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美的地方: 狂野非洲 | 誠品線上

全球最美的地方: 狂野非洲

作者 環球國家地理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全球最美的地方: 狂野非洲:生命中或許曾有過無數次的驚嘆,但唯有這次才最與眾不同,有朝一日踏上這片斑斕的土地才發現,什麼是與生俱來的狂野。非洲,這個帶著濃濃熱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生命中或許曾有過無數次的驚嘆,但唯有這次才最與眾不同,有朝一日踏上這片斑斕的土地才發現,什麼是與生俱來的狂野。 非洲,這個帶著濃濃熱意、些許神祕的名字,賜予我們的其實遠遠不止烈日高陽、綿延黃沙;它那蒼綠幽深的雨林,那蔥鬱斑斕的草原,使得這裡成為各大洲中色彩最明豔的一個。 只有到了非洲,你才知道什麼是狂野,什麼是與生俱來的激情,因為它是集合了熱情、自由、奔放的人類最原始的狂野故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環球國家地理編輯委員會為一群對世界各地人文、地理、風俗民情有深入研究的專業編輯。

商品規格

書名 / 全球最美的地方: 狂野非洲
作者 / 環球國家地理編輯委員會
簡介 / 全球最美的地方: 狂野非洲:生命中或許曾有過無數次的驚嘆,但唯有這次才最與眾不同,有朝一日踏上這片斑斕的土地才發現,什麼是與生俱來的狂野。非洲,這個帶著濃濃熱意、
出版社 / 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234132
ISBN10 / 9866234134
EAN / 9789866234132
誠品26碼 / 2680537456006
頁數 / 224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動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天堂

非洲棲息著斑馬、大羚羊、長頸鹿、獅子等各種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動物。遊走其間,就如同置身於一個繽紛多彩的樂園,在這個樂園裡,你可以在與動物共朝夕中,遠離塵世的煩惱。

非洲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夢想之地,因為這裡不僅有長滿金合歡樹的無邊原野,有吉力馬札羅雪山,有丹麥女作家凱倫刻骨銘心的愛情,有文學大師海明威留下的足跡,而且還有一些極其珍貴的野生動物。
當長途飛行抵達非洲後,或許還倒不過時差,或許還有些恍惚,但如果你是一個動物愛好者的話,你的選擇就絕對沒有錯誤。因為非洲是一個繽紛多彩的動物世界。
徜徉於非洲這個動物天堂與樂園中,你可以在荊棘叢中看到悠然徜徉的長頸鹿。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性情溫和。由於個子高大,牠們喜歡吃高樹上的嫩枝和樹葉。現在,這些長頸鹿結隊而行,給人的感覺不是一群行走的動物,而是飄動在草原上的色彩斑斕的花朵。這色彩斑斕的花朵與迂迴的小河、清澈的河水、金黃色的沙灘、綠油油的草兒相互映襯,成為非洲獨有的美麗景象。
更遠處的草原開闊地,一隻隻長頸鹿在綠海中盡情地遨遊,牠們一邊懶散地向前行走,一邊看著四周。長頸鹿不快不慢地前行著,如同一個個在花園中散步的貴夫人,將自己的高傲、美麗、尊貴淋漓盡致展示著,而牠們那結實的身軀,卻早已被團團綠色緊緊簇擁。
再遠處,就是羚羊了。羚羊可以說是最具非洲特色的動物,而且是食草動物中種類最多的動物,多達40多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大羚羊、牛羚、大彎角羚,黑羚羊和長頸羚羊。大羚羊體重600~900千克,角長1米,是羚羊中體形最大的一種。牛羚是東非和南非特有的動物,在外形上,真的是與眾不同,既像極了公牛,又特別像馬,因而,人們又叫牠角馬。而此時,羚羊們在安靜吃草,盡情享受著自己豐美的早餐。
如果說羚羊是比較可愛的動物,那麼,非洲獅就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兇猛動物了。儘管人們對牠望而生畏,但如果來到非洲,沒有看到牠,肯定會有一種深深的失落。而要想看非洲獅,最好去開闊一些的地方等待,因為牠喜歡在開闊的原野上生活。
如果你是開車觀賞動物,你也許就會在草地上發現脾氣暴躁的兇猛動物——非洲野牛。這些非洲野牛一定讓你大開眼界,牠們樣子像牛,個體龐大,頭上是一對尖尖的彎角。據說野牛力氣也大,如果生氣就會大發雷霆,無所畏懼地直衝對手,用彎角把對方挑得稀巴爛。但平日裡的野牛遠沒這麼駭人聽聞,大多數時候都會表現得如你想像一般溫馴。大部分時間,很多野牛都懶洋洋地臥在草地上,反芻自己的食物,只有少數在走來走去,警戒地巡視著四周。而在非洲野牛的牛背上,一些鳥兒很愜意地跳來跳去,有的鳥兒甚至跳上了牛的腦門和鼻梁,而野牛似乎一點也不生氣。為什麼對於這些鳥兒,野牛一下子變得溫情脈脈呢?其實,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鳥兒——紅嘴牛鴉,喜歡吃牛身上的虱子、牛氓等寄生蟲。正是因為有了紅嘴牛鴉,野牛才不會被這種寄生蟲叮咬得忍無可忍,甚至滿地打打滾。所以,紅嘴牛鴉與非洲野牛才能和睦相處,才能相互依存,共同譜寫著大自然最和諧的樂曲。
如果你是在9月份來到非洲,那就真是一大幸事了,這個時候正可以欣賞到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景觀——動物大遷徙。
動物們為什麼要遷徙呢?答案只有一個:是為了尋找水源和牧草。每年9月,雨季開始喚醒大草原,這時,約150萬頭牛羚和斑馬開始了大遷徙行動。這時從飛機上俯瞰,只見動物遷徙的場面特別壯觀,浩浩蕩蕩的遷徙隊伍一路向前,像千軍萬馬,氣壯山河地在草原上一掃而過。
看動物大遷徙,最好是選擇傍晚時分,找個沒什麼遮蔽物的位置,靜靜地等候著這一偉大時刻的來臨。當成群的角馬、大羚羊們鋪天蓋地經過時,牠們發出的聲音就像一個巨大的割草機,隆隆作響,震耳欲聾,而廣袤草原的寧靜就在一瞬間被打破。
遷徙隊伍過後,留給大地的是平均每天450噸的糞便。而當旱季到來時,遷徙隊伍又從南部平原移到北部林地,並且要在那裡生活幾個月。雖然牛羚、斑馬等動物每次遷徙的目的都相同,但牠們的遷徙路線卻每年都會有所不同。無論走哪一條路線,每次遷移,動物們都要經歷許多艱難險阻,經歷更多的生死較量,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那些飢餓的獅子和豺狼,對遷徙的動物虎視眈眈,讓遷徙之路變得危機四伏。而那些弱小的動物,比如:小牛羚或小斑馬,常常成為獵殺的目標。特別是在穿越森林與河流時,動物們必須要與守候多時的鱷魚進行生死搏鬥。所以,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大遷徙只是一次死亡之旅。但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儘管如此,遷徙帶給牠們的,是肥美的食物,幸福的生活。
在非洲,如果走累了,可以找處樹頂休息。而站在樹頂的屋頂露台上,則可以近觀或遠眺。這時,你能捕捉的鏡頭,依然是那些可愛的動物,那在水塘裡打滾嬉戲的野牛,那在架空的一樓穿過去又穿過來的大象,那母狒狒背上趴著的小狒狒,也許牠們不明白,你的視線為什麼緊緊地跟隨牠們而不放,也許在你走後,牠們記不得你來過這個地方,但對於你來說,牠們卻是風雨人生路上最珍貴的收藏。

骷髏海岸──離奇詭異的「地獄海岸」

骷髏海岸,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離奇詭異的色彩,這裡不僅有交錯的暗流、參差的暗礁、迷濛的霧海,而且還有觸目驚心的船隻殘骸。但這樣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卻成為探險家的天堂。
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上,有無數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觀,而骷髏海岸就是其中最讓人不可思議的一個。如果你想找一個碧海銀灘、藍天白雲、椰影清風下一派異國風情的海灘度假,骷髏海岸實在不是個好選擇,但它對於喜歡探險的朋友來說,卻是一個好去處。 骷髏海岸綿延在著名的納米比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間,長500千米,一面臨海、三面為沙漠環抱。這裡不僅有交錯的水流,而且還有參差不齊的暗礁和那置人於死地的風沙。船隻到這裡,大多會觸礁沉沒,葬身魚腹。因而,葡萄牙海員把它稱為「地獄海岸」。 瑞典生物學家安迪生曾經說:「我寧願死也不要流落在這樣的地方。」1933年,瑞士飛行員諾爾在從開普敦飛往倫敦時,因飛機失事,墜落在這個海岸附近。之後一位記者指出,總有一天,諾爾的骸骨會在「骷髏海岸」找到。雖然諾爾的骸骨一直沒有找到,但「骷髏海岸」卻因此遠近聞名。 1943年,人們在這個海岸沙灘上發現了12具無頭骸骨,在骸骨的不遠處有一塊久經風雨的石板,上面寫著:「我正向北走,前往96千米處的一條河邊。如有人看到這段話,照我說的方向走,神會幫助你。」 看到這一段刻於1860年的文字,每個人都會浮想聯翩,這段話是什麼人刻的?遇難者又是什麼人呢?雖然直到現在,人們依然不知道這是何人刻的,不知道遇難者是誰,但骷髏海岸,卻再也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地獄海岸」,而成了探險、旅遊和垂釣者的樂園。 當南風從遠處的海上吹來時,骷髏海岸成了一片風沙的世界,這時,沙丘表面會向下塌陷,塌陷時,由於沙粒彼此劇烈摩擦,會發出隆隆的呼嘯聲。此時,如果你正站在海邊,就可以看見大浪猛烈地拍打著沙灘的景觀。潮水退去後,會有數百萬計的小石子留在岸邊,在這些小石子中有不少砂岩、瑪瑙、光玉髓和石英的卵石,這些形狀不一的美麗小石子,為海岸平添了幾許夢幻色彩。也或許正是這幾許夢幻,讓骷髏海岸遠離了不堪回首的歷史,成為了非洲最奇異的風景線。

阿布.辛拜勒神廟──永恆的凝望

阿布.辛拜勒神廟可以說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建築,是世界建築史上最為大的奇蹟。無論是它巨大精美的浮雕,還是舉世無雙的「日出奇觀」,都給人眼花撩亂,五彩繽紛的感覺。但讓它名聲遠揚的,是它那舉世無雙的「日出奇觀」。 尼羅河流域是人類發源地之一,保留有大量文化遺產和綺麗的自然風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埃及最南端的阿布.辛拜勒神廟。如果說《埃及艷后》、金字塔在長河落日間的想像,是人們心中難以拂去的一抹瑰麗的夢想。那麼,埃及最南端的阿布.辛拜勒神廟,則是那抹瑰麗夢想中的夢想。 阿布.辛拜勒神廟位於亞斯文以南280千米處的納賽爾湖湖畔,這裡黃沙漫漫,戈壁連天,自此驅車不到半小時就是蘇丹地界。 阿布.辛拜勒神廟是由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3000多年前,當時的努比亞的庫什王國雖然已臣服於埃及,但仍然不斷地侵犯埃及。為了展示埃及的國威、法老的神聖,拉美西斯二世決定,在埃及最南端修建阿布.辛拜勒神廟。阿布.辛拜勒神廟用了20年時間方才完成,地位僅次於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但如果不是瑞士探險家布爾卡德,這座被埋葬在沙土裡近3000年的神廟,依然會繼續沉睡下去。1813年,瑞士人探險家布爾卡德去看尼菲塔麗王后的小神廟,當他準備原路返回時,卻鬼使神差地向南繞了一段路,結果,卻看到了4座幾乎已全部陷入沙中的巨像,這就是偉大的阿布.辛拜勒。 由於入口在聖廟的背面,因此,不管誰要去阿布.辛拜勒神廟,都必須繞著納賽爾湖,沿著一條長長的半弧形路前行。當你將波光艷影的納賽爾湖一覽無遺時,就可以看到土坡上阿布.辛拜勒神廟那壯觀而龐大的側影。 走近神廟入口,可見4座高達21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雖然其中一座已經坍塌,但其他三座巨像依然高高聳立於藍天白雲之下,顯示著一個帝王的至高無上的威嚴。而當太陽光灑在巨像上,就如給巨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袍子,分外美麗。 如果你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在拉美西斯二世的4尊雕像小腿之間,有拉美西斯二世王族的雕像。而王族雕像與拉美西斯二世巨像間的反差,則讓人感覺到拉美西斯二世王權的強大。 阿布.辛拜勒神廟內有3個大廳,其中,外間廳最大,中間廳分兩排矗立著8尊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像。而走進神廟大殿,首先撞入你視線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以及他和三位埃及神明並肩的坐像。其次,就是一幅幅精美的岩刻、浮雕。 在阿布.辛拜勒神廟內,這些色彩鮮明的岩刻以及生動亮麗的浮雕圖案,隨處可見。這些岩刻、浮雕都是戰爭和供奉神的畫面,但由於岩刻年代久遠,要一一辨認清楚它們,則要花上幾天時間,絕對不能走馬觀花。那些浮雕不僅再現了拉美西斯二世當政期間的生活情景,而且也描繪了為爭奪敘利亞地區統治權,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人在卡迭石城會戰的場景。在這些場景中,最維妙維肖的,是拉美西斯二世駕著華麗的戰車、帶著馴服的獵豹以及戰敗的俘虜凱旋的種種畫面。 穿過61米長的甬道,可來到最裡面的小廳,小廳是阿布.辛拜勒神廟的聖所,聖所裡面的4座神分別是卜塔神、太陽神阿蒙、拉和拉美西斯二世。聖所雖然值得一看,但阿布.辛拜勒最引人入勝的,還是「日出奇觀」。「日出奇觀」體現了這座神廟在設計與建築上的匠心獨運,融會了古代埃及高超的建築技巧和最先進的天文、地理、 數學等知識。 每到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登基紀念日(分別是2月21日和10月21日),從東邊沙漠中冉冉升起的第一縷陽光,就會透過神廟的門洞,穿過神廟大殿60多米長的甬道,柔情似水地照射在神廟最內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讓這位比肩眾神的偉大法老,即使在死後,也能沐浴在太陽神的照耀中。而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日照奇觀,被古埃及人虔誠地稱為「神光」。 20世紀70年代末,埃及為解決尼羅河問題,決定興建亞斯文高壩。為了遠離因建造亞斯文大壩而形成的納賽爾湖,神廟不得不搬遷至現在高於高壩水庫的位置。而搬遷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為了搬遷神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埃及政府共同努力,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將神廟編號切成1000多塊,整體上移了60米。這讓相當於6層樓高的大巨像又安然無恙地矗立在比原址高200米的新址上。 為了保住奇蹟般的「神光」,科學家們可以說是絞盡腦汁,他們不僅運用各種現代科學技術,而且還經過精密計算,還旋轉了神廟的朝向角度。但遺憾的是,由於計算的誤差,搬遷後的阿布.辛拜勒神廟,「日出奇觀」比原來的時間晚了一天,即分別成了2月22日和10月22日。 儘管如此,阿布.辛拜勒神廟依然是世界建築史的一大絕舉,難以想像,在沒有任何機械幫助的條件下,它是如何建造而成的。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它的湮沒、發現和搬遷,簡真是一個精彩的傳奇。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的不遠處,是他的王后尼菲塔麗的神廟,即小阿布.辛拜勒神廟。小阿布.辛拜勒也是在懸崖上雕鑿成的。走進小阿布.辛拜勒神廟,尼菲塔麗的塑像迎面而來。尼菲塔麗的塑像高達10米。由於它的雕刻工藝,十分高超精湛,塑像看起來十分逼真,特別是塑像從容自若的神態,將一代艷後的雍容華貴與落落大方的丰韻,體現得淋漓盡致。 拉美西斯二世為什麼修建了王后尼菲塔麗的神廟呢?是出於對王后的愛意,還是出於權力的體現?人們無從得知。但人們能夠目睹的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正是因為了阿布.辛拜勒神廟與王后尼菲塔麗的神廟,才更為光彩奪目,才如磁鐵一樣,吸引更多的人蜂擁而至。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