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的多重宇宙: 馮勃棣導航, 39部電影的故事力與生命啟示 | 誠品線上

劇本的多重宇宙: 馮勃棣導航, 39部電影的故事力與生命啟示

作者 馮勃棣
出版社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劇本的多重宇宙: 馮勃棣導航, 39部電影的故事力與生命啟示:【真心推薦】易智言金獎導演、編劇紀蔚然臺灣大學戲劇系名譽教授柴智屏偶像劇教母吳洛纓編劇學會理事長姚坤君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不只看門道,也能看熱鬧!涵蓋戲劇研究所編劇課的精華,也包括業界傳承的職業秘密! ★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才子編劇,從美國影評人協會選出的「21世紀最佳101部電影劇本」中挑出精華,剖析各種關於電影、寫作及故事力的基本通則和獨到之處。 ★一本編劇創作的教戰守則,更是一本賞析戲劇、從理論連結到生命的靈魂之書。 榮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的才子編劇, 從美國影評人協會選出的「21世紀最佳101部電影劇本」中挑出精華, 剖析各種關於電影、寫作及故事力的基本通則和獨到之處。 勃棣老師長期鑽研劇場、電影、劇集與脫口秀、魔術、饒舌音樂等現場表演藝術,他熱愛電影,熱愛故事,熱愛創作,熱愛活著,是個十足的故事狂。 他看電影就像拿著解剖刀的外科醫師,或是貼著顯微鏡的科學研究者,邊看會邊解析這裡為何被感動了,那裡靈魂因何而豐厚了…… 故事是生命的隱喻,戲劇是人生的凝鍊,所有的理論都是從生命來的。 勃棣老師試圖以美國影評人協會選出的精采電影劇本,分別導入一個編劇議題,期待讀者一同搭上這輛通往幽微故事與生命秘境的列車,一站一站去窺視生命與故事的宇宙,進入山林的最深處,把山的全景給看了,也聞到了每一朵紅花綠葉的芳香。 一本編劇創作的教戰守則, 更是一本賞析戲劇、從理論連結到生命的靈魂之書!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真心推薦】 易智言 金獎導演、編劇 紀蔚然 臺灣大學戲劇系名譽教授 柴智屏 偶像劇教母 吳洛纓 編劇學會理事長 姚坤君 臺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伊格言 小說家 一頁華爾滋˙Kristin 影評人、作家 內容包括研究所編劇課的精華,也包括了業界傳承的職業秘密,更大部分是他編劇多年提煉出的親身體會。期待他未來能持續編劇書籍的書寫。──易智言 書中對電影的精采解析中,不僅是作者對劇本理路的見解,更坦露出一個與火同行的編劇如何誠懇地面對生命中難熬的時時刻刻,在戲劇創作和影像的哺養下,療癒不得不左顧右盼的人生。──吳洛纓 一本平易近人的戲劇創作指南,是劇本創作者不可錯過的秘笈,更是一本引人入勝的電影欣賞寶典。──姚坤君 以真誠樸實的文字,帶領讀者和觀眾睜著眼走入影像裡。不但將編劇的專業注入其中,也深刻思索了故事之於自我、之於世界的意義。──一頁華爾滋˙Kristin 書中一篇篇對電影的精采解析中,看見的不僅是作者對劇本理路的見解,更坦露出一個與火同行的編劇如何誠懇地面對生命中難熬的時時刻刻,在戲劇創作和影像的哺養下,療癒不得不左顧右盼的人生。 ──吳洛纓 資深編劇、北藝大電影系助理教授、編劇學會理事長 這是一本平易近人的戲劇創作指南,從賞析39部電影佳作著手,引領讀者探索構作故事的要領,揭開如何說好一個故事的秘技。不僅是劇本創作者不可錯過的秘笈,對於想深度品味劇作寓意的觀眾來說,更是一本引人入勝的電影欣賞寶典。 ──姚坤君 臺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馮勃棣馮勃棣=Birdy臺北人,處女座B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專職編劇、專欄作家、表演藝術工作者,也從事脫口秀、魔術、饒舌音樂創作演出,多角色集一身。為創作而生的靈魂,是一個「在書寫時覺得被全世界擁有、在登台表演時覺得擁有全世界的男人。」作品橫跨劇場、電影、電視、Live show:埋首實戰也熱中理論,融古典與當代於一爐。★電影代表作《帶我去月球》、《江湖無難事》(獲2020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劇場作品《蘑菇》(獲2020年臺灣文學獎首獎)、《我為你押韻—情歌 Revival》《神農氏》《西哈遊記—魔二代再起》《Dear God》《不如這樣吧 Blue John》《愛錯亂》《掰啦女孩》等。★書籍著作《寂寞寂寞不好—馮勃棣劇本集》2020 臺灣文學獎 創作類:舞台劇本首獎──《蘑菇》2020 台北電影節 最佳編劇──《江湖無難事》2019 「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獎──《日全蝕》2015 「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獎──《暗樁》2014 「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獎──《雨生台北》2012 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Dear God》2011 「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獎──《幻夢台北》2010 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我是傳奇葩》2009 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不如這樣吧Blue John》2008 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我為你押韻—情歌》2008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舞台劇本《掰啦女孩》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每個時代都該學習如何說故事 易智言 推薦序 馮勃棣的理性與感性 一頁華爾滋˙Kristin 導論 故事的秘密,就是人生的秘密 PART 1 靈魂是世界的窗:主題、角色與衝突 醒來吧,變成不一樣的人──《全面啟動》故事的靈魂是角色的改變 不屑你的讚美──《金法尤物》表層欲望與深層欲望 我們都回不去了──《斷背山》欲望的風險與代價 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王者之聲》Major Action與內心戲的結合 乘著憂傷的翅膀飛翔──《腦筋急轉彎》二元對立的肉身化 遺忘的路上悄悄想起了你──《王牌冤家》反面論證手法 人生是一場接一場的翻身仗──《魔球》認同效果三階段:同情、同理、崇拜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意外》衝突與反派 我親愛的偏執狂──《進擊的鼓手》精采的角色都是偏執狂 你的選擇洩露你的心──《竊聽風暴》角色人格是由其選擇所定義的 展開翅膀,垂直墜落──《鳥人》反英雄與負面主角 沒有英雄的世界──《分居風暴》多角色的眾聲喧嘩 PART 2 生命中閃亮的瞬間:邁向三幕劇與希臘悲劇 在世界傾倒那一刻──《鴻孕當頭》平衡、混亂、新平衡 都怪那個該死的錯!──《寄生上流》故事中的「錯誤決定」 幸福很美,只是別誤會那將成為永恆──《雲端情人》故事中的「虛假勝利」 在尋找自己的路上搞丟了自己──《淑女鳥》角色如何回心轉意? 認罪時間到,我們一起來禱告──《辣妹過招》故事中的「道歉時刻」 黎明前的最後一戰──《黑暗騎士》故事的「終極考驗」 為了回家,今天上路!──《小太陽的願望》啟程的召喚與回歸的獎賞 有你,我不孤單──《神隱少女》英雄旅程上的導師與盟友 最美的故事,曾在那發生──《天外奇蹟》三幕劇簡論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永不妥協》三幕劇背後的意識形態 死期將至,執迷不悔──《社群網戰》希臘悲劇結構 到不了的星球──《海邊的曼徹斯特》《花漾女子》角色的進化與退化 PART 3 自己的人生自己創作:創作心法與戲劇理論 荒謬啊!人生!──《單身動物園》《逃出絕命鎮》戲劇是現實的極大化 Time to say goodbye──《玩具總動員3》續集的概念與生命階段 不照劇本走的幸福──《派特的幸福劇本》金羊毛的故事結構 我願意為你,被放逐天際──《樂來越愛你》如何書寫愛與愛過 告訴我愛要怎麼說──《愛在日落巴黎時》對白的藝術:三種聊天型態 在沉默中吶喊愛──《愛在日落巴黎時》對白的藝術:揭露、隱藏、沉默 脫下長日的假面──《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假面階段與談心時光 早就告訴你了!──《頂尖對決》鋪陳與布局 搞笑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A+瞎妹》喜劇中的正向魯蛇 腦袋燒出一個洞──《鋒迴路轉》《記憶拼圖》燒腦片的封閉性 似水年華的漫漫人生──《從前,有個好萊塢》《年少時代》散文式結構 總結 我就是自己旅程中的英雄

商品規格

書名 / 劇本的多重宇宙: 馮勃棣導航, 39部電影的故事力與生命啟示
作者 / 馮勃棣
簡介 / 劇本的多重宇宙: 馮勃棣導航, 39部電影的故事力與生命啟示:【真心推薦】易智言金獎導演、編劇紀蔚然臺灣大學戲劇系名譽教授柴智屏偶像劇教母吳洛纓編劇學會理事長姚坤君臺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366524
ISBN10 / 9861366520
EAN / 9789861366524
誠品26碼 / 2682324106002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8X14.8X1.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每個時代都該學習如何說故事
文/易智言 導演

馮勃棣是我10多年前,在台北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編劇班的學生。如果以世俗的標準計算,例如電影票房成績、影展得獎數量,他們同學區區五人,應該是我20多年教書生涯中,畢業後在業界表現最亮眼的一班。 他們表現亮眼,不時會客氣感謝我說上課受益良多。但他們不知道其實我是如履薄冰地在教書,尤其是困難的編劇課,但還是教了20多年。我之所以持續教編劇,簡單分析原因可能是,自己在試圖解惑的過程中也偶有頓悟,儘管頓悟這回事虛無縹緲可遇不可求,但嚐到一次頓悟的甜美就期待下次。對知識的貪戀,讓編劇課進行了20多年。
他們這班遇到我的當下,湊巧是在這20多年的中間點。一方面,自己累積了足夠的頓悟,再困難的編劇方法也足以言說。另一方面,尚未累積教學疲乏,再困難的編劇方法也捲起袖子努力言說。所以,大家遇到老師的時間點很重要,這個時候遇到馮勃棣的《劇本的多重宇宙》很重要。這本書應該是他的中間點,既累積了充足的頓悟,也能生氣勃勃地努力言說,例如〈Part 1〉的第二篇,《金法尤物》。
《金法尤物》把欲望分為「表層欲望」與「深層欲望」。如此的表述,一方面深刻了解「欲望」是引領人物,推動故事的首要方法,另一方面使用「表面」和「深層」的說法,淺顯易懂地置入主流劇本二元辯證的本質,這就是「悟」與「言說」最好的結合,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這樣的例子,本書中俯拾即是,也足以證明馮勃棣這些年來,經由理解和實踐,擁有了一腳邁入傳授編劇方法的實力。
但我自己還是擺脫不了經年累月的老師習慣,想提供讀者本書可能的最有效的閱讀方式。這本書或許可作為基礎編劇課的伴讀書籍。例如,讀到基礎編劇書中提到的Major Action,在初步理解完整的理論之後,同時翻開本書閱讀詳細範例,進一步扎實地印證。
這本書另一個可能的閱讀方式,或可作為劇本的檢查清單。例如,翻開本書的目錄,提及的「同情」「同理」「崇拜」「錯誤決定」「道歉時刻」等等。可以利用這些提綱挈領的劇本元素標題,構思或檢查自己進行中的書寫,何時觀眾對主角開始同情,何時又開始崇拜,主角又何時終於道歉了,確保書寫和普羅大眾有效溝通。
很高興馮勃棣在創作之餘,開始書寫創作。這本書內容包括了研究所編劇課的精華,也包括了業界傳承的職業秘密,更大部分是他編劇多年提煉出的親身體會。期待他未來能持續編劇書籍的書寫,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時代都該學習如何說自己的故事。謝謝馮勃棣,加油。

〈推薦序二〉
馮勃棣的理性與感性
文/一頁華爾滋˙Kristin 影評人

一切的起點,是某年的尾牙聚餐,那時尚未相識的Birdy碰巧坐在我的左手邊,用餐之餘有一搭沒一搭地攀談起來,才得知我們倆幾乎是在同一個區域長大,也是從那時開始,電影成為我們共通的語言。久久見一次面,總會有聊不盡的話題,乃至後來的熱血劇本多重宇宙計畫、Podcast 錄製等等,尤其真正讀到化為文字的《劇本的多重宇宙》時,越是深入Birdy的思緒,越能感受到微妙共存於其內在的理性與感性。
作為一位編劇,甚或一位影評,日常無可避免需要大量觀影,研讀大量理論,最常見的職業病莫過於感官疲乏,對故事逐漸無感,但他始終保有用之不竭的熱忱,如此看待故事與理論 — 「故事是生命的隱喻,戲劇是人生的凝鍊,所有的理論都是從生命來的。」 原以為這是一本屬於編劇的理論分析書,卻沒預料到,看似理性的論述硬是包覆起感性的靈魂,以真誠樸實的文字,帶領讀者和觀眾睜著眼走入影像裡。正因故事即信仰,無怪乎他浪漫地闡述:「看戲最美的時刻,就是燈光亮起,走出戲院後,彷彿感受到自己已是不同的人。」
他看電影,直接望入故事的本質,就像透視一棵大樹的骨幹:談《全面啟動》,看如何完美結合複雜任務與角色弧線;談《斷背山》,看愛情的風險成就故事的重量;談《腦筋急轉彎》,看悲喜參半才是人生完整的模樣;談《王牌冤家》,從反面論證看相遇相戀的命中注定;談《意外》,看建構在不同立場上的對與對之衝突;談《進擊的鼓手》,看不瘋魔不成活的偏執角色。透過這些多年來反覆討論的作品,形形色色的靈魂,大同小異的困境,企圖為庸庸碌碌的你我追尋生命出口。
提姆波頓曾提到,他認為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為了解決特定問題,可能是幻想,也可能是一種自我療癒;對Birdy而言亦如是,再次走過這39趟的療癒之旅,他不但將編劇的專業注入其中,也深刻思索了故事之於自我、之於世界的意義。此書宛若一張黑暗中的地圖,穿透靈魂之窗,依循著一部又一部電影點亮作者的思路,同時扮演著連接夢境和現實、過去和現在的橋梁,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切換自如,在主觀與客觀之間左右擺盪,在虛構與真實之間重新活過無數條平行人生。
「漫長人生,並非什麼都值得變成故事,唯有最美麗動人的那一刻,值得被講述被記錄,值得化成篇章,值得被說成一個故事。改變與成長,就是最美的那一刻。」 《劇本的多重宇宙》對讀者、對作者、對觀眾而言,記錄的就是這些從黑盒子直達我們眼裡的美麗瞬間。

試閱文字

導讀 : 故事的秘密,就是人生的秘密

我愛故事,我愛創作,我愛活著。 我是一名劇場與影視編劇,同時鑽研脫口秀、魔術、饒舌音樂等現場表演藝術。對我而言,以上我悠遊的藝術媒介都是在說故事。戲劇與電影是最基礎的說故事形式,但舉凡脫口秀用段子去嘲諷社會亂象或自嘲,魔術用技法以操作誘導觀眾的注意力並激起情緒與情感,饒舌音樂用韻腳與韻律來表達思想等,這些本質都是在敘事。原來,我是一個故事狂。
創作常常像是做了一場很大的夢,在夢中我直視潛意識內最深的痛苦,然後創造了一個世界,寫下了一個個角色,他們幾乎反映出我的各個面向。我讓他們在故事中冒險,去闖蕩,讓他們摔到遍體鱗傷後再給他們一個救贖,這出自我的溫柔,真捨不得那些可愛的角色們一蹶不振。後來我發現,那個救贖是要送給自己的。 寫作,是一場自我療癒之旅,是讓自己與世界發生連結,是與世界上每一個狂喜與痛苦的靈魂們坐下來聊聊。 說故事是人類的天性,是人類得以延續智慧,找到存在意義,梳理情感的工具。人類稱為萬物之靈,便在於會活出故事,會製造故事,也會講述故事。古老的祖先們將故事刻畫在牆上,在營火邊講著每日奇聞,時至今日,故事有了廣泛應用,它可以用於心理治療,可以用在行銷,在社群網站的時代用於自我建構,可以是茶餘飯後的消遣,也可以作為人生的紀念。故事無所不在,可以帶人逃離,也能讓人沉浸。 而我最熱愛的敘事媒介莫過於電影,著迷於其獨特的敘事與影像手法。 電影能夠深入觀眾的內在,以他們的思考方式,讓觀眾經歷了智性與情感上的衝擊,並在情感撞擊中找到意義。「找到意義」是故事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不只是罐頭的笑料、煽動的情感和無謂的亢奮,而是帶出意義,讓人們重新觀看自己與世界,並從中得到體悟。那些潛藏在靈魂深處的焦慮、恐懼、憤怒、創傷、欲望,皆透過說故事的過程讓人們暫時脫離現實的纏累,得以進入夢的邏輯冒險。 這是一場儀式,也是一場虛擬實境,讓我們在一段有限的時間中,就這麼活過了一回,走過了死亡與重生。 而要激起觀眾的情感,讓他們找到有意義的激情,是有方法並有跡可循的,這就是本書想要講述的故事理論。 創作涉及神秘,在我年輕較為文青的時期,認為創作無法習得,必須仰賴神秘天啟,我胡亂創作,以生命的養分作為寫作藍本,在自我摸索中做對了一些事,也做錯了一些事。直到後來栽進理論的汪洋,深深為其廣闊深邃所著迷,一度瘋狂陷入理論的星圖。後來我發現,理論之所以這麼有趣,是因為它的源頭是生命的秘密。
故事是生命的隱喻,戲劇是人生的凝鍊,所有的理論都是從生命來的。
坊間的編劇書本令人眼花撩亂,許多將結構做出數字化與形式化的分析,不可謂不重要,但在實際寫作過程中,那依然不是創作的本質。 本書企圖建構理論之外,也希望能勾起情感,從故事的原則中找到生命的本質,從結構與形式裡看到活著的悸動。 我一直覺得看戲有個最美的時刻,就是當劇場或電影院的燈亮時,感覺走出戲院時,已經是個不同的人了。故事是有這種魔力與魅力的。故,我不希望這只是一本編劇書或創作教戰守則,亦是一本賞析戲劇、從理論連結到生命的靈魂之書。
2022年的美國編劇工會公布他們評選出的「21世紀最佳101部電影劇本」。這101部劇本充滿各種類型、敘事手法,涵蓋古典與非古典的結構,在在證明了,即便風格迥異,都有好劇本的潛力。本書刻意從這個比較新的片單著手,一來是希望這是大家比較有看過的片子,二來想從較新的電影中來看當代的美學與脈動,同時證明那些古典與古老的智慧到了當代依然適用,因為那都是源自於人類的共同情感與普世經驗。
本書雖然每一個章節都是以一部電影為主,但一篇文章只從該電影中探討一個編劇議題,試圖從頭到尾建構出一個戲劇宏觀的理論,這些篇章不只是旅程中散落的明信片,我更期待是搭上一輛通往幽微故事與生命秘境的列車,隨著一站一站去窺視生命與故事的宇宙,進入山林的最深處,把山的全景給看了,也聞到了每一朵紅花綠葉的芳香。 不要忘記生命才是創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在我們對戲劇理論抱持激情的時候,記得要先對生命抱持激情。對生命敏感,對人好奇,對現行的世界保有批判的態度,同時擁有廣納包容的胸襟。 開始這趟旅程吧!讓我們去與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擁抱,與世界上發生過的一切眼淚、高潮、心動、幻滅、悔改們擁抱,去與即便好累好累仍努力活著的自己擁抱。 現在,開始進入故事的多重宇宙。

試閱文字

內文 : 我願意為你,被放逐天際──《樂來越愛你》如何書寫愛與愛過
如何寫愛?如何寫愛過? 愛不是說說,愛不是幾滴眼淚幾封情書。在戲劇中,角色往往有機會好好吐露衷情,藉由大段獨白來抒情表意。在莎士比亞的劇本中,角色幾乎也都能用極富韻律的詞句和優美巧妙的譬喻來講一口漂亮的愛。 但在故事的書寫中,即便多麼有文采的浪漫台詞或歌舞,都只是愛的表象,而非愛的證明。故事中的一切是需要被行動與行動的結果來證實的。要真的寫一個人多愛一個人事物,就要透過角色在行動上的選擇,看他願意為了所愛之物去「犧牲放棄」多少。 《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是一齣描述愛情與追夢的音樂歌舞片,故事簡單動人,透過春夏秋冬四個章節來刻畫一對戀人的愛情進程,從相遇、相戀、爭吵、矛盾、撕裂到分開多年後的重逢,藉由最後過盡千帆後的一個回眸,來看待人生中一場深刻的邂逅。 歌舞片有其獨特藝術表現手法的優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由一首歌的時間,便能透過肢體、音樂、台詞、走位等調度來表述出人們之間的親疏遠近和情愛流動。片中,兩人輕快的雙人踢踏舞與在天文台飛躍而上的星空華爾滋等橋段,都在視覺、聽覺、表演上給人滿滿幸福愛意。但即便在如此夢幻、輕易給人幸福感的片型中,仍需要一些行動來證明角色的愛。
│要寫愛,就寫犧牲
《樂來越愛你》中,男主角是一個力爭上游的爵士樂手,在酒吧遇到一個有明星夢的女子,她畢生的夢想與努力目標就是成為女明星。在兩人相遇心動後的某晚,兩人相約,但女主角同時參加了一場社交應酬,她為了夢想,「犧牲」了情人的約會,這呈現出她是愛夢想的。到了應酬場合,她赫然想起了情人正在另一頭孤單等待她的來到…… 這份思念與擔心,讓女主角在應酬場合中心不在焉。她做了一個選擇,離開了應酬現場,「犧牲」了可能更靠近夢想的機會,在街道上奔赴與愛人之約。這愛的證明,比任何一段撼動人心的浪漫詞藻、纏綿悱惻的激情、華麗幸福的歌舞橋段都更具有效性。 女主角狂奔赴約或許是一個略顯俗套的典型橋段,但書寫愛的基本機制便是,看人如何在愛與其他珍貴之事間來做出選擇。同理,為了夢想而犧牲健康,證明多愛夢想;為了權位犧牲朋友,證明了多愛權位。為國捐軀,證明了愛國;為了財富犧牲人格,證明了多愛錢;為了情慾,犧牲承諾,則證明有多麼愛慾。 《進擊的鼓手》如何呈現男主角愛他的夢想?他在故事起初邂逅一名女子,也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但在他決心前往最偉大鼓手的路上,將時間的優先權都給了打鼓,冷落了女友,遠離了溫馨的家,甚至打到手指破了、出了嚴重車禍都不停下腳步。他犧牲了愛情、犧牲了家庭、犧牲了身心健康。因為這些犧牲,看出他真切熱愛夢想。 《斷背山》中,傑克有著面容姣好的妻子,進入了社交地位不錯的家庭,牛仔出身的他有著令人欽羨的人生。他可以守住這些過一段順遂的人生,但他為了一段相隔千山萬水又不受社會祝福的戀情,不惜犧牲所擁有的一切都要冒險見上一面。正是犧牲之大,才顯出愛戀之深。當然,為愛犧牲最俗濫的例子,莫過於《鐵達尼號》,當中的傑克為了愛人犧牲自己的性命,成就史詩級的愛情。 《樂來越愛你》在前半確實營造了滿滿的幸福感,但我當年並不喜歡這個劇本。故事前半,兩人的愛情順風順水,花了一半的時間在熱戀,即便賞心悅目、音樂動人,卻少了衝突與懸念。不過,在故事約莫走到一半後,男女主角價值觀與人生方向浮現矛盾,我才明瞭這故事的本質並不是要寫跨過艱難後終成眷屬的浪漫愛情,而是要寫一對相愛的戀人,終究跨越不過現實艱難而分手的遺憾人生。 相愛只是引子,為的是通往分離;幸福只是過程,為的是營造遺憾。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分手電影,說的是浪漫終究敵不過現實,但即便在路的盡頭他們一度口出惡言,也依然真切地愛過。
│如何寫「愛過」?
《樂來越愛你》的故事開頭,男主角帶女主角去看爵士樂表演,他滔滔不絕講著音樂經,女主角看著這位音樂狂熱的男子莞爾說了一句:「說實話,我討厭爵士樂。」 故事後段,兩人撕裂不愛了,在冷靜一陣子後重逢。男主角要去經營音樂酒吧,女主角要去巴黎一圓明星夢,兩人在踏上各自人生旅途前短暫相逢,互給祝福。男主角細細叮嚀女主角前往巴黎的種種,他說:「我得照我的計畫走,留在這兒,把我的想法做起來。妳會去巴黎,那裡的爵士樂很棒。妳已經喜歡爵士樂了,我猜我們只能走著瞧了。」 「妳已經喜歡爵士樂了。」 從故事的起初到末了,女主角從一個討厭爵士樂的人到成為一個喜歡爵士樂的人,這成為了他們愛過的證明。要寫愛過,就寫那些留下的痕跡,可能是愛上爵士樂、懂了棒球的規則、衣櫃裡多了件衣服、明白了某個冷知識、開始慢跑了、學會抽菸了、床頭有吊燈了……是這些留下的小小東西見證了即便我們還是一樣的我們,卻已經悄悄的不一樣了。 《斷背山》最後兩人天人永隔,兩件套在一起的夾克成了他們愛過的證明;無獨有偶,《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年輕男子對著情人問:「第一天你來時穿的這件『襯衫』,你離開時可否送給我做紀念?」他也要求留下一件襯衫在未來證明他倆曾經愛過;《愛在日落巴黎時》的開頭男主角正在發表的新書成為兩人九年前愛過的證明,若非有愛,誰會將其寫成一本書呢?而最雋永又反諷的莫過於《王牌冤家》了,已經被消除記憶的他們,留下的愛過證明,是那一張「刪除相愛記憶的收據」…… 人生中的愛絕非口頭說說,即便情話很撩人;人生中的愛也絕非身體做做,即便高潮很誘人。真正的愛是行動中的選擇,是生活中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犧牲,它們總是會在生命中留下些痕跡在未來提醒著我們,從愛上到通往不愛的路上,我們愛過。
都怪那個該死的錯!──《寄生上流》故事中的「錯誤決定」

沒有犯錯,就沒有故事。聽起來很諷刺,但人生就是如此。若我們已經同意前面幾篇所述,故事的靈魂是角色的成長,那沒有犯錯,人又何須成長?若沒犯錯,穩固的世界又怎會歪斜?在如《鳥人》這種不寫成長的負面角色中,若沒犯錯,人又怎會一路殞落,直到墜毀? 犯下的錯還必須源自角色自身主動且積極的選擇。混亂不能源自他人的決定,也不要來自純然的意外巧合,否則即便故事再曲折離奇也不是主角的生命啟示。正所謂個人造孽個人擔,覆水難收的水必須是主角自己潑的。自己做決定,自己上路,自己得意忘形,自己傷痛欲絕,自己浴火重生。
│必要的關鍵時刻—錯誤決定
《寄生上流》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等大獎。劇本堪稱一絕,無論是高概念與貧富差距議題之間的連結,到一家四口的角色刻畫與情節的峰迴路轉,兼顧藝術性、批判性、懸疑性與娛樂性。本文,將探討無論是三幕劇或希臘悲劇等故事結構都必須要有的一個關鍵時刻—錯誤決定。 故事描述貧困的一家四口潛入上流家庭中的欺騙故事。住在韓國半地下室的一家人,整天仰望地上的世界,毫無尊嚴。一次偶然的機會,家中的哥哥以偽造文憑的方式混入了上流家庭當家教,發現在那可賺進大把鈔票。接著引薦妹妹進入成為美術老師。又接著,爸爸與媽媽也耍些小手段鬥走原本的司機與管家,兩人取而代之。一家四口佯裝成不是一家人,進駐上流之家各司其職。 一開始,他們享受到做此決定的紅利,登堂入室後吃香喝辣,假裝過著有錢人的乾癮。但在紅利過後,麻煩漸漸產生。在一次上流之家出遊的夜晚,過往的管家回來尋找藏在地窖中的老公。不堪的真相開始揭露,主角一家人的欺騙行徑也快被揭發,慌張之下,爸爸將管家與地下室的窮人綑綁。為了賺取錢財行騙的一家人,成為限制他人自由的罪犯。 起先的謊言,激起因果效應下更大的漣漪。劇中的爸爸為了擺平麻煩,在在體會到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社會階級落差,一句被嫌棄的窮人臭味徹底燃起他的憤怒。故事後段峰迴路轉,情節讓人瞠目結舌,他們因說謊捅下的婁子越滾越大。一個暴風雨的夜晚,他們逃出上流之家,但自家已經淹水,一家人狼狽地到一個廣場與窮人們一同避難。 他們起先擁有的說謊紅利已不復存焉,假象被打回血淋淋的現實。面對幾乎無法挽回的困境,啟動這一場騙局的哥哥對爸爸說了一句,對不起。這句「對不起」,揭示了他承認自己「有錯」。末了,父親從說謊、限制他人自由,到成了殺人犯,躲進永無天日的地窖,為錯誤付上極大代價。
│從「錯誤」通往「悔悟」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觸發事件導致平凡世界的平衡狀態被打破,此時,主角必須做一個決定來回應觸發事件,意在重新找到新的平衡。這個決定往往極有問題,在此稱為「錯誤決定」或「有問題的決定」,以下列出兩點來倒推出此時刻為何如此必須。 第一,故事要有衝突,衝突會逐漸升級,小火種在連鎖反應下釀成燎原大火。將一切的因果回推,那第一個推倒骨牌、導致混亂的便是角色有問題的決定。該決定指涉一切混亂的根源與第一因,並非一定是道德意義上的錯,該點後文會詳談。 第二,成長,意謂著頓悟、悔悟,故事後段也時常有「認錯說抱歉」的橋段,而三幕劇的第三幕精神也正是挽回所有的錯。既然要認錯,既然要挽回,就代表角色必須犯錯在先。 那我們看看錯誤可以通往何方,以下歸類為兩種路線。第一種,角色從「錯誤」通往「悔悟」,故事的第一個切分點便是角色的錯誤決定,並於最後意識到自己的錯並試圖反轉,這類結構屬於三幕劇;第二種路線,角色做了錯誤決定,卻執迷不悟,到了最後依然不覺有錯,於是成為悲劇的源頭,這類結構屬於希臘悲劇。關於三幕劇與希臘悲劇,都會於本書的後面章節詳述。
│都怪那個該死的錯
以下試舉幾例,呈現出錯誤決定的多樣性與無窮可能。 《王牌冤家》中的金凱瑞為了跨越內心的憂傷,做了一個錯誤決定—刪除一切記憶。這導致他在被刪除記憶的過程中發現根本不想忘,原來想記得,於是展開一場逃亡,最後頓悟到人在每一個瞬間能做的不過是享受當下的幸福與疼痛。 《腦筋急轉彎》中的樂樂認為憂傷對人類有害,她做了一個錯誤決定—把憂憂趕走。是這個決定導致腦內城市的崩塌,使樂樂必須在一片混亂中收拾殘局,並在最後認知到憂傷的情感也是精神意識中寶貴的一塊。 特別強調,這裡的錯誤,不見得是道德上的瑕疵,當然在《寄生上流》中是。所謂的錯只是造成一切混亂根源的「因」,可能是動機或心態有問題,或是手段有點似是而非。故,也可詮釋為「有問題的決定」即可。 在《斷背山》中,傑克與艾尼斯做了一個有問題的決定—跨越千山萬水來幽會偷情。這錯誤始於兩人第一次謊稱要去斷背山釣魚,並持續長達20年。我們並不會說兩人相愛是道德上的錯,但一切剪不斷的牽扯、牽掛、家庭的離異、內心痛苦等連鎖反應,都是從這個決定開始的。 所謂的有問題的決定也不一定是負面的,有時候導致一切混亂的源頭,甚至是想要正向與勇敢,這種案例會顯得格外諷刺哀傷。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失去親人而悲傷欲絕的男主角退縮至自己的世界,他做出了一個有問題的決定—想要擔起責任、照顧姪子、開始約會。這是憂傷者想振作的心志,是多麼棒的一個決定。但故事末了的他,被自己的決定擊垮。他只是想走出傷痛,卻發現根本還沒準備好。 有問題的決定也可能是一個大膽與前衛的嘗試。《魔球》中,作為球探的男主角引進一套全新的棒球數據分析技術來組建球隊,起先毫無斬獲,一度讓球隊陷入連敗,看似要全盤皆輸時局勢卻開始上揚,魯蛇開始翻身。 由此得知,「錯」與「對」的概念可以是曖昧的,是可以拿來翻玩的,但必須有錯,必須有問題。有錯才需修正,有病才需要醫治,先痛後快,有癡有悔。 回到《寄生上流》,我們來思考一下此片的「錯誤決定」,真的只是一家貪婪欺騙的錯?很大的一部分是,劇中人確實自己造孽,為此享受了短暫歡愉也為此付上代價。但這個錯誤的決定背後,也是小人物背負著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和體制殺人的原罪。他們一家四口的錯,在編導的控訴語調中,也同時是社會的錯、體制的錯。於是當我們看到他們的沉淪時,多少也能對他們抱持同理與同情,願意為他們深深嘆息。 沒有犯錯,沒有故事。波瀾起伏的人生既驚駭又迷人,都怪那個該死的錯。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你是否曾在看完一部電影後,感覺自己完全是個不同的人了?
故事可以帶人逃離,也能讓人沉浸。
本書將帶你從原則中找到生命的本質,
從結構與形式裡看到活著的悸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