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作四O+一 | 誠品線上

將作四O+一

作者 中原大學建築系/ 陳宇進/ 林長勳/ 喻肇川/ 白省三/ 蔣雅君/ 劉可強/ 連振佑/ 曾光宗/ 劉彤彤/ 趙迪/ 仲澤還/ 郭肇立/ 黃承令/ 葉俊麟/ 林曉薇/ 黃俊銘
出版社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將作四O+一:中原大學建築系系館的建築設計於1970年初期,當時反映了歐美1960年代流行的粗曠主義風格,它的建築形式以功能性的元素做為構成基底產生一種類似沒有皮膚包裹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原大學建築系系館的建築設計於1970年初期,當時反映了歐美1960年代流行的粗曠主義風格,它的建築形式以功能性的元素做為構成基底產生一種類似沒有皮膚包裹的內臟組織的建築造型,在那個年代成為許多建築學子參訪體驗此一新風格的對象,同時也啟發學子們對於現代 主義建築歷史與設計的探索與興趣。 中原建築系在那個資訊傳達較封閉的年代,由此一嶄新風格的系館建築的使用以及教學啟動了新一階段的建築教育,於是另一個問題是:中原大學建築系或說大學做 為思想自由與表達自由的天堂,是否能夠從建築市場的限 制中找到自律來做為發展建築論述的基地?學校所在城市 的豐富歷史人文與地理資源如何觸發建築教學上的新議題,進而產生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實踐觀點?將作41期的復刊除了作為中原建築創系六十週年的紀念刊物之外,本期內容將針對前述課題在建築教育、建築歷史以及在地研究等三個面向呈現一些觀點與研究成果。期待這三個面向能夠進一步啟發中原建築在建築與城市形塑的智性討論上做為震央,帶出教學與研究的新面向。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中原建築六O+1 007 序/陳宇進 將作期許文 009 親愛的學弟妹/林長勳 010 將作副刊 致文/喩肇川 012 親愛的大家/白省三 建築教育 013 引言/蔣雅君 014 一位永遠的樂觀主義者/劉可強 024 一份參與式的註記及紀念/蔣雅君、連政佑、曾光宗、劉彤彤、趙迪 040 建築應包含生命之道-王振華老師訪談稿節錄/蔣雅君、曾光宗 052 寫在一甲子/仲澤還 062 藝術學派的建築教育-中原建築的源流/郭肇立 078 從時代脈動談建築教育發展/黃承令 098 建築系館興築歷史與文化資產價值/葉俊麟 120 文化資產保存的探究與實作-中原大學建築系教學及研究的文資在地實踐/林曉薇、黃俊銘、葉俊麟 133 中壢 Rediscovery/曾光宗、陳宇晉、夏曼嘉、陳薏如、呂治佳 289 檢索建築、關鍵字 301 將作歷史

商品規格

書名 / 將作四O+一
作者 / 中原大學建築系 陳宇進 林長勳 喻肇川 白省三 蔣雅君 劉可強 連振佑 曾光宗 劉彤彤 趙迪 仲澤還 郭肇立 黃承令 葉俊麟 林曉薇 黃俊銘
簡介 / 將作四O+一:中原大學建築系系館的建築設計於1970年初期,當時反映了歐美1960年代流行的粗曠主義風格,它的建築形式以功能性的元素做為構成基底產生一種類似沒有皮膚包裹的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796730
ISBN10 / 9865796732
EAN / 9789865796730
誠品26碼 / 2682040758004
頁數 / 328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20.2X2.8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700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文
中原建築六O+1
文-陳宇進(中原大學建築系 教授暨如系主任及所長)
我們正站在二十一世紀初建築場景重要變遷的新時代,新的資訊網絡系統與大眾媒體的能動性、數位製造以及參數設計技術廣泛的使用催生了新的建築文化。時代的變遷讓設計的完全數位化即將到來,設計的生產或設計的過程正在基礎上改變,我們必須關注此一變化,學校的建築教育因此必須反思。
然而,此一新的文化浮現在我們以往所相信的涵構主義與歷史形態學所建構的城市環境觀之中,面對這些新發展中的文化,建築系或說學院教育體系做為一個知識傳遞的機構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產生新的建築思想或進行特定實驗的場域?回顧1970年初期中原大學建築系系館的建築設計反映了歐美1960年代流行的粗曠主義風格,它的建築形式以功能性的元素做為構成基底產生一種類似沒有皮膚包裹的內臟組織的建築造型,在那個年代成為許多建築學子參訪體驗此一新風格的對象,同時也啟發學子們對於現代 主義建築歷史與設計的探索與興趣。
中原建築系在那個資訊傳達較封閉的年代,由此一嶄新風格的系館建築的使用以及教學啟動了新一階段的建築教育,於是另一個問題是:中原大學建築系或說大學做 為思想自由與表達自由的天堂,是否能夠從建築市場的限 制中找到自律來做為發展建築論述的基地?學校所在城市 的豐富歷史人文與地理資源如何觸發建築教學上的新議題,進而產生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實踐觀點?將作41期的復刊除了作為中原建築創系六十週年的紀念刊物之外,本期內容將針對前述課題在建築教育、建築歷史以及在地研究等三個面向呈現一些觀點與研究成果。期待這三個面向能夠進一步啟發中原建築在建築與城市形塑的智性討論上做為震央,帶出教學與研究的新面向。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將作41期的復刊除了作為中原建築創系六十週年的紀念刊物之外,本期內容將針對前述課題在建築教育、建築歷史以及在地研究等三個面向呈現一些觀點與研究成果。期待這三個面向能夠進一步啟發中原建築在建築與城市形塑的智性討論上做為震央,帶出教學與研究的新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