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走走停停: 美好日常的小旅行 | 誠品線上

我一個人走走停停: 美好日常的小旅行

作者 米果
出版社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我一個人走走停停: 美好日常的小旅行:一人旅行有著美好的毒,一旦嚐過那自由的甜頭,就覺得兩人以上的旅行好像有點擁擠。試著搭乘陌生的公車路線,或坐上跨縣市的長程客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人旅行有著美好的毒, 一旦嚐過那自由的甜頭, 就覺得兩人以上的旅行好像有點擁擠。 試著搭乘陌生的公車路線,或坐上跨縣市的長程客運,中途下站,看看小工廠,逛逛廟口和菜市場; 試著和朋友回到他的家鄉,跟他去早餐店吃蔥餅,吃麵線羹加很多辣油,半買半送扛回大大一袋花生,老朋友帶路的旅行,僅僅只是閒晃,竟然一點都不無聊。 以為很近的地方,其實很生疏。試著毫無計畫,試著迷路。 誰說一定要遠距離,搭上國際線的旅行,才叫旅行? 彼時的永康街,休日的中山北路,突然想去基隆,告別重慶南路書街……倒帶回去呼朋引伴的青春夏日,記憶會自動導航,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美好與殘酷,一併入味。 米果是台南人,但她總說「生為台南人,我很抱歉」為什麼? 因為回台南頂多去東市場買水煮玉米,去國華街口買美勝珍蜜餞, 請說說到台南做什麼事情最好?她的答案是:散步跟午睡! 不自在的日子越來越多,如果不把走走停停當作旅行,那生活就只剩下壓力了。 不用急著趕路,不把行李箱裝進焦慮,從從容容不強求看見什麼,拍了什麼,買了什麼,無論走到哪裡,都懂得享受一個人走走停停的品味。 每一次善待自己的旅行,就是自由的旅行,快樂的旅行。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作家新井一二三 專文特別推薦: 米果是我最台南的啟蒙者……有趣的是她在本書裡倒寫:真抱歉,自己是個無用的台南人,家住東門城外,成年後又大半時間都在台北,對台南的旅遊美食住宿一概不熟。然而,被迫說出在台南值得做的活動,她又說:午睡。除了地地道道的台南人以外,還有誰會說:最適合在旅遊勝地台南做的活動竟是於父母家睡午覺?這麼一來,我就衷心羨慕起她來了,有如我羨慕日本已故女作家森茉莉直到晚年都炫耀父親森鷗外曾經多麼寵愛過她一樣。 建築文資工作者 凌宗魁 同感共鳴: 跟著作者的腳步,回想起在臺南錯綜複雜的街巷中迷路但不慌張的悠閒心情,而在熟悉的臺北毫無目的晃遊的機會,長大後竟也如此珍貴。有些風景只出現在步行者眼前,而有些思緒也只有在散步時,才會伴隨著悠長記憶不經意的浮現。 社會學家‧作家 李明璁 旅行新態度推薦: 既然生活可以座落在想像的他方,旅行便能實現於日常的行走。而且,最好的單位就是一個人,隨心所欲走走停停。米果細膩而有餘裕地紀錄了自己的緩步足跡,從台灣到日本,以及持續每天都能再發現的自家台南。這本書訴説著大疫年代無法旅行至遠方的旅行新態度,邀請一起練習踏出這樣自由寬闊的新腳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米果米果台南出身,現居台北盆地邊緣。文字工作者,小說與隨筆雜文書寫者,網路重度使用者,台南出身,喜歡棒球與日本推理小說,不愛好萊塢電影和韓劇。最怕受邀演講座談,也怕走在路上被認出來。最喜歡逛菜市場跟超級市場,把自己餵飽是現階段最熱中的人生志業。得獎經歷:府城文學獎小說類首獎《遲暮》∕「書寫府城」散文類二獎《台南女兒》皇冠百萬小說獎決選入圍《朝顏時光》∕複選入圍《夏日彼岸》時報文學獎小說類評審獎《月光宅急便》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類二獎《天堂密碼》大田出版:《只想一個人,不行嗎》《13年不上班卻沒餓死的祕密》《初老,然後呢?》《濫情中年》。其他出版:《一個人的粗茶淡飯2:偏執食堂》《從前從前,我記得》《台北捌玖零》《一個人的粗茶淡飯》《台北‧同棲生活》《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一個人的無謀小旅行》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卷一:不急著趕路 014 一路以來的走走停停 018 彼時的永康街 024 休日在中山北路散步 028 終須告別的重慶南路書街 036 突然就想去基隆 042 穿越時空——台鐵宜蘭縣:瑞芳站 050 就算被全世界遺忘——台鐵平溪線:三貂嶺 058 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台鐵西部幹線:山佳站 064 友情帶路——花蓮的思念和情感 072 原本可以改變的……——梅屋敷那一晚 082 消失的三線路之夢——三橋町陳茂通邸 090 記憶的士林——我知道的郭琇琮醫師 卷二:有時日常,有時記憶 100 我的台南模式 104 全家盛裝的遊樂日 110 那就再見了,台南後站 114 在台北吃著台南小吃時的淡淡憂傷 120 台南北門路是青春的航道 126 身為台南人,我很抱歉 132 除了散步,也只有午睡了 142 太太們,洗頭囉! 148 林志玲的花嫁之路與王育德的春青地圖 154 文青醫師吳新榮的府城遊玩 卷三:自由的風 164 像川本三郎那樣的一人旅 170 下北澤有間「文學堂美容室retri」 174 一間要收門票的書店 180 日本寺廟的朱印新風格 184 愛上大阪天王寺或許是因為時代的蒼涼 192 那個黃昏在月台跟京都告別 198 留在金澤的小花傘 202 無人車站 206 一百年的地方藥局 210 日本新幹線的鍵盤聲 214 仙台忍者部隊 218 到仙台看樂天林英傑 222 仙台飛往台灣班機的臥底報告 228 【微小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一個人走走停停: 美好日常的小旅行
作者 / 米果
簡介 / 我一個人走走停停: 美好日常的小旅行:一人旅行有著美好的毒,一旦嚐過那自由的甜頭,就覺得兩人以上的旅行好像有點擁擠。試著搭乘陌生的公車路線,或坐上跨縣市的長程客運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797168
ISBN10 / 9861797165
EAN / 9789861797168
誠品26碼 / 2682148873005
頁數 / 23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大遊遊近處
----作家 新井一二三

俗話說「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看著米果寫的這本《我一個人走走停停》,頗有「小遊遊遠處,大遊遊近處」之感。
米果是我對台南的啟蒙者。看她寫的《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我才接觸到當代台南人的生活氣息。有趣的是她在本書裡倒寫:真抱歉,自己是個無用的台南人,家住東門城外,成年後又大半時間都在台北,對台南的旅遊美食住宿一概不熟。然而,被迫說出在台南值得做的活動,她又說:午睡。
除了地地道道的台南人以外,還有誰會說:最適合在旅遊勝地台南做的活動竟是於父母家睡午覺?這麼一來,我就衷心羨慕起她來了,有如我羨慕日本已故女作家森茉莉直到晚年都炫耀父親森鷗外曾經多麼寵愛過她一樣。
所以,在這本書裡我最最喜歡的一篇,就是她炫耀母親年輕時候雖然是個家庭主婦,但是每週兩次一定穿著外出服和高跟鞋到「洗頭毛店」做頭髮,因為母親認為「太太外出打扮是給丈夫面子」的〈太太們,洗頭嘍!〉。
在她過去的文章中,我讀過米果上中學的六年時間,每天中午母親親自送剛做好熱呼呼的便當到學校來。有曾經被母親如此疼愛過的記憶,她才會年紀不小了之後回父母家都能睡得那麼香吧!
其實米果的文章,即使寫故鄉台南都飄著旅行的味道。我估計那是她成年以後,大把日子都旅居他鄉所致。有了比較的觀點以後,連故鄉、當下居住的城市都有可能成為人生這段旅途上的通過點。而一旦開始把人生看作旅行,在異鄉待的時間也從走馬看花的觀光變成另一種日常。
果然米果筆下的日本,無論是東京還是大阪、京都、能登半島、仙台、福島,都那麼的生活化。也不奇怪,她在那些地方做的不再是觀光,而是觀察關東人和關西人的區別,選擇沒人排隊的站牌上公車,被強風颳走愛用多年的小花傘,替家中長輩買藥品。
她那種旅行,當然是資深旅行家才玩得來的。米果曾經留學東京,學到日語,也跟不同的人到過日本許多地方,積累了豐富的旅行經驗以後,才磨練出了懂得享受一個人走走停停的品味。
這本《我一個人走走停停》讓我聯想到日本讀賣電視台從一九七〇年起,每週日早上七點鐘播放的《想去遠方》(遠くへいきたい),以及NHK電視台從一九八三年起,每週日早上八點半播放的《小旅行》(小さな旅)。兩個節目介紹的旅遊目的地都不是外國著名的觀光地,而是日本國內並不起眼的小地方。
其實,我小時候,週日上午還另外有個旅行節目叫做《兼高薰的世界旅行》,才是每週介紹美洲、歐洲、亞洲等等不同國家的景點與人民生活的。可是一九五九年開始的節目到了九〇年便結束,因為對當年的日本觀眾來說,國外旅行已不再是新鮮話題了。
當旅行不再是流行時髦的活動以後,只有真懂旅遊樂趣的人才為了善待自己而去旅行。正如本書中的〈像川本三郎那樣的一人旅〉所寫。(順便提一下,同一篇寫到的政治學家原武史是我在早稻田大學政治系的同班同學。)
放在本書開頭的〈彼時的永康街〉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篇,讀來感覺極像以一群大學生為主角的電視連續劇,似乎在腦中屏幕上看得見小米果騎著自行車疾走台北的場面。那就是她剛離開台南與母親懷抱的時候吧。接下來的〈休日在中山北路散步〉和〈終需告別的重慶南路書街〉也是讓人懷念舊日台北的好文章。
有了時間上的距離,這些回顧過去的文章都具有旅行的味道。加上了異鄉人的眼光,旅行的意義都成雙重了。可見,只要有旅行家的生活態度,旅遊並不一定需要遠距離的移動。
尤其在疫情之下,海外旅行對世界大多數人而言,又變得極其不容易了。這個時候,以短距離旅行來代替遠行,不僅是好主意而且是絕對必要的。小遊遊遠處,大遊遊近處,並不是精神勝利法,而是在旅遊概念上的重要突破。

試閱文字

自序 : 【微小後記】米果

不能隨意出外旅行的日子,特別羨慕或說忌妒那些說走就走的「出門」。
出門未必是去到遠方的旅行,即使走在習以為常的風景裡,也會想盡方法當作人生一期一會的壯遊,唯有如此,才能讓旅行延伸到日常,日常不至於乏味。
我原本就不太計較旅行的遠近與長短,譬如在住家附近的便利超商拿起罐裝咖啡,會想起京都或金澤的某個時間與空間交會的瞬間,那時如何拿著咖啡去櫃台結帳,在那之後帶著咖啡去搭了什麼鐵道列車,去到什麼地方,那時感受到的月台光線與路人擦身而過的風……我確實很擅長回憶,而且自得其樂。
有時候哪裡也不去,光是從住家窗口俯瞰街景,也覺得去了遠方旅行,因此感覺快樂。這大概是天賦吧,在日常之中發現趣味的天賦。
拍照固然留下影像的證據,但文字更能鑽進歲月的毛細孔,當時若只是匆忙拍照就離開,想必沒辦法如文字那樣把種種藏在時間細節裡的感觸都留存下來。文字足夠讓風景跟心情都重新復活,很慶幸當初邊走邊經歷的種種,被當時的自己記錄得如此繽紛,文字描述的風景,氣溫、濕度、氣味,走走停停的各種思緒,像熱菜一樣,回溫之後,隨即恢復原有的色澤與溫濕度,口感接近,氣味甦醒。文字才有辦法復刻到如此逼真,這是文字獨有的魔力。
每一次出門都是旅行,而每一次旅行也只是出門去走走而已,當天往返,或十天,半個月。在大疫來襲的這兩年,那些出門走走或出門旅行所反芻的滋味,說不定就是滋養自己不至於太過消沉的養分。
明明是自己寫的文字和經歷的事情,讀來卻興致盎然。好幾個篇章都用了Reset這個字,好幾處的語境都鋪陳了自己出門行走的脾氣跟神經質,我可能是透過那樣的走走停停,試圖跟憤怒或消沉的自己和解。記憶真是潤澤挫折的甜湯啊,尤其美好的記憶,更是解藥。
很感謝寫下文字的自己,為了眼前風景去查閱資料猶如掉落時間缺口進行一場又一場時空旅行的自己,看起來那麼勤勞認真又樂在其中。
也感謝閱讀文字的你們,這些文章稱不上遊記,也沒有導覽,頂多在微小風景裡面找到足夠讓人喜悅寬心的樂趣,而那些風景也不純粹是風景,有時候是閱讀跟記憶的風情。
日本滑冰選手羽生結弦說,他的身體裡面一直住著九歲的自己,九歲的自己對他大喊,跳吧!所以4A迴轉是他跟九歲的自己一起跳的。
我發現這些篇章的文字裡,也住著不同年齡的自己。童年的自己,青春的自己,移住他鄉的自己,旅行途中慌了手腳的自己,對昔日念念不捨的自己。而今跟過去的自己相見,老實說,真羨慕當時的勇敢與冒險,還有快樂。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路以來的走走停停〉

記憶裡,最初的旅行,是跟隨父母從台南住家搭興南客運返回鄉下老家,當時年紀小,自以為那就是旅行。
老舊的客運車,普通班次,站站停,停在沿線每個村子口,站牌旁邊往往是柑仔店、飼料行或鐵皮搭起來的陽春候車亭。以我當時趴在車窗的小孩視野看出去,每個站牌往後延伸的田埂小徑,充滿冒險元素和想像空間,那是以返鄉為名的美好旅行。
長大以後,旅行憧憬的目的地,變成飛機出境的來去匆匆,行李箱內容物是把日常縮小成幾天幾夜的換洗衣著,加上瓶瓶罐罐和各種充電線,再把旅行的回憶換成購物的重量扛回來。海外旅行其實很緊張,既有語言隔閡也有陌生環境的疏離,往往在疲累湧上的瞬間,感覺鄉愁在逞強的裡側給了自己一個擁抱,瞬間就會想要回家,就會苛責自己幹麼不留在家裡耍廢就好,明明可以輕輕鬆鬆,為何要把旅行當成作戰計畫一樣。有過幾次就真的在異國旅行投宿的旅館關了一整天,看電視,吃旅館大廳投幣買來的飲料與泡麵,自認為找到適合自己的放假模式,在一人的房內大聲笑出來。
特別在外國語環境裡拚搏一整日之後,突然就想起那些在台灣小鄉鎮的小旅行,仗著語言人情互相依偎的暖度,整個人就算放鬆成海綿那樣隨興,即使毫無計畫也無所謂,就算迷路也總會找到方向,只要開口問路就能連上導航方位。
然後就開始嘗試搭乘陌生的公車路線,偶爾也坐上跨縣市的長程客運,或搭台鐵普通列車,在任何未曾去過的小站,學日本節目《日本電車之旅》(日本テレビ/ぶらり途中下車の旅)那樣沒有計畫地散步。去看看田裡面種些什麼,去瞧瞧鄰近的小工廠生產什麼,找一個類似廟口或菜市場的地方,那裡必然有在地人用餐的小店,吃CP值很高的B級美食。當日往返也不難,當成親近台灣的習作。
也喜歡跟著朋友回他東部故鄉,穿拖鞋跟他去吃早餐蔥餅,去吃麵線羹加很多辣油,去他阿舅做生意的老店,半買半送扛了他們自家生產的花生,回家上網一查才知不得了,竟然是網購大熱門。
被當地人看出陌生人的破綻也不用害羞,雖然還是有被識破的尷尬,但陌生人就陌生人,尷尬就尷尬,原來就只是路過而已。陌生的地方往後也未必有機會再來,但寫成記憶之後,就變成自己旅行記憶的領地,感覺還是開心。
往往以為很近的地方,反而覺得疏離。小鄉小鎮未必是旅遊景點,只要有居民的日常,走一趟就帶回各種趣味。沿著鐵道或省道縣道,有人情牽連的地方就跟著人情回家,有傳說的地方就跟著傳說前去朝聖,做個有感情有溫度的歸人或旅人,就算小鄉小鎮,也是美好的旅行。
旅行於焉有了新解,只要出門就是旅行,即使搭公車去了幾站以外的菜市場,盡量把自己喬裝成旅人,喬裝未必靠外在裝扮,內心轉念就好,自己領銜主演的小劇場,一人就可盡興。畢竟日子裡的不自在越來越多,如果不把移動當成旅行,那就只剩下生活帶來的壓力,雖然旅行也有壓力,但因為是旅行,所以沒關係。
於是去了遠方的旅行,也走入異國的小鄉小鎮,就算是都市,也盡量去冷門景點,人不太多,不擁擠,可以安靜走一個早上或一個下午就好。旅行有了自己定義的道理,不急著趕路,迷路就當作邂逅新風景,人生彷彿走入另一幅地圖,這樣也不錯。

〈彼時的永康街〉

我是末代的淡江大學城區部學生,大三開始,被學校放逐到市區,沒有校園,下課之後,只能以「自然溢出」的狀態在永康街周邊活動,直到畢業,內心都存在一股被淡水校園棄養的悲傷。我對那兩年的城區部歲月,其實不太有校園相關的記憶連結,倒是對於彼時的永康街周邊,充滿遊蕩與吃食的回憶。
永康街、麗水街、愛國東路、金山南路、金華街、信義路,或過馬路,去到遠一點的連雲街和東門市場,大抵就在那樣的區塊當中,租屋、上課、解決三餐、散步、閒晃,度過大學最後兩年和職場菜鳥的最初一段時光。
城區部正門面對摩門教堂,後門一整排影印店,還有一、兩家平價麵店。金山南路有寶宮戲院,隔壁是北平西來順,十字路口有國際西點麵包,過街就是東門市場。大三那年,曾經租屋在愛國東路口,加油站對面,同棟大樓有貿易商行還有牙科診所,電梯十分老舊,運轉有雜音,還有不小程度的搖晃。
自助餐多數集中在金華街,金華街與麗水街交叉路口有神祕官邸一座,小平頭特勤人員故意偽裝成平民模樣,在對面的7-ELEVEN騎樓探頭探腦,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金華街走到底是大專青年活動中心,每個學期,學校都會借用活動中心開週會,一學期僅有一次穿著大學服去開週會,大學服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至今仍然沒有答案,那活動中心偶爾會播放免費電影,但是寶宮戲院的片子似乎比較精采。
學校附近雖有「政江號」,但是上完體育課會去吃冰的小店其實在永康公園對面,除了賣傳統剉冰還有賣雞絲麵和台南小吃。冰店附近有一家寫真相館,相館櫥窗有一幅大將軍的獨照,還有一名當紅女星的學士照,不過同學口耳相傳的學士照名店是公館的「老二」。
永康街周邊仍然是住宅區模樣,幾乎沒有超過七層樓的電梯大廈,倒是有好幾間古老的日式房舍。老式公寓隔成小房間租給學生,或是小家庭挪出一間房,分租出去,大抵還是老舊社區的生活形態。永康公園最好吃的牛肉麵在靠近公廁邊的鐵皮違建內,牛肉麵隔壁有賣青草苦茶的攤子,牛肉麵店老闆是個鄉音很重的退役老兵,滷菜很豐富,手頭不那麼緊的時候,還可以跟同學湊點錢,切一盤鯊魚煙來相添。
永康街上的「高記」還只是一間小店,對面巷內的「誠記」越南麵店頂多算是個攤子,「鼎泰豐」生意不錯,但還不到排隊的程度。但我們最愛的還是巷弄裡的「好公道」,店門口俐落捏著小籠包的年輕師傅個個嗓門超大,他們的油豆腐細粉跟炸銀絲捲是學生口耳相傳的極品,套一句現在的網路評比用語,CP值超高。
信義路有三商百貨,隔壁陡峭的窄樓梯走上去,有相當好吃的餛飩湯與擔擔麵。三商百貨對面是「嘟嘟百貨」,嘟嘟百貨二樓的髮廊,有我此生的平板燙初體驗,化學臭味很重的平板膏將頭髮黏在長度不同的彩色板子上,板子層層疊起來,頭好重,好像什麼奇特的武士造型。
信義路往新生南路的方向走,會經過霜淇淋很好吃的義美門市,以及生意看起來不太好的新光百貨。大安森林公園還沒個影子,國際學舍還在,對面轉角有小美冰淇淋還有賣狗的寵物店,跟同學約在那裡碰面時,就說「狗園見」。連雲街那一側,有好吃的老鄧擔擔麵和粉蒸排骨,當時也是小店。畢業之後短暫租屋在連雲街公寓頂樓加蓋的違建,住在樓下的房東太太是大家樂組頭。
麗水街有三到四家可以吃便宜合菜的川菜館,某一年跟金門當兵放假回到本島的學長吃飯,電視突然出現快報,蔣經國過世,新聞主播說,「我英勇三軍將士仍然堅守崗位捍衛金馬前線」,轉頭看見拿起酒杯喝紹興酒的學長一臉愕然。
麗水街上,有一間紅色門框的長春藤西餐,卻是畢業之後領了薪水才有膽子前去消費下午茶。永康街的服飾店不多,特別鍾愛一家「愛麗絲」,跨了兩間小店面,應該是與當今芒果冰館隔著小巷子相望的一樓。服飾店地下室後來開了二手書與CD店,更早之前是一間「菸」霧瀰漫的撞球店,班上男同學剛去當兵,第一次放假去敲桿就遇到憲兵臨檢,但那時已經解嚴了啊!
當時的永康街,以及永康街周邊,頂多算是生活機能不錯、吃食便利的住宅區,安安靜靜,僅僅是下課之後聚在路口稍微大聲喧譁都覺得過意不去。來往多數是穿著家居服的在地居民,或是利用學校空堂在巷弄之間遊蕩的大學生,譬如我這樣的二十歲前後,初次的台北生活,青澀的台北人體驗。
幾個十年經過,鼎泰豐成為國際名店,高記擴充為氣勢驚人的超大店面,之後又因為建築法規問題而歇業,誠記越南麵食變成商圈的傳說,好公道改名金雞園,寶宮戲院消失了,國際西點麵包和三商百貨也不見了,二樓的好吃餛飩與擔擔麵聽說歇業很久了,曾經在麗水街風光過好幾年的「京兆尹」而今何在,而「魚夫家飯」的老闆都已經移民台南了。
連雲街的老鄧擔擔麵裝潢成古色古香的餐館,過不了幾年又搬遷縮小了店面,政江號變成美食雜誌爭相報導的懷舊老店,消失的國際學舍和對面的狗園已經成為世代辨認的關鍵字,永康街與麗水街和金華街延伸到昔日大專青年活動中心的一大片區域,變成多國料理餐飲的一級戰區和房價驚人的蛋黃區,芒果冰一躍成為觀光客的最愛……這裡已經變成國際級的「永康商圈」,不是安靜的住宅區,不是二十歲前後的頹廢大學生可以坐下來吃碗麵、切盤滷菜或鯊魚煙的尋常巷弄,何況那永康公園旁邊的鐵皮違建早就拆除了,記憶裡的牛肉麵跟青草苦茶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
彼時的永康街,完全回不去了,這就是歲月的美好與殘酷啊!

〈身為台南人,我很抱歉〉

雖然在台南出生,也在台南住了幾十年,可是被外地朋友問到一些關於台南美食旅遊住宿的情報時,常常會覺得自己是個無用的台南人。
我家一直都住在東門城外,短暫搬到城門邊,也真的是短暫幾年而已。小時候會進城,大概都是到西門路找姨嬤,如果是小感冒或腸胃炎,就去大舞台保齡球館對面的日本房子找舅舅看病拿藥。偶爾全家去沙卡里巴吃雞肉飯配四神湯,或去中正路「小小大東園」吃桌菜,也去過台南火車站二樓鐵路餐廳吃過合菜。除夕之前匆匆去王冠百貨買新衣,過年回將軍鄉老家就順便去南鯤鯓拜拜。除此之外,好像都在東門城周邊晃來晃去,家裡幾乎三餐都開伙,小學走路回家吃中飯,中學六年帶便當,很少「吃外面」,最常吃的外食是「外省麵」外加一盤滷菜。
到了高中才有機會每天騎腳踏車進城,也才能在週六半天課之後,跟同學背著書包相約去南門路迦南吃鍋燒麵,再以紅豆牛奶冰收尾,也常去吃府前路與開山路口一家清蒸蝦仁肉丸。我開始跟台南小吃產生連結,大概是高中那三年,最喜歡當歸鴨麵線、蚵仔煎,還有鱔魚意麵。
離家讀書工作之後,就算假期返鄉,也很少出門,光是吃母親親手烹調的飯菜就能撫平異鄉過活的各種委屈了,何況還有水果甜湯,燒番麥蒸花生官田菱角等等。如果正餐之間嘴饞想要吃點什麼,頂多就在巷口街口或走路騎腳踏車方圓十分鐘路程之內覓食,吃久了就有感情,從老闆老闆娘年輕時候吃到他們兩鬢斑白,而自己也青春不再。「呷慣習」這種說詞,拿出來跟美食導覽那種拍胸脯保證的氣勢相比,原本就有差。
別人來台南衝刺美食,我是回家吃媽媽煮的菜,餐與餐之間,頂多在住家附近散步,至多就是騎腳踏車去成大繞一圈,帶幾個明新的麵包回來,或去看看博愛路的南一書局或信用文具店還在不在,直到博愛路變成北門路,而信用文具店也搬走了。
我家住的這一區,入夜之後不到九點鐘的街景,彷彿台北街道的凌晨三、四點。爸媽都是九點過後就進入睡眠狀態的人類,如果我還在家裡晃蕩那還真是孤獨。偏偏這個城市又很好睡,晚飯過後就愛睏,倒頭睡到翌日天亮根本是常態,午飯過後也一定要睡午覺,也因此有朋友問我,到台南做什麼事情最好?不就是散步跟午睡嘛!不過這建議通常不被採納。
被要求導覽台南的時候會瞬間腦袋一片空白,畢竟東區長大的孩子對安平一點都不熟,聽說在安平長大的孩子可能也對東區完全沒概念,總之就是類似三壘手跟右外野手的守備範圍差很遠也就是管區不同的意思。我對城內那些巷弄的記憶完全來自阿伯與姑丈在民權路開布行做生意的過往,還有四姑住在關帝港旁邊的二樓,我們曾經坐在客廳看過那年的奧運體操比賽,往後到那附近來來回回走了好幾次,記憶就會一路尾隨,恐怕也是導覽做不來的千絲萬縷。
常被問到,台南旅遊住哪裡好?這是難度最高的題目,畢竟回台南都住家裡,旅館飯店民宿全都不熟,後來認識了謝宅小五就全都推給他去安排。要不然問我老爸,他就說住台南大飯店,但是比台南大飯店還要大的飯店已經越來越多了。
許多朋友來過台南好幾次,看他們在臉書或IG秀照片,我開始反省自己真是失格的台南人。觀夕平台沒去過,四草大眾廟沒去過,漁光島沒去過,高跟鞋教堂沒去過,阿明豬心沒吃過,好多牛肉湯根本不知道在哪裡,好多老屋改建的酒館咖啡館完全沒去過。我還是那樣回到台南就睡很飽,窩在家裡吃家裡,頂多去附近的菜市場吃涼麵吃虱目魚粥,吃大灣煎粿,或是拎著提鍋去買外省麵或米粉湯。如果常吃的店變成排隊名店,也只是在網路上唉幾聲,或感嘆味道不如以往,但那也勉強只是精神勝利法,然後覺得往後就算吃不到也是人生必然的分分合合,再去跟其他店家萍水相逢應該也不錯。如果遇到假日,光是想到一些名店或鬧區或風景區擠滿人,就自動縮回來,真的很沒用。
過去曾經有好幾年,台南要說觀光或是小旅行根本沒個影子,安安靜靜的,沒變壞也沒更好,至少有許多人默默把城市的水準撐起來,被讚美為宜居城市的時候,會覺得不太好意思,但是轉過身立刻驕傲得很。雖然說是個適合散步與悠然過活的地方,可是騎樓通常被佔用做生意,再因為並排停車的關係,行人只好被迫走在快車道,關於這點,歷任市長都沒辦法改善,多少也是因為市民沒共識,唉,真的很抱歉。
若聽到有人讚美台南人親切熱情,也會想起習慣「結面腔」的鄉親也不少,但一開始結面腔不代表未來沒辦法長久交往,結面腔的另一層意思或許是害羞也有可能是不習慣熱情,關於這點,也很抱歉,畢竟我也很會結面腔。
台南變成島內文青旅行的顯學還兼具美食衝刺的聖地,台南人嘴裡抱怨,可是到了我這年紀反而覺得寬心,總是可以讓年輕人願意回來或願意留下來,可以生活還可以賺到錢,那就是這個城市讓人願意親近的理由,沒什麼不好。
可是身為無用台南人對於觀光導向的美食旅遊導覽還是過於消極,沒去過的古蹟還是沒去過,不知道的名店也覺得無所謂,總之回家就過著與昔日相同的日常,何況很睏的時候都睡得不錯。通常都是因為來訪的朋友指定要吃什麼或要去什麼地方,才開始研究路線,聽說棺材板很有名或小卷米粉很不錯,才特別去吃吃看,這樣想來,也真是抱歉。
雖然我是個對觀光事業沒有幫助的無用台南人,朋友們都是來台南體驗生活,我卻是回到台南就想當廢人,但還是感謝大家這麼喜歡台南,喜歡的理由,我們默默理解就好。

〈一百年的地方藥局〉

從香林坊到片町的金澤鬧區,幾乎看不到連鎖藥妝店,尤其是在其他大都市稱霸的松本清。根據以前在日本旅行的經驗,如果在東京或大阪打開手機查詢,那些在地圖上冒出來的藥妝店分布點,大概會讓密集恐懼症的人感覺驚恐吧!
赴日旅行難免要執行長輩交代的藥品採買任務,以前大概就是挑一家連鎖藥妝店,一次購足,一起退稅,提著密封的透明塑膠袋,標準觀光客的模樣。可是在金澤旅行,尤其走非典型的行程時,眼看就快要離境了,那就不必執著於「激安」的價格,在七尾這個靜謐小站突然有一個多小時的空閒時,決定到商店街去碰碰運氣。
先走到一個叫做「Ribbon通」的商店街,可能因為時間還早,多數店舖都掛著「準備中」的小木牌,一間食堂飄來熬煮高湯的柴魚醬油味,放在店門口等著廠商來回收的整箱玻璃空罐,還殘留著前一晚酒客留下來的啤酒氣味。
走到離車站遠一點的「一本杉」商店街,發現商店街轉角,有一間中山藥局,門口貼著退稅的海報。既然可以退稅,那就推門進去。是很傳統的街角藥局,店員是兩位打扮跟談吐都很優雅的熟齡女士,看到我拿出護照表明要退稅,立刻戴起老花眼鏡,拿出櫃台抽屜裡A4大小的護貝紙張,按照上面的步驟操作收銀機,接著拿出退稅申請單,正在煩惱如何填寫時,我說自己來填比較快,優雅的兩位女士立刻露出笑容,一邊鼓掌一邊笑說得救了。其中一位女士說,「這政府真是的,既然要給外國人退稅,手續應該更簡便才對啊!」另一位女士則是不斷道歉,「結帳花這麼多時間真是不好意思。」
這時,狀似熟客的一位老先生推門進來,指著自己的鼻子,嚷著要買治療鼻塞的噴劑,而且堅持要習慣的老牌子。之後又來了一位拄著助行器的老太太,要找對付花粉症的厲害口罩,還問老闆怎麼不在店內,女士們說老闆出門送慢性處方給客人了。完全就是街角鄰居的閒聊,我站在其中,很享受那樣的溫暖人情。
之後上網查詢才發現這間藥局創立於明治三十九年,已經超過百年歷史了。地方藥局要對抗連鎖事業的拓展勢力,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啊!也因為造訪這樣的老舖,原本只是購物消費的心境,瞬間就充滿敬意了。

(未完待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每一次善待自己的旅行,就是自由的旅行,快樂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