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驚人力量 | 誠品線上

The Astonishing Power of Emotions

作者 愛思特.希克斯/ 傑瑞.希克斯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情緒的驚人力量:◎聯合推薦美國知名電視主持人/歐普拉暢銷作家/李欣頻暢銷作家/張德芬從出生那一刻起,你就在等待這本書吸引力法則宗師的著作終於現身,暢銷書《秘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聯合推薦美國知名電視主持人/歐普拉暢銷作家/李欣頻暢銷作家/張德芬 從出生那一刻起,你就在等待這本書吸引力法則宗師的著作終於現身,暢銷書《秘密》思想的源頭不管你遭遇什麼樣的難題,這本書都能一步步帶你走向光明順著生命之流,到達你想要的目標 國外售出版權多達二十餘國。你會拿到這本書,不是偶然。從出生那一刻起,你就在等待這本書。 《情緒的驚人力量》不只能讓你明白人生所為何來,還能幫助你徹底明白、並深刻感受到生命原本就是喜悅的。而當你能明白這一點,你就比絕大多數人知道更多。 然後,你就能擺脫憂慮與恐懼,將全部的力量與思考,用來發揮創造力,實現自己夢想的人生。成功、富裕、圓滿、健康、幸福、美麗、自由、歡喜等種種你渴望的一切,都會順著生命之流來到。這本書會告訴你,如何透過情緒引導系統,讓整個宇宙成為你的助力。 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讓你學會如何將從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自己的所有情緒與反應,助你深入了解一生中經歷的各種情感,以及如何有效地運用你對情感的全新認識。 第二部分則是33個案例,內容涵蓋人生的各種議題,如健康、親情、愛情、人生目標、工作、財務狀況等。每一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與自己類似的案例,閱讀之後,你更可以了解何謂「順流」與「逆流」思考,以及它們所帶來的影響。 每讀一個案例,每吸收一個新的想法,你會更加明白什麼是你想要的,什麼是你不想要的,你會愈來愈平靜愉悅,愈來愈了解自己的價值,並且愈來愈敢渴望。透過每一次順流思考,激盪出最大的力量,任何夢想都能達成。等你看到最後一頁,你會發現自己不禁驚嘆:原來這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但是現在我終於明白。 《情緒的驚人力量》是為了回應世人想追求更多的渴望所寫,沒有想要修補或拯救世界,而是想要幫助每一個人創造自己想要的快樂與圓滿人生。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真好看!對想讓生命更美好的人而言,這真是一本好書!」 --愛斯特.希克斯 「愛思特與傑瑞.希克斯的教學讓我真正懂了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作者/麥可.羅西爾 「這本《情緒的驚人力量》是心想事成的實務版。工作、財富、關係、健康、生死……涵蓋古今中外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幾大難題,我們在這33個案例中,總能為自己眼前的困境找到問題癥結。看完了這本《情緒的驚人力量》之後,你可以不必再閱讀任何要你努力向上、努力改善生活的書了。」 --名作家、廣告創意人/李欣頻 「這本書非常詳盡而且完整地談到吸引力定律以及其應用的方法,一點都不抽象,而且非常實用。這一本書,更是一個好的急救手册,可以及時把你從負面情緒的泥沼中,帶到光明的正面情緒。」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愛思特.希克斯(Esther Hicks)傑瑞.希克斯(Jerry Hicks)這對夫妻檔是亞伯拉罕靈修團體的領導人,多年來所倡導的觀念正是國際暢銷書《秘密》(The Secret)及許多相關書籍的核心靈感來源。他們的著作本本屢登暢銷書排行榜,倆人於2006年出版的《吸引力定律》(The Law of Attraction),上市第一週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更早之前出的三本書,也在知名節目主持人歐普拉的加持下,在美狂賣超過一百五十萬冊。他們現在每年還在全美超過60個城市舉辦工作坊,與人們分享充滿愛、接納與智慧的訊息,幫助探尋生命意義的人們,與內在的自己連結,提升自我。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文:從一打開這本書開始,你的命運就已經徹底改變了/李欣頻推薦文:順著生命之流舒暢過活/張德芬序言:讓情緒指引美好人生第一部 分發現情緒的驚人力量第一章 歡迎大家來到地球第二章 記得真正的自己第三章 你是宇宙的延伸第四章 你的存在是一種振動頻率第五章 情緒是絕對指標第六章 頻率一致就會很輕鬆第七章 與內在自己的頻率落差第八章 生命的自然循環第九章 吸引力法則不需要實踐第二部分 展現情緒的驚人力量案例一 我的健康亮紅燈,要多久才會好轉?案例二 我就是瘦不下來案例三 孩子一天到晚吵架,快把我逼瘋了案例四 我是個很沒有條理的人案例五 我的前夫中傷我案例六 我先生老愛教我怎麼開車案例七 我工作得不開心案例八 我現任丈夫和正值青春期的兒子處不好案例九 父親去世後,我頓失重心案例十 我正值青春期案例十一 好友在背後說我壞話案例十二 我的錢少得可憐,而且短期之內不會改善案例十三 我找不到理想伴侶案例十四 我和妹妹冷戰案例十五 我被另一半管得喘不過氣案例十六 先生要跟我離婚,我不知所措案例十七 孩子不尊重我案例十八 我的創意遭人剽竊案例十九 母親罹患了阿茲海默症案例二十 我的員工處不好案例二十一 我先生認為吸引力法則是無稽之談,完全不願接觸案例二十二 社會認為我「年事已高」案例二十三 我女兒說謊成性案例二十四 我總是與升職無緣案例二十五 我沒有時間也沒有錢照顧父母,我覺得非常愧疚案例二十六 塞車浪費我的生命案例二十七 了解吸引力法則之後,我開始害怕自己的想法案例二十八 我先生病得很重案例二十九 情人離我而去案例三十我 心愛的寵物病了案例三十一 我的錢永遠不夠用案例三十二 愛犬死了,我非常難過案例三十三 兒子是同性戀

商品規格

書名 / 情緒的驚人力量
作者 / 愛思特.希克斯 傑瑞.希克斯
簡介 / 情緒的驚人力量:◎聯合推薦美國知名電視主持人/歐普拉暢銷作家/李欣頻暢銷作家/張德芬從出生那一刻起,你就在等待這本書吸引力法則宗師的著作終於現身,暢銷書《秘密》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161104
ISBN10 / 9862161108
EAN / 9789862161104
誠品26碼 / 2680336814007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5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從一開始接觸,我就很喜歡傑瑞.希克斯和愛思特.希克斯所傳達的訊息——非常詳盡而且完整地談到吸引力法則以及其應用的方法。他們的東西一點都不抽象,而且非常實用。這一本書,更是一個好的急救手,可以及時把你從負面情緒的泥沼中,帶到光明的正面情緒。


在本書中,他們談到負面情緒是因為逆流而造成的,什麼是逆流呢?那就是,當你與你的源頭想要去的地方不一致了,就會產生負面情緒。所以他們列舉了幾十個案例,一一說明如何將逆流的思維,轉變?順流——順遂生命之流,也是我們的源頭要去的方向。


不僅如此,他們還提出了我見過最具體的理論,證明我們是和宇宙共同創造人生的:你每累積一次人生經驗,就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每當你提出要求,本源(我們的源頭)就會成?那項欲求。每當本源與新的欲求合而一,吸引力法則就會予以回應。當吸引力法則回應正在拓展、擴張的你,你的生命之流就會流得更急。


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以我們自己獨有的方式來表達宇宙,所以我們會有一些欲望要達成,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是不斷地在擴展成形。在這個過程中,宇宙(生命之流)是隨順我們的欲求的,這個欲求,當然是我們意識裏面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豪宅名車、佳偶貴子。我們的天命就是:透過這個二元對立的世界,以自己獨有的方式來彰顯宇宙。


所以,當你與自己的真正欲求,也就是你的內在目的以及使命不合的時候,就是逆流了,你就會迷失、痛苦、絕望。但是如果能?找到自己的使命,並且勇敢地活出來的時候,就是順流的舒暢!因此本書中,給了許多具體的案例,並且詳加分析,列很多建議和正面的思考方式,幫助大家從逆流到順流。以這種方式來教導讀者發揮吸引力定律,還真是別樹一格的創意!


不過,我想補充的是,有的時候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當中,也就是逆流的狀態中,是因為我們的人生模式,也就是胜的作用(請參考拙作《遇見未知的自己》,方智出版)。如果這種情緒很激烈的話,用理性的「改變想法」的方式,有的時候是不容易扭轉的。因此,在我第二本書(《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中,我提出了很多對治自己人生模式,尤其是上癮情緒的療癒方法,如果能?和本書配合一起使用,當如虎添翼,效果更大!


最後祝福讀者都能夠對治自己上癮的情緒模式,進而找到自己的天命,活得精彩、活得舒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順流而行」!

如果說《祕密》是心想事成的初階版,《失落的致富經典》是心想事成的哲理版,那麼這本《情緒的驚人力量》就是心想事成的實務版。


工作、財富、關係、健康、生死……涵蓋古今中外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幾大難題,我們在這33個案例中,總能為自己眼前的困境找到問題癥結,精確地找到某幾個牢綁著我們不放的念頭。


如果我們夠有勇氣,就拿著手術刀,一刀切開綑綁的結,放開自己,丟開槳,順水流,輕鬆地享受沿途的美好風景。


看完了這本《情緒的驚人力量》之後,你可以不必再閱讀任何要你努力向上、努力改善生活的書了,因為都是徒勞無效的,逆流達不到你要的目的。


真正能創造你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原來不需要精心規畫、不需要奮發行動、不需要改變別人、也不需要激勵自己,只要把情緒調到美好的頻道,如此而已。


講「臣服」有點難懂,講「順流」就輕鬆多了……這是一本讓我徹底放鬆,開始過愉悅生活的書。
從一打開這本書開始,你的命運就已經徹底改變了。

「真好看!對想讓生命更美好的人而言,這真是一本好書!」愛斯特為這本新書定稿時,忍不住發出讚嘆。愛斯特和我一同撰寫、出版書籍將近二十年,這是她第一次直接跟我說:「真好看!」而不是問我:「你覺得如何?」


在所有過去出版的系列書裡,我認為這本書最創新、也最具影響力。或許有些讀者會因此覺得書中的概念太過複雜、先進,而不容易理解。相反的,也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內容過於簡單,甚至不宜出版。


我寫這篇序言的用意,是想給予一些指引,讓你們不會覺得內容過於複雜或簡單,然後進一步體認到:本書裡所有的概念與先進的資訊,是每個想要實現自我或對他人有更多貢獻的人,都能夠立即運用的。


現在,假設有人告訴你以下這些事情,你做何感想?


‧人的一生是有目的的,你的人生目的會為你帶來更多喜悅,衡量此生成功的真正標準就是你是否感到喜悅。
‧生命的本質是自由,你不僅一出生就擁有,更因為有選擇如何思考的自由,所以會一直擁有它。
‧每當產生一個能帶來正面感受的想法,你就實現了生命的目的,而且對整體存在的進步、演化與幸福有了貢獻。
‧你腦中看似堅定的信念,其實只是由持續縈繞在你腦海裡的偶發想法凝聚起來的。從你誕生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之前),這些想法以及由想法累積而成的信念,大部分都受到了前人的左右。
‧事實上,你的生命經驗是由你的主要思惟所構成,而且你持續關心的想法假以時日就會變成事實。一樣的道理換成其他說法,就是:「我的恐懼成真」、「照你們信的成全你們」、「思考致富」、「物以類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倘若上述這些說法引起你的注意,你會不會想親身驗證它們是否為真?你會不會想更加明白其中某些說法?也許你受到了鼓舞,想把某些說法化為實際的行動?


有些人讀到這些文字時,可能會覺得似曾相識,好像內心深處有一度曾記得這些概念。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你也許就能立刻運用本書中的概念,重新了解「自己最真實的本性」(who-you-really-are),並思考此時此地你的生命有何價值與目的。


你所認為的良知,也就是你被灌輸用來分辨是非對錯的信念,是由外在加諸你身上的,所以,只要出現影響你想法的人,你就會修正這些信念。換言之,我們的良知,會受到恐懼、讚賞、告誡,甚至是獎賞或處罰(無論何時會來到)所左右。有些人因出於恐懼,便想控制他人,為了讓這些人良心得到平靜,每一個新世代都被吩咐要「讓良知成為你的指引」(甚至連知名卡通「木偶奇遇記」裡的小蟋蟀都這麼說)。


也因為每一代的文化、社會、宗教、統治者、領導者、老師(和父母),都試圖將他們的信念系統灌輸給下一代,所以我們會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充滿了相互矛盾的觀念,甚至導致彼此廝殺與爭戰,無從判定該讓誰的良知引導我們。換句話說,我們到底要依循哪一套思想、理念或良知來分辨是非對錯呢?



你會不會捫心自問:我應該要以哪一套思想、信念或良知做為指引?其實,你從本書的英文副標——〈讓感覺成為你的指引〉,就能找到答案。但是,如果人生的目的是發現讓感覺更好的方法……而如果思想等於信念,又等於情感,因而等同於經驗……又如果根據吸引力法則(即同類相吸),我能夠藉由改變思惟來改變經驗……那麼我要如何確保自己的思想/信念最終能夠吸引到真正讓我快樂的事物?


這就是我們想要回答的問題,也是本書內容最獨特的地方。簡言之,答案就是:我會讓感覺做為我的指引。


本書也是為了回應世人想追求更多的渴望所寫,這本書並不是想修補或拯救世界--這個世界不想或者也不需要如此--而是要幫助每一個人在不斷創造自己想要的快樂與圓滿人生的同時,也允許他人創造他們想要的人生。


不論現在感覺多好,你總是想要更多。不論感受多好,你都想更好。這就是宇宙之所以能永續拓展的真理:再多!更多!還要多!更多拓展、更多表現、更多探索、更多欲求,更好的生命!


地球上住著數十億人,每個人都在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尋求比現在感覺更美好的方法。每一個時刻,每個人都在允許自己選擇,要接受或拒絕幸福。同樣的,其他數十億人也面臨相同的抉擇。事實上,沒有任何我們提出的要求,是富饒而無垠的宇宙所不能給予的,唯一的例外是當我們不允許自己擁有選擇的時候。


這本書與其他書籍相比,有點獨樹一格。不過,本書不可或缺的基礎思想,同樣來自1985年之後我們陸續收集的、上千個提問的答案。


在我下筆的今日,世界上已經很少有人沒聽過吸引力法則,但是當時我們開始推廣這個概念的時候,很少人聽聞過。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許多訂閱每週課程的人是作者、編劇和電影導演,他們開始發現這套對生命與自然宇宙法則的獨到見解,如此具有力量與價值,於是紛紛將這些概念,尤其是吸引力法則一詞,放入創作中。他們會稍微改變用詞,然後以自己的名義發表對這個概念的看法(當然偶爾也有人提供引用出處)。時至今日,吸引力法則一詞已經深植人心,甚至傳播到了全世界。


各位對以下這件事可能會感興趣:我在1965年首次讀到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的經典著作《思考致富聖經》(Think and Grow Rich)之後,親身實踐了書中的道理,而且獲益良多,因此我開始以《思考致富聖經》為教材,傳授自己所學到的真理。


我當時立下的使命宣言,至今依舊不變:我希望與我接觸的每個人都能因為彼此的互動而提升生命;他們或許維持現狀,但不會有人因此向下沉淪。


在傳授希爾的成功祕訣幾年後,我才發覺,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達到我原本預期的成功境界。雖然很多學生確實致富,但還是有人不論上了多少堂課,財務狀況依然不見起色。


在這本書中的前九頁,希爾不斷指引讀者去尋找祕密〔他提到「隱藏的祕密」(the hidden secret)高達24次〕。從1965年到1982年間,我大概讀了《思考致富聖經》不下上千次,但一直都不太確定他所說「祕密」到底是什麼。我隱約感覺到,其中似乎少了什麼東西。在致富的公式裡,應該還有別的要素存在才對。於是,我開始去尋找其中失落的連結。


雖然在尋覓的過程中,我閱讀了各式各樣的哲學書籍,但《思考致富聖經》仍然最貼近我想要的發現的答案。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希爾領會的原則很多都沒有收錄在書中,原因是當時的大眾市場無法接受這樣的概念。此外,他在書中所寫出的祕密都被刪除了!


大約三年前,我發現《思考致富聖經》的完整原稿。這個版本由麥爾文.鮑爾先生(Melvin Powers)的Whilshire公司印行。我把完整版與自己用了四十年的精簡版拿來逐字比對之後,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書中提及的「祕密」都被技巧性地刪掉了。


難怪我遍尋不著希爾所說的祕密,因為它根本就不在書裡!我將不再贅述比對的結果,只告訴各位一件事,那就是「振動頻率」(vibration)一詞被刪了37處(請各位記得這一點,稍後我會再度提及)。結果就是,希爾當時領會的「成功祕訣」其實有絕大多數並未出版,因為他試圖公諸於世的「真理」,在第一版中遭到了刪除。


現在,讓我們把時光從希爾的著作出版的時間往後推移七十年(注:《思考致富聖經》於1937年首次出版)。以下要提及的,是愛斯特和我試圖將「真理」公諸於世的一段經驗,我們在過程中獲得許多有趣的啟示。


有位電視製作人希望把我們的經歷拍攝成電視節目。之後,她帶著攝影小組到我們的一艘幸福探險號遊輪上,拍攝了一段工作坊進行的過程。在偶然的機緣之下,這段影片在澳洲電視網公開播放完整的節目之前,先製作成DVD形式傳送,最後引發了廣大的迴響。全世界有好幾百萬人都看過這段影片。雖然節目名稱是〈祕密〉,而且廣告主打的是發掘不為人知的「成功祕訣」,但很少有觀眾知道,他們真正想掌握的「祕密」,再度被隱匿……。節目播出之前,我們接獲通知說,高層指示他們必須刪除某些關鍵字,而「振動頻率」就是其中之一。


愛斯特和我震驚不已!七十年之後,還是有人基於「保護」大眾的理由不讓振動頻率一詞公諸於世。因此,〈祕密〉一片背後真正的祕密是,「祕密」其實並未揭露出來。


你如果知道這一切的內情,難道不會懷疑,經過層層「審查」之後,媒體上還能留下多少「真理」?不過,我後來發現,媒體之所以刪除這些啟發人心的創新哲理,並不是真的想刻意隱瞞「真理」,而是基於商業考量,好順應他們所認定的市場潮流。此外,也有許多本意良好的作者,為了讓先進的概念更容易為大眾所受,會刻意採取淡化或改寫的策略。


上週(2007年3月),出版社告訴愛斯特和我一項好消息,那就是《吸引力法則》(從我們1985年的錄音改編而成的著作)一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躍升到了第二名。還有,自三年前Hay House出版社發行了我們第一本書《有求必應》(Ask and It is Given)之後,它就一直都名列亞馬遜網路書店排行榜前百大暢銷書。另外,我們的吸引力法則有聲書系列,也在上週成為iTunes下載排行的第三名。


從這個月開始,我們的系列書籍會在沃爾瑪(Wal-Mart)、山姆俱樂部(Sam's Club)、標靶百貨(Target)和好市多(Costco)販售。也就是說,在全美超過一萬家的大型零售賣場和書店,都可以看到這些書籍。這個月,我們也很榮幸能夠受邀與最傑出風趣的電視名嘴歐普拉一起錄製三個廣播節目。


愛斯特和我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提供一個平台,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共聚一堂,分享彼此的觀點,能夠親身感受到宇宙的訊息在大家提問之下不斷修正、調整,然後持續演變與拓展,想必就是愛斯特和我此生的使命。我們之所以能夠如此確信,是因為做這件事的同時,它帶來的感覺真的太美妙了!

在眼前的生活中,你若發覺某方面有所不足,例如欠缺金錢、時間、洞察力或耐力時,你就會逐漸產生新的願望。每當發現自己欠缺什麼,你就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舉例來說,你生病的時候,對於健康的渴望就會增加。隨著每天願望的改變,你無形界的部分,也會跟著改變。在產生新想法或願望的當下,你內在的自己就會立刻「跟上」。


如果你能像內在的自己般,了解你的「真面目」(who-you-are),你就會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新的願望上。此時,你會對生命產生一種渴望,內心變得更清晰、身體充滿活力,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妙感受。換句話說,如果你能「跟上」內在的自己,這種連結的喜悅就會是甜美的。相反的,如果你沒能「跟上」內心最新的進展,你就會因為這連結上的落差,而感到不舒服。


任何時候,你所感受到的情緒都是一種指標,它反映出你與內在的自己之間的頻率振動關係。情緒會告訴你,你當下的想法與其發出的頻率,是否與自己的本源(Source self)頻率相符合。當兩者的頻率相同──或者很接近時──你會感覺很美好;兩者頻率不一致的時候,你的感覺就會變差。因此,覺察情緒並了解它的意義,對意識的進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用很淺顯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想要在這一生活得喜悅,你就必須找出方法,讓自己與「生命想要你成為的」相一致。


生命的擴展永不止息


當你在生活中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金錢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對金錢的渴望就會增加,你的「頻率暫存區」也會立即存入這個願望。在你的生活中,每一件讓你明瞭你需要或想要更多金錢的事情,都會讓你對與財富相關的願望做出修正。


如果你在生活中覺得,自己的身體或外形不是你想要的樣子,對身體改善的渴望就會增加,你的「頻率暫存區」也同樣會把這個願望存放進去。


如果你在職場上,從人際互動中發現自己的人緣不夠好,你會更加渴望人緣變好;當你對目前的工作感到厭煩,就會更渴望可以換個能激起你熱情的工作;當你看到同事升遷或加薪的時候,你希望受到肯定與賞識的渴望就會增加。當你沒有重要的情感關係的時候,你對情感關係的渴望就會增加;當目前的情感關係讓你痛苦,你對更合適的情感關係渴望就會增加。


醒著的每一刻,你都會透過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來擴展自己的生命─—而這種擴張是永不止息的。隨著審視生命中的這些內容,你會發出想要變得更好的頻率,你「更大的自己」(你內在的自己,或本源)就會化成你的生命所想要的樣子。


頻率的調整是關鍵


在本書的前面部分,你常讀到我們所說的:如果想要在這一生活得喜悅,你就必須讓自己與「生命想要你成為的」相一致。這不僅是本書最重要的基本前提,也是你快樂人生的根本基礎。


當我們告訴人們:「你缺少什麼的時候,你對它的渴望就會增加」;關於這點,沒有人反對。還有「一旦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的感覺就會更好」;關於這一點,也沒什麼異議。然而,你必須了解一個非常重要的差別,這樣我們才能幫助你打造出快樂的人生,亦即:我們所講的是一種心理過程,而非行動過程。也就是說,重點在於調整你的「思想頻率」,而不是要你採取「行動」來達到結果。


比如你發現錢不夠用的時候,我們並不是要你去換工作、改變行為,以賺取更多金錢。


當你發現自己超出理想體重時,我們並沒有要你實施嚴苛的節食計畫,或是開始密集運動,以減少體重。


當你努力工作卻不被肯定時,我們並不是要你跑去質問人家,要求他們的肯定,或是乾脆辭職,再找個容易獲得賞識的工作。


讓自己成為「生命想要你成為的樣子」,與「行動」完全無關,而是與調整「思想能量」有關。關鍵是,你要專注在新願望的方向,而不是老回頭看著目前的現狀──你就是因為想擺脫眼前的狀況,才會產生新願望。最後你可能會受到啟發而採取某些行動,但這會是出自於調整「思想能量」(使振動頻率一致)而產生的行動。


當你的頻率與「內在的自己」相一致時,受到啟發而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會讓你感到非常美好;如果頻率不一致,任何行動都會讓你感覺困難重重。


頻率一致,每分耕耘都能獲得美好的結果。頻率不一致,你再怎麼努力也都是枉然。最後你只會洩氣地說:「這根本沒效。」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