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的力量: 與死亡的恐懼共處 | 誠品線上

Karma

作者 查列嘉貢仁波切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業的力量: 與死亡的恐懼共處:「業」是一個錯綜複雜並且容易令人誤解的議題。 仁波切簡要談論在古印度「業」的源起,早期佛教中佛陀的業力觀點,瑜伽行派、空性與二諦對業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業」是一個錯綜複雜並且容易令人誤解的議題。 仁波切簡要談論在古印度「業」的源起,早期佛教中佛陀的業力觀點,瑜伽行派、空性與二諦對業力理論的貢獻,中陰教法:死亡時刻解脫的可能性,如果不是因為業,解脫是無法獲得,讓我們了解業力理論可以是積極的,不應該被看作是負擔,它可以是一種解脫的概念。 查列嘉貢仁波切如是教授: 業的本身沒有不變的本性,它是一種現象,不是實相。 證悟的達成必須經由此時此地應對當前的境況,而不是沉溺於揣測證悟可能是甚麼。 我們不應該滿足於僅是思惟無常與死亡;必須要有來自於禪修的真實體驗。 開悟需要兩件事:情緒煩惱的減少以及心靈的清明。這是經由禪修,以及經由正念與正知的培養而達成。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查列嘉貢仁波切查列嘉貢仁波切 查列嘉貢(怙主)仁波切(1955- 2012)出生於藏東部,他從西藏佛教四大傳承許多偉大上師處接西受完整的佛學教育。 仁波切創立了噶舉E-Vam佛教學苑,總部位在澳洲墨爾本,在紐約市也有一個主要的共修中心。仁波切以博學多聞,熟稔西方心理學、文化與比較宗教學而著稱。 他經常在美、加、澳洲、紐西蘭與東南亞的大學與佛教中心講授佛法。 仁波切的著作包括《佛教的本質》、《自在的心》、《修心》與《業的力量》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序 導 言 一 業力概念的起源 早期印度的業力觀 再生理論的出現 能量漩渦、原人、吉瓦與再生 婆羅門思想對業的論述 二 佛陀的業力觀點 業不是一種必然的規律 業的關鍵因素 ─ 品格 再生與轉世的區別 眾生是業的繼承者 業的集體力量 宿命論與自由意志 業與意向 減輕罪責的開緣 善德的三支柱 業力理論是積極的 三 瑜伽行派對業力理論的貢獻 瑜伽行派的貢獻 ─ 阿賴耶識 印痕、熏習、習性 轉識成智 四 中陰教法 ─ 死亡、中間狀態與再生 臨終中陰與死亡中陰 法性中陰 本尊瑜伽修持與中陰 投生中陰 死亡時刻解脫的可能性 五 沒有業 ─ 空性與二諦 業是一種現象,不是實相 智慧摧毀業,智慧也依賴業 慈心是開展智慧的關鍵 作業者與業相互依存 業無實體卻顯現 若非業,解脫是無法獲得的 解脫來自於拋棄兩種桎梏 六 生命的意義與死亡的恐懼 生命的意義 ─ 被發現或被創造? 宗教源於對死亡的恐懼? 接受死亡,讓生命充滿價值與意義 禪修死亡 與死亡的恐懼共處 聞思修三者一體 七 不朽、轉世與再生 沒有不朽的靈魂 再生與轉世的區別 ─ 相續而非同一 五蘊就是我們,我們就是五蘊 開悟的可能 八 業力理論 ─ 倫理基礎的可能性 有神論能否作為倫理基礎? 人權與正義能否作為倫理基礎? 心理與道德的分離 業力是法則嗎? 以業解脫業 正向的業是獲得智慧的必要條件 佛教的本質 ─ 慈悲與智慧 九 業力理論與再生的實證面向 業力理論也有實證的面向 瀕死經驗、前世回憶 再生而不是轉世 透過意志與努力影響業 意識就像能夠改變並轉化自己的光 從再生與業力中解脫 十 與業共舞 造善業可以完全停止造作業 想要覺醒的渴望 愈充實,愈不執著於事物 道德缺失非道德錯誤 從業力來培養自己 業不應被看作是負擔 結 論

商品規格

書名 / 業的力量: 與死亡的恐懼共處
作者 / 查列嘉貢仁波切
簡介 / 業的力量: 與死亡的恐懼共處:「業」是一個錯綜複雜並且容易令人誤解的議題。 仁波切簡要談論在古印度「業」的源起,早期佛教中佛陀的業力觀點,瑜伽行派、空性與二諦對業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7078964
ISBN10 / 9867078969
EAN / 9789867078964
誠品26碼 / 2681882936007
頁數 / 24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X1.6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16.2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業的力量:與死亡的恐懼共處》是第九世查嘉貢列仁波切生前最後的教授。
作為個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不僅影響我們自己,還會影響到其他人,包括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序

 在眾多定居於西方國家的藏傳佛教上師中,查列嘉貢仁波切是少數幾位受過完整傳統佛教哲學,同時結合西方哲學、心理學與比較宗教學廣泛訓練的人之一。他與西方人共事多年,對西方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他能以流暢的英文交流,深知在大眾文化中對佛教名相的濫用,透過佛法教學,他始終關注於維護佛教的本質與純正。

 仁波切在最後撰寫的這本書中,對於業以及相關的論題,例如空性、自我的本質、死亡和再生的徹底檢視,這些對遭受普遍誤解的佛教教義大有裨益,可作為一種權威性的解決對策。他清楚地解釋業力的過程不是機械式的而是動態的;它在一個複雜的網絡中運作,連接並影響宇宙萬物,包括有生命與無生命的事物。我深信,在二十一世紀充分理解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個人、團體和國家的行為對其他有情眾生的生活與福祉有著深遠的影響。事實上,我們的地球本身正面臨來自人類手中可能帶來的毀滅,了解因果關係的錯綜複雜性與多面性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個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不僅影響我們自己,還會影響到其他人,包括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

 在個人層面上,這本書為佛教修行者提供有益的忠告和實用的建議,強調正確理解業力能夠打開轉化的機會,幫助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

 我希望查列仁波切學術與佛法教學最後的盛放,對他所有的學生、佛教所有的傳統與那些希望探索佛教教義的人都將帶來利益。


第十七世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上密院 達蘭沙拉 印度
2014年 8月4日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