相關建設20餘年,熟稔社會趨勢,對「住在哪裡」、「怎麼工作」、「怎麼賺錢」等問題瞭如指掌。書中,他研析多項日本和他國勞動、居所相關的先進案例和調查,指出因應疫情的各種新嘗試,並藉工作轉型的大趨勢,進一步解析居屋與生活模式的發展方向,搶先描繪出未來都市的新觀點與新機會。 此刻我們正站在世界重整的重要轉折處,《未來都市新趨勢》協助讀者釐清社會脈動,整理自身能力與工作期許,精準選擇理想住宅,進而掌握美好生活願景的實踐之道。 「Workation」的概念十分迷人,如何在台灣也創造兼顧工作與休假的場域,值得一試。 ──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青年培力工作站 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長田英知(NAGATA HIDETOMO)Airbnb Japan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出生於1974年。東京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曾任職日本生命保險公司。1999年當選埼玉縣本庄市市議會議員,成為當年日本全國最年輕的市議員。後來於IBM商業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PwC Advisory LLC擔任顧問一職,負責為政府、民間企業在智慧城市與物聯網等相關領域擬定策略。2016年進入Airbnb Japan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起擔任執行董事。此外,2018年起擔任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的評審委員、2019年起於京都藝術大學擔任跨設計學科客座教授。著作有《Professional Meeting》、《現在就想知道的共享經濟》(いまこそ知りたいシェアリングエコノミー)、《只要「100天」,凡事皆可進展順遂》(たいていのことは「100日」あれば、うまくいく)。雷鎮興中日口筆譯工作者。從小就是哈日族,喜愛關注與研究日本的各類文化。踏入譯界後,深感語言、文字帶來的不可思議力量,期盼渺小的自己也能參與其中,盡一分綿薄之力。譯稿賜教:kaminari1218@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COVID-19疫情前,日本社會趨勢與住宅情況 2019年的景象/武藏小杉・加奈子的日常 2019年的景象/下北澤・圭介的日常 1970年起:「通勤地獄」的產生・人口遷往東京首都圈集中 2000年起:「勝利組」與「失敗組」・高塔式住宅大樓的產物 2010年起:「東京市中心的昂貴小窩」還是「郊外或鐵路沿線的大房」? 第2章 COVID-19疫情帶來的社會變化 2020 年的景象(政府要求民眾自律不外出)/武藏小杉・加奈子的日常 2020 年的景象(政府要求民眾自律不外出)/下北澤・圭介的日常 變化1:移動與面對面的限制 變化2:消費模式轉為網路經濟 變化3:不需通勤上班、上學的生活 變化4:以網路為中心的生活 第3章 新日常時代的社會特徵 特徵1:購買自宅的選擇基準出現轉變 特徵2:離線時間很重要 特徵3:「親手做」的價值提高 第4章 工作與學習型態的轉變 2025年的景象/從武藏小杉搬遷至練馬・加奈子的新日常 工作與學習的變化1:藉科技促進網路化發展 工作與學習的變化2:從「勞動工時」轉為「工作產能」的考核方式 工作與學習的變化3:公私分明是重要關鍵 第5章 休閒娛樂的型態有何變化? 2025年的景象/從武藏小杉搬遷至練馬・加奈子的新日常 休閒娛樂的變化1:在鄰近地區追求「真實體驗」 休閒娛樂的變化2:花費時間、精力享受完成目標的成就感 休閒娛樂的變化3:從大量消費轉為地區循環消費 第6章 思考生活與居住的方式 2025年的景象/從下北澤搬遷至藤澤・圭介的新日常 居住方式的變化1:相較於「從住家到職場的距離」,更重視「居住的環境是否舒適」 居住方式的變化2:找到「全新的日常」 居住方式的變化3:從垂直都市轉變為水平都市 第7章 設計全新的「住家」 COVID-19疫情發生前的不動產價值標準 COVID-19疫情後對於住宅選擇的考量 選擇全新的住家1:選擇地區、建築物的5項基準 選擇全新的住家2:選擇住宅的2項觀點 第8章 設計新生活 思考符合「新日常」的生活 規劃住家的生活區域 規劃住家生活區域時的4 項重點 透過實例了解房屋的分區規劃 理想的居住方式1:東京市中心+東京市中心雙據點(三軒茶屋) 理想的居住方式2:東京市中心+偏鄉地區雙據點(三軒茶屋+地方區域) 理想的居住方式3:在郊區市鎮或郊外地區,確保單個空間寬敞的據點 理想的居住方式4:只在鄉下地區擁有據點 買,還是租? 後記 參考資料

商品規格

書名 / 未來都市新趨勢
作者 / 長田英知
簡介 / 未來都市新趨勢:COVID-19爆發前,人們選擇都市作為生活據點時,首要判斷標準是「距離工作地點遠近」的方便性,以及「生活機能」的功能性。我們長期忍受上、下班通勤「擠沙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518630
ISBN10 / 6269518636
EAN / 9786269518630
誠品26碼 / 2682135927001
頁數 / 19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前言 長田英知

流行世界各國,引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以下簡稱COVID-19),其傳播速度又急又快,瞬即劇烈改變了我們的社會。
日本東京奧運延期舉辦,出國、跨縣市移動也都遭到限制。日本政府籲請民眾「自律」(原文「自肅」,意即克制與他人接觸、群聚,防止病毒擴散)的期間,多數企業改為居家辦公,加速了數位化的發展。餐廳也提供外帶與外送的服務,想盡辦法在夾縫中求生存。
這些變化,必然對我們的生活與工作造成重大影響。COVID-19流行前,大概沒有人質疑每天要出門到公司上班這件事情吧。
儘管有人痛恨企業要求員工在颱風天、大雨或大雪的日子照常出勤,但多數人均理解:必須每天準時到公司辦公室工作,在這個場所待滿一定的時數才能下班,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然而,隨著COVID-19大規模流行,日本政府宣布「緊急事態宣言」(類似我國的二、三級警戒,但規定不同,也不具法律上的強制效力),要求民眾自律、避免外出。突然之間,企業紛紛半強制性地要求大家待在家裡工作。
學生的情況同樣如此。疫情剛開始時,政府要求民眾自律,盡量待在家裡的期間,學校多半採取網路線上授課。因此,學生也必須適應這種在家學習的上課模式。
COVID-19疫情彷彿過去的全球金融海嘯般,改變了我們的社會系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就是說,我們社會結構的重心,從原本人與人面對面接觸為前提的實體經濟活動,轉變為以網路交易、線上付款為主的虛擬經濟模式。而且,這種社會結構的轉變是不可逆的。
2008年開始,我在IBM 公司從事智慧城市等促進ICT(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與通信科技)的相關發展事業。2016年,我進入Airbnb Japan 工作,致力推展以民泊旅宿事業為主的共享經濟,期望能普及日本各地。
我從事的這些工作之中,包括與不動產、物流,以及人與人之間實際的接觸連結,都透過了ICT來強化、彌補其中的不足,使其運作更有效率,目標放在建立一個使人們生活更加便利的社會。
但實際上,在推展這些業務時,受到了各種法規限制與商業習慣的阻礙,因此很難說過程是順利的。然而,隨著染疫擴大,我們的行動、集會受到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某種意義而言,我認為COVID-19具有強制性的破壞作用,它瓦解了我們過去在社會上、技術上一直以來受到的阻礙。
疫情越來越嚴重,政府要求民眾自律、盡量避免外出的期間,相信大家一開始都感到非常煩惱:該用什麼方式、在家裡的哪個空間工作?孩子該如何學習?工作與私人時間,該如何明確區分?
不過,隨著大家逐漸習慣這種新日常與新工作型態,必然會體認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反而提升了。甚至,有不少人自認再也回不去過往的通勤生活,擠著那猶如沙丁魚罐頭般的電車。
今後,隨著市面上COVID-19疫苗或治療藥物的普及,若感染風險順勢減低,我們終究會回到行動自由的社會吧。
儘管這一天指日可待,我們卻已經無法想像,生活中沒有IG、Netflix、LINE這類社群媒體或影音平臺,更無法想像工作時沒有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輔助工具。即使恢復原來的生活,想必習慣了在家工作的我們,也很難完全回到COVID-19 之前的生活與工作模式吧。
總而言之,大疫改變了我們部分的生活型態與工作方式,許多人已欣然接受,甚至有人樂在其中。
我認為,在5年、10年過後的未來,當我們回首俯瞰此刻經歷的一切,應該就能明白,COVID-19 類似於柏林圍牆倒塌,發揮了某種作用。
柏林圍牆倒塌後,僅僅過了1個月,美國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與蘇聯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總書記,兩人就在馬爾他島舉行會談,共同宣示結束冷戰時代。而且,在還不到1年的時間,東德的經濟瀕臨崩潰,出現存亡的危機,更促成了東西德的統一。
COVID-19同樣發揮了作用,把社會的齒輪切換到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
今後,假如氣象預報颱風即將橫掃東京首都圈,但企業仍然要求員工必須到辦公室出勤上班,這種企業肯定不會是優秀人才求職時的熱門首選吧。另外,像Zoom這類能夠在網路上進行學習、交流的視訊會議軟體,即使在疫情過後,人與人恢復真實世界的接觸生活,依然會被廣泛使用,成為一項有力的手段,將我們連結在一起。
COVID-19絕非帶來我們事前無法預料的全新變化。因為,它只不過是讓遲早有一天會來的未來,稍微地提前來到而已。
那麼,在COVID-19肺炎的衝擊下,社會結構出現巨大變化,我們生活與工作的型態,會有什麼樣的轉變呢?
接下來,我們在人生路上,該做出哪一些選擇?又該如何選擇生活與工作的型態呢?
透過本書的各項分析,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上,我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與「我們可以做出的選項」,希望能夠深入探討有關我們「生存之道的策略」。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3章 新日常時代的社會特徵

疫情衝擊下,社會從過去以實體經濟為重心,轉而以網路經濟為重心。網路經濟在疫情肆虐下的社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疫情發生之後,社會將呈現什麼樣貌,我們生活與工作的型態,又會變得如何?本章將探討後疫情社會的特徵,以及我們社會從過去到未來的轉變方向。


特徵1:購買自宅的選擇基準出現轉變
COVID-19阻斷人與人真實接觸的機會,使得網路經濟當道。接下來,我們將討論網路經濟帶來的變化,而其中一項,就是人們購買自宅時的選擇基準出現轉變。
我們努力實現心中理想的生活與工作型態,在疫情發生前挑選房屋時,優先考量的重要因素,就是住家與公司、學校、公共活動等場所之間的距離。但是在疫情爆發之後的社會,住家與公司、學校之間距離的重要性,相對來說變得較低;而家裡是否擁有完善舒適的個人空間,以及住家附近的環境是否良好,就成為挑選房屋時的優先考量。
關於這一點,我想以簡單明瞭的方式稍加說明。COVID-19出現以前,我們在選擇居住地點時,多數人會先想到自己的工作地點,並以住家到工作地點之間的距離作為基準點。
就像前面提到圭介及其女朋友的情況,他們選擇居住的區域,會先鎖定距離工作地點最近車站─澀谷站與大手町站─沿線的各站區域。這是疫情發生之前的一般思考模式。
通常我們思考要住在哪裡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無非是希望每天都能輕鬆通勤到公司上班。工作結束之後,我們與同事相處的機會也較多,因此,平日有超過一半的活動時間,需要與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關係。
另一方面,過去假日待在家裡的時間並不多,許多人傾向選擇外出從事各種活動。根據NHK 放送文化研究所於2016 年2 月公布的《2015年國民生活時間調查報告書》顯示,白天(上午10 點到下午3 點)待在家裡的人,平日為30% 左右;假日也不過50% 左右。
這顯示即使假日,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白天選擇外出。看到這些數據就能明白,日本政府在2020 年春天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之後,無論是空閒假日、平日工作或學校課業的時間,都必須待在家裡進行,外出僅限採購生活日用品,對我們來說,這是多麼特殊的情況,想必大家的感受都很深刻吧。
待在家裡的時間越短,與鄰居往來或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當然也就越少。根據2017 年的一項調查,20 至30 歲獨居的男女回答「沒有和鄰居互動往來」的情況,占了整體的63.5%。沒有互動往來的原因,多數人的回答是:「平常根本不會見到。」接著是「沒有什麼機會說話」,顯示出居住者與鄰居沒有產生交集的契機。特別是公寓大樓的租屋者,別說是同層樓的鄰居,許多人就連住在隔壁的人都不認識。
在COVID-19 爆發之前,學生與上班族的活動重心,多為經營公共社會關係,地點以學校或職場為主,家裡只是滿足生活基本所需的場域。因此,特別是住在都市鬧區的人,較容易忽視住家、鄰居以及社區的關係。例如,喜愛衝浪的人,會很想住在靠海的地區;想要照顧年邁雙親的人,則會選擇住在父母家附近。倘若不是這種自發性的強烈動機,一般人選擇居住地點,通常以公司到住家的距離(=通勤所需時間)作為基準點。
然而,在COVID-19 爆發之後,社會出現轉變,居家辦公的人變多,通勤上班的人減少,居住空間越顯重要。
根據Open House 房屋公司調查,所有受訪者平均一天待在家裡的時間,疫情爆發以前為10 小時33 分鐘,疫情爆發以後為14 小時51分鐘,總共多出了3.3 小時。
不過,這項統計資料,也包含家庭主婦在內,這群人原本待在家裡的時間就比較長。因此,扣掉家庭主婦的統計,單純只看受到疫情影響而增加在家時間的人,結果則多出了7.1 小時。
人們的日常,一旦從過去的外出轉變成現在的居家,大家對於住宅的要求,就會產生重大變化。
一般住在都市的人(我認為獨居者的傾向更強),幾乎所有日常時間都待在戶外,因此只考量最低限度的條件挑選房屋。例如:便宜的房租、有睡覺的空間,以及附有廚房衛浴設備。但是,隨著疫情日趨嚴重,政府要求民眾自律,避免外出之後,包括工作在內,一切與生活相關的活動,都必須在家裡進行。因此,人們對於住家大小與周圍環境,在想法上產生了轉變。
剛才提到Open House 公司的調查中,受到疫情影響而想要改善室內環境與增添設備的人,占了整體的76.5%;而意外發現家裡也有很多趣事可做的人則占了68.0%。因COVID-19 肆虐,我們利用機會再次審視居家時間,就能發現家中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狀況。
另外,過去有很多人不曾下廚做菜,卻因為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開始嘗試做各式各樣的料理;也有人整合客廳的網路與視聽環境,悠哉地享受線上遊戲或影音平臺。這類能夠在自己家中進行的活動,項目變得越來越多元豐富。為了滿足人們在家從事各類活動的需求,住宅的多功能化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關於住宅多功能化,世界級的建築家隈研吾先生,在NHK 的訪談中,曾提到一段值得玩味的話(2020 年6 月16 日NHK《早安日本》節目):

(本來的)住家,能工作、也能生兒育女、更能一家團圓,這個地方具備了多重功能。就某種意義而言,人類所有的活動,都能在住家裡完成。然而,住家中的工作部分,變得越來越巨大,漸漸發展為辦公室,變成一個「箱子」。而都市,正是從這裡開始形成。

原本住家應滿載著多重用途與目的,在經濟高度成長期之後,卻出現人口不斷地往都市集中的現象。從這個觀點去看,住家以不同的型態,被分解成不同功能的箱子。例如,工作用的箱子、睡覺用的箱子等,每一個箱子皆有其專屬功能。這些被分解成不同功能的箱子,極有效率地容納在越蓋越高的大箱子裡,而這正是2019 年年底之前,日本都市的成功樣貌。
然而,從2020 年開始,都市受到COVID-19 的無情肆虐,在都市中的每一個箱子,逐漸具備多樣化的功能。我們可以預見,這些功能在網路化之後,箱子將慢慢呈現出「均一化」的樣貌與型態。
而均一化的居住空間,就是獨棟式或低樓層集合式住宅這類的房屋,在疫情中日趨增加。原本擅長在都市地區銷售獨棟式住宅的房屋公司,在疫情流行之後,實際銷售數字更是創下佳績。Open House 公司在2020 年5 月的仲介契約件數,與前一年同期比較,增加了43%。KI-STAR 不動產在銷售房屋的契約金額,與前一年同期比較,也增加了32%。
另外,根據Open House 公司的調查顯示,新日常中人們對房屋需求的轉變,除了在東京市中心、車站地區的需求持續增加之外,獨棟式房屋的魅力也變得越來越高了。


特徵2:離線時間很重要
疫情下,日本社會的第2 項特徵是:諸多事物雖然能透過網路完成,但相反地,人與人的真實接觸,其分量變得更重要。遠端工作已然成為主要工作模式,人際間的真實接觸限縮於日常有限範疇。人們開始追求並重新檢視人與人之間既存關係的重要性。
首先,我想談論的是,我們和家人居家相處的時間變長,因此有必要再次檢視,自己與家人、朋友,以及地區之間的關係。
根據東京瓦斯公司都市生活研究所的調查,疫情發生之後,「與家人的對話」、「料理」、「打掃」、「育兒」這些項目的頻率是否增加,結果所有年齡層中,回答「與家人的對話」增加的比例最高。
一家人居家相處的時間變長,也就代表著我們與同住家人的關係,占據了日常更重要的分量。
COVID-19 疫情發生之前,每個人為了善盡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在家以外活動的時間較長,即使同住在一個屋簷下,與家人在同一個空間相處的時間也相當有限。此外,丈夫隻身遠赴外地工作而平日不在家的家庭,似乎也不在少數。
像這樣與家人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從不同的觀點來解讀,也是許多美滿家庭的一種小訣竅。換句話說,倘若無法與家人維持完美的關係,即使有一些小問題,就某種程度上而言,暫時待在家裡以外的地方,也不失為一種逃避之道或安全網路。
不過,隨著疫情日趨嚴重,政府要求民眾自律,避免外出之後,一家大小必須長時間待在家裡,24 小時都伴隨在彼此身邊。由於無法確保能夠獨處、放鬆或跟朋友相聚的第3 空間(The Third Space),在這樣的情況下,同住家人這個最小單位的群體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攸關著每位家庭成員的人生幸福程度。
有一份問卷,是調查COVID-19 疫情影響下夫妻選擇離婚的原因,值得大家思考。
疫情爆發後,實際走到離婚這一步的受訪者中,在疫情爆發前經常產生離婚念頭的人,只不過占了整體的13%。另外,疫情爆發後才第一次出現離婚念頭的人最多,占了整體的47%。
我們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在物理上的移動受到了限制,每天都會和家人面對面相處,形成密切接觸的情況,每位家人在我們心中的比重,也會隨之增高。我們因此很容易看見家人的不同面貌,可能是我們過去不曾看過的,或者根本就不想看到的另一面;這使我們得以重新思考關係。
一般而言,提到「COVID-19離婚」這個詞彙,我們會想到原本感情不睦的夫妻,因為疫情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決定走上離婚一途。然而事實上,因疫情爆發讓彼此相處時間變得比過去更長,迫使再次思考夫妻關係,乃至於最後決定離婚,才是主因。
另外,受到疫情影響,越來越多人開始再次思考,自己與無同居家人、朋友間的距離。
比方說,沒有和家人同住,但在自律不外出的期間,我們和家人之間的對話反而變多。根據一項調查顯示,20 多歲與50 多歲的女性當中,「經常和沒有住在一起的家人聯絡」的情況增加了。我們不難從這種情況了解,由於彼此見面受到限制,她們再次體認居住在遠方的家人有多麼重要。
另一方面,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有學校的同學或公司同期的同事,以及因為興趣而在現實世界中成為朋友的人;同時也有只在網路世界的臉書社群軟體上按讚或留言的朋友。然而,這兩者關係的界線,逐漸產生了混淆不清的現象。
過去,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實世界中有很多朋友,並不是因為彼此個性合得來而成為朋友,而是因為經常會在公司遇到對方、剛好在健身房上同一堂課,或因孩子們同校緣故,現實會遇到的同學家長(或者不得不見到對方),和網路世界有所區別。於是,相較於見不到面的朋友,我認為許多人在現實生活中,非常重視這些不得不見面的朋友之間的關係。
然而,因疫情影響,任誰在物理上都難以面對面接觸。對於我們不想見到面的人,只要隨便找個「不見面」的理由,就算他們曾是現實世界中經常碰面的朋友,關係也可能變得跟臉書朋友一樣越來越淡薄。因此,結論並不在於平常彼此是否需要見面,而是疫情讓我們有更多機會認真思考,到底誰才是對我們最重要的人,從這個角度再次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
由於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過去不曾有交集的附近地區或鄰近社區,這也同時強化了一些交流關係。包括與住在附近、不曾交談的人產生交流,或者只是單純因散步機會增加,加深了與附近店家或餐廳的關係,這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我本身也會盡可能在家裡附近的餐廳購買外帶餐點,相信很多人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也會想為家裡附近的店家加油打氣,付諸實際行動吧。
2020年6月,日本內閣府(相當於我國的行政院)針對民眾實施一項調查,比起「意識到工作的重要性(21.9%)」,有更高的比例是「意識到家人的重要性(49.9%)」以及「意識到與社會關係的重要性(39.3%)」。
關於這一點,前面介紹過的隈研吾訪談中,他同樣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

(持續過著避免外出的自律生活)連我都覺得身體不舒服了,於是開始試著外出散步,頓時感到清神氣爽、通體舒暢。散步的時候,能夠誘發靈感。一旦想到好點子,我會立刻聯絡工作夥伴,告訴他們「這裡就這樣做吧」或「那裡的形狀就設計成這樣吧」。散步的過程中,彷彿在都市裡工作一樣,我的靈感源源不絕。走著走著,甚至發現「原來有這樣的公園啊」或「竟然也有這樣的街道」……這才察覺,我過去只往返於職場與家裡,生活是多麼地單調貧乏啊。

此外,利用有限時間前往休閒場所的調查項目中,民眾偏好鄰近觀光地區或遊樂場所,而且前往的意願也較高。Airbnb 的情況同樣如此,從實際數據可看出,大家對於距離家裡較近的旅宿有較多的需求。具體而言,越來越多人預約旅宿時,會選擇距離家裡方圓80 公里以內,開車大約1.5 小時的旅宿地點。


特徵3:「親手做」的價値提高
所有事物皆網路化,真實關係可以被網路取代的情況之中,人們衡量價值標準或消費行動傾向再次思考「如何追求真實關係的價值」。因此,我將簡述從品牌消費到DIY 消費的轉變,換言之,透過自己雙手實做的價值,將重新獲得大家的肯定。
談論主題之前,先介紹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這個詞彙。這是由經濟學家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富裕階層購買昂貴高級物品的目的,與其說是貪圖實質上的方便好處,更接近為一種向他人「炫耀」的行為。
購買名牌包包、手錶或高級跑車時,除了受到品質吸引以外,還會想分享給朋友或認識的人看,或是拿去熟識的店面向大家展示,這種行為或多或少都帶著一點驕傲自滿的心態吧。
隨著近年來社群網站的發達,人們的炫耀性消費傾向,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大家透過社群網站,進行虛擬交流,其範圍越來越廣。在無法真實接觸對方的虛擬世界中,人們藉由照片、影片而連結彼此,就像經營YouTube 或IG 的網路名人一樣,打造出個人品牌,隨著追蹤人數增加,既可賺取龐大的利潤,又能開創出全新的領域。像這樣,以人們為「炫耀」對象,儘管一開始以「物品」為中心;但不久後,為了與眾不同而
做出區隔,重視感受過程的「體驗型」消費,也逐漸受到了重視。也就是說,把好不容易預約到的熱門餐廳,或在度假聖地享受假期的體驗,拍成照片或影片,上傳成「IG 美照」供大家欣賞,在自我表現之中,這是非常重要的過程。
然而,疫情中人們移動與集會的自由受到限制,許多重視「體驗」的消費行為,自然大受影響。即使想去餐廳用餐、來一趟旅行,也會因為政府要求民眾自律而受到限制。況且,根據不同情況,如果在社群網站上發布這些消費體驗,反而會引來其他人的不悅,甚至成為眾人圍剿的目標。要是改成購買「物品」向他人炫耀,效果也非常有限。就算買了名牌貨,能使用的地方,也僅限於自己家裡而已。
人們在疫情下形同被關在家中,移動的自由受到限制,於是逐漸累積壓力。在政府要求民眾的自律情況下,許多人的行為,從原先靠物品或體驗向他人炫耀的消費行為,轉變成滿足自我的消費行為。因此,不少人在家開始動手做,由於不是買來的現成商品,所以在過程中,獲得了自我肯定的滿足感覺。
疫情期間迷上做點心或麵包,或是在陽臺上種植家庭菜園,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親自動手做些什麼。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居家修繕工具與材料販賣的大型連鎖店島忠,雖然2020年5月的營業時間減少了3成,但在5月1日至24日的營業期間,電動工具的銷售額卻比前一年同期成長4成,DIY的木板材料成長8成,家庭菜園用的幼苖則成長了2成。
親自動手製作物品之所以成為一股風潮,還有另一項重要的根本原因。
極端來說,正是因為在疫情中,人們必須自我約束待在家裡,所以多出很多空閒時間。
關於此點,我想從哲學家國分功一郎先生的著作《閒暇與無聊》(暇と退屈の倫理学)中,引用其中一段內容:

有關法國哲學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研究無聊與排遣的思想,其出發點如下:
提到人類的不幸,無論是哪一個人,倘若無法靜下心來待在房間,就會產生不幸。明明只要安靜下來就好了,卻沒辦法做到。這都是自己刻意招來的不幸。
(中略)
巴斯卡曾說,愚昧的人類無法忍受無聊,其實只要找事排遣無聊就好,但卻一廂情願以為自己追求的事物之中,存在著真正的幸福。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以巴斯卡舉出的狩獵例子來了解吧。
(中略)
要是你的身旁有一個準備去獵捕兔子的人,請你試著這樣做,並跟對方說:「你要去獵兔嗎?如果是的話,那我直接給你好了。」說完後,請立刻把手上的兔子交到對方手上。
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這位想去獵捕兔子的人肯定一臉嫌棄。明明是準備獵捕兔子的人,為什麼拿到一心想捕獲的獵物,會出現嫌惡的表情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準備去獵捕兔子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要得到兔子。
(中略)
獵兔者想要的,「是從不幸的狀態中,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是為了暫時忘掉煩惱的一種喧鬧方式」,別無其他。儘管如此,提到人類,他們卻一廂情願以為獵物到手,是一種真正的幸福。自以為獵捕到不想要的兔子,可以從這件事情之中獲得真正的幸福,並非經由購買或獲贈的方式。

關於打發無聊的行為,是否能獲得幸福這件事,我並不打算在這裡論述。
只不過,在COVID-19 肆虐下的新日常社會,不管工作或休閒娛樂,都以「自宅加上網路」為重心。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在家打發無聊的時間確實變多了。
像這樣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分配給生產、製作物品等活動,親自動手做點心、麵包,或DIY 製作小東西、傢俱,一來可打發空閒時間,二來可產生自我肯定的成就感。甚至,這些個人製作的成品,還可以當作副業或兼職工作,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呢。我們可以預見,今後將有越來越多人加入DIY 的行列,形成一股潮流。
雖然我在後面章節會再詳述,但我想先提出一點想法:這種行為的轉變,將更進一步促進龐大經濟系統的轉變;也就是人們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系統產生質疑,甚至有可能脫離這種系統。
下一章起,我會根據前3 章的分析,具體思考在後疫情的新日常之中,我們生活與工作的型態,將會出現什麼樣的轉變。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Airbnb Japan對我們今後生活的大膽預測!
疫情是最蠻橫的都市規劃師,我們如何在蠻橫之下找出生存之道?

當遠端工作已成日常,
都市規劃、置產投資、房屋格局勢必發生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