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整理就可以變有錢? | 誠品線上

為什麼光整理就可以變有錢?

作者 尹善鉉
出版社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為什麼光整理就可以變有錢?:有錢人的定義: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想去的地方,不管國內還是海外,都可以去;能夠消除對未來的不安,得到隨心所欲的自由!只要整理,就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有錢人的定義: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想去的地方,不管國內還是海外,都可以去;能夠消除對未來的不安,得到隨心所欲的自由!只要整理,就可以聰明購物;只要整理,就可以把零錢變成很多錢。有錢人的整理術,比我們想的還簡單!為什麼放在皮包的錢總是一下就花光?為什麼老是嫌房子太小衣櫥太小桌子太小?空間永遠不夠用?為什麼需要的東西找不到?不需要的買一堆?為什麼時間一直趕來趕去?人際關係永遠搞不定?當這個世界不斷對你說「必買」「滿意再付款」「免費試用」「人脈很重要」,你的空間與時間,就堆滿了不必要的浪費,你的成長存摺就愈來愈空……整理的習慣,就是累積金錢的習慣;整理的奇蹟,就是讓你變成有錢人!本書告訴你──用「經濟成本」來整理,堆積在角落的跑步機過去是最昂貴的曬衣架,現在馬上可以為你省下一坪房價;用「心理術」來整理,用不到的東西,將來百分之九十以上也用不到;用「個性」來整理,一直拖欠房租,藉口一堆的人,住的地方一定混亂又擁擠……用「每日一丟」來整理,享受清空的力量,培養合理的消費習慣。用「獎賞」來整理,只要有整理,每天給自己300元,持續100天,就有30000元!改變人生命運,一步一步實現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現在就整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尹善鉉Very Good整理顧問代表,「舍堂」新職業創職家協會副會長。是以「韓國首席整理顧問」身分吹起整理風潮的主角。2012年出版第一本著作《一天15分鐘的整理力量》,書中包含作者獨門的特別整理技巧,一出版即登上銷售排行榜,顯示這段期間以來讀者對整理資訊的需求相當強烈。這本書到目前為止已經銷售超過20萬本,持續受到讀者的喜愛。第二本出版的著作是《跟任何人都能打好關係》,內容傳遞了關係也如同空間及物品一樣,如果不整理就會造成時間、金錢、能量、感情被剝奪的事實,引起讀者相當大的共鳴。本書《為什麼光整理就可以變有錢?》裡,他把焦點放在從事整理顧問或演講時遇到許多人最常提到的整理功效中之「經濟效果」,並介紹可以防止漏財的整理方法。作者想讓大家明白「整理」對成為有錢人的影響有多大,同時還介紹了對有效整理方法的研究結果,希望提供給讀遍整理書籍,卻還是無法養成習慣的讀者,讓他們消除心中的鬱悶。但願透過這本書,讓致富的好運找上讀者。■譯者簡介蕭素菁畢業自國立政治大學東語系韓文組,並赴韓取得漢陽大學社會系碩士學位,現為信義社區大學韓文老師。譯著有大田出版《一天》、《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以及《離開後留下的東西》、《李祐汀〈2天1夜〉幕後笑淚紀實》等逾30本。 目前最大心願為「核電歸零」。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1部 想成為有錢人__先從「整理」開始阻礙我們成為有錢人的那些事 不整理家裡時的機會成本 成為有錢人的方法「整理」,可以讓人成為有錢人的理由 「整理物品」是管理支出的第一步 將四散的零錢聚積的「金錢整理」 只要整理,就不會想購物 整理能創造成功的機會 整理的蝴蝶效應 挑戰!整理力百日專案 寫整理承諾書 擬定補償計劃 寫整理日記 第2部 整整齊齊__成為有錢人的整理祕訣清空—為了培養合理的消費習慣 「清空」的機會成本 拖延物品清空的原因 清空物品的標準 清理的兩種方法 清空,可以補貼家計 防止漏財的理財方法 從整理皮夾開始 是否掌握一個月的固定支出有多少 培養記帳習慣的方法 整理收據的祕密 整理繳款單,不做就會後悔 整理帳戶,找出存錢目標 可以減少不必要支出的家庭整理法 家中到處都藏著錢 整理冰箱,一點也不難 可以變出衣服穿的衣服整理魔法 小孩的讀書習慣從養成整理習慣開始 好好善用收納工具 不購物計劃 投資時間提高收益的工作整理法 有錢人絕不浪費時間 把不需要的工作拿掉 製作時間帳簿的魔法 用珍貴的事把一天填滿的喜悅 未經整理的資訊無法發揮價值 第3部 如果想維持像有錢人般優雅的生活動一動身體的人 優雅過生活的方法 計時器的力量 思考整理的黃金時間 打造一個可以專心的場所 整理後的生活開始 慢活Day計劃 自言自語的效果 對於不整理的家人 整理溜溜球效應的祕密 後記 附錄 | 家中整理專案

商品規格

書名 / 為什麼光整理就可以變有錢?
作者 / 尹善鉉
簡介 / 為什麼光整理就可以變有錢?:有錢人的定義: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想去的地方,不管國內還是海外,都可以去;能夠消除對未來的不安,得到隨心所欲的自由!只要整理,就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794761
ISBN10 / 986179476X
EAN / 9789861794761
誠品26碼 / 2681422462003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浪費,不是買了昂貴的東西,而是買了不必要的東西……

MBC精選紀錄片《你想存錢嗎?》節目外景車前往全職家庭主婦A的家中整理。錄影當天,打開玄關門進去一看,客廳或廚房到處堆滿了東西,看起來就像倉庫一樣。
「只要看到廣告,就會忍不住想說『這個好便宜啊!』所以我也不自覺地就按下結帳鍵了。」
A很喜歡用手機網購,在團購網甚至已經達到VVIP的等級。因為每天看更新的商品目錄很有趣,再加上付款方式簡便,宅配快速又便利,所以就經常網購。買東西變得容易,加上買得又多,家中因此堆滿了物品,打掃和整理工作也變得更麻煩。她經常連家中有什麼東西都搞不清楚,已經買過的東西沒有好好利用,結果又再買新的。這也是製作小組為什麼找我當整理顧問以及採訪我的理由。購買後收納,收納之後再購買,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我們有必要先針對用不到的物品加以處理。
整整花了六小時,藉由整理將不需要的物品篩選出來。只用過一、兩次的東西以後也用不著,放到忘記的食材已經超過有效期限,也不能再吃了。光義大利麵醬料就有高達十種,其中有一半以上都還沒用過。那些因為便宜、因為折扣而買的物品,都化為垃圾。不過,這些都還不是真正的問題。
問題在於這些小額支出累積下來,竟然變成佔月薪百分之七十~八十的信用卡卡費。如果再加上負擔購物以外的固定支出,每個月的薪水就會透支而不夠用,有時甚至需動用到帳戶裡的存款。
理財教育專家諸閏景先生指出很多人都誤解了「浪費」的意義。所謂「浪費」,並不是指購買昂貴的東西,而是意味買了不必要的東西。A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持續浪費,透支的帳戶正是因浪費而導致的當然結果。
不管是經濟匱乏的過去,還是物質充裕的現在,大家的錢同樣不夠用,但是有個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現代人家裡會堆滿用不著的物品。那些經由整理顧問建議而決定丟棄未使用物品的人,他們一邊看著用麻布袋丟掉的好幾袋物品,常會一邊苦澀地說:「當時決定買那些東西時如果能更慎重些,恐怕現在就變有錢人了。」不能量入為出,是現在人們無法擺脫金錢壓力的最大理由。
不過另一方面,在不斷創造更多慾望的消費社會裡,要無視這一切而活是件困難的事。這個世界不停地說「這個用用看、那個必買、那個也試試。」為了解決小小的不便,為了短暫的快樂,為了獲得擁有的喜悅,讓受到其中某種誘惑的人打開皮夾。就像我們常會看到中樂透的人幾年後傾家蕩產的報導一樣,如果不看緊荷包,一下子錢財就漏光了。
既然如此,該怎麼做才能在誘導消費的社會裡守住錢財呢?
希望大家能以節制擁有的慾望、養成合理的消費習慣為目標,將「整理」付諸為人生行動。只要動手整理,就能夠掌握自己擁有了哪些物品,然後再將用不著的東西丟掉。這樣自己將會更清楚「原來這個東西不一定需要」「類似的東西不買也沒關係」「這些東西要趕快拿出來用」。
在整理的同時,也可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且客觀認知到物品是為了滿足需求的工具,而非為了作為擁有及慾望對象的需求。
那麼在整理過後,A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
「孩子們很喜歡趴在地板上畫圖,但是在房子整理好之前,家裡空間太窄了。最近看到他們已經可以在家裡跑來跑去四處玩,然後趴在地板上畫圖,心裡覺得很滿足。我再也不希望回到房子整理前的狀態。」
她說終於領悟到什麼樣的消費習慣才能讓家人幸福。以前碰到打折時,看到玩具一定會買,現在是覺得有需要才買。購買生活用品或食材也是從原本「打折時先買起來存放」的習慣,改變成「沒有」「不夠」「有需要」時才買。結果信用卡帳單金額慢慢減少,她自己也開始有了信心,覺得一定可以改變帳戶裡的赤字。
很多人無法從浪費的束縛中解脫,一直生活在金錢流失所帶來的壓力和家中物品堆積的壓力之下。在參與《你想存錢嗎?》記錄片製作後,我決定讓更多人知道金錢與整理之間的緊密關連,同時告訴他們可以整頓金錢與物品的具體方法。這就是我出版第三本書的契機。
若是沒有合理的消費習慣及儲蓄習慣,就不可能成為有錢人。下定決心要節省,但是信用卡費卻總是比預期高出許多。如果覺得存錢很難,那就從「整理」先試試看吧。從心理改變不容易,若是能從身體開始行動,心理自然也會隨之產生變化。
與其花心思存錢,不如先把焦點放在錢到底花在什麼地方,從這裡開始「整頓財務」。一旦開始想理財,對金錢便會產生喜好與關心,進而醞釀節省的念頭。如果是有衝動購買習慣的人,可以從「整理物品」開始。當你著手整理物品時,自然會去思考物品的本質,也會思考哪些東西該買或不該買的標準是什麼。只要能做到這樣,就不會受到短暫轉換心情的需求或想擁有的慾望所影響,更不會被行銷戰略所迷惑,而花了原本不想花的錢。
想當有錢人嗎?如果是,請在閱讀本書的同時,將「整理」當成生活的長期行動,撥時間專注投入,把用不著的東西果斷地丟棄,將家裡的物品重新清理整備。這樣不管賺多少錢,也不管世界如何改變,都可以不受慾望支配或陷入壓迫感之中,同時也能體驗守住自己錢財的方法。整理過後的生活,會讓人更為從容和自由,也能讓金錢財富更加充裕。

內文摘文

p.25-p.27 「整理物品」是管理支出的第一步

《錢包斷捨離就能招財》的作者是日本超強的工廠成本控制顧問羽根田修,書中講述了他從事租賃事業的經驗。他在觀察房客之後發現,房租遲繳的人所具有的共通點之一就是房間都很紊亂。他藉由這樣的經驗,領悟到「整理整頓與儲蓄之間的關聯性」。只要開始動手整理,就會反省「自己為什麼會買這些用不著的東西」?然後也會發現導致花錢浪費的因素。因為整理行動會促使自己思考物品的本質,同時判斷其價值,以後就知道要依照需求購物。至於那些丟掉也無妨的東西,下次就乾脆不要買了。
在整理諮詢到一半時,有人會經驗到所謂的「精神崩潰」。有的人想逃離現場,說需要出去一會兒;也有人說他需要先去小睡一下,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狀況。把隱藏家中每個角落的物品攤開擺在眼前,這是相當稀有的經驗。在確認到目前為止自己買了多少東西、有哪些東西沒用過時,很容易對自己從過去到現今的生活方式感到混亂,甚至產生懷疑。所以排斥看到那些東西,或是感覺到疲憊,都是很自然的現象。
經歷過一次天翻地覆之後,所有物品都將找到它自己該有的位置,此時你就能了解,整理過的家裡讓人感到多麼寬敞和幸福。而且你絕對不會想再回到從前的那個家,更不會想再買那些被丟掉的東西。在整理的同時,許多人還下定決心要過新的生活。美國整理專家協會(NAPO)曾經訂下整理諮詢顧問的使命,那就是「幫助每個人能生活在平和而有秩序的環境中,並讓他們養成新的習慣。」如同上述使命一樣,整理諮詢不只是要改變空間,還要讓諮詢者的消費習慣或行動模式產生變化。
雖然聘用專家在一天之內結束完美整理,也是一種方法,但是藉由自己親手整理,更加能引起生活上的變化。為了這些想親手整理的朋友,很久以前我就曾經在「整理力咖啡館」中規劃了幾個特別的專案,包括「每日一丟」「每週整理一項主題」「每日達成三項目標」等等。其中最多人參加的是「整理力百日專案」,參加者要在百日之內每天執行整理的任務。整理的任務主要是針對空間、金錢、時間、關係等容易導致壓力與浪費的因素加以整理。
一百天的時間或許會有負擔,但是如果想使某種行為養成習慣,通常需要一百天的時間。參加的人在一百天之內,可以感受到專注於「整理」的特別經驗。一邊將不用的東西處理掉,一邊遏止購買的衝動,讓家中物品物盡其用的同時,也等於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這樣不僅得以清理整頓家中的環境,存錢的自信與習慣也會自然地養成。

p.27-p.31 將四散的零錢聚積的「金錢整理」

很多實際參加過「整理力百日專案」的人員都說,他們藉由整理任務體驗到了消費生活的變化。
小可愛的案例最具代表性。
:「我現在會將購物清單先輸入手機裡,所以只會買有需要的東西。結果我發現,購物的時間減少很多。以前都會花很多時間逛街看商品,而且常有衝動購買的情況。」
:「好像有比較節制消費慾望了。現在要買之前都會再三考慮,確認是不是必買的東西,所以不會再買一些沒用的東西。此外我對物品的態度也有改變,不會『因為貴,所以捨不得用』,反而覺得應該要『盡情地使用』才對。想法改變之後,產生一種自己不再受物品支配,而是成為物品主人的感覺。」
粉紅色可以看得到顯著的成果。
:「在超市要買東西時,已經養成習慣會再問自己一次:『真的有需要嗎?』這個結果讓信用卡費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當我們向參加者調查印象最深刻的任務是哪一項時,很多人選擇「金錢整理」任務。有人說這是婚後第一次和老公一起討論目前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財務計畫,還有會員發現休眠帳戶裡竟然有一筆沒流動的錢。有的人在整理支出帳戶時,將帳單繳款方式改為用信用卡支付,結果意外得到折扣;有人則是很痛快地一口氣剪掉七張信用卡,自此從浪費的誘惑中逃脫出來。這些案例代表大家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好好檢視及整理家中的財務與支出,一直等到執行任務時,以前那些沒看在眼裡的錢才開始被看見。
幾年前引起風潮的《四本存摺穩穩賺,小薪也能變大錢》一書作者高敬鎬曾經說過:「很多人無法好好存錢的理由,在於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收入都是花在什麼地方,而每個月又能存下多少錢。」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一個月有多少進帳,也沒有把握要存多少金額才算適當,於是連原本可以存下的錢也都花在沒有意義的地方,讓錢財四處流散。
原本可以存下更多的錢,卻因為不必要的支出而導致浪費。既然如此,那管理支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將一個月有多少收入進帳整理出來,同時整理出今天我所支出的明細。
若可以記錄支出明細,就能持續注意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支出。通常我們所說的去銀行「整理簿子」,字典是將那句話解釋為「將與銀行交易的內容記錄在存簿帳戶裡的意思」。存進去的錢和提出去的錢記錄得愈詳細,愈能看清楚存款積少成多的過程。具體的方法等第二部再來討論。

p.31-p.36 只要整理,就不會想購物

在一個鼓勵消費的社會裡,改變消費習慣就和戒菸或戒酒一樣困難。《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一書的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說習慣是無法根絕的。就好像有菸癮的人在戒菸時反而更想抽菸一樣,愈是要求不要亂花錢,慾望需求反而愈多。不過並不會因此就完全沒有辦法。
所謂習慣,是指為了對「信號」有所補償而出現的重複性行為,像是某些吸菸者會藉由抽菸來獲得休息的補償。因此如果想要戒菸的話,只需反覆做另一種可以獲得與休息相同補償的行為就可以了。要改變習慣雖然很難,但卻可以用另一種習慣來取代。
到底我們透過購物竭盡所能想獲得的補償是什麼?《停止購物》(To buy or not to buy)一書的作者班森(April Lane Benson)說,人們之所以沉迷於購物,是因為可以從購買的物品中得到療癒,希望藉此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也就是說為了愛自己,才會每個星期都在百貨公司和大賣場流連忘返。
那麼還有什麼樣的重複行為,可以撫慰孤獨的心靈,重新找回對自己的愛呢?我在整理的時候,就確認「整理」是可以獲取和購物相同補償的行為。不,這超越了購物所帶來的短暫快感,得到的是對自己人生有根本幫助的補償。
因為當你找出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且開始使用時,心中將會得到安定感與滿足感。整理還可使空間增加、壓力降低,讓人正面地感受自己,更重要的是因為掌握情況或物品而帶來的好心情。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莫過於那些能感覺自我幸福的人了。
整理會讓人真實地感受到幸福與自我的效率,這件事我是透過好幾位部落客的經驗談中得到確認的。蜜柑上傳了一篇有趣的成功經驗談,標題是〈我很認真地整理,最後連個性都改變了〉。

:「這段期間,我將『整理』過程中所學到的內容應用在生活上,結果連我的個性都改變了。在很久沒做的MBTI人格測驗中,我的性格類型從ENFP(鬥士型)改變為ESFJ(供應者型)。ENFP在韓國又稱為『火花型』,具有無法忍受重複性高的日常生活以及無法將工作好好完成的缺點。喜歡身兼數職,有時會有負荷過重的現象。但是這一次測量出來的類型卻具有耐力超強、有良心、擅長整理整頓、常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等等特質。
我好喜歡改變後的個性。之前我自己的工作常常無法完成而需要拜託他人,感覺很痛苦,最近則經常可以在原訂的時間內完成,而且還能幫其他人,實在太好了。」

從文字中可以感受到諮商者對改變後的自己充滿了愛和元氣。參加整理力專案的李貞熙也提到,自己在整理完之後所感覺到的生活正向變化。

:「心情比參加『整理力百日活動』之前變得更好了。在經過一百天整理後的此刻,我覺得相當幸福。而且開始有了自信,相信自己將來會更幸福。」

在自我開發或心理學類的書籍裡常會出現「我要愛自己」「提升自尊」「要有自信」之類的話,但光是知道和決心,是很難引起改變的。既然如此,整理到底有什麼效果,為何能讓人們對自我及生活產生正面的變化?
「每當看見抽屜裡排列整齊的內衣,心情就覺得愉快。每次經過都會打開抽屜看一下。」from來杯咖啡

首先是看到整理過後的空間,心情會變得非常好。將必要的物品留下,好好地用心整理,看了後心情會變好是理所當然的。更何況如果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空間,那種充實感更是言語無法形容。

「要丟東西時我必須做出抉擇,要下決定,還要果斷地行動,這些事讓我有種奇特的感覺。現在已經第三週了,整理過的地方仍然保持得很乾淨。」from天使媽媽

把東西移走,騰出原有的空間,馬上可以感受到「決定的力量」。所謂的整理,就是要決定「這件東西我再也不需要」或「這件東西對我很重要」。想要做到這一點,對我而言需要確信,還需要勇氣。有位參加整理教育的學員在填寫「整理是—」時,回答說「整理是件不令人煩惱的事」。如果不想傷腦筋,就必須好好整理想法,訂出整理標準。做出決定或拿出勇氣也是一種習慣,有經驗的人做起來會更容易!
整理,是「練習下決定」的好方法。

p.37-p.39 整理能創造成功的機會

宣揚「掃除力」的環境整理顧問舛田光洋在自己的著作《掃除力》中提到,「髒亂的房間會產生負面的磁場,招來厄運。而打掃能清除這些負面的磁場,讓運氣好轉。」舛田光洋是親身經驗過整理與掃除力量的人,並在宣揚後創造許多中小企業成功的案例。此外,在《禪—簡單的清理術》一書當中,作者野俊明也說過只要整理,運氣轉好是理所當然之事。
「身心整理過後,人會頓悟到過去一直不了解的許多事。心中變得更寬廣,自我的本性也會開始發光。如果這時幸運的女神出現在眼前,很快就能掌握住好運了。」
很多人都說整理清掃過後運氣會轉好。如果對「如何只靠整理就能改變命運?」有疑問的話,我們就來看看所謂「小成功」的概念。
「小成功」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大師—也是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卡爾.韋克(Karl Weick)所提出的一項追求成功策略。這個策略是指如果想成功,只需要將事情分為可見成效的小單位去執行就好了。這裡的核心關鍵是「可見」一詞。也就是要能創造出得以確認的成果,就像那些可以直接用手觸摸及讓別人看見的可比較事物一樣。這樣很自然就產生為下一個「小成功」做好準備的態度。也許你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坐在書桌前念書時會想先整理或打掃,而且整理過後會因為感到心情愉快而特別專心。眼睛看得到的成功,也會感染到其他的事情上。
《有錢人的想法》作者指出,人們通常不會輕易改變那些不具有特別利益的行動或想法,他們會停留在現有的狀態,並可能付出昂貴的代價。因為他們不去找尋更好的替代方案,只會依循原來的模式。就像是即便有利率更高的銀行,也不願意換銀行;就算推出更多的優惠,他們也不會選擇另一家雜誌社,依然訂購沒有在看的雜誌;不去找更好的工作,繼續留在原來的公司;即使有住起來更便宜、更方便的社區,他們還是會住在原來的社區。這叫做「維持現狀的傾向」或「對固執的謬誤」。
為了不陷入這種謬誤當中,作者建議可以養成每星期嘗試一件新事物的習慣。例如趁閒暇時去新的咖啡館或新的餐廳吃東西,或是到未曾去過的商店逛逛。經過反覆嘗試之後,你會發現人生變得有所不同,而且愈能深刻體驗自我變化的人,在面對必須改變的那一刻,愈能身段柔軟地替換。整理,也可以視為一種這樣的練習。
我所喜歡的話當中,有一句是說「安靜坐在那裡的人,不會有什麼事發生。」意思是說如同機會只給努力的人一樣,好事也只會發生在勤勞移動的人身上。很巧合地是所謂「運」這個單字,也含有「搬運」的意思,與「移動」一詞相近。愈常移動,愈能創造更多小成功的經驗,而這次的小成功將再召喚下一次的小成功。

p.40-p.44 整理的蝴蝶效應

「過去總想一次改變很多事,結果卻沒有一件做得到,相較起來,每天有一點進展反而真正能完成的事更多。我覺得以後在挑戰更大的目標之前,要先養成每天以一日可實踐的分量持續挑戰的習慣。整理,帶給我很大的自信,讓我改變了對未來人生的態度。」from珍珍的爸爸

珍珍的爸爸有過「小成功」的經驗。他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如果能有小成功的經驗,自然而然就能培養達成下一次小成功的態度。
哎喲姐也是其中一位經由整理而在各方面都經歷變化的人。她將整理之後的改變記錄如下。

首先,如果空間比較凌亂的話,就先擬好計畫確認要如何整理,這個計畫遲早都會付諸實現。要是在以前,我可能只會覺得一片茫然,現在我已經知道該如何整理了。不管去到哪裡(親戚家或是公司、其他場所),進門後我都會習慣思考那個空間要如何整理,然後直接幫忙,或至少提供建議,因而成了對別人有所助益的貴人(?)。
第二,我開始有了理財觀念。原本最吃力的任務之一,是整理金錢或帳戶等與財務相關的事。因為不善理財,導致財務出現赤字,生活也陷入困境,於是決定參加這項任務。不過在整理的過程中,我開始明白理財和支出的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就慢慢調整。現在我已經不會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了。受益於整理的結果,最近財務赤字逐漸減少,真是非常感謝。
第三,因為時間管理以及零碎時間的運用,讓我開始懂得珍惜時間,並能有效率地利用時間。為了善用一去便不復返的時間,我會事先做好計畫,避免時間浪費,也會拼湊零碎的時間去處理該做的事,人生因此變得更有活力。和過去相比,在公司相同時間內能有效率完成的工作量也變多了。我可以快速完成分內的工作,多出來的時間就能處理其他事情,或是用來開發自我及花在家人身上。
第四,對於人脈管理產生概念。這是過去我在社會生活中最沒有自信的部分,不過在履行任務的同時,我開始會從人脈管理的角度去判斷周遭的人。對我而言重要的人,我會更專注地對他們好;至於那些不重要的人,則重新整理與這些人的關係。過去四十年來困擾我的人際關係問題,從此不再令我煩惱,我也不再害怕與人建立關係。

對整理力咖啡館推出的每一項計畫都親力實踐的收音機,也在人生各方面創造出正面的改變。他開始對生命產生熱情,充滿更多自信,成為連爬樓梯都加快腳步、充滿活力的人。
發光的Yura說自己所經驗的改變是「我變得更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了」。乍看似乎和整理沒有什麼關聯,但卻讓人想到這正是由「整理」帶來的「小成功」經驗所引發的蝴蝶效應。

卡爾.韋克教授說「小成功」會帶著我們前往一個我們無法預料的現實。可能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可能會發現過去所不知道的資源,也可能產生新的機會,引發不斷的潮流。就像這樣,沒有人知道整理的效果會如何在你的人生當中出現。不過很清楚的是,整理確實能讓生活空間變得更寬廣、更自由、更幸福,而且更富有。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成為有錢人,同樣地也希望「自己從事的工作能獲得成功」。你希望比現在有錢嗎?你希望人生能成功嗎?如果是,現在就動手整理吧。整理隨時都可以開始,只要了解正確的整理方法,任何人來做都不會失敗。還在擔心自己是否真的能辦到嗎?參加整理計畫的所有人,一開始也都懷疑自己。請相信自己。只要照著本書淺顯易懂的指南去做就可以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