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101問
| 作者 | 李筱峰 |
|---|---|
| 出版社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台灣史101問:台灣歷史可以提出一千個問題、一萬個問題。但是歷史課題的選擇,並非漫無意識地亂提亂問。: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 |
| 作者 | 李筱峰 |
|---|---|
| 出版社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台灣史101問:台灣歷史可以提出一千個問題、一萬個問題。但是歷史課題的選擇,並非漫無意識地亂提亂問。: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 |
內容簡介 對於這101個台灣史問題,您有不同的看法及解釋嗎?台灣歷史可以提出一千個問題、一萬個問題。但是歷史課題的選擇,並非漫無意識地亂提亂問。即使「子入太廟,每事問」,也都該問得有其意義。史家經常強調「歷史是現在和過去的不斷對話」,要能與當前的時空產生對話的問題,才有意義。歷史學者不該只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不該只是一個跟在事情背後做解釋的人,他更應該是一個在當前時空裡,能夠提供過去經驗給今人參考的人。基於此,歷史學者李筱峰,針對台灣過去的歷史,提出101個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他的說明與解釋,並留給讀者自己反思的空間。也許,對於這101個問題,你會有不同的看法;也或許,對於台灣歷史,你有不同的問題,當你產生這樣的思考時,本書就達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本書特色1 .跳出過去歷史教育的制式框架,跳出漢族本位主義,跳出中原中心的史觀,跳出男性中心父權社會的價值,跳出外來統治者的立場,跳出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站在當前台灣的時空基點,回顧台灣歷史。2. 歷史學者李筱峰繼台灣史100件大事之後,又一台灣通史巨著。3. 透過101個Q&A,全面解說台灣歷史,淺顯易懂。
作者介紹 李筱峰一九五二年出生於台南縣麻豆鎮。當代台灣史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之一,以近現代史及二二八為其研究重點。經歷:《八十年代》、《亞洲人》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專任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著作:史論——《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灣革命僧——林秋梧》、《台灣民主運動40年》、《解讀二二八》、《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唐山看台灣——228事件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證》、《台灣近現代史論集》、《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60分鐘快讀台灣史》、《台灣史100件大事》、《台灣.我的選擇》、《與馬英九論台灣史》、《台灣歷史閱覽》、《進出歷史》、《台灣史》(與林呈蓉合著)、《台灣近代名人誌》一~五(與張炎憲等合著)、《二二八回憶集》(與張炎憲合編)、《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與莊天賜等合著)。政論集——《恐龍的傳人》、《叛徒的告白》、《政治小檔案》、《我們不做空心人》、《眉批台灣》、《台灣要衝決網羅》、《吾輩是狗》、《統獨十四辯》、《聖誕老公公不見了》、《台灣怎麼論?》、《李筱峰專欄》、《李筱峰專欄續集》、《我的覺醒》、《黨國復辟前後》、《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與張杏梅合編)、《烏鴉不快樂》。其他——《我生印記》電視節目主持:曾與戴寶村共同主持華視教學節目「台灣史望春風」。
| 書名 / | 台灣史101問 |
|---|---|
| 作者 / | 李筱峰 |
| 簡介 / | 台灣史101問:台灣歷史可以提出一千個問題、一萬個問題。但是歷史課題的選擇,並非漫無意識地亂提亂問。: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 |
| 出版社 /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9862940471 |
| ISBN10 / | 9862940476 |
| EAN / | 9789862940471 |
| 誠品26碼 / | 2680765894007 |
| 頁數 / | 480 |
| 注音版 / | 否 |
| 裝訂 / | P:平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14.8X21CM |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自序
立足當下,與台灣歷史對話
台灣歷史可以提出一千個問題、一萬個問題。但是歷史課題的選擇,並非漫無意識地亂提亂問。即使「子入太廟,每事問」,也都該問得有其意義。我大學時代開始學台灣史,看到有一些老前輩在爭論鄭成功來台登陸地點,張三說應該往南二百公尺,李四說不對,應該往北一百公尺,爭論不休,窮極無聊。我真想告訴他們,如果真的太無聊,其實還可以再進一步考證鄭成功登陸台灣時,是右腳先踩地,還是左腳?
鄭成功登陸地點差幾公尺?我毫無興趣,我有興趣的是:鄭成功為何要來攻佔台灣?他真的要「反清復明」嗎?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放棄閩南的據點,在台灣建立東寧政權,算不算是一次台灣獨立建國?東寧政權是憑著什麼實力在台灣發展?台南孔廟入門上面為何懸掛「全台首學」匾額?此處真的是「全台首學」嗎?鄭氏政權從閩南撤退來台,曾標舉「反清復明」的目標,並曾發動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二百六十六年後,蔣介石政權也撤退來台灣揭櫫「反攻大陸」、「中興復國」,這兩個政權有何異同?
以上所舉例的問題,彰顯出史學的重要意義,那就是史家經常強調的「歷史是現在和過去的不斷對話」。要能與當前的時空產生對話的問題,才有意義。歷史學者不該只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不該只是一個跟在事情背後做解釋的人,他更應該是一個在當前時空裡,能夠提供過去經驗給今人參考的人。這本書的101個問題,就是這樣產生的。
所以,積極地說,本書這101個問題與解答,就是身為現代台灣知識份子,透過現在的台灣,與過去的台灣對話的心得。消極地說,這些問題與對話,是跳出過去歷史教育的制式框架,跳出漢族本位主義,跳出中原中心的史觀,跳出男性中心父權社會的價值,跳出外來統治者的立場,跳出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站在當前台灣的時空基點,回顧台灣歷史而提出的。
歷史已經過去,但是歷史的課題則永無止境。研究昨天的歷史,是為了明天的將來。願本書能拋磚引玉,讓研究室裡面許許多多研究台灣史的學者,能為台灣的明天,提出更多的歷史課題。
李筱峰
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二○一二.十二.三十一
最佳賣點 : 台灣歷史可以提出一千個問題、一萬個問題。但是歷史課題的選擇,並非漫無意識地亂提亂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