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から即使える マイケル.ポーターの競争戦略54
作者 | 中野明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立刻上手的麥可.波特企業競爭戰略:全球競爭力戰略大師的經營入門指南哈佛商學院必修課程!54個最強企業競爭戰略完全圖解,橫跨企業、產業、國家的競爭力分析,一本能讓你 |
作者 | 中野明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立刻上手的麥可.波特企業競爭戰略:全球競爭力戰略大師的經營入門指南哈佛商學院必修課程!54個最強企業競爭戰略完全圖解,橫跨企業、產業、國家的競爭力分析,一本能讓你 |
內容簡介 全球競爭力戰略大師的經營入門指南哈佛商學院必修課程!54個最強企業競爭戰略完全圖解,橫跨企業、產業、國家的競爭力分析,一本能讓你立刻掌握麥可‧波特的商業經營術!企業在經濟變局中持續獲利成長的生存關鍵,就是懂得如何應用競爭策略!競爭策略的本質就是差異化低成本組織確保企業最大利益用五力分析掌握競爭對手,創造策略定位以價值鏈做企業內部分析,維持競爭優勢鑽石模型看出國家產業競爭力任何策略都有風險,在環境變動劇烈的市場中務須保有應變型策略本書特色:1.本書使用最淺顯易懂的圖解方式,以知名企業實例進行解說,任何人都能立刻掌握麥可‧波特的企業競爭戰略。2.哈佛商學院必修課程!應用麥可‧波特的經營理論,讓企業持續獲利成長,輕鬆戰勝競爭對手!3.市面少有的商管入門書!作者中野明有一系列的商業企管經營套書,皆使用精闢的圖解說明,篇幅簡短、淺顯易懂,一般人也能輕鬆掌握書中的商業知識並加以應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中野明 1962年生於日本滋賀縣。曾任關西學院大學、同志社大學兼任講師。除了在大學講授「資訊通信」,對「經濟經營」、「行銷」也有相當造詣,以圖解說明複雜理論的本領廣受好評。本社曾出版作者的商業書系列:《彼得‧杜拉克的自我實現》、《彼得‧杜拉克的事業策略》、《TOYOTA致勝關鍵的秘密武器》、《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理論》、《競爭策略》、《藍海策略》等,以上皆為圖解口袋本。游婷鈺畢業於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曾赴日本上智大學修讀。現任職於電子製造業並從事翻譯工作。
產品目錄 Part 1 了解基本的「競爭策略」01 波特的競爭策略論02 三項基本策略03 成本導向策略04 差異化策略05 聚焦策略06 策略風險07 競爭策略的本質08 競爭策略立案的行動架構column1 ─計畫型策略與應變型策略Part 2 活用五力分析09 何謂五力分析10 新加入業者的威脅11 進入障礙中的經驗曲線12 進入障礙與退出障礙13 業者間的敵對關係14 分析競爭企業15 替代品和替代服務的威脅16 賣方議價能力17 驅動購買策略18 買方議價能力19 選擇買方的行動架構20 分析個人電腦業界21 分析手機通訊業界22 以5F做自我分析23 從5F到制定策略24 5F與三項基本策略column2 ─六力與戰略轉換點Part 3 分析價值鏈25 何謂價值鏈26 價值鏈的構成因素27 看穿自社的價值活動28 創造成本優勢29 成本驅動因素30 控制成本驅動因素31 價值鏈重組32 價值鏈與差異化33 差異性驅動因素34 防止模仿抄襲35 使用基準與信號基準column 3 ─知識創造的企業Part 4 熟知競爭策略論的本質36 策略與營運效率化37 策略定位的重要性38 策略與取捨39 回歸到取捨40 藍海策略41 四項行動架構42 資源基礎觀點43 VRIO 分析44 連結價值活動的適配性45 從策略適配實現競爭優勢46 故事化競爭策略47 競爭策略的原則column4 ─平衡計分卡Part 5 日本企業的競爭策略48 日本型企業模式49 日本企業與策略定位50 IBM 與NEC 51 企業與日本成長52 鑽石模型53 政府的角色54 建立新式日本型企業模型波特著作導讀參考文獻
書名 / | 立刻上手的麥可.波特企業競爭戰略 |
---|---|
作者 / | 中野明 |
簡介 / | 立刻上手的麥可.波特企業競爭戰略:全球競爭力戰略大師的經營入門指南哈佛商學院必修課程!54個最強企業競爭戰略完全圖解,橫跨企業、產業、國家的競爭力分析,一本能讓你 |
出版社 /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1774831 |
ISBN10 / | 9861774831 |
EAN / | 9789861774831 |
誠品26碼 / | 2680751717006 |
頁數 / | 14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6.5X22.5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課題01 波特的競爭戰略論
波特的競爭策略論特色在於策略定位。策略定位就是在業界中找出自身有利的地方並投身於此,確保自己可以維持競爭優勢。
在為數眾多的策略論中,特別閃耀的波特理論
看到「策略」這個名詞,腦中最先浮現的就是麥可.波特教授吧!不管怎麼說,一九八○年波特出版的《競爭策略》(註1),即使經過了三十多年,到現在還是被奉為「策略論的聖經」。
不過,策略論並不只有波特理論,加拿大著名的經營學學者亨利.明茲伯格曾在《明茲伯格策略管理》(註2)一書中,將當今策略論分為十種學派(請參照左頁)。
「喔,策略論原來還有這麼多種啊!」
好像有人很驚訝。
本書篇幅沒辦法一一詳細探究,但是想先請大家了解波特的策略論只是多樣化的策略論中的一種。雖然說只是其中之一,不過這並不是要貶低波特策略論的價值。在這十種學派中, 波特的學說受到許多人強力支持,因而可以在為數眾多的策略論中占有堅不可摧的位置。
「那波特的策略論是屬於哪一種學派呢?」
嗯,這個問題在我料想之中。
波特的策略論特色在於定位,所以明茲伯格將它分類為定位學派。
將策略定位視為最重要的策略論
這裡談的定位,跟行銷所談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註3)
比方說這裡有一個廣大的競爭空間。一般會把這個競爭空間稱為業界。
業界空間裡所屬的企業置身在某個位置,才能展開競爭。不過置身的位置有對自己有利的地方,也有對自己不利的地方。
因此波特的策略論中, 把如何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地方並投身於此處作為最大的課題。這個過程就叫做定位。
於是開始有這些疑問出現: 那要怎麼樣才能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地方呢?還有已經找到的有利定位該如何維持呢?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波特的競爭策略論。
大家不妨把這種策略論當作現在在商場上馬上可以派上用場的知識。
註腳:
1 波特,《競爭策略》,1985年,華泰。
2 亨利‧明茲伯格、約瑟夫‧藍佩爾、布魯斯‧亞斯蘭,《明茲伯格策略管理》,2006年,商周。
3 行銷策略中施行Segmentation(市場區隔)、Targeting(目標市場)、 Positioning(產品定位),也稱為S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