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
作者 | 宋應星 |
---|---|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可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詳盡的一部科技巨著,書中所提的各種技術都可說是當時最先進的,如蘇杭的絲綢、景德鎮的瓷器、雲南的礦產等作為標準。書中排列 |
作者 | 宋應星 |
---|---|
出版社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可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詳盡的一部科技巨著,書中所提的各種技術都可說是當時最先進的,如蘇杭的絲綢、景德鎮的瓷器、雲南的礦產等作為標準。書中排列 |
內容簡介 《天工開物》可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詳盡的一部科技巨著,書中所提的各種技術都可說是當時最先進的,如蘇杭的絲綢、景德鎮的瓷器、雲南的礦產等作為標準。書中排列之次序亦尊從「貴五穀而貶金玉」之訓,以「食衣」民生為優先,價值連城的珠玉殿於後。 本書著重在於農業生產,在當時因限於「士農工商」的社會氛圍下,使得這本「科技專書」在明清近三百年間幾近湮滅,甚為可惜。後因流入日本、歐洲獲得重視,始輾轉傳回中國,直至50年代國內才再度出現。(註:臺灣商務在民國56年收入人人文庫出版發行) 本書最早刊印於明朝崇禎十年(1637年),全書分上中下計18卷。上卷記載了民以食為天的1乃粒(穀物)的栽種和加工方法,2乃服(養蠶)及織造加工類型,3彰施(染色)的技術,4粹精(五穀)精製的程序,5作鹹(製鹽)、6甘嗜(造糖)的方法;中卷包括了民生日用的7陶埏(磚瓦陶瓷),8治鑄(鍾鼎制錢)的窯製工序,9舟車(車船)的製造,10錘鍛(鐵銅)諸金屬的鑄鍊,11燔石(煤炭石灰),12膏液(榨油),13殺青(造紙)的採製工法;下卷則集中於14五金(金銀)礦物的採煉,15佳兵(弓弩)等兵器的製造,16丹青(朱墨)顏料的調配,17麴蘗(酒麴)的釀造生產,18珠玉(珠寶)的採獲與精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宋應星(1587~1666)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學家。29歲中舉後,屢試不第。有感於:讀書人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從此不再參加科考。走遍大江南北,到處蒐羅各種知識,一直到崇禎七年(1634年)出任江西教諭時才開始編寫此書。《天工開物》是其最有名的著作。
書名 / | 天工開物 |
---|---|
作者 / | 宋應星 |
簡介 / |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可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詳盡的一部科技巨著,書中所提的各種技術都可說是當時最先進的,如蘇杭的絲綢、景德鎮的瓷器、雲南的礦產等作為標準。書中排列 |
出版社 /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0525670 |
ISBN10 / | 9570525673 |
EAN / | 9789570525670 |
誠品26碼 / | 2680553618006 |
頁數 / | 336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