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大師帶路: 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在想什麼? 畫裡玄機全公開 | 誠品線上

文藝復興大師帶路: 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在想什麼? 畫裡玄機全公開

作者 沈易澄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文藝復興大師帶路: 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在想什麼? 畫裡玄機全公開:,達文西其實不愛畫畫?拉斐爾是企業化經營的畫家?米開朗基羅的天敵是某世教宗?※誰是蒙娜麗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達文西其實不愛畫畫? 拉斐爾是企業化經營的畫家? 米開朗基羅的天敵是某世教宗? ※誰是蒙娜麗莎?她是貴族的妻子還是情婦?你知道其實蒙娜麗莎有兩幅嗎?達文西繪製的女性開始出現笑容,其實是受到拉斐爾的影響?──達文西 ※《年輕女子肖像》的女子是誰?她是麵包店師傅的女兒?還是當時上流社會的名妓,據說拉斐爾死後,她也因為心碎,成了方濟各會的修女。──拉斐爾 ※《最後審判》曾被人批評為淫穢,米開朗基羅因不滿他的言語,便將他畫成陰間判官米諾斯,讓他永遠在地獄與鬼怪為伍。──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是西方文化與藝術的黃金年代,而被譽為「文藝復興三傑」的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雖然享有盛名,但其實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難與辛酸。 作者長年旅居義大利,深入文藝復興的源頭,帶你一窺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將苦難化為創作的養分;如何巧妙地應對君主、教宗、貴族、富商以及同儕之間的關係;如何在這個充滿恐懼、紛擾和惶惑的時代氛圍中,持續創作出令人驚嘆的不朽巨作,進而奠定他們在藝術史上的永恆地位。 ※達文西※ 他精通拉丁文、古醫學書籍、解剖學……雖然他總自嘲是個沒有文化的人! 一生幾乎沒有完成幾件作品,有頭無尾惡名遍布整個義大利。他藉由繪畫表現科學無法實現的部分,用他細膩的藝術才華為他的科學苦難伸張正義。 ※拉斐爾※ 有著非凡的創業敏銳度,懂得與上流人士交好使得他能在藝術家群中脫穎而出。三十多歲的他擁有一切,沒有任何人能一次全部擁有的,他全部擁有了,愛情、財富與天分還有教廷都在他的腳下。 ※米開朗基羅※ 他有太多的愛與執著,對故鄉、對工作、對藝術、對人、對所有一切他認可的事物。他用虔誠的宗教信仰、堅毅的奉獻精神與天賦讓頑石成為曠世巨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沈易澄旅居義大利佛羅倫斯超過25年。主要職業是一名導遊,領有義大利合法領隊執照、佛羅倫斯官方執照。跟隨佛羅倫斯史家學習歷史超過十年。1993年 明治大學大學院畢業(文學研究科研究歷史)2005年 義大利合法領隊執照2010年 托斯卡尼政府指定北京電視台佛羅倫斯訪問期間中義文翻譯2011年 法拉利公司中義文翻譯2012年 追隨佛羅倫斯多名史學家探索佛羅倫斯史至今2013年 佛羅倫斯官方執照導遊(中文、日文)2015年 台灣各家旅行社專屬導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幕第1章 匿名者的來信第2章 醜聞纏身的銀行第3章 獨裁者的第二個家第4章 精心編排的童話故事第5章 百萬猜謎遊戲第6章 森林裡的會面第7章 騎兵上場了第8章 間諜的國度第9章 不知羞恥的小騙子第10章 石油黑錢外洩第11章 歷史性的認罪第12章 奈及利亞的國王第13章 尋金獵人第14章 人口販子和私刑將軍第15章 新聞自由岌岌可危第16章 政府的頭號目標第17章 以上帝之名第18章 數不盡的爛蘋果第19章 制度裡的漏洞尾聲法律聲明感言

商品規格

書名 / 文藝復興大師帶路: 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在想什麼? 畫裡玄機全公開
作者 / 沈易澄
簡介 / 文藝復興大師帶路: 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在想什麼? 畫裡玄機全公開:,達文西其實不愛畫畫?拉斐爾是企業化經營的畫家?米開朗基羅的天敵是某世教宗?※誰是蒙娜麗莎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6263186422
ISBN10 / 6263186429
EAN / 9786263186422
誠品26碼 / 2682362254000
頁數 / 272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不管你是支持還是批評銀行保密條款,這本書已經在銀行史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因為雖然已經有數十本書討論瑞士銀行保密條款,但是這些作者都不知道銀行實際上有哪些外國客戶,也就是說,這個保密條款到底保護了誰。《瑞士黑幕》填補了這個空白。讀者能夠知道瑞士信貸銀行在過去幾十年中最高機密客戶的資訊。
——瑞士每日廣訊報 Tages-Anzeiger

作者們認真地列舉出瑞士信貸銀行在過去幾十年中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每一個金融醜聞。
——琉森報 Luzerner Zeitung

試閱文字

內文 : ⊙最後的晚餐登場
一四九四年姜.加萊亞佐意外去世後,盧多維寇名正言順繼承爵位。而一四九五年騎馬像的黏土模型還在宮廷的中庭,但持續不久,當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l'Affable)去世後,路易十二世(Louis XII le Père du Peuple)繼位渴望成為米蘭公爵,盧多維寇絕望了,米蘭於一四九九年被占領了。
而在一四九七年,達文西給盧多維寇的信中指出,被迫繪畫是為了賺錢生活。可知繪畫的工作對達文西來說是一種強迫勞動。
在米蘭恩寵聖母教堂食堂的《最後的晚餐》),是非常美麗且奇妙的作品。是誰委託的?史料上沒有清楚記載,但應該是斯佛爾扎宮廷一員,但不確定是盧多維寇或是姜.加萊亞佐,也不清楚何時委託,但一四九七年確定已經開始工作了,因為那時盧多維寇給公爵秘書馬克西諾.斯堂嘎(Marchesino Stanga)的書信中曾經提到。許多學者認為,達文西應該一四九二至一四九三年間就開始研究如何繪製了,但這個學說並不太合理,因為那個時期達文西正忙於青銅
像的鑄造,直到一四九五年青銅材料被用於鑄造大砲。因此這件《最後的晚餐》作品應該在那之後才開始繪製。而且達文西的《佛爾斯特手抄稿》(Codice Forster)也在一四九五至一四九六年時才首次找到企畫的片斷訊息。
達文西當他想畫一個人物,他首先考慮此人物的特質。即是他的高貴與否,是快樂還是憂愁,是煩惱還是嚴厲,是老是少,是憤怒還是冷靜,是善是惡,然後了解他的存在的地方與同類人會聚集的地方。並認真觀察他們的臉部、舉止、衣著和肢體動作,把他們素描下來,收集足夠多的數量來繪製他想要繪製的圖像。達文西想在《最後的晚餐》這個主題上運用心理學技巧,在一個歡樂的場景中耶穌宣布了聳人聽聞的消息使其受邀者驚訝,也許他在過去的宮廷宴會中曾研究過客人的舉止手勢表情,一個真正的描述故事的場景。
達文西追求的與其他藝術家不同,不同於多明尼哥.基蘭達奧(Domenico Ghirlandaio)不同於維若喬。他追求的自然,不是物理方面的一致而是心理方面的一致。如在《東方三博士朝聖》中表現的美妙歡樂與人群的驚奇,各種階層的人群在面對神聖的啟示時的驚奇,聖母的柔情,三博士的高貴沉著;而在《最後的晚餐》他想用形象來向我們描述,用臉部表情與堅持的手勢來表現他們的心情。有個古老傳說認為在耶穌右側的應該是個女的,應該是抹大拉的瑪麗亞(Maria Maddalena)。
在達文西著作《繪畫之書》裡一直強調只有「自然」才是藝術之師的這項見解,他寫道:「畫家若拿別人的畫作模仿,那畫家會有很少優秀作品,但若向大自然學習將會結好果實。」
耶穌的造型是十五世紀古老的理想造型,《最後的晚餐》是十五世紀藝術的頂峰。達文西他認為為了達到完美藝術表現,在自然界中沒有存在唯一的方法,而是一個更複雜的演變過程。達文西的作畫所有問題在於上色前先完成明暗表現,且速度非常的慢,在《東方三博士朝聖》就能判斷出技術程序。而在《最後的晚餐》裡光線的變化、陰影的改變,因時間不同而改變臉部的表情與風景,這些對他來說需要很多時間,一般的藝術家若需要二個月,他則需要二年。
而他所追求的朦朧風格的畫風需要重疊透明面紗,但這在濕壁畫上不被允許,透明的效果在濕壁畫上需要用非常稀釋的顏料,但不能重疊顏色,然而達文西則是將顏料溶於油中。達文西作畫緩慢技術的事實,也曾在文藝復興作家、米蘭出身的修道士馬特歐.班德羅(Matteo Bandello)的記述中提及。緩慢技術的背後隱藏著完美的自然模仿的研究。達文西的創作過程全根基於自身的心理處理。
在《最後的晚餐》這件作品中,他運用了新的技巧,將顏料溶於油裡,一種神祕蠟狀的顏料,在牆上先塗上一層白色顏料,使牆面呈現平滑,但不是濕壁畫,因此顏料並未吸入牆內,因此可以說是乾壁畫上再加入新技巧,為了迎合他的慢工用油畫技巧完成了《最後的晚餐》。其實使用新技巧除了為迎合他的慢工之外,還有就是表現真實感,能讓修道士在食堂裡感覺自己是耶穌的食客,與耶穌在同一個房間用餐,使其產生冥想的基本價值而不是回憶。是讓修道士回到最後的晚餐的時代,讓他們永遠平行地活在那個時代,而這些是普通濕壁畫是無法達成的效果。而新技巧效果之巨大,當法王路易十二世攻陷米蘭時曾經試圖想帶回法國,但用任何方法都無法成功。
但很遺憾《最後的晚餐》很快地在一五一五年也就是二十年後便開始脫落掉色了。最近一九九〇至二〇〇五年間的修復中發現了整體構圖,其門徒分為三組,打破過去慣有的風格,坐一直線彼此交談,耶穌的話觸發了每個門徒的不同反應。其中最特別的是聖彼得朝向聖約翰,整個氣氛非常美且折磨,幾乎是想透過他確認那句話且跟他耳語,一手緊握著刀準備對付背叛者,如此將猶大擠向前方。猶大在桌邊一手握著錢袋,只能一瞥他的側臉。達文西認為,如此無法表現背叛耶穌的人的心情,因此選擇了模糊的表現,雖然臉部模糊,但身體軀幹卻非常細膩的描繪出來,特別是脖子的肌肉。而耶穌的姿勢兩臂張開,表現順從的姿勢,看著桌面為了不給背叛者壓力,因為他知道這是他的命運
且必須自身完成的使命,因而不想去阻止。
耶穌克制的臉部表情,應該是達文西的生理科學研究中最成功的果實,因為包含平靜的表達一個男性宣布自己將被捕,然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沒有表現憤怒與戲劇性,強調耶穌沉著的表情,顯示出他與生俱來的神聖,對比的是他那些門徒的激烈反應如同海浪洶湧。達文西他設身處地的想像著自己能夠表達使徒們內心的懷疑,想知道誰背叛了他們的老師,為此在所有人的臉上看到了愛,但無法理解耶穌靈魂的恐懼和憤怒,或是真正的痛苦。而背景有三個窗戶暗喻三位一體,同時也表明耶穌即將回到大窗戶之外,遠方的天父身邊。
在這裡畫中要擠進十三個人這個桌子太小了,於是達文西選擇了重疊在一起,這種構圖的空間表現是繪畫技巧上的出色表現,達文西又再次驗證了:藝術不能限制在自然的模仿裡,而是應吸取更複雜的心理學動力,迫使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表現。
據說這個教堂的主事一直非常困惑達文西的工作態度,因為有時達文西一天只抽出半天工作,對主事來說很奇怪,他希望達文西能像園丁一樣,不要停止畫筆,因此拜託公爵開導達文西。為此達文西對公爵說為了能夠發揮最崇高的創造力,有時甚至不工作,但卻是使用更多他的頭腦去尋找發現然後形成那些完美的想法,然後再用畫筆表現那些在腦海中孕育出來的想法。
他還補充說他還缺少兩張臉,耶穌的臉不想在地上找,也想不到,在他的想像中似乎能夠想出那美麗和神聖的恩典,一定是神性的體現。然後他還缺猶大的臉,他還在思考,但不相信他能想像出來如何表達他的臉,一個得到如此多的好處且足以引以為傲的精神,卻還決心背叛他的主,世界的創造者。如果沒有找到更好的,就會考慮用主事的臉,一個如此煩人且輕率的人。如此公爵笑了說達文西有上千萬理由,也因此可憐的教堂主事只好耐心等待達文西完成。
一四九九年盧多維寇倒台之後達文西並未留戀,他不喜歡政治只喜歡研究自己有興趣的事,把在米蘭賺的錢帶回佛羅倫斯存在新聖母醫院,大約六百佛羅倫斯金幣,實在太少了,這只是米開朗基羅在羅馬的一個雕像價,有可能盧多維寇付得不多或是他花費太多。應該兩者都有,因此他才未留戀且急急地離開,他需要賺更多的錢去做研究與供給薩拉伊的奢華服飾與自己的生活。

⊙永恆巨作的誕生──《大衛像》
《大衛像》這塊石頭的歷史要源自於一四六四年阿戈斯蒂諾.迪.杜喬(Agostino di Duccio)受大教堂委託雕刻,原先計畫由四塊大理石完成:一個主體、兩個手臂與一個下部。石頭來自於卡拉拉,但幸運的是石匠巴雀利諾.達.瑟提尼亞諾(Baccellino da Settignano)竟然採到一整塊巨大的大理石而不是四塊。但阿戈斯蒂諾.迪.杜喬中途放棄了,一四七六年換安東尼奧.羅瑟利諾(Antonio Rossellino)也以失敗告終,不是因為他們技術不好,而是當時二者均判斷這是塊不好的大理石,因為石質很脆弱且有很多小孔。一五〇一年七月二日由米開朗基羅接手,其實當時還有另一位競爭對手雅各布.桑索比諾(Jacopo Sansovino),但因為米開朗基羅剛完成《聖殤》名聲震撼整個義大利。在當時設定的工資每個月六個佛羅倫斯幣為時兩年,但他卻成功地要價到二百佛羅倫斯幣。
這座充滿男性美的現代作品在一五〇四年完成,即使在五百年後的今日還是無與倫比。或許是受制於石頭已經過兩手的原因,或是故意為了迎合佛羅倫斯與共和國意識,米開朗基羅放棄了《酒神》那種模糊抽象的傳統造型與《聖殤》的較小寸度,而是非常單純淨化的自然表現,一個完全體現充滿勇氣與力量的美少男,但不是神話中的聖人,而是在佛羅倫斯鄰家的男孩剛剛與同伴在阿諾河戲水,因戲弄而陷入進攻的復仇的沉思。或是剛剛被懲罰,眼神非常戲劇性,皺眉,嘴脣的形狀,鼻尖、眼瞼如同金屬般銳利,修長的背,姿勢不平衡地向前傾,似乎是受限於原石頭,也為了賜予作品本身有足夠的空間表現。豐滿的肌肉與完美圓潤曲線的臀部,右手稍微張開為了表現完美的手指線條,手腕手臂肌肉與筋的突出,然而少年的胸部可感受出還未經過戰爭辛勞的洗禮,還未鍛鍊出豐厚的肌肉,往上看到挑釁的脣,很明顯的肌腱鄰接鎖骨,一切如此自然至今未見。
大衛的優雅肚皮展現雄性魅力,而強有力的腳像針一樣插入地面,像是在戰士幼稚的身體中女性氣質的大爆炸。這個作品的生命顫動,新的美學使古老的象徵立即顯得老舊。而在姿態上米開朗基羅充分運用希臘人體美學「對立式平衡」的姿態,重心放在右腳,右傾的脊椎,使全身的重量集中在右腰與右腿,而與之抗衡的左半身自然呈現出反向的舒展,但是蘊藏著即將爆發的攻擊力。米開朗基羅引用自一些古羅馬雕像,在眼球中鑿出瞳孔,強調銳利眼神的同時也表現人物的堅定意志。
柏拉圖認為:「人間的物體早已先天存在於上界。」米開朗基羅深受這種思想影響,認為每塊石頭都蘊藏了生命,而雕刻家的使命只是用鑿刀把多餘的石頭剔除,把生命從石頭中解放出來。
瓦薩里在書中寫道:「大衛像超越了任何古代和現代的其他作品,甚至連羅馬的珍藏品也無法與其相比。整個型態超凡脫俗,腿的優美線條,肢體和軀幹的連接無懈可擊……」
一五〇四年一月二十五日,領主索德利尼召開了一場由藝術家討論《大衛》位置的會議,貴族出身的梅瑟.法蘭雀斯寇(Messer Francesco)提議應該可以放在兩個地方:一處是多納泰羅(米開朗基羅最崇拜的文藝復興的雕刻之父)的《友蒂妲》的位置或是在舊宮中庭,但他較鍾意《友蒂妲》的位置,因為友蒂妲是象徵帶來死亡、不吉祥,再說女人殺了男人也是不好的預兆,擔心失去比薩等原因,強烈建議應放置在《友蒂妲》的位置。在那群藝術家中也有剛從米蘭回來的達文西,他認為大衛像的石材過於脆弱,不適合放置在毫無遮掩的空地,應該安置在現今的傭兵涼廊,但米開朗基羅認為達文西是嫉妒他的偉大作品,不想讓市民看到才會如此提議,因此接納了梅瑟.法蘭雀斯寇建議的位置。
一五〇四年五月十四日《大衛像》被裝在一個櫃子,從大教堂的倉庫滑行四天才到領主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四天中有反對派如美第奇家族擁護者投以石頭,但未損傷。
就這樣這個象徵共和國精神,不畏強權,努力爭取自由,用智慧戰勝敵人的大衛像從此佇立在領主廣場。
但於一五二七年共和國反亂時,有人從舊宮窗外丟了椅子下來,損壞了大衛左手臂,三天無人去收拾,後來瓦薩里與友人半夜去撿起修復好後保存在他父親家中,直到科西莫一世執政,一五四三年才重新安置原位。這個修復大衛像的慈悲舉動,這個代表共和國象徵的修復舉動,表現出普遍佛羅倫斯人,更應該說是美第奇家族對米開朗基羅的愛,勝於對共和國的憤怒。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達文西其實不愛畫畫?

拉斐爾是企業化經營的畫家?
米開朗基羅的天敵是某世教宗?

文藝復興是西方文化與藝術的黃金年代,而被譽為「文藝復興三傑」的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雖然享有盛名,但其實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難與辛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