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地球之聲: 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 找回人與萬物的連結 | 誠品線上

Sounds Wild and Broken: Sonic Marvels, Evolution's Creativity, and the Crisis of Sensory Extinction

作者 David George Haskell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傾聽地球之聲: 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 找回人與萬物的連結:★★★本書榮獲2023年Openbook年度翻譯書、第四十七屆金鼎獎圖書翻譯獎★★★《森林祕境》作者最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2023年Openbook年度翻譯書、第四十七屆金鼎獎圖書翻譯獎★★★《森林祕境》作者最新長篇力作地球萬物共同譜寫的樂章,訴說著遠古以來生命的演化和變遷、美麗與哀愁……本書是一支以生命的音符鋪寫而成的交響曲。書中文字令人著迷、痛心,卻又優美動人。——普立茲獎得主、《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宗慧——專文導讀金曲獎大自然音樂製作人.風潮音樂總監 吳金黛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林子皓野地錄音師.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 范欽慧科普作家 張東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焦傳金金鼎獎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一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俊嘉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感動推薦(依姓名筆畫序)得獎作家暨生物學家帶你從億萬年尺度聽見自然,探索地球之聲的源起、演變與未來……雨林中的唧唧蟲鳴,沼澤地裡的呱呱蛙叫,說明了演化的創造力;落磯山脈和巴黎街頭的鳥兒,詮釋了動物如何學習鳴啼,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大海裡,我們聽見了與自己大相迥異的槍蝦、蟾魚和鯨魚等生命之間的親緣。各大陸的動物聲響如此不同,演示了板塊構造的深遠影響、動物族群與其在世界各地遷徙的悠久歷史,以及審美觀的新奇演變。哈思克從動物的鳴唱、舊石器時代洞穴的長毛象牙笛,一路談至現代音樂廳裡的小提琴和耳機裡的電子音樂,讓我們明瞭人類的音樂和語言也是生態與演化故事中的一員。然而,地球上的許多聲音卻也因為受到我們的忽視與慾望侵蝕而不復再現。哈思克在本書中再次以詩意的文字,引領我們前往遭到威脅的森林、飽受噪音侵擾的海洋和喧鬧的都市,闡述自然之聲的消逝不只象徵生命的終結,也代表著感官豐富性的縮減,更邀請我們不忘靜心聆聽,並有所行動。國內好評推薦:聲景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領域,在陸域、水域生態系聆聽動物聲音、環境聲音與人為噪音訊息,能夠在人眼不容易觀察之處探索野生動物的活動、了解生態系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甚至是分析人為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干擾。本書作者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彙整許多聲景科學的知識,從聲音的演化起源到自然聲音面臨的危機,引領讀者打開聽覺的感官,聆聽生態的一舉一動。——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林子皓哈思克不只提供了感性的邀請,他更以科學家的理性思維與豐沛知識,用著磅礴悠遠的歷史敘事來幫助我們為聆聽聚焦,包括那十億年前的風聲水聲……遠從五千五百萬年前演化至今的鳥語……還有那關於鳴蟲、青蛙、鳥類發聲結構的篇章都成了最佳的聆聽教學素材。——野地錄音師.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 范欽慧本書作者讓我們知道從細胞等級就會發出聲音,聲音不只靠嘴巴發出,還可以是從身體的其他部位。植物的可以靠風吹,也可以是植物內部自己的。這一切,只要你肯聽,通通都是地球之聲。但是,如果我們選擇忽略,未來將有更多的聲音消失不見……——科普作家 張東君在生動重現其他物種的聲音所表述的意義、所創造的音樂之時,哈思克以大量的科學知識與強烈的文字感染力,為讀者打開了一處又一處他們前所未聞、「不聽可惜」的聲音地景,讓感官連結的建立出現契機。——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宗慧哈思克在本書描述生命現象與聲音的關係時,使用了極為細膩的文字描述,讓我在閱讀時,不時隨著哈思克的指揮突破想像力,在大腦中建構著影像、聲音與體感交織的華麗3D交響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俊嘉這本好書中的生物學知識就已令人嘆為觀止了,哈思克也不忘探討聲音在人類文明社會和文化中的面向,從日本社會獨特的表達文化,到澳洲原住民的歌行能把人類與非人類聲音與故事融入記憶傳頌好幾個世代,是本文理共賞的好書。——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國外好評推薦:聽大衛.哈思克的,他會改變你聆聽世界的習慣。哈思克這樣的科學家世所罕見,他用充滿詩意的淵博文辭闡述他探討的主題:地球多姿多彩的自然聲響;我們可以從這些豐富多樣的聲音學到什麼;當聲音種類減少,我們會失去什麼。這本出色的書籍是一份禮物,讓我們深刻了解聲音,也享受一段璀璨的閱讀過程。——《鳥的天賦》(The Genius of Birds)作者 珍妮佛.艾克曼(Jennifer Ackerman)大衛.哈思克的文章脈絡分明,教導我們聆聽地球上的生命美麗又哀傷的歷史。本書會改變你聆聽大自然與傾聽自己的方式,但願能幫助我們及時治癒我們的地球。——《鳥為什麼鳴唱》(Why Birds Sing)作者 大衛.羅森柏格(David Rothenberg)振聾發聵的呼喚,邀請我們重拾與聲音的久遠交流。大衛.哈思克細膩的文筆和深入的研究,將奇妙的大自然與思維力、啟發人心的崇敬和保護聲音多樣性的急迫感融於一爐。地球的聲音歌唱著美與需求。哈思克讓我們明白,能夠聆聽是多麼了不起的天賦與責任。——《科學、自然與精神的交叉路口》(Rooted: Life at the Crossroads of Science, Nature, and Spirit)與《莫札特的八哥》(Mozart’s Starling)作者 莉安妲.琳恩.霍普特(Lyanda Lynn Haupt)這本絕妙佳作會改變你聆聽一切聲音的習慣。哈思克帶領我們深入人類與其他生物的樂曲,揭示一個又一個驚奇。以強有力的言辭守護物種,更守護生命的感官經驗。——《最奇特的生物》(A Most Remarkable Creature)作者 強納森.梅柏格(Jonathan Meiburg)科學著作就該像這樣,充滿驚奇與感傷,隨著荒野的樂音顫動。可惜很少人能做得到。哈思克在這本書裡扮演指揮,演繹恢宏的交響曲。他向我們揭示——不,是讓我們聽見——我們是這個共鳴世界裡的共鳴動物。找到與所有生物共鳴的頻率,我們的生命才能完整。他這本非凡書籍讓我在生命旅程中一路歌唱,也盡量回應沿途聽見的聲音。——《變身野獸》(Being a Beast)作者 查爾斯.佛斯特(Charles Foster),在這本書裡,大衛.哈思克再次拓展我們的感官世界,帶我們聽見地球上各式各樣的歌聲、音樂與話語,也闡述聲音源起、演化與連結的神奇方式。他專注、細膩的聆聽,提升了我們的聽覺敏銳度。——《摯愛的動物》(Beloved Beasts: Fighting for Life in an Age of Extinction)作者 密雪兒.奈胡斯(Michelle Nijhuis)對生命樂音的歡欣禮讚……哈思克完美融合了歷史、生態學、生理學、哲學與生物學,暢意體驗由鳥類與昆蟲、風與海、人聲與樂器組成的愉悅聲響……他鄭重提出警告,強調「生態系統的消音」會導致「個體被孤立,群體被瓦解,生態的恢復力和生命演化的創造力也變弱。」哈思克說,聲音「正如文化知識,無形無影稍縱即逝」,卻又太珍貴,不能輕易失去……以精湛的文字傳達急迫的訊息。——《科克斯書評》星級推薦哈思克聆聽時的欣喜感染力十足,讓人忍不住加入他的行列……他一語中的地指出,感官連結遠比枯燥的統計數字更能啟發人們的關注。他在過去的著作中已經展露傑出詩人科學家的特質,這本書讓他成為為地球發聲的桂冠詩人。哈思克熱愛他致力拯救的大自然,他精準的科學觀察因此更具說服力。——《紐約時報書評》地球會歌唱、鳴響、啼囀,也許是宇宙唯一擁有這些樂音的行星,就像哈思克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新書裡所說,擁有音樂,也有能夠聆聽的耳朵,是無與倫比的運氣,也是重大的責任……讀來欣喜連連。——作家 凱絲琳.狄恩.摩爾(Kathleen Dean Moore)在當代自然科學著作之中,哈思克的文筆獨樹一格……他鋪寫喜人的大自然詩篇,精心雕琢的字句令讀者深深著迷……精彩絕倫。——Chapter16文學社群網站思慮深刻、發人深省……哈思克以清晰的視角,描述遭到破壞的環境與人類的噪音對全球聲景的衝擊……他堅持而低調的發揮才智,為我們揭示一個又一個幽微的謎團,以無懈可擊的論點陳述保護聲景的重要性。——《書單》雜誌哈思克的文章情感豐沛,像優美的詩歌。他以生動的筆調為每個句子灌注豐富的意涵,幾乎可以說是一本會說話的書……不過,這本書真正的亮點,在於它邀請讀者設想他者的聆聽體驗,破除所有生物都以同樣方式聆聽的迷思。——BookPage書評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大衛.喬治.哈思克""作家暨生物學家,擅長以精微動人的文字,融合科學、詩文與其對生命的細膩觀察。已故生物學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有「社會生物學之父」及「生物多樣性之父」之稱)曾形容其文字「為自然書寫開闢新局,既科學也充滿詩意」。普立茲獎得主黛博拉.布魯姆(Deborah Blum)亦曾形容他「或許是當今最傑出的自然文學作家」。哈思克的作品《森林祕境》、《樹之歌》、《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以及《傾聽地球之聲》,皆流露其對生命的多姿多彩之關注,並曾榮獲眾多獎項肯定,包括美國國家學院最佳圖書獎、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里德環境寫作獎(Reed Environmental Writing Award)、國家戶外圖書獎(National Outdoor Book Award)、愛爾蘭圖書獎(Irish Book Award),以及約翰.巴勒斯獎章(John Burroughs Medal)。哈思克生於倫敦,成長於法國,過去三十年來居住於美國各地,如田納西州、科羅拉多州和紐約州。他畢業於牛津大學,於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是倫敦林奈學會會士、古根漢會士,目前任教於田納西州塞瓦尼南方大學,並曾獲多項教學優異獎項肯定。在這遭到重重藩籬阻隔的世界,他的作品提醒我們,生命的本質與美乃是源自彼此的連結與相互依賴。你可透過以下方式關注他的最新動態:dghaskell.com;Twitter:@DGHaskell;Instagram and Facebook:DavidGeorgeHaskell。※《森林祕境》曾獲2014年開卷翻譯類年度好書獎,《樹之歌》曾獲2017年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相關著作:《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從氣味的語言了解樹木(書衣海報特別收錄12幅精緻針筆植物繪)》《森林祕境(暢銷改版):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陳錦慧""自由譯者。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從事翻譯十餘年,譯作包括《米德鎮的春天》《感官攻略》《大腦逆齡指南》等四十餘冊。賜教信箱:c.jinhui@hot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自然聲景,絕對不是人類世界的背景音樂/范欽慧 推薦序 聽見大自然的華麗交響曲推薦序/黃俊嘉 推薦序 地球之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黃貞祥 導 讀 重現被遺忘的聲景/黃宗慧 序曲 第一部 源起 1 初始之聲與聽覺的古老根源 當我們為春天的鳥鳴、嬰兒對語言的察覺,或夏季夜晚昆蟲與蛙類活力十足的大合唱驚奇讚嘆,就是沉浸在纖毛的奇妙傳承裡。 2 單一與多樣 在我聽見水面下充滿生命力的喋喋不休的那一刻,我就突破了感官障礙。此刻我在這個沼澤區,雖然眼前是整齊劃一的水上植物,卻能想像並感受到這片區域的多樣與豐饒。 3 感官折讓與偏誤 早在我的毛細胞開始凋亡以前,我聽見的聲音就已經過大幅調節。我聽見的一切都是殘缺的轉譯。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在我的耳朵裡交談,糾纏。 第二部 動物聲音的繁盛 4 掠食者、寂靜、羽翼 由蕨類、蘇鐵、石松和針葉木等植物組成的古老森林,被日後我們的耳朵所熟悉的聲音點亮。當我們聽見蟋蟀在都市公園的護根層、山區草地或鄉間小路唧唧鳴叫,我們就聽見了地球最古老的聲音。 5 花、海洋、乳汁 你的眼睛掃過這些字的時候,聲音已不再是空氣中傳送的聲波,而是一波波穿過哺乳類大腦潮溼、富含脂肪的細胞膜的電能反應。現在大聲念出這些字。那些反應波從肌肉跳進空氣中。聲音一向如此,從一種存在投向另一種,從一種媒介傳到另一種,居間連結,帶動轉化。 第三部 演化的創造力 6 空氣、水、木頭 鳥類的鳴聲包含了草的聲音特質和風的呼嘯。哺乳動物的叫聲向我們揭示,掠食者與獵物如何在森林與平原的不同地形中聽見彼此。水的各種語氣以鯨魚和魚類的歌聲表達出來。 7 喧囂之中 雨林中沒有單獨的作曲家,也沒有公定的調性或旋律規則。各種審美觀和表述法在這裡並存。在雨林裡聆聽,既富挑戰性又愉悅。我們能同時聽見許多故事,每段故事都以符合個別物種審美觀的聲音呈現。 8 性事與美 我周遭春雨樹蛙那聲勢喧天的合唱,上演的不只是一段雄性向雌性旁觀者炫技的簡單戲碼。每個物種有其獨特的性別,其中很多「雌」「雄」同體,每一種都具有代表性。 9 發聲學習與文化 雖然人類和鳴禽的成熟大腦形態截然不同,但發聲學習所需的神經網絡,有一部分是靠同樣的基因打造的。同樣的,二者學習的模式與歷程也相似。那麼,聽見幼鳥跌跌撞撞初試啼聲的莞爾一笑,就不只是情感的觸動。那份油然而生的喜悅,是因為回想起超越歧異的親緣。 10 深時的印記 對於非人類的聲音,我們能聽見更久遠的過去,有時穿越幾億年。當我們坐下來聆聽動物的聲音,我們允許自己體驗的不只是當下這一刻,還有板塊構造的標記、動物的遷移史,以及演化的變革的回音。 第四部 人類的音樂與歸屬 11 骨頭、象牙、氣息 每一根笛子都是容器,捕捉人類的氣息與空中的聲波這類短暫易逝之物。很多文化將氣息視為生命的基礎。遠古人類發現笛子的特性的那一刻,想必驚嘆不已:靈魂被短暫拘留、塑形,再送到外面的世界。 12 共鳴空間 人類創造的音樂在作品、樂器和聲學空間之間產生創造力的交互作用。我們耳朵裡的耳機或音樂場館的電子裝置,為這些成果豐碩的關係打開全新的可能性,延續一個始於舊石器時代宏亮洞穴的進程。 13 音樂、森林、軀體 我坐在林肯中心的觀眾席,與全世界森林(它們的過去與未來)和人類貿易的歷史展開親密接觸。管弦樂團的聲音來自這個世界,讓我沉浸在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歷史的美麗與破碎之中。 第五部 縮減、危機與不公 14 森林 森林的聲音催我入眠。我的耳朵或許在都市近郊挨了餓,渴望森林的多樣化聲音,向內探索,將我的意識往回撥。我的睡眠有種熟悉感,不是昏沉或朦朧,而是清晰,像置身水光的折射裡。 15 海洋 冷戰捕捉到這隻座頭鯨的聲音,而後動物學家與音樂家合作的成果激發大眾的想像力,喚醒人類對海洋生物表親的道德關切。後來,那歌聲以捕鯨禁令的形式重返大海。這張唱片是跨物種聆聽的成功案例。 16 城市 在烏鶇的歌聲裡,我聽見動物在都市中找到一席之地。那聲音如此孤單,似乎隱隱意味著還有生命在其他地方繁衍。都市與鄉間互惠並存,不只展現在人類的經濟,也展現在更廣大的生命群體。 第六部 聆聽 17 在社區 我們聚一起宴飲、祈禱、運動、觀賞視覺藝術、聆聽音樂時,是不是也能聚在一起聆聽地球的聲音,聆聽風、水和生命體(包括人類)的聲音匯聚一堂時,那豐富多采的變化? 18 在遙遠的過去與未來 從細菌的彈撥聲、動物的盡情鳴唱,到人類演奏廳裡的音樂,我們的地球是有聲行星,充滿聆聽者與通訊聲響。這種異乎尋常的發展,根源來自比地球更古老的時代,來自聲音本身古老的生成力量。 謝辭 引用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傾聽地球之聲: 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 找回人與萬物的連結
作者 / David George Haskell
簡介 / 傾聽地球之聲: 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 找回人與萬物的連結:★★★本書榮獲2023年Openbook年度翻譯書、第四十七屆金鼎獎圖書翻譯獎★★★《森林祕境》作者最新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6263184237
ISBN10 / 626318423X
EAN / 9786263184237
誠品26碼 / 2682276445006
頁數 / 432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重現被遺忘的聲音地景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宗慧



擅於將科學知識、生態關懷與人文哲思完美結合於著作之中,《森林祕境》與《樹之歌》的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在二○二二年推出了以地球上的自然聲響為主題的新作,《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你生命的創意與斷裂,找回人與萬物的連結》。哈思克書寫地球的生命史,從「酵母菌細胞不對伴侶歌唱;阿米巴原蟲也不會大聲警告近鄰」的年代,寫到地球豐富多樣的聲音面臨威脅的今天,讓我們發現長達幾億年的寂靜之後才演化出的有聲世界,得來多麼不易又如何充滿奧妙;他走過不同地域——喬治亞州的聖凱瑟琳島、厄瓜多亞馬遜雨林、紐約上州小鎮、洛磯山脈的嵯峨山峰……,有時單純依賴他口中日漸老化的聽覺替他做「殘缺的轉譯」,有時借助水下麥克風或數位錄音檔超越人類聽力的極限,為的是捕捉不同地景中各自特殊的聲景,然後以他的文字,進行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透過一本無聲的書,傳遞聲音之美與多樣性。



但這顯然難不倒哈思克。對他而言,文本可以是聲音的具現,而如果口語是氣態碳,那麼文本就是璀璨的鑽石,賦予我們無比強悍的力量。的確,跟隨著哈思克文字的腳步走一趟那些被遺忘的聲音地景,我們彷彿也能跟著「聽」見許多非人類的聲音,例如他曾如此生動地形容森林裡樹蛙的叫聲:「牠們的緊繃叫聲帶著鼻音,啞噗!啞噗!每隻樹蛙的音調都不同,或許反映了牠們的體型大小。我聽見牠們的聲音來自小屋四面八方,彼此唱答。我覺得自己闖進了六隻樹蛙的球賽。左邊那隻的叫聲像彈力球拋向森林,右邊那隻將球揮向另一個方向,目標是離我頭部不遠的另一位歌者。聲音就這樣在我上方往返來回」。



而在分析動物學家所收集的座頭鯨叫聲何以成為熱銷的專輯時,他除了以嗚咽、慟哭、哀號形容座頭鯨牽動人心的歌聲,還具體地摹描了其他鯨魚的叫聲:「抹香鯨使用連串的喀嗒聲彼此溝通……牠們的聲音像咿呀響的老舊鉸鏈,也像節拍器的嗒嗒響。一整群聚在一起的時候,又像幾十隻發狂的啄木鳥又敲又啄。調到一定音量,那聲音能摜破你的耳膜,……小鬚鯨回蕩、振動、重擊、彈撥,叫聲有彈性,像打擊樂……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悶哼聲彷彿從共鳴良好的排水管另一端遠遠傳來。牠們也會發出『槍聲』,像大口徑來福槍。灰鯨震顫的牢騷既有低沉的呱呱聲,也有吼叫聲,像鬱悶的公牛或發狠咆哮的貓咪」。



就連遠古恐龍的叫聲,哈思克都可以依據考證加以比擬——鴨嘴龍的叫聲類似低音喇叭,其他恐龍則接近以氣囊發聲的現代鳥類,像是鴿子的咕咕聲、現代麻鷺深沉男低音般的隆隆聲,或棕硬尾鴨壓抑的打嗝聲。電影裡的恐龍不是這樣叫?那不過是變造合成的結果——例如暴龍的吼聲其實是「利用慢速板的象寶寶叫聲,在錄音室裡跟獅子的吼叫聲、鯨魚噴水孔的爆破聲和鱷魚的低吼融合而成」。諸如此類「有聲有色」的敘述在書中俯拾皆是,令人不得不由衷佩服哈思克將聲音「神還原」的功力。



而這絕對不只是憑藉優美的文筆就能達到的境地。真正讓哈思克得以掌握聲音多樣性的關鍵,是他在書中不斷強調的,對地球上其他生命的在乎。這份在乎,讓他亟欲建立和不同物種的感官連結。建立連結之所以重要,不單是因為從演化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與感官和所有會發聲、會聆聽的生命之間,關係本就相當密切,更是因為「有別於其他那些生命,我們人類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力。我們能選擇不同的聲響未來,鯨魚、森林與鳥類卻辦不到」,換句話說,是想要回應其他生命、接受牠們聲音召喚的心意,讓哈思克得以聽見如此豐沛的聲音與聲音之間細微的差異,並將這多樣的聲響,乃至聲音不再的寂寥,透過書頁,傳達給讀者。



精神分析學者多勒(Mladen Dolar)在《聲音之外無其他》(A Voice and Nothing More)一書中,曾將語言符號與聲音比喻為珠子與串珠的線,意指在一般的狀態下,我們根本不會特別注意聲音,聲音只是為了幫助我們了解語意,意義一產生,聲音就會消失在這個了解的過程之中,就像珠子一旦被串起來,我們就看不見串珠的那條線了。如果人類本身的聲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都已如此邊陲,也就難怪那些被我們認定沒有語言的其他生命,所發出的聲音會長期受到忽視了。



正因如此,哈思克如此費勁地以無聲之書寫有聲世界,在保育上的意義更顯得重大。在生動重現其他物種的聲音所表述的意義、所創造的音樂之時,哈思克以大量的科學知識與強烈的文字感染力,為讀者打開了一處又一處他們前所未聞、「不聽可惜」的聲音地景,讓感官連結的建立出現契機——當我們得知一隻體長只有二.五公分,僅占用四平方公分面積的春雨樹蛙,叫聲可以傳到方圓七千八百平方公尺內,將自己的存在感放足足大兩千萬倍,在驚嘆之餘,或許也會開始對如此費力鳴唱的物種多一點敬意,對這求偶展演的聲音蘊含了哪些訊息感到好奇;當哈思克主張「叫春」如果能刺激其他同類的美感反應,就是音樂,因此人類無法判斷貓叫春有沒有音樂性時,「透露的是人類科技與想像力上的限制」,我們在莞爾之際,或許也可能放棄「音樂是人類所獨有」的定見,跟著哈思克一起發現更多有音樂的動物,以及牠們如何和人類一樣,「都是能感知、有情感、能思考,也能創新的生命體」。



事實上,對於書中所呈現的豐富聲景,身為人類的我們不只是「不聽可惜」;不聽,也是可恥的。這不僅是因為當今的生態危機與我們的疏於聆聽密切相關,拒絕聆聽等於是逃避責任,更是因為我們正在持續,極不公義地,強迫其他物種聽見人類製造的各種噪音。



就以噪音對水下生物的影響來說,不管是海軍聲納利用高振幅聲音反彈的回聲「看見」水面下的情況,或是以海底震波探測石油和天然氣,又或者是以頻繁的船運輸送人們購買的異地商品,都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程度不等但同樣難耐的衝擊。衝擊程度太大時,鯨魚甚至會急速下潛或衝出海面,造成器官出血。哈思克要我們試想打樁機連續在家裡運作的樣態,儘管連這樣的比喻都還不夠貼近真相,因為「我們可以離開屋子。再者,即使我們就站在機器旁,那聲音多半只影響我們的耳朵。對於水中生物,聲音是視覺、觸覺、本體感受和聽覺。牠們離不開水,幾乎也不可能躲到幾百公里外」。



哈思克也反省了自己如何參與著這個傷害海洋生物的巨大共犯結構,如何迫使鯨魚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浸泡在他從地平線另一端買來的商品的聲音之中:「我環顧四周,查看我擁有的物品。在太平洋周邊國家製造的每一項商品送抵時,生活在哈羅海峽或洛杉磯外海的鯨魚或許都能聽見。這些商品包括筆電、銀器、灑水壺、家具和汽車。大西洋沿岸的鯨魚則是被來自歐洲與北非的貨物遞送聲音包圍,比如辦公椅、書籍、葡萄酒和橄欖油。我大多數時間都居住在內陸地區,距離大海幾小時車程,因此很少看見或聽見鯨魚。但鯨魚聽見了我」。顯然,當哈思克懇切提出正視噪音污染問題的訴求時,並非採取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他,也在「我們」之中。



儘管因破壞聲景而受益看似是現代人的日常,但「我們」並非全然無力去改變什麼。哈思克在細細闡述了聲學危機的急迫性之時,一直不忘提醒的是,開始傾聽,就可能停止繼續扼殺地球的聲音。



以前述的海洋噪音為例,哈思克指出,我們其實已擁有降低噪音所需的科技與經濟機制,只不過還欠缺與海浪下的親族休戚與共的意願。事實上,打造極靜音船、重建蓬勃的在地經濟以減少頻繁的越洋運送、以靜音的方式進行震波探測、海軍活動避開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覓食與哺育區等等,都是可能的作法,也是迫切需要採取的行動,因為持續惡化的海洋噪音也將牽動其他地區動物的絕種和生物多樣性的降低,畢竟陸地與海洋聲音多樣性的衰微,是同一個危機,而非兩件事。



危機很巨大,個人很渺小。如哈思克所期待的,關閉噪音的污染,真有實現的機會嗎?或許他一面聽著唱片傳出的鯨魚歌聲,一面思考「人類以美化過的鯨魚音樂療癒自己卻不在乎牠們的生存危機」這件事何等諷刺時,語重心長的那句提問,就已給出了最直接而簡單的答案,「我們削減貪婪的欲望,及時拯救你們僅剩的少數。我們現在能不能聆聽且行動,幫助你們擺脫噪音惡夢?」



行動的起點,或許就在於削減人類貪婪的欲望。"

試閱文字

內文 : 海洋

我將針頭放在唱片上。工業用鑽石遇見保存在聚氯乙烯裡的聲音。唱針的利爪循著螺旋軌跡滑動。鑽石跟隨著高低起伏的塑膠溝槽前進,每個極細微的左右移動都傳送到唱頭裡的磁鐵和線圈。燃燒的煤炭和甲烷從懸掛在空中的電線輸送過來,為我的唱機提供電力。
工廠、油井和礦場的力量匯合了。座頭鯨的歌聲甦醒過來,衝出大海躍向空中,脫離了
一九五○年代,化為當下的體驗。
兩個拉長的起始音,停頓,接著是連串隆隆響與搏動聲。第一個叫聲歷時超過三秒,由幾十個頻率組合而成,每個頻率都以不同的速度升降。高頻音急速下滑,一聲嗚咽。低頻音相對穩定,低沉單調,而後快速旋轉向上,強化尾音。回音出現,從海底深谷或海水表面而來,增加殘響。第二聲稍微短些,簡單些。它的各種音頻和諧的流動,是下滑的變調,轉成穩定的呼號,而後是上下跳動,嗚咿咿喔,最後消退,化為回音。一聲咆哮為這些聲音鋪墊,力道漸強。接著分解成一連串震撼的戳刺聲,是以低沉渾厚的撥弦音構成的顫鳴,滑溜的穿越變化多端的音高與節拍。
冷戰期間捕捉到這隻座頭鯨的聲音,而後動物學家與音樂家合作的成果激發大眾的想像力,喚醒人類對海洋生物表親的道德關切。後來,那歌聲以捕鯨禁令的形式重返大海。這張唱片是跨物種聆聽的成功案例。
然而,在我唱機轉盤上旋轉的黑膠唱片,也記錄了海洋聲景在我們這一代生命中遭到的破壞。一九五○年代的海洋,遠比今日的海洋安靜得多。如果有所謂的聲學地獄,肯定存在如今的大海中。我們將聲學上最成熟、也最靈敏的動物的家,變成了最喧鬧的處所,被人類的噪音占領,無處可逃。
錄下這張唱片第一支曲子裡那隻座頭鯨的聲音的人, 是法蘭西斯.沃林頓(Francis Watlington)。沃林頓的祖先以捕鯨為業,十七世紀從英國移居百慕達。一九五○到六○年代,沃林頓在百慕達的美軍基地任職,發明並裝設水下麥克風,監控大西洋的動態,擁有多種水中聆聽裝置的專利。在檔案照片裡,沃林頓端坐在塞滿電線與監控螢幕的擁擠房間,是愛好發明的電子工程師的最佳棲地。
沃林頓和他的同事從岸上實驗室拉了一條纜線,連接設置在海外三公里、距離海床七百公尺處的水下麥克風。在這個深度,他們進入了「深海聲道」的範圍。深海聲道像是由壓力與溫度梯度形成的透鏡,能讓聲音在海水中傳送幾千公里遠。他們用水下麥克風搜尋敵方軍艦或潛水艇引擎的嗡嗡聲,或聲納信號的尖銳聲響。除了這些軍事情報,水下麥克風還捕捉到春季時從加勒比海北移前往繁殖區的座頭鯨叫聲。沃林頓在岸上能看見座頭鯨在他的水下麥克風上方噴水破浪,傳送回實驗室的信號裡夾雜著牠們的叫聲。在那之前,人類的耳朵難得聽見海洋這個深度的聲音,更別提錄製下來。沃林頓為他聽見的聲音著迷,將那些收錄在磁帶氧化鐵塗層裡的鯨魚叫聲保存下來,從一九五三年收集到一九六四年。到了一九六八年,夫妻檔動物學家凱薩琳(Katherine)與羅傑.佩恩(Roger Payne)造訪百慕達,計畫收錄座頭鯨叫聲,沃林頓於是將當時已經解密的磁帶提供給他們複製。
佩恩夫婦與另一對夫妻檔數學家赫拉(Hella)與科學家史考特.麥克維(Scott McVay)合作,將磁帶輸入聲波圖表列印機。這種二次大戰期間的技術可以將錄製的聲音變成相連的縱走溝紋,印在長長的紙捲上。時間在紙捲上縱向前進,聲音頻率則以橫跨紙張寬度的上下起伏線條和墨跡呈現。鯨魚的叫聲看起來像帶爪的腳掌刮出來的痕跡,平行條紋則代表多層次的和聲。當叫聲簡化為嗡嗡聲或哨音,圖表上只剩一條線,單一頻率。重擊聲是粗體的深灰色垂直條紋,喀嗒聲像筆端的輕觸。這些紙捲就像樂譜,既呈現每個聲音的形式,也描繪出依序排列的號叫、哨音、砰聲和咯咯聲之間的關係。
鯨魚叫聲的內在結構清楚呈現在紙張上。一長串的聲音每隔幾分鐘重複一次。佩恩與麥克維兩對夫妻從中辨識出五個不同層次的聲音組合與反覆:單一振動或音符;比較複雜的號叫或哨音;以這些較短元素組成、樂句般的群集;連串樂句;不間斷的較長段落。最短的元素大約持續幾秒。某些段落長達數小時。由於鯨魚叫聲裡含有重複結構,就像人類與鳥類的聲音一樣,他們因此稱之為歌聲。
羅傑.佩恩整理出品質最好的錄音檔,在一九七○年推出《座頭鯨之歌》(Songs of the
Humpback Whale )專輯,正是此刻在我的唱盤上轉動的唱片。這些鯨魚的聲音很可能是非人類動物叫聲之中最多人聽過的一種。這張專輯賣出一百萬張。一九七九年《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附贈的節錄版軟式唱片,總共銷售了一千萬份。這是錄音產業史上最大的單次壓製量。到如今,數位下載、CD和盜版持續將這些鯨魚的聲音傳進數百萬人的耳朵。
一九七○年代,《科學》期刊(Science )報導了這張專輯。茱蒂.柯林斯(Judy Collins)的歌曲〈再會太瓦錫〉(Farewell to Tarwathi)裡用了座頭鯨的叫聲。作曲家亞倫.霍夫哈奈斯(Alan Hovhaness)受到啟發創作出的作品,被紐約愛樂帶上舞台。這些聲音也蝕刻在太空總署的航海家太空探測器上的鍍金銅質唱片裡。這張鍍金唱片的套件中還附了針匣和針頭,以免我們的唱盤和黑膠唱片復古風潮尚未傳到太陽系之外。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的船隻騷擾捕鯨船的時候,也播放這些聲音。美國國會討論鯨魚保育議題時,這些聲音也以呈堂證供的姿態出現。
鯨魚的歌聲既是聲勢日益壯大的環保運動的號召,也是帶領人類想像力探索神祕海洋與鯨魚特性的橋梁。
沃林頓的祖先捕鯨,將從鯨魚體內取出的大量油脂送往歐洲和北美各大城市。在那些城市,鯨魚肉和鯨魚油既是食物,也是照明燃料,更是人體與工業儀器的潤滑油。我們想像中的捕鯨畫面,通常來自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筆下的帆船和人力獵捕。然而,一九○○年到一九六○年共有三十萬隻抹香鯨遭到獵殺,這個數字相當於過去兩個世紀的總和。在一九六○年代,又有三十萬隻抹香鯨被殺死。二十世紀的工業製造出更快速的船隻、爆裂性魚叉槍和加工船與沿岸工廠,這樣的捕鯨活動根本是戰爭,而非捕魚。二十世紀前十年,捕鯨業者殺掉五萬兩千隻鯨魚。到一九六○年代,十年的捕鯨量已經激增到七十萬隻以上。整個二十世紀裡,捕鯨業者殺掉了將近三百萬隻鯨魚,某些鯨魚族群數量只剩過去的千分之一(現在慢慢上升到大約百分之一),比如南極藍鯨。其他大多數鯨魚的數量則減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數十萬隻鳴唱生物的聲音從海洋中被抹除。
到了一九七○年代,鯨魚數量驟降,塑膠製品、畜牧產業與合成潤滑油出現後,鯨魚的骨
頭、肉和油脂大多被淘汰,其他東西取代鯨魚製品,滿足了我們身體的渴望。沃林頓變成另一種捕鯨人,他捕捉儲存的不是鯨魚的軀體,而是聲音。他的收穫送到了過去他的祖先供應的市場。
沃林頓與佩恩的錄音供給、點燃並潤滑了感傷、好奇與緩慢轉變的道德觀。鯨魚為許多世代的人類提供身體的養分,到了一九七○年代華麗變身,成為道德感的誘因、靈感與象徵。在工業化的英語世界更是如此。
座頭鯨的歌聲適逢良機,因為當時的人們對破壞感到絕望,對未來懷抱希望,偏好情感濃烈的表達方式。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成立,世界地球日環保運動的發起,都發生在座頭鯨專輯發行的那一年,那是多年的行動主義的成果。那段時間聯合國也籌備第一次環境會議。在人類聽來,座頭鯨的歌聲憂傷悲淒,這也是助力。嗚咽、慟哭、哀號。來自海平面下的悲歎與哀歌。正如美國民謠之父皮特.西格(Pete Seeger)的歌曲所說,「世上最後一頭鯨魚,發自內心深處,激情的哀號。」如果佩恩用的是別的鯨魚的聲音,這張專輯可能銷售疲軟,唱片堆積在倉庫裡乏人問津。抹香鯨使用連串的喀嗒聲彼此溝通,也以回聲定位探索周遭世界。牠們的聲音像咿呀響的老舊鉸鏈,也像節拍器的嗒嗒響。一整群聚在一起的時候,又像幾十隻發狂的啄木鳥又敲又啄。調到一定音量,那聲音能摜破你的耳膜,是已知最洪亮的動物鳴聲。小鬚鯨的叫聲柔軟有彈性,自帶回音,時而顫動,時而重擊,時而彈撥,有如打擊樂。
長鬚鯨嗚嗚叫,音頻通常太低,人類耳朵聽不見。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悶哼聲彷彿從共鳴良好的排水管另一端遠遠傳來。牠們也會發出像大口徑來福槍般的「槍聲」。灰鯨震顫的牢騷既有低沉的呱呱聲,也有吼叫聲,像鬱悶的公牛或發狠咆哮的貓咪。這些聲音大多無法迎合人類聲音感知或情感反應的喜好。我們的耳朵和神經系統不習慣處理那複雜的聲音形態。舉例來說,抹香鯨的喀嗒聲附帶豐富的意義,表達個體性、氏族與家族身分,似乎也隱含著持續變化的社交與行為意圖。但在我們聽來,那只是機械化的喀嗒聲。座頭鯨的節奏、頻率、韻律和音色,與人類的語言和音樂有足夠的共通點,牠們的叫聲因此能引發移情作用。
由於感官上的偏誤,我們對聲音與我們近似的物種產生親切感。移情作用的連結又會帶動情感的關切,我們的感官於是塑造我們的道德觀。少了感官連結,我們就無法進入實質關係,而這實質關係卻是道德考量與正確行動的基礎。但這些感官也可能操縱我們對他者的關懷,重視某些物種,忽視另一些。
如今人類的行動已經是主導地球未來的主要力量,我們的感官偏誤與身體的渴求重塑世界的形式,保留吸引我們的那部分,通常也屏棄或濫用其餘那些。
關於海洋,我們的感官和道德感如今面臨兩項挑戰。首先,海洋的生命幾乎都在我們的感官範圍之外。走一趟海灘,我們看不到海裡有哪些生物。早期的鯨魚錄音突破了這層障礙。其次,我們跟海底世界之間的感官連結為數不多,無法忠實呈現海洋的現狀。
一九五○到六○年代的鯨魚錄音從另一個世界來到我們面前,那時海洋噪音還在初始發展階段。當代的「鯨魚聲音」專輯和自然紀錄片的音頻都經過精心錄製與編輯,避開或移除喧嚷的雜音。在音樂網站搜尋「鯨魚聲音」,就能找到數以百計的專輯,聲稱能讓幫助人放鬆、入睡、進入冥想平靜狀態,能改善耳鳴、壓力,提供「全人」療癒。想當然耳,座頭鯨是其中的明星。當身體被抹香鯨的回聲定位脈衝掃射,肌肉被癱瘓,很少人會覺得壓力解除。這些專輯提供的「大自然的真實聲音」,刪除了真正的鯨魚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刺耳聲響與噪音。九一一恐怖攻擊後芬迪灣(Bay of Fundy)的大型船隻減少,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壓力荷爾蒙濃度明顯降低。這些荷爾蒙樣本取自受過訓練的嗅探犬找到的鯨魚糞便。小船上的嗅探犬鼻子探出船頭,為科學家尋找飄浮在海上的鯨魚壓力紀錄。鯨魚的錄音想要做到真實,就該讓我們的血液充滿警示的化學物質,讓我們的心靈深陷焦慮與恐懼,那是我們送進鯨魚世界的恐怖噪音所引發的壓力。相反的,我們讓自己吞服的是聽覺的合成鎮定劑,舒緩感官的加工止痛藥,以及安撫我們道德敏銳度與行動的催眠錠。
一九七○與八○年代,環保人士成功阻止了鯨魚的全面滅絕。某些物種的數量在成長。其中少數種類,比如北太平洋的灰鯨與座頭鯨,或許已經恢復到捕鯨前的水準或更高。但大多數鯨魚族群仍然遠低於獵捕前的數量。這些都是整體鯨魚族群的指標。某些族群存活的機會改善了,其他仍然處於滅絕邊緣。不過,對個別鯨魚而言,目前的生活環境嚴重惡化。許多鯨魚因為塑膠製品受困或受傷,包括被廢棄的繩索纏住。牠們在海面上睡覺或漫游時經常受到傷害,因為船隻的撞擊是鯨魚喪命的主因。即使在捕鯨的高峰期,海洋的聲響也跟鯨魚的祖先在數百萬年前體驗到的相去不遠。如今那個世界已不復存在。



啊,還有海洋的氣味。硫磺味的海草;海鷗棲地的氨氣臭味;柴油廢氣那叫人肺臟緊縮的酸性氣味;船底污水的油耗味直衝鼻腔。一陣清新的森林氣息從小艇碼頭後側低矮岩石丘陵上的花旗松林拂來,是苔蘚與潮溼蕨類的暗沉氣息。
上船啦!我們的腳步聲在金屬舷梯上噹啷響,背包、冷飲和相機撞擊舷梯的護欄。我們這趟海上觀光預計需時六小時,但我們帶來的物資足夠撐上幾天。沒有超載問題。我擠進一張塑膠長椅,面對港口的欄杆。其他二十多名旅客各自在長椅上落坐,或背靠小小的駕駛艙站著。我們出發時,薯條的脆響此起彼落,醋酸的味道與引擎廢氣在空中融合。
引擎的振動在我們的胸腔轟鳴,那聲音太低沉,大部分被我們的耳朵忽略,因此是透過肌肉與器官之中的神經感知。那種嗡鳴一開始頗具鎮靜效果,或許是讓身體回想起胚胎時期血液與心跳的低鳴。隨著時間過去,那份平靜就會因為持續不歇的內在振動轉為疲倦。
出發以後,置身海上、遠離會議室和電腦,我心曠神怡。我們沿著航道前行,聖胡安群島(San Juan Islands)的矮丘從我們眼前溜過。船頭劈開灰藍色海洋,嚇得成群崖海鴉和海鳩四散飛掠。一團團巨藻和大葉藻漂流過去,螃蟹端坐在某些海藻碎片上。陣陣海霧在島嶼的小海灣逗留。高速行駛的船隻激起海水、藻類的碘和鹹水泥巴揉和後的強烈氣味。
我們以相機捕鯨,同行的還有來自薩利希海(Salish Sea)各處港口的十多艘船隻。船隻以無線電模糊的嗶嗶聲在海面上編織成一張網,有些像鯨魚藉由鳴聲在廣闊的海域裡回應彼此。每一個船長都能透過電磁波的傳送,聽見其他人的聲音。獵物無處可逃。岸上的廣告看板大聲宣告保證看到鯨魚。
船繼續前進,迂迴繞過島嶼的岬角。看見了……距離不遠……就在聖胡安島西南海岸外。在望遠鏡裡,一片背鰭劃開海水,而後沉入水中。又一隻,吐氣時的噴霧,而後無影無蹤。但鯨魚的位置不難察覺。十多艘船聚集,大多慢速航向西邊,遠離海岸。我們向鯨魚的位置移動,引擎減速,直到船尾沒有激起尾波,留在遊艇與遊輪群的外圍。
一片大理石就在海面下游動,油脂般平滑,像成片潑濺的黑色墨水,鋪展在通透度近似玻璃瓶的海面底下。直到鯨魚尾鰭之間的凹槽像子彈般穿梭過去,我的意識腦才醒悟過來。鯨魚的推進全靠肌肉的運用,就像拉車馬踢腿帶動的力量。沒有摩擦力的動作,像被流水磨得渾圓的石頭拋過冰面。噗啦!在船隻前方十五公尺浮出水面,吐出的氣息伴隨粗糙的爆破音。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榮獲2023年Openbook年度翻譯書、第四十七屆金鼎獎圖書翻譯獎★★★

《森林祕境》作者最新長篇力作
地球萬物共同譜寫的樂章,訴說著遠古以來生命的演化和變遷、美麗與哀愁……

本書是一支以生命的音符鋪寫而成的交響曲。書中文字令人著迷、痛心,卻又優美動人。
——普立茲獎得主、《第六次大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