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心理學 | 誠品線上

心理學がよ~くわかる本

作者 飯田英晴/ 岩波明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解心理學:運用科學方式分析人類心理的圖解心理學入門!徹底分析心理學的本質和思考方式!一看就得以明瞭心理學的廣泛應用!洞悉智力、性格和記憶的運作機制!認識從嬰兒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運用科學方式分析人類心理的圖解心理學入門!徹底分析心理學的本質和思考方式!一看就得以明瞭心理學的廣泛應用!洞悉智力、性格和記憶的運作機制!認識從嬰兒到老人的內心發展歷程!揭曉心理疾病的診斷和最新治療法!了解個人與團體及社會的相互關係!配合豐富的具體範例與圖表,透視人心,知己知彼。 主要學派:結構心理學、完形心理學、動力心理學、分析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代表人物:馮德、艾賓浩斯、佛洛伊德、比奈、榮格、勒溫、皮亞傑、艾瑞克森、斯金納等。關鍵名詞:無意識、本我、情結、移情、原型、錯視、防衛機制、遺忘曲線、認同遲滯等。心理疾病: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官能症、統合失調症、失智症、人格違常、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 系統化介紹心理學知識,適合專門研究心理學領域者、從事醫療或社會福利領域者、希望更了解人心或對心理學懷抱熱情和興趣者閱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飯田英晴1951年生。立命館大學哲學系(專攻心理學)畢業,於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精神醫學教室進修兩年,並陸續於滋賀醫科大學、國立精神神經中心、琦玉醫科大學進行腦科學及臨床心理學研究。現任藍野大學保健醫療學系教授。著作有:《飯田博士的精神百倍處方籤》(鳥影社)、《連結內心的力量》(中央災害防止協會)、《跨出情緒障礙的10步》(文藝社)。岩波 明1959年生。東京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職東大醫院精神科、都立松澤醫院、昭和大學醫院精神科等,現為精神科醫師、琦玉醫科大學精神醫學教室準教授。著作有:《瘋狂與你相鄰》、《狂亂的偽裝》(新潮社)、《自我崩壞》(講談社)、《憂鬱症》(筑摩新書)等。■譯者簡介鄭衍偉文字工作者。曾替《誠品好讀》、《BANG》、《典藏古美術》、《電玩通周刊》等雜誌撰文、翻譯及採訪,並參與「週期表」、「Juicer Plan」、「CG SMART校園巡迴講座」、「國際書展繪圖接力大作戰」等策展及講座企劃。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1章 心理學究竟是什麼?1-1 心理學相當多元1-2 自然科學孕育出心理學1-3 心理學之父——馮德1-4 與馮德對立的完形心理學1-5 佛洛伊德是異端分子1-6 精神分析逼近內心深處1-7 自我會驅動防衛機制1-8 「情結」以神話當作原型1-9 心理治療會引發移情和反移情1-10 榮格學派自佛洛伊德學派分出1-11 榮格心理學的獨特概念1-12 行為主義忽視「內心」1-13 認知心理學是一種嶄新的心理學1-14 日本的心理學從明治初期開始發展COLUMN 被「超能力」玩弄於股掌間的心理學家 第2章 心理功能的心理學2-1 智力是主要的精神功能之一2-2 學者對智力的定義各有不同2-3 比奈量表極適用於兒童智力測驗2-4 魏氏智力測驗對診斷失智症相當有效2-5 智能發展具有階段性2-6 天才並非只是頭腦很好而已2-7 Personality的語源是「面具」2-8 性格由層級構造組成2-9 性格類型由來已久2-10 榮格將人分成內向和外向2-11 性格會顯現在生活信念的層面上2-12 藉由性格特徵強弱為眾人分類2-13 性格測驗大致分為三大類2-14 持續進行單調作業可顯現個人的性格2-15 各式各樣的問卷性格測驗2-16 性格藉由對曖昧刺激的反應顯現出來2-17 從所畫的樹解讀性格2-18 環境對個人的性格影響極大2-19 養育者的態度會改變個人性格2-20 雙重人格、多重人格猶如附身2-21 嘗試錯誤是學習之母2-22 從昆蟲身上也能發現條件反射2-23 每日生活都是記憶的累積2-24 記憶、記得、回憶2-25 身體殘留許多記憶2-26 記憶量隨記憶時的態度出現變化2-27 復憶是在事過境遷後又回想起2-28 記憶並不完全真實2-29 與食物有關的怨恨相當可怕2-30 號稱高等生物的人類,依舊受本能控制2-31 希望在社會中生活順遂的欲求COLUMN 補償作用2-32 內心衝突和挫折2-33 從事物辨識度看圖案與背景的關係2-34 統整的知覺和錯覺2-35 為何平面的視網膜成像能讓人們看到立體世界2-36 色彩由反射光的頻率差異造成2-37 大腦的功能運作分工2-38 左顳葉如果損傷就無法說話2-39 大腦邊緣系統是維持人類生命的重要組織2-40 睡眠由快速動眼期和四階段非快速動眼期構成2-41 快速動眼期作的夢會以超自然方式跨越時空COLUMN 設定達成目標 第3章 人類成長與心理學3-1 每人出生時都是未完成的狀態3-2 從反射動作到隨意動作,從具體到抽象3-3 興奮、不悅,然後開心喜悅3-4 小孩的認知特性為自我中心3-5 兒童的自我主張是社會化的雛型3-6 經歷反抗期後成為大人3-7 比父母更強烈的黨群羈絆3-8 語言從毫無意義的喃語開始發展3-9 每人都有欺負弱小的心理3-10 中輟與懼學/拒學症3-11 若是恢復精神就能去上學3-12 無法閱讀與書寫的學習障礙孩子們3-13 好動不同於ADHD與過動3-14 苦惱眾多的青春期和認同遲滯3-15 繭居族和尼特族並不相同3-16 疾病會改變一個人的內心3-17 隨著年紀增長,性格也會改變3-18 每人都不想承認自己變老3-19 自殺是高齡化社會重大問題3-20 中年、初老期的心理危機3-21 接受死亡的過程十分複雜3-22 進入末期階段的人COLUMN 在初老期發作的失智案例 第4章 心理疾病及其評價4-1 憂鬱症病例急速增加4-2 與性格相關的精神官能性憂鬱症4-3 日本的高自殺率4-4 躁動和憂鬱反覆起伏的躁鬱症4-5 關於精神官能症4-6 經常引發恐慌狀態的恐慌症4-7 強迫症治療相當棘手4-8 罹患對人恐懼症的人數正在增加4-9 歇斯底里是一種精神官能症4-10 飲食障礙包括厭食症和暴食症4-11 統合失調症發作率占全部人口的一%4-12 統合失調症的正向症狀和負向症狀4-13 酒精依賴症會出現戒斷症狀4-14 興奮劑和抑制劑的藥物依賴4-15 興奮劑依賴症易引發精神病4-16 自閉症患者常面臨溝通困難的問題4-17 ADHD是一種發展障礙4-18 痴呆症如今稱為失智症4-19 失智症和照護保險4-20 腦部病變引發的器質性精神疾患4-21 與身體疾病相關的症狀性精神障礙4-22 癲癇因腦部過度放電所引起4-23 睡眠障礙包括失眠症和嗜睡症4-24 人格違常三大類型4-25 邊緣型人格違常4-26 對自我性別感到不協調的性別認同障礙4-27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起因於內心遭受創傷COLUMN 過度睡眠的三十世代女性 第5章 社會和團體心理學5-1 我們身處社會當中5-2 團體歸屬和溝通5-3 團體力量超越個人能力5-4 領導者會影響團體士氣5-5 達成目標和維持團體運作是領導者的職責5-6 潛伏內心深處的惡魔──虐待5-7 虐待小孩的父母被惡魔附身5-8 家庭暴力(DV)有時會告上法院5-9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5-10 人們很容易散播謠言5-11 若是沒有廣告,大家反而感到迷惑5-12 輿論是大眾傳播媒體製造出來的嗎?5-13 人為什麼會做壞事?5-14 年少無知導致的青少年犯罪5-15 人們總想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他人或他事5-16 藉助團體力量的治療法5-17 為什麼會出現人為疏失? 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圖解心理學
作者 / 飯田英晴 岩波明
簡介 / 圖解心理學:運用科學方式分析人類心理的圖解心理學入門!徹底分析心理學的本質和思考方式!一看就得以明瞭心理學的廣泛應用!洞悉智力、性格和記憶的運作機制!認識從嬰兒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363184
ISBN10 / 986636318X
EAN / 9789866363184
誠品26碼 / 2680458140008
頁數 / 272
開數 / 14.8X21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