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說心經
作者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釋論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法王說心經: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如果萬法攝一要,只讀一部經,你會讀什麼?《心經》。它簡要,卻總攝了整部《大般若經》的要義。它甚深,能直入解脫核心──空性。雖能琅 |
作者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釋論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法王說心經: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如果萬法攝一要,只讀一部經,你會讀什麼?《心經》。它簡要,卻總攝了整部《大般若經》的要義。它甚深,能直入解脫核心──空性。雖能琅 |
內容簡介 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如果萬法攝一要,只讀一部經,你會讀什麼?《心經》。它簡要,卻總攝了整部《大般若經》的要義。它甚深,能直入解脫核心--空性。雖能琅琅上口,卻未必真懂觀音菩薩在說些什麼,只有加持力與攝受力的好老師,能以慈悲與智慧引導我們。2016年8月,法王應允為亞洲弟子開法席,首次以中文宣講《心經》,此書集結了宣講內容精華,此一善妙因緣,切莫錯過。●要怎麼修行以開顯智慧?開顯大乘智慧的方式,就是去透徹暸解空性。而開展智慧最大的關鍵因素,就是有正確的見解或見地。有正確的見解,智慧就會慢慢開展。世間的聰明才智並不能稱為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有了正確的見解後才能生起的。在本書第二部的第五章,舍利子提出了五個問題,求教五道菩薩的修學之道。●如何精進修持?觀自在菩薩以心態、行動、現證、方式、證量對應五道,以11個回答,回應了舍利子所提「一位想要精進修持的人,應如何精進修持?」的問題。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可讀到〈觀自在菩薩的11答〉。●《心經》最有名的「空性四門」在說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空性四門」是所有般若系經典的精髓。而般若系的經典,是所有大乘佛教思想的根本,說明空性與事物的關係。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裡,各大宗派以空性與事物的關係,提出對「空性四門」的見地。●如何理解、培養般若智慧,佛陀為何宣說空性佛陀宣說空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消除我們的執著。我們必須先認識到平時自己到底是如何執著事物的,先瞭解自己的執著方式,才能對症下藥,一一去除。一旦消除了執著,就能見到空性,也就是般若智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觀世音菩薩/原典 作者觀世音菩薩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稱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白衣大士,是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分列阿彌陀佛左、右,也是四大菩薩之一。觀世音菩薩是亞洲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也是民間信仰所崇信守護神尊, 佛教經典上記載,觀世音菩薩因廣大悲心的願力,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就渡,令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人們又稱祂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民間也流傳著「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釋論釋論 作者簡介︱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西元1985年誕生於西藏東部遊牧家庭,幼年時即被認證為藏傳佛教主要教派之一的噶瑪噶舉派精神領袖--第十七世噶瑪巴。已有九百年歷史的噶瑪巴傳承,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轉世傳承。西元2000年,14歲的噶瑪巴從西藏出走前往印度,此震驚世界之舉將他推向國際舞台,成為動人觀瞻的人物。自此,噶瑪巴即以世界級精神領袖的身分,帶領為世界和平而祈願的噶舉大祈願法會,推動環保等社會行動,並致力於保存西藏文化。2008年起,首度展開西方之旅,先後出訪美國、歐洲等各地。目前噶瑪巴居住於北印度達蘭薩拉附近的上密院,每年有成千上萬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客前往覲見。相關著作:眾生出版社《師心我心無分別:法王教你喚醒虔敬心的365則心法》《慈悲喜捨每一天:讓愛延伸的365項修練》《吉祥如意每一天:大寶法王口訣日曆》《妙法抄經本二:普賢行願品》《妙法抄經本》《就在當下》《崇高之心:由內而外改變世界》《愛的六字真言》《法王教你做菩薩》《大寶法王:千年一願》《報告法王:我做四加行》
產品目錄 緣起與感謝九百年來第一次,法王中文說心經第一部:原典金剛總持祈請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大師譯版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燉煌石室本)大藩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 譯第二部:釋論背景介紹第一章 版本介紹第二章 經名講解第三章 譯者簡介序分正說經文第一:序如實聽聞此經--據實而說,一字不多也不少《心經》的集結者集結者直接聽聞正說經文第二:時當「五圓滿」和合之時--一切法,就在今日當下修時圓滿:一時大師圓滿:薄伽梵處所圓滿:王舍城、鷲峰山正說經文第三:眷屬具信弟子會聚,見證領受此法--就在這坐墊上,我要成佛!眷屬圓滿:大苾芻眾、諸菩薩摩訶薩一切法,當下就要修正宗分正說經文第四:因緣說法的時機成熟--將心安住於寂靜中……為所化眾,佛陀示現進入三摩地三摩地:大小乘所有功德的根本利他觀世音,自利觀自在正說經文第五:問舍利子的五個問題--五道菩薩的修學之道一、最佳提問人選:「智慧第一」舍利子二、大乘經典,確是佛說三、小乘論師為何認為「大乘非佛說」四、加持說的佛經五、種姓:能夠圓滿修持正法的潛力六、「欲求」和「貪愛」的差別七、到底什麼才是「修行」?八、要開智慧,先問如何修行九、菩薩的四種行持十、如何精進修持的五個問題十一、五道:大乘的修行過程正說經文第六:答觀自在菩薩的十一答--理解空性智慧真理一、針對不同根器,給予不同回答二、修行般若的四種觀察方式:四種禪定所緣三、以聞思修行於五道四、觀察「五蘊體性皆空」,對治我執五、「空性四門」在說什麼?六、三大宗派對「空性四門」的看法七、能改變自心的法,就是大法八、修持空性,消除無明九、如何理解、培養般若智慧?十、「不見」即是最勝見十一、痛苦來自錯誤的認知十二、以「三解脫門」消除三根本執著十三、以「甚深八義」破除對事物的執著十四、認識執著的種類十五、修道位菩薩的修持十六、無學道佛果:無上正等正覺十七、生起無作菩提心,才算進入資糧道十八、陀羅尼,匯聚《心經》的精髓十九、般若心咒:前往覺悟的彼岸二十、既是秘密咒,為何要宣說?流通分正說經文第七:順說佛陀印可觀自在菩薩的說法--是的,你這樣說,是正確的!正說經文第八:隨喜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共通的問題,得到圓滿的解答真正修持稀有難得的《心經》
書名 / | 法王說心經 |
---|---|
作者 /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釋論 |
簡介 / | 法王說心經: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如果萬法攝一要,只讀一部經,你會讀什麼?《心經》。它簡要,卻總攝了整部《大般若經》的要義。它甚深,能直入解脫核心──空性。雖能琅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6091797 |
ISBN10 / | 9866091791 |
EAN / | 9789866091797 |
誠品26碼 / | 2681594487002 |
頁數 / | 180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