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 | 誠品線上

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

作者 林芳怡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建築展覽是發表宣言或建立建築思潮與風格推演的平台與媒介,歷史上重要的建築展對當時與其後的建築發展經常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展覽透過作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建築展覽是發表宣言或建立建築思潮與風格推演的平台與媒介,歷史上重要的建築展對當時與其後的建築發展經常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展覽透過作品發表、評論、出版、媒體等周邊活動與建築專業圈密切互動,進而產生影響,形成專業界間的競爭或合作關係;展覽就像是建築事件或知識生產的動能引擎,推動著建築圈不斷創新前行。 本書選取的建築展覽案例主要針對台灣現(當)代建築之設計與創作藝術,以建築、都市等空間環境範疇為核心議題,始自1985年底台灣第一次舉辦的國際建築師聯展「開東合西—台北/東京建築師聯展」,終於200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共計18件國內展覽案例,10件國外參展案例,為1985至2008年間所舉辦的台灣建築展覽進行基礎資料整理,歸納分析其發展歷程與趨勢轉變,並為台灣建築展覽的未來發展提出可能之建議。 作者林芳怡收集台灣1985至2008年間相關專業雜誌之建築展覽報導內容,展訊新聞、展覽活動報導、策展內容自述、展覽評論與延伸活動(如座談會等)之記錄刊載,以及刊載展覽一手基礎資料的展覽圖錄、相關網站與參考書籍,做為文獻與案例之參閱來源。並以訪談方式針對重要展覽與事件的關鍵人物進行口述記錄,了解各別展覽計畫或事件之執行過程、部分緣由或企圖。 研究總結出三點結論:一、台灣建築展覽與策展之演變過程與檢討,包括建築師自我角色的認知與轉變、「策展」概念與「策展人」的興起、展覽議題與意識的轉變、展覽形式與手法的轉變、展演空間與機會的全面開拓、展覽衍生出版的多元化與蓬勃。二、建築獨立策展在台灣之展望,說明了台灣建築展覽命定必然的獨立策展,還有建築獨立策展的挑戰與展望。三、台灣未來建築展覽之策劃、推動、執行之建議,包括應鼓舞建築人對展覽的熱情、推動機制與相關支援系統,並須真實面對展覽是另一個專業,應虛心學習相關技術。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林芳怡成大建築學士,淡江建築碩士。參與創刊時期的《雅砌月刊》而踏入建築專業編輯出版的領域,曾任《室內》雜誌企劃主任、《建築師》雜誌執行編輯與主編。2001年開始自組「禾怡國際文化」,從事建築相關文化活動(如出版編輯、講座展覽)的策辦與執行。2009至2011年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開設建築展覽與策展等課程。2011至2021年擔任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資深總監,以旅行與講座為建築愛好者開啟寬廣的新視野。著有《建築向前走》,編有《台北大街風情》、《寧靜的地景革命:宜蘭厝第二期建築圖集》、《台灣的木建築》,策劃「我們可以這樣生活」(2006)、「實構築」(2009)、「實構築ing」(2010)等建築展覽。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致芳怡/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 吳光庭教授 第一章:研究緣起與目的 1-1 研究緣起 1-2 研究範圍定義 1-3 研究方向與預期成果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 2-1 1985年以後之台灣建築展覽文獻收集與人物訪談計畫 2-2 案例收集與歸納分類 2-3 討論議題 第三章:台灣國內展出案例研究與討論 3-1 建築個展 3-2 建築聯展 3-3 建築前輩回顧展 3-4 官方推動之建築展 第四章:參與國際展出之台灣建築展覽 4-1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4-2 鹿特丹雙年展台灣展覽 4-3 2007香港深圳雙城雙年展之台灣展覽 4-4 台灣建築參與國際展覽之執行經驗演變與討論 第五章:實際操作經驗之檢討(個人經驗) 5-1 2004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5-2 2006年「我們可以這樣生活」展 5-3 2007年MoCA「便利城市」展計畫案 5-4 2007年香港雙年展台灣展覽 5-5 2008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提案計畫 第六章:結論 6-1 台灣建築展覽與策展之演變過程與檢討 6-2 建築獨立策展在台灣之展望 6-3 台灣未來建築展覽之策劃、推動、執行之建議 6-4 後續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國內建築展覽一覽表(1985-2008) 附錄二:台灣國際參展之建築展覽一覽表(2000-2008) 附錄三:個人參與建築展覽之相關經驗簡歷 附錄四:2006年「我們可以這樣生活」建築展之問卷內容與統計結果 附錄五:訪阮慶岳先生2007 11 08 訪洪育成先生2007 12 05 訪李祖原先生2007 12 11 訪黃聲遠先生2007 12 14 訪王維仁先生2008 02 09 訪林盛豐先生2008 03 10 訪林洲民先生2008 03 10 訪楊逸詠先生2008 03 11 訪王嘉驥先生2008 03 13 林芳怡生平年表(1965-2021)

商品規格

書名 / 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
作者 / 林芳怡
簡介 / 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建築展覽是發表宣言或建立建築思潮與風格推演的平台與媒介,歷史上重要的建築展對當時與其後的建築發展經常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展覽透過作品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527342
ISBN10 / 6269527341
EAN / 9786269527342
誠品26碼 / 2682183924007
頁數 / 43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3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1200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前言】
致芳怡

芳怡曾以媒體人、藝術行政及策展人等多重身分,數度參與於國內外舉辦的台灣建築展覽,基於對建築展覽的熱情與期待,芳怡將自身參與的經驗及觀察,在2009年寫成碩士論文著作《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開東合西」(1985年)以來的案例研究》。2022年,我們將這本論文重新編輯出版為《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一書。

建築展覽的歷史與文獻研究是推動當代建築文化持續發展與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將芳怡的碩論改編成書並出版,在於這本論文大概是迄今為止,以台灣建築展為名少有的建築學術研究成果,整本論文以台灣自1985迄2008約二十餘年的時間為範圍,這段時間同時是戰後台灣社會經歷種種重大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轉變最劇烈的年代,透過芳怡推動與執行建築展覽所累積的經驗與傳承,可同時理解台灣建築展覽的質性研究觀點與社會變遷脈動的相互辯證關係。

「對個人來說,建築展覽是充滿挑戰與學習興味的專業課題與活動。」芳怡曾如是說,因此,我們相信將芳怡最投入,經驗最豐富成熟且經完整學術研究論述而成的論文改編成書,讓更多朋友可以分享,獲得啟發,並傳承經驗,是對芳怡的研究成果最大的肯定。

芳怡在論文研究期間,因研究主題及內容發展之需求,獲得諸多協助,尤其是接受芳怡做深度主題訪談的九位策展經驗豐富的建築藝術界受訪者──李祖原、楊逸詠、林盛豐、阮慶岳、林洲民、王維仁、黃聲遠、王嘉驥、洪育成,訪談記錄彌補了研究文獻之不足,也協助芳怡的論文研究更清楚地掌握主題,豐富了研究成果。此次出版,訪談記錄亦將隨新書刊載,供讀者參閱。在此,本人以論文指導教授及新書企劃主編之身分,對九位受訪者無私地支持芳怡的建築學術研究,使論文得以完成並順利改編成書,致上本人之敬意。

本書的出版,得力於許多協助,需要感謝的人都近在眼前,但真正要表示感謝的人卻已遠在天邊。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吳光庭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研究緣起與目的

1-1 研究緣起
本節內容說明論文研究之緣起,包括為何選擇「建築展覽」為研究範疇,以及為何以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為對象。

1-1-1 選擇「建築展覽」為研究範疇之原由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have always been primarily about conveying ideas and concepts, and not about art.”
--Kristin Feireiss. (2001). Introduction- It’s not about Art.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NAi Publishers.

展覽,如同知名策展人Kristin Feireiss所提,一向是新觀念或舊成果的展示交流場所。而建築展覽經常是發表宣言或建立建築思潮與風格推演的平台與媒介。許多歷史上重要的建築展,都對當時與之後的建築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素。19世紀以後至現代主義興起盛行的20世紀,有諸多影響深遠的建築展,值得探究與討論,像是1851年倫敦萬國博覽會與水晶宮、1889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與巴黎鐵塔,不僅代表結構與營建技術的新里程,也標示了新時代的精神;像是1927年德國司圖佳Stuttgart的Weissenhof Siedlung新住宅建築展覽,成為現代主義與當時現代生活型態的展示與指向;又如1932年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推出的現代建築國際展(Modern Architecture -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常被易稱為「國際樣式建築展」)以及1988年的解構主義者建築展覽(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re Exhibition),都創立了重要的建築風格與語彙。

王俊雄曾經在誠品講堂第31期的【是新,也是建築—展覽及其所創造的】課程中其中一講的內容,以1927年司圖佳的Weissenhof Siedlung住宅展與1932年紐約的「國際樣式建築展」做為比較與討論:

前者是一個實體展,參觀者可進入建築物內做實地參觀,來了解展覽要傳達的意義;後者是一個使用圖與模型等虛擬手法,在美術館展出的建築展。這段時間是西方現代建築史的關鍵年代,建築的社會角色出現了根本的變化。建築超越了作為一種技藝服務社會的被動角色,而想要主動地掌控現代這個巨獸,進而本質地改變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有兩種以往未曾出現的論述建築方式被創造出來:一是為了展覽來營造建築,二是(在美術館裡)出現了建築展覽。而這兩種論述建築的方式之所以被創造出來,主要是反映出某些人想要「主動掌控現代」。

接著他也提到,Weissenhof Siedlung住宅展的「展示目的是提倡新生活方式,建築師角色也出現了新變化,而成為生活方式的指導者之一,從而對於參與社會有了更積極的角色」。至於「國際樣式建築展」則讓「透過在美術館裡的建築展覽―主要媒材是圖與模型,成為建築師提出新論述的重要場合;也是建築進入資本主義下文化消費的主要管道之一。」上述內容都說明了「展覽」這個媒介形式與「論述建築」及「主動掌控現代」的詮釋權有極為密切的關係,也讓人理解建築展覽在二十世紀的建築新思潮、新風格具有如啟動號角般的宣言性地位,有時更具有推波助瀾的角色功能。

到了1980年,舉辦歷史迄今逾百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也開始將建築從視覺藝術部門脫離出來,獨立舉辦國際建築雙年展,如今一樣成為每兩年一度的重要建築盛事,新的全球觀點、創新的空間設計與創作,都藉此發表與交流,進而影響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國際雙年展」風潮,2000年之後,從藝術圈吹起的雙年展風氣,也在建築圈拓延,2003年鹿特丹開始舉辦國際建築雙年展、2004年北京也首度舉辦建築雙年展、2005年開辦深圳建築雙年展、2006年德國Entry 2006在北方魯爾工業區舉辦、2007年深圳香港共同舉辦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等,一連串展覽活動幾乎讓人目不暇給。以城市競爭與創意交流為目的的各類建築雙年展之外,各國各地的建築相關機構,也常從國際與在地的不同角度,舉行各種建築展覽活動,最讓人熟知的包括日本Gallery MA自1985年創始以來,20年間就舉辦了上百場展覽;而荷蘭建築協會自1993年遷入鹿特丹的現址,挾著世界最大的建築檔案資料庫與豐沛的設計創意資源,推出眾多叫好又叫座的建築展覽。

建築展覽成為累積匯聚國際建築圈想法的最佳平台,也成為推動建築交流網絡的基礎。展覽透過作品發表、評論、出版、媒體等周邊活動與建築專業圈密切互動,進而產生影響,形成專業界間的競爭或合作關係,也推動著建築圈不斷創新前行。展覽就像是建築事件或知識的動能引擎,於是這些精采的展演與專業界的活力,成為個人興趣與觀察的對象。

1-1-2 選擇探討建築展覽之台灣經驗的原由
台灣建築師對於作品發表的態度與作法,多為「實質興建完成」之作品,實存於空間環境之中,對於以其再現形式(圖面或模型等媒介)進行發表或交流,沒有實際(業務)需求,不像藝術圈的模式,藝術家的創作為原件,展覽展出的作品即為作品原件,甚至也在展覽會中進行交易,完成作品的移轉與滿足藝術家生計的商業行為。或因建築師並沒有從展覽產生商業行為的期待或機會,因而對於舉辦展覽之意願與期待都不大,導致建築展覽的數量少。

台灣建築展覽的萌芽,大約也始自1980年代,因為對展覽的想像與期待不高,展品製作的意願低與表現方式較為侷限,便從少數同業觀摩交流的聯展開始;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啟用,開啟建築展覽的契機,從美學欣賞的角度,推出了幾次建築攝影展覽,之後也自國外引進建築巡迴展覽,以饗專業與社會大眾。對台灣建築界來說,這些國外引進的展覽,如同另類的學習途徑,在早期國外進口之雜誌與圖書都不多的情況,展覽成為另一種觀看國外建築發展的窗口。而第一次的台灣建築師個展則發生在1989年底,李祖原建築師進入北美館舉辦了「原相建築」展覽,象徵著建築師自我角色認知的改變、萌芽、甦醒。當時社會環境正處於解嚴過後不久的自由開放氣氛中,加上股市高點的經濟榮景,建築媒體也在那段時間蓬勃發展,討論建築空間的人文藝術意涵,從生活至空間美學的串連,開啟台灣90年代之後建築文化消費與活動形式的多樣化。

總體而言,1990年以前,台灣的建築展覽數量不多,媒體報導或出版記載亦不多;進入1990年代以後,建築展覽的數量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其中官方美術館開始將建築視為現代藝術或當代藝術的一環,並嘗試列入常態展覽計畫之中,加以容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時間邁入2000年之後,這樣的趨勢更為明顯,因此在建築展覽的數量上也有了明顯的成長;同一時間,台灣首次進軍歷史悠久的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開啟了台灣建築展覽參與國際場合進行對話的契機,之後成為例行的國際展出與交流活動。或許這些展覽並未直接對台灣建築發展形成明顯的互動關係,但是卻成為另一種建築創作與對話的形式,也逐步引發專業界與文化界的注目。

雖然從1980年代迄今(2008)已逾20年,但相較於一般常態性的建築創作與生產活動,台灣建築界對於參與展覽、記錄展覽、整理展覽經驗等與建築展覽直接相關的活動,都仍是小眾少數的興趣;展覽的數量已開始成長,但展覽的評論仍少。基於個人對展覽的興趣,也因近年曾參與部分展覽操作之實務體驗,希望可以針對台灣的建築展覽經驗,開始進行基礎之資料收集與整理,一方面讓自己回顧與檢視過去這些年重要或具特殊意義的建築展覽,歸納其內容、形式,甚至籌辦機制有哪些演變與原因,進一步試圖梳理展覽與台灣建築發展歷程中存在的部分關連;另一方面也從案例中歸納展覽執行經驗,期盼有助更多對展覽有興趣的人可以共同分享,或成為下一階段研究之基礎資料。


1-2 研究範圍定義
本節試圖從無邊界的建築展覽類型中縮小範圍,從研究目標與個人興趣的方向,設立一模糊但可接受的範圍,並且在時間軸向找尋本研究之案例經驗可以上溯的確定起點。

1-2-1 定義本文所謂之「建築展覽」
建築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建築展覽」廣義來說,只要是有關於建築的藝術與技術相關的公開展示,都可以列入「建築展覽」之屬。為縮小範圍有助聚焦討論,本論文希望研究探討的「建築展覽」主要是針對現(當)代建築之設計與創作藝術有關,只要核心議題為建築、都市等空間環境之範疇,表現形式手法不拘,即可初步列入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如此定義,主要透過展覽案例研究希望探索其與台灣建築設計的發展歷程與潛力之間或平行或交集的關連,更希望從展覽的策展意識、展出內容與形式、關連創作活動中,發現更多建築創意與能量的來源。

然而,上述的鬆散定義,仍有太多案例是不易被搜尋整理,或進行有意義之分析的,故針對下列幾種展覽類型先行排除:

1.純粹彰顯技術發展成果的,或目標在於銷售商品者,例如坊間常見的建材、設備商品展示或房地產實品、樣品屋、接待中心等空間設計與展覽行為,因其展出目的主要在於銷售,展出之展品本身亦經常即是商品本身。商業目的過強,因此不予列入。
2.教學成果展、學生畢業展等。此類展覽為學校教學活動之附屬或延伸,亦即,並非為展覽之目的而特意專屬策劃,而是教學成果的順帶展示,通常不具備清楚之共同主題或策展意圖,且學生作品多數尚未成熟,也可能良莠不齊,因此不予列入。
3.公共競圖之成果展。從1996年總統府廣場改善意見徵選,到2000年的正式競圖;從行政院2008觀光客倍增計畫的地景與國家門戶改造計畫,到高雄2009年世運主場館、台中大都會歌劇院,還有台中市政中心、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等,諸多中央級與地方級的國際競圖,這些年如雨後春筍,因此針對單一競圖需求舉辦徵選而延伸的競圖成果公告發表展覽,不予列入討論。
4.實際造鎮式的建築展,如德國的Weissenhof Siedlung新住宅建築展覽或IBA國際住宅建築展,或日本熊本Kumamoto Artpolis社區住宅展,因為展出的形式是以實際建築物(實體空間設計)做為展覽媒介,與其他在美術館或藝文展演空間進行的,以圖面、模型、裝置、多媒體等展品再現建築或其理念的展覽形式明顯不同,因此類似像1992年在台北瓏山林社區的「台北’92室內空間展」,都不列入本研究之討論對象。台灣其實也尚未真正發生如德國IBA或日本Artpolis的展覽案,或許捷年建設推動的澳底大地建築案(Next Gene 20)可能成為未來的實例,但因目前仍在設計與紙上構想發表階段,故決定排除。不過該案以紙上建築形式進軍2008年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之部分,將會列入台灣參與國際展覽的經驗中進行觀察與討論。
5.國外引進之建築展覽,不論是建築師個展或特定建築風格流派之展覽,通常都較是單向輸入,多數僅是建築界用以學習、觀摩國外建築思潮或設計作品、思想理路的機會,因為並非由國人自行策展,無法視為面對台灣建築文化進行檢視討論或發聲的主動作為,所以不予列入本次研究對象。

採取較為狹窄的定義,是為了便於集中觀察與討論,希望深入討論的展覽案例都是具有主動積極提出主張,策展意識與企圖關乎台灣建築與環境空間之主體性、自明性、時代性的探索與建立者,如此或許才能拉高展覽應有的視野,對台灣未來建築與建築展覽的發展,投以更高的期許。

1-2-2 定義本文之探討時間範圍
從1978年鄉土文學論戰所點燃的台灣本土文化與主體性追尋的火苗,落實到建築界,除了掀起古蹟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對於建築師之自我角色認知與創作意識都有了新的覺醒。對歷史、對傳統建築語彙的理解與新詮運用,在進入19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風潮中,獲得無限的鼓勵而花開旺盛。台灣的建築師在社會經濟起飛與西方後現代的創作甜頭中,一邊仍要真實面對東方與本土的甦醒呼喚,是拉扯與糾葛的。面對東方文化、西方美學與技術,建築界有數不清理還亂的糾結問題,不僅台灣如此,從明治維新之後就打出「脫亞入歐」口號的鄰國日本也有類似的摸索與反省。在一群台灣留日建築師的有心推動下,台日兩國的建築界在進行幾次互訪交流之後,於1985年底舉辦了「開東合西—台北/東京建築師聯展」,透過展覽形式實質進行作品觀摩與討論。

這個展覽是台灣舉辦的第一個與外籍建築師共同展出的聯合展覽,可算是台灣舉辦國際建築展覽、促成實質國際建築交流的濫觴首例。它的形式、參展人選與展覽議題的設定,顯示出認同展覽具有作品發表、思想交流等實質價值的功能。就因為它對展覽功能的認知度、議題內容的當代性、設計交流與提升的積極企圖等,都具有開創性意義,因此本次研究決定以此展覽做為開端,研究1985年「開東合西」展覽以降的台灣建築展覽經驗。

將研究範圍的時間上溯點訂於1985年的「開東合西」,並非在它之前沒有其他建築展覽,而是為數少且不具重要性。根據王增榮1986年於《建築師》雜誌所寫〈傳統與現代〉一文,「約五年前建築師雜誌社為第二屆建築師雜誌獎得主所舉辦的一次北、中、南部各地的巡迴展,似乎是僅有的一次,當時或許展出的內容與數量略嫌薄弱,或宣傳的方式不夠積極,所以並沒有產生多大的成效;除此之外,有的恐怕都不外乎各建築科系的畢業展。」文中繼續提到,1985年年初,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曾有意嘗試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做一次展出,但最後可惜並未成功,只落得成為另一場學生習作展覽。

王增榮認為:「對於建築這門實用性強悍的藝術而言,辦展覽應該是一種幫助設計者與使用者暫時脫離建築物的物理皮囊,進而獲得澄清並彼此溝通其形上之藝術面的良好工具。……這次中日建築作品的聯展,其意義毋寧是開創性的。因為它意味著建築界處於沉重的職業習氣之迫壓下,開始對本身作業的藝術定位有所自覺。」吳光庭更是在另一篇〈概念化語言的實踐〉一文的首段,就給予「開東合西」展覽一個明確的定位,他相信此展覽是「光復以來最重要的建築展」,是台灣建築界在當時致力「國際參與」最重要及最正式的第一步。

雖然在開東合西舉辦之前,1985年北美館也曾舉辦「中國建築之美」特展,動員國內多所建築科系之師生,進行中國歷代重要建築之模型製作與圖文說明,但此展主要應是導因於當時的整體社會環境氛圍,包括以林安泰古厝遷建爭議所引發風起雲湧的一系列台灣古蹟保存運動,文建會於1982年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一股重新重視傳統建築的人文歷史藝術與技術價值的氣氛瀰漫,所以規劃這個用縮小模型再現傳統建築之美的展覽。但是此一展覽內容屬於教育推廣性質,內容無涉現(當)代建築設計與創作,因此不列入本研究論文之討論範圍中。

至於成立於1983年的北美館在1985年前後,也有幾個展覽與建築有些關連。根據台北市立美術館之展覽檔案資料,包括了1984「都市生活環境建築特展」(1984.12.01-12.31)、1985「當代攝影展:中國傳統建築之美」(1985.06.23-07.26)、1985「中國建築之美」(1985.06.23-1986.01.26)、1985「建築攝影展」(1985.12.24-1986.01.05)等,可以窺見當時北美館以現代美術館之姿舉辦建築展覽時,建築藝術經常地被轉化為攝影作品展出,針對建築之美,也較常以二度空間的平面媒材來呈現,建築被化約為一種視覺美感之正面呈現,針對建築可能牽涉更多的社會、人文、設計、技術等多重面向甚或爭議性課題,則絕少碰觸。而且當時建築展覽通常是一種集體面貌或精神的呈現,而沒有創作者個人的存在,建築設計的原創作者是匿名隱身的,不像「開東合西」展覽中的參展建築師是勇敢直接地透過自己的創作作品來主張個人觀點。直到1987引進「1949-1986查理摩爾建築藝術(Charles Moore Buildings and Projects, 1949-1986)」展覽(1987.11.18-1988.01.31),台灣官方美術館才出現第一次以建築師個人作品為內容的建築藝術展覽;之後到1989年,才出現了「原相建築-李祖原建築展」,是為台灣建築師首度個展的舉行。

從1980年代後半邁入1990年代之後,台灣建築展覽的數量開始逐漸增多,足供觀察比較與討論,也因「開東合西」展的開創性與時代性,因此,將本研究之時間起始點定於1985年底的「開東合西」展。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對我個人來說,建築展覽是充滿挑戰與學習興味的專業課題與活動。」─林芳怡曾以媒體人、藝術行政及策展人等…身分,數度參與於國內外的台灣建築展覽,基於對建築展覽的熱情與期待,她將自身參與的經驗及觀察,於2022年重新編輯出版為《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一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