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 我的朋友: 在古巴遇見的40個朋友
作者 | 張曉冬 |
---|---|
出版社 |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哈瓦那, 我的朋友: 在古巴遇見的40個朋友:哈瓦那——像朋友一樣的存在一提到古巴,很自然地令人聯想到雪茄、老爺車、停滯的時空感。也許很多人都曾聽聞造訪古巴的人提起, |
作者 | 張曉冬 |
---|---|
出版社 |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哈瓦那, 我的朋友: 在古巴遇見的40個朋友:哈瓦那——像朋友一樣的存在一提到古巴,很自然地令人聯想到雪茄、老爺車、停滯的時空感。也許很多人都曾聽聞造訪古巴的人提起, |
內容簡介 哈瓦那--像朋友一樣的存在一提到古巴,很自然地令人聯想到雪茄、老爺車、停滯的時空感。也許很多人都曾聽聞造訪古巴的人提起,在旅程中遇到的多是索討、誘惑、強佔便宜,善良與自尊似乎已經很難再尋見。《哈瓦那,我的朋友》看到的卻是不同面貌的古巴。作者張曉冬2004年初次到訪古巴,就被一臉憂鬱的古巴人所吸引。「本以為他們對於外國人比較防範和謹慎,殊不知骨子裡卻是熱情和奔放,一旦聊幾句,便可以無話不談。所以聊得愈多,愈激起我對古巴人的好奇--為什麼物質如此匱乏的社會,人們內心是陽光和快樂?為什麼他們可以滿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什麼他們很少抱怨?為什麼鄰里和睦、路人相敬?……如此小的國家,在被封鎖幾十年後依然保持樂觀、開明和向上的精神,多麼不易!」從那時起,作者每隔二年便去古巴拍攝,不但記錄了古巴十三年的變化,更重要的是交到很多朋友,讓他在古巴有了回家的感覺。「因為我透過攝影認識了一些古巴人,他們為我講述了與外界媒體不一樣的古巴,而我真切體會到他們講述的事實存在。」請一起來透過張曉冬的文字與鏡頭,認識他的40位朋友,深入探尋迷人的古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曉冬 博士--拍攝夢的攝影師冬曉視覺藝術工作室創辦人 香港夢畫廊有限公司創辦人個展: 2015年8月北京798藝術園區《如夢的視界》2015年8月大理 國際影會《美的自然》2015年9月平遙 國際影展《生活在古巴》2016年2月天津 楊柳青第二屆國際民俗攝影大展《哈瓦那迷夢》2016年3月香港 「走入攝影家的夢想世界」讀者見面會暨影展2016年3月西安《夢的三部曲》2016年7月青島 如是書店讀者見面會暨《如夢的視界》影展2016年7月伊春 首屆中國自然生態國際影展《回歸靈魂棲息》2016年9月武漢 萬林藝術博物館《夢》2016年9月大同 首屆自然生態國際影展《回歸靈魂棲息》2016年10月北京 泰康保險集團 泰康商學院《夢》2017年7月 深圳 王曉慧藝術中心《水之靈》主要著作: 《如夢的視界》中國攝影出版社、《哈瓦那迷夢》中國攝影出版社、《基金會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基金會法比較與分析》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等十七部法律、財稅、金融和攝影著作。部分專題作品: 《夢歸靈魂棲息地》(冰島)、《哈瓦那》(古巴)、《呼倫貝爾夢語》、《島中拾夢》(新西蘭、澳洲)、《尼國采夢》(尼泊爾)、《羅馬夢跡》(義大利)、《夢伴香港》、《夢隨臺北》、《夢遇東京》及《中國島嶼影像志--港澳臺》。聯絡:[email protected]網站:www.austinzhang.com作者聲明:本書人物姓名虛構,人物照片和文字按照故事需要配置。為保護被拍攝人物肖像權,任何人使用本書照片須徵得作者和出版社書面同意,否則必究。
產品目錄 序古巴地理位置與貨幣楔子●民宿主人Eva●大學生Melinda●「魚販」Francisco●看車的退休工程師Fidel Casdioscene 1: 哈瓦那大教堂●教堂女孩Katherina●神父Franco●樂手Alto●歷史學教授Juan Castilloscene 2: 武器廣場●海邊垂釣人●健身的Alex●濱海大道清潔工Fernandoscene 3:哈瓦那灣 濱海大道 莫羅城堡●太極拳兄妹Alfonso與Regina●Manuela太太●雪茄廠的Sandra●兜售雪茄的Josescene 4:雪茄廠與雪茄●鞋匠●酒吧老闆的女兒Nadallia●工藝品老闆●捲菸師Juan Madridscene 5:古鎮千里達●民宿服務員Linda●民宿夥計Alex●鉗工scene 6:華人街●書店店員Alberto●Eva的丈夫Nicolas●電影人Max●哈瓦那大學Sheila和Cocoscene 7:哈瓦那大學●警察Mario●中學生Fedro和Alice●老奶奶和孫子孫女●小餐館的Katiascene 8:餐館 酒吧 美食●握手大叔Alejandro●寫作業的孩子Madri●母親Rosemary●導遊Mandezscene 9:普拉多大道與老城街區●Homa醫生●富人Educardo●餐廳服務生Casa de Juanscene 10:哈瓦那之夜●在Pedro的畫室●買米的女孩Sofia●快樂小天使Roiadascene 11:人間百態--人的風景後記
書名 / | 哈瓦那, 我的朋友: 在古巴遇見的40個朋友 |
---|---|
作者 / | 張曉冬 |
簡介 / | 哈瓦那, 我的朋友: 在古巴遇見的40個朋友:哈瓦那——像朋友一樣的存在一提到古巴,很自然地令人聯想到雪茄、老爺車、停滯的時空感。也許很多人都曾聽聞造訪古巴的人提起, |
出版社 / |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598309 |
ISBN10 / | 9869598307 |
EAN / | 9789869598309 |
誠品26碼 / | 2681537221007 |
頁數 / | 240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教堂女孩Katherina
周日早上,我依舊起得很早,從住的民宿走到哈瓦那大教堂大約十分鐘。這個區都屬於老城區,街兩邊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和破舊的民宅混在一起。在教堂旁邊的小巷子裡吃過早餐,坐在那裡喝著咖啡,時不時觀察從巷子口經過的人們。我等著教堂開門。
八點,教堂鐘樓裡傳出清新的鐘聲,兩扇巨大的木門被從外向裡推開,這門應該不低於八公尺。當吱吱的木門被推至盡頭,工人用鐵栓插住門底固定。我永遠都是第一位進入教堂的人,坐在後排等候信徒進入祈禱,也會用相機拍下需要的畫面。哈瓦那的太陽早早升起,到了九點時分,陽光已經很強烈。我出了教堂,在外面尋找進入教堂的信徒。沒多久我就看到幾位穿著正式的女士走上階梯,其中身穿白色低胸長裙的女孩子讓我立刻按下快門,直到她走出畫面。我想跟她聊聊禮拜的事、宗教的事或者信仰的事,但是必須等她們出來。外面很曬,我進去教堂,在她後面不遠的座椅上坐下來等她。
大約半小時,女孩子跟著幾位女人離開座位,我也跟在她們後面走出教堂。下了階梯,她與女人們告別。我上前跟她招呼,她有點意外,但還是很熱情地跟我聊起來。因為陽光太強烈,我建議在旁邊的餐吧喝杯咖啡。我介紹自己是攝影師,在拍攝古巴的故事,可是現在還缺宗教的題材,所以就在教堂周邊轉轉。剛才給她拍了許多照片,一直等她做完禱告。她聽了似乎很感動,看著那些照片,一直讚美。「是因為你的美才喚起我對美的發現,」我說。
「哦,你真會誇人呐!剛才是我的嬸嬸和朋友,我們約了一起到教堂。現在年輕人還是信教的多,本來古巴大部分人都信天主教,後來革命時期四百多座教堂被關閉,人們沒了信仰。」
「你說的沒了信仰是指沒有教堂做禮拜,還是人們被禁止信天主教?」我有些不明白地問。
「政府沒有明確說不可以信,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只是關閉了很多教堂。現在信仰自由,我們家人都是天主教徒。2012年教宗本篤十六世還到了哈瓦那,在革命廣場主持一場幾十萬人的彌撒,政府首腦和部長們都參加了。也許你聽了覺得奇怪,古巴共產黨員是可以信教的。」
「哦,的確很新鮮呢,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教堂都是靠信徒的捐贈和善款運作,政府不會資助。」
「你知道的很多,是否與教堂有聯繫呢?」我好奇地問她。
「是的,我每月有幾天做義工,與弟兄姊妹一起服務教堂和信徒。其實我非常忙,飯店的工作排班,有時候上完夜班後,白天還要去教堂,不過還是挺開心的。」
「你在哪家飯店上班呢?」這時我才知道她是做什麼的。
「還沒告訴你,我叫Katherina,你可以叫我K。中央廣場旁邊的電報大飯店,我在櫃檯做接待。」
「嗯,我知道那家飯店,旁邊是國家劇院,我在那裡看過芭蕾舞,我每次到哈瓦那都去看一場芭蕾。」
K說要回家準備一下,她下午的班。我們互相交換郵箱、地址和手機號碼。臨走時,她告訴我如果想拍教堂、神父等照片就跟她說,她會安排的。如果有時間,她可以帶我四處走走。
2017年二月我到了哈瓦那,打電話跟她說我到了。她高興極了,我們約好時間見面吃飯,把印出的照片交給她。
健身的Alex
他每天二次來到哈瓦那灣海堤做操,早上必來,下午要看情況,有事就不來。為了拍到他做操的圖片,我蹲下在他後面的位置。每一輪操大約五分鐘,第二輪之前他會坐在海堤上,有遊客為他拍照,也給他錢,可是他拒絕了。做完三輪操,他稍作休息準備架拐杖離開。我朝他打招呼,他顯然沒有注意後面有人在注意他。我說已經拍下他做操的全部過程,給他看過相機裡的照片,他開心地笑起來。「看不出我是殘疾人,」他跟我說,「他們都把我拍成殘疾人了,其實我就是,可我不想他們這麼拍我。」
我問,「為什麼不收錢呢?你如何生活?」
「一次意外導致我失去左腿,那一年我剛滿22歲,大學剛畢業的我在醫院住了半年。失去一條腿對我打擊很大,我不願意工作,不願意見人,我覺得什麼都完了。後來我想通了,就常常來這裡做操,或者沿著海濱大道走下去。不收錢是因為國家給的生活費和殘疾人救濟福利夠我用了。我知道有些人向遊客討錢,可是我不會,人要活得有尊嚴。」
「那你有工作可以做嗎?」他說得含糊,說有時在街道辦事處幫幫忙,算是打發時間。他不願意多說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大概有難言之隱。
「這操是我自己發明的,你看看我這肌肉。我沒啥理想,一直在幫助那些跟我一樣的人健身,所以我在教他們跟我做操。」
他問我為什麼來古巴,是旅遊嗎?「古巴可以幫助我實現夢的穿越,讓我重新體會一個人人友善、互信和快樂的社會。我已經在十一年間第五次到古巴了,也許還會有最後一次。」
「噢,十一年五次,真佩服你的執著,你的信念。」不過,他似乎不能理解我的穿越,也許因為我沒有告訴他更多來古巴的背景吧!我們握手告別,他重複著:「信念,這就是我的古巴。」
哈瓦那大教堂 Catedral de la Habana
去古巴必去哈瓦那城內的教堂,可是最值得去的卻是哈瓦那大教堂,因為它使用的建築材料均來自附近大海裡的珊瑚,加上巴洛克的建築風格,那種不對稱的美令人難忘。還有教堂外面的廣場,清晨和夜晚沒有遊客時,靜靜地坐在石板上望著星空,感受天光中大教堂的美,仿佛聽到裡面傳出唱詩班悠揚的吟唱和教士的祈福。我會在老城甦醒前就到了大教堂廣場,在那裡吃點早餐,等候教堂開門,第一個進入。坐在那裡聽著教徒們的禱告,讓心中的憂慮和沉悶散盡。
這座教堂從1748年開始建造,在1777年完工,費時29年,是西印度群島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據說教堂的「石塊能譜出音樂」。我喜歡坐在教堂外的高大石牆對面,看著人們形態各異地從陽光進入陰影,又從陰影走進陽光,手中的相機不停記錄著陰陽交替的畫面。不論什麼人走進教堂,那一刻他的心靈頃刻被洗滌,罪惡便消失,愛得以重生;而一旦走出教堂,靈魂是否重新回到世俗和罪惡之中呢?我往往在拍攝他們的同時,揣摩這些人的心態。
大教堂是我去過最多次的地點之一,也是常常思考的地方。旁邊海明威喜歡去的餐吧叫「五分錢餐吧」,從十一點開門到晚上打烊,裡裡外外都擠滿了慕名而來的人。其實,餐吧只有不到20平方公尺的面積,吧台前擺了六張椅子,角落有一支四人樂隊,遊客都是點一杯海明威喜歡喝的Mojito站在門口的街上喝酒、聊天和拍照。這裡應該是哈瓦那老城最熱鬧的地方了!不遠處有個CD店,也是我常去的地方,那裡出售各種音樂CD,價格10美元到20美元不等。店老闆是位大約40歲的女人,店員是位老太太,應該有60多歲了。每次去,我都藉著買唱片的機會請他們跳舞,趁機給他們拍照。那個老太太舞姿婀娜曼妙,絕對不亞於姑娘們。她看到我跳舞,便笑得腰都快斷了。她說,古巴人血液流淌著舞蹈,只有他們才能跳出那種感覺。我也這麼認為,小巷子裡有很多舞蹈教室,都在教遊客跳舞,有三天的,也有七天和半個月的,可是總覺得遊客跳舞時欠缺點什麼。老太太跳舞的身影以及大教堂內虔誠信徒們禱告的畫面總是交替在我眼前出現,這是一個讓人思考的地方。
大教堂廣場旁有條巷子,拐進去到盡頭就不通了,那是一個藝術品市場,裡面還藏著一家印刷廠,古老的印刷機整齊地擺在乾淨的地面上,四處的繩子上用夾子夾著剛剛印出的畫晾在那裡。幾個工人在調色,商量如何印製一幅畫。因為出版畫冊,我經常去印刷廠,幾乎所有的全自動印刷機都產自德國海德堡。這裡的印刷機全靠手工操作,效率非常低,可是效果不比自動印刷機差。不同尺寸、不同風格的畫陳列在大小十幾個展室,銷售人員會耐心介紹。售價由幾美元到幾百美元不等,比起Prado大街週末藝術市場的畫,這裡的便宜很多,畢竟是印製出來的。到哈瓦那想帶回一幅拉丁風格的油畫、水粉畫或鉛筆畫,又不想花費太多,建議到大教堂廣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