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二十世紀的環境史 | 誠品線上

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作者 J. R. McNeill (约翰.R.麦克尼尔)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二十世紀的環境史:本書榮獲2001年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第一部綜觀二十世紀世界環境變遷的史學力作透析過去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危害才能避免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2001年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 第一部綜觀二十世紀世界環境變遷的史學力作 透析過去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危害 才能避免未來全球生態崩潰的危機 二十世紀人類造就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全球環境變革。無論就環境變遷的強度及人為因素的影響程度來說,廿世紀都是一個超乎尋常的世紀。而人類正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作者麥可尼爾將地球生態史和人類社經史並列討論,透過歷史學家的眼光,檢視這場二十世紀人類對地球生態發動的大規模實驗。 本書特色 1.唯一一本關於二十世紀世界環境史的著作,資料豐富、架構完整。 2.彰師大歷史研究所入學考試題曾以本書命題,適合各大專院校歷史、生態學及相關人文通識課程用書。 3.本書榮獲2001年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 4.本書獲國家教育研究院合作翻譯發行學術著作計畫案贊助出版,經專家審查推薦。 媒體報導 一本條理清晰且具真知灼見的著作。它所傳遞的訊息有如當頭棒喝,不論大眾或政客都應予以關注。 ──《霸權興衰史》作者保羅.甘迺迪 Paul Kennedy 今年我讀過最獨創的歷史書。 ──英國近代史大師艾瑞克‧霍布斯邦 Eric Hobsbawm 關於環境變遷博學而罕見的著作。雖然作者有強烈的意見,仍保有令人佩服的客觀……他避開世界末日的預言,提供了幽默的機智及含蓄的陳述。 ──經濟學人期刊The Economist 一本重要而寫作優美的書。 ──自然科學期刊Nature 本書既是重要而周詳的歷史著作,也是一本非常易讀的書。其寫作風格應可吸引廣大的讀者群,而不只是歷史學家和生物學者。麥可尼爾引用了偉大的詩句,他自己有時也創造出富有詩意的比喻。 ──文學評論期刊Literary Review 一本獨創的歷史著作,考證詳盡且思慮周密。 ──Dick Teresi, 紐約時報書評 令人愉快而毫無爭議,甚至時而透出風趣,麥可尼爾這本書充滿了詳細查證的統計數據及無可挑剔的細節。 ──華盛頓郵報Book World 收集二十世紀環境變遷之資料豐富,對地球之生物環境及非生物環境之變化引用數據加以推論歸納,並對人類社會促使環境變遷之因素加以剖析,實為材料豐富、架構完整之環境史著作。 ──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譯發展中心譯稿審查意見 麥可尼爾對於重要的環境事件,以其歷史文人的敏感筆觸,做詳細的解析,細膩且理性,令讀者獲益匪淺,深思不已。 ──環保資訊雜誌編輯蕭如珀 推薦序 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 廿世紀初,西方人已經開始意識到經濟活動正在影響我們的環境。鮭魚再也無法在遭化學污染的水域中迴游。工業城市周圍的空氣充斥著燃燒石油燃料的粒子,並隨風吹送至田野。每年有數千人因煙霧造成的呼吸道問題失去性命。自然景觀被鑿出大片裂縫以取得煤炭,往昔風景宜人的鄉間也點綴著一堆堆醜陋礦渣。 這場環境浩劫背後的兩個源頭,連1900年的觀察家都能看得出來。首先,過去將近四百萬年來持續緩慢增加的全球人口,到了十八世紀末開始加速成長,而且這股趨勢仍無趨緩跡象。其次,自1760年發生工業革命後,使得無生命能源(inanimate energy)得以替代有生命能源(animate energy),人類經濟活動因此加快腳步。這所有現象讓古巴的馬蒂(José Martí)、英國H.G.威爾斯(H.G. Wells)等知識份子開始懷疑,這種人類活動大規模增加的現象,是否能持續數十年而不造成大自然退化。 倘若這些作家再多活一百年,一定會對廿世紀加速變化的狀況感到訝異。這段期間內全球人口成長四倍,經濟規模則擴張十四倍,能源用量增加十六倍,工業產出則翻了四十倍之多。但二氧化碳排放也上升了十三倍,水用量增加九倍。這些並非全然壞事──廿世紀生產力的提升,的確提高了數億人的生活水準,讓他們脫離先人的赤貧狀態──但這轉變過程的規模與強度,同時意味著就環境的觀點來看,廿世紀歷史的確與過去所有時代大不相同。 全球有識之士目前所面臨的雙重挑戰,首先是要了解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環境變遷的規模(及諸多後果);第二則是必須理智地思考,如何在人類不智的集體行為跨越危險門檻之前處理這些問題。作者麥克尼爾教授精闢又準確地檢視廿世紀,呼籲人類必須先行了解環境變遷並有所回應。本書書名說得相當明白,《傳道書》中「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的說法已不盡然正確。麥克尼爾透過本書第一部的七個章節,說明我們四周的各種「圈」(sphere)──包括岩石圈(lithosphere)和土壤圈(pedosphere)、大氣圈(atmosphere)、水文圈(hydr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在廿世紀受人類影響已遠遠超越先前歷史總和。有項數據說明了一切:根據麥克尼爾(粗略)的估計,廿世紀人類使用能源量,是1900年前一千年間用量加總的十倍。 不過麥克尼爾教授不只是紀錄環境變遷。他真正感興趣的,是他口中「地球歷史與人類歷史」之間的互動──這是為何本書第二部也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在這部分他巧妙地分析了人口成長、遷移、科技變革、工業化、國際政治、觀念等各種要素──還有它們在環境政策領域所造成的諸多「反饋迴路」(feedback loop)。 麥克尼爾不是盧德運動份子 (Luddite),也不是主張「一成不變」的獨斷環保主義者。但他確實警告我們必須謹慎,並採取行動,以免全球社會以比我們想像中更快的速度,逐漸逼近生態門檻。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是一本條理清晰且具真知灼見的著作。它所傳遞的訊息有如當頭棒喝,不論大眾或政客都應予以關注。 作者序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 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傳道書第一章第9至11節 聖經傳道書的章節多半來自古人實用智慧。但時至今日,上面這段話也絲毫不顯過時。太陽底下的確存在著新鮮事。與傳道書完成時間西元前第三或第四世紀相比,現今人類生活中仍充斥著邪惡與徒勞無功,但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至少就這方面來看,人類必須切記現代還是與過去有所不同。 老鼠、鯊魚及歷史 本書是一部環境變革的歷史,也是專為環境變革史所寫,講述的是廿世紀全球環境的變遷,以及與人類相關的起因與後果。希望透過接下來的篇幅,說服讀者接受下列幾個相關論點。首先,無論就環境變遷的強度及人為因素的集中程度來說,廿世紀都超乎尋常。其二,這種生態的獨特性,其實是社會、政治、經濟與知識的偏好與模式下超乎預期的結果。第三,我們的思想、行為、生產及消費模式乃因應現今環境而生--也就是為了適應現在的氣候(與全球生物地球化學biogeochemistry)、廿世紀豐沛的廉價能源與水源、人口快速成長,以及日益快速成長的經濟等現象。第四,如果環境產生變遷,表示這些偏好與模式適應性不足。最後一個論點與未來有關,但既然本書以歷史為主,在此我就不深入追蹤。我還希望藉由討論上述主題說服讀者,地球的現代生態史和人類社經史必須並列討論才有意義。 我認為這些論點相當有趣,因為這暗示就進化而言,人類正不知不覺地在進化方面走了一步以退為進的險棋。就生物進化的長期過程來看,最佳的生存策略就是適應、追求各種維生之道,並使適應力最大化。這是因為對於有些物種而言,不論牠們適應特定環境的能力有多強,終究還是會出現一些足以滅種的意外、衝擊和重大災害。如果一個物種能度過足以滅絕其他競爭對手的週期性衝擊而生存下來,就等於在進化上大獲全勝:因為有充足的開放生態區位(niche)空間供其棲息。對這類優勢物種當中的個體來說,能夠度過週期性衝擊並生存下來,就代表有更多的生存空間(Lebensraum),讓牠們在空間與時間中散佈自己的基因足跡(genetic footprint)。長遠來看,人類已憑藉其適應力,在生物層面享有極大優勢。部份品種的老鼠亦然。 適應力並非在進化上取得優勢的唯一策略。另一策略是盡可能去適應現有環境。這種策略能維持一段時間,如環境穩定甚至能長期持續。無尾熊只吃尤加利葉,熊貓只吃竹子。這兩種動物都追求特殊化,只要有充足的尤加利與竹子就好。二億年來鯊魚面對大型海中生物的獵捕、殺戮及食用,仍適應得很好,正是因為儘管海洋歷經許多重大變化,還是能充足供應鯊魚所需的食物。 老鼠與鯊魚的策略,在人類社會中也有(約略)類似的情況。近數千年來,文化演進形塑人類事務的程度,更甚於生物演進。就像老鼠和鯊魚,人類社會也在不經意中追求適應力或高度適應的生存策略。例如在法老王時期的埃及、封建時期的歐洲或中國歷代皇朝,對當時生態(或其他)環境的細膩適應力,成了穩定(請勿與和平混淆)社會秩序的基礎。當環境持續不變,這些社會就能持續繁榮,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也因為成功而面臨更嚴重的危機。只有在治理條件維持不變的狀況下,才能藉由不斷微調去適應環境(也就是鯊魚的策略)而維持優勢。成功往往容易成為守舊、習以為常與僵化。但這樣的策略並不是不好:它還是可以運作數世紀之久。或者說在以往可能持續運作,因為當時人類還缺乏破壞全球生態的能力。 到了廿世紀,全球生態日趨不穩並因此越來越適合老鼠生存,因而人類社會常須採用鯊魚策略。我們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極力適應。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類,因穩定氣候、廉價能源與水源、快速的人口與經濟成長等條件,而得以享受完全可預見的方式生活。其餘絕大多數的人,則只能嚮往這樣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制度與意識形態,也同樣建構在相同的前提上。 這些前提並非不堪一擊,也僅止於暫時。自上一次冰河時期結束後,一萬年來地球氣候一度少有變化;不過現在卻正快速變遷。約始於1820年的化石燃料時代,廉價能源為其特色之一。除了少數特例,造福眾人的廉價水源主要可回溯至十九世紀。從十八世紀中葉起人口快速成長,經濟快速成長則約始於1870年代。認為這些環境條件將延續下去且相當正常,並相信這些條件將會繼續存在,這其實是個相當有趣的賭注。在整個廿世紀中,有越來越多的人以及越來越多的社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場賭注。 這並不是一場愚蠢的賭注。當國家與社會必須在高度競爭的國際體系中尋求自保,當企業在高度競爭的市場尋求利潤與權力,當個體在高度競爭的社會尋求地位與財富,這場賭注確實相當吸引人。只要眼前的狀況持續,持反對意見的人就會失敗。所以你不認為這場賭注你會輸,除非你眼光夠遠,或認為現今的環境很快就會改變。而讓這場賭注更加有趣的是,現今環境變遷的機率增加,正由於廿世紀人類的所作所為。 兩種讓人類在生態方面獲致長期成就的特質──即適應力與聰明的頭腦──讓人類在近代建立起以化石燃料為根基的文明,而這種文明對生態極具破壞性,不但注定帶來意外的結果與衝擊,而且它所帶動的變遷只有利於適應力強、頭腦聰明者。人類在這場變遷中茁壯,繁殖的速度更甚以往。我們創造了一場永無止境的生態知覺障礙機制,有如對其他較弱勢物種發動了一場全球性陰謀。但我們其實沒有這麼聰明。這種永無止境的知覺障礙機制,是人類不知不覺中進行社會進化過程中,數不清的野心行動與各種努力下意外產生的副產品。 在撼動全球生態以利自身繁衍的同時,人類也根據自己創造出來的新環境來建構社會。舉例來說,現代美國就是建構在廉價能源的前提上。這個策略其實不差:廿世紀大部分時間能源確實相當廉價,而美國就跟其他社會一樣完全且成功地適應了這樣的環境。但這樣的成功也意味著,一旦環境改變,任何調整只會更加艱難。儘管美國在許多方面都稱得上是特別有彈性的社會,就生態而言卻是一隻鯊魚。許多具有影響力與權勢的美國人已意識到這點,因此著手打造足以維持廉價能源的內政外交政策。看1991年的波灣戰爭就知道了。 人類的生物優勢或許並未面臨嚴重風險。從物種的角度而言,我們比較接近老鼠而非鯊魚。從另一方面來看,社會秩序才是許多社會的風險所在。只要我們持續造成嚴重的生態干擾,嚴重的社會緊張就是我們揮之不去的命運(而這種生態干擾與社會緊張都是現代常見的現象)。就這樣,地球的歷史與人類的歷史緊緊連結,且現今程度尤甚以往,兩者缺一均難以理解。 一個歷史學家的自白 本書討論的是人類與環境,而非那些非人為造成、或不論起因為何都不可能影響人類事務的生態變化。希望所有想要了解完整的歷史背景,以及想從歷史脈絡來了解環境變遷的人,都會對本書產生興趣。 所有史學家在寫作時都有自己的觀點與偏見,而這就是我的觀點與偏見,本書是以人類為中心。據說美國幽默作家班奇利(Robert Benchley)曾用魚的觀點,以大西洋鱈魚業為題寫作。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nybee)出版過《從花的觀點看羅馬革命》(The Roman Revolution from the Flora’s Point of View)一書,書中的植物主角還會說話。 從旅鼠或青苔的觀點來寫廿世紀的世界環境史,可能會很有趣,但我的想像力不及於此。本書還會略去許多生態變遷,純粹因為它們與人類歷史關聯不大。 歷史學家主要是對變遷感到興趣。本書將聚焦於出現大規模變遷的時間與空間,省略掉許多持續發生的案例。一望無際的南極冰層、茅利塔尼亞沙漠、加拿大凍原、太平洋深不見底的水域,百年來其實並無太大改變。我對這些案例著墨不多,而會多討論印尼的森林與倫敦的空氣品質。這意味我在變遷案例的選擇上有很嚴重的偏頗。研究工業革命或班圖人大遷徙的歷史學家亦是如此:變遷通常要比長期現象更加吸引人。 現代有關環境的著作,通常會以好壞來評價變遷,卻鮮少透露評斷的標準。在許多案例中,我將避免以此方式評斷,因為環境變遷往往有利於某些人卻對其他人有害,對有些物種有益卻對其他物種有害。我將盡可能解釋某種發展對哪些人(或事物)有害,又對哪些人(或事物)有益。如果它終究不利於所有生命型態,我將放棄所有努力,以超凡的客觀態度將之定義為退化、掠奪、毀滅之類的行為。澳洲莫瑞達令盆地(Murray-Darling basin)的鹽化就是一種退化。讀者可以自行思考,美國森林遭到砍伐的現象是好是壞?也希望讀者能思考:這好壞又是針對誰的標準而定?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複雜,取決於以誰的利益為主(巴西農場主人、農民、橡膠採集工、美國印地安人等等)、如何評價砍伐森林在全球大氣變遷中的角色,還有對全球暖化前景的看法、對亞馬遜地區生命型態逐漸滅絕的重視程度、它們的基因資訊及其在周遭生態圈中所扮演的角色。還得看牽涉到多少亞馬遜區域、森林砍伐的速度,以及土地使用模式與相關生態系統。這些都是決定答案的因素,而且還不止於此。在這樣複雜的狀況下,我將嘗試勾勒出環境變遷的衝擊,但也讓讀者自行判斷到底是好是壞,是進步抑或退化。對那些不喜歡把問題複雜化、偏好簡單道德標準的人而言,本書是令人失望的。對那些喜歡用金錢這種簡單量化方式的人而言,本書是令人失望的。對那些不喜歡獨立思考的人,本書特別令人感到失望。希望經過這番篩選,還會有許多讀者願意繼續讀下去。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J. R. 麥可尼爾J. R. 麥可尼爾(J. R. McNeill)喬治城大學環境史教授,杜克大學博士。與父親Willam NcNeill合著《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中文版由書林出版),以及《地中海世界的山脈》(The Mountain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等五本著作。2001年以本書獲頒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2010年再以《蚊子帝國:1620-1914年大加勒比海區域的生態與戰爭》(Mosquito Empires: Ecology and War in the Greater Caribbean, 1620-1914)獲頒美國歷史學會貝佛里奇獎,同年榮獲湯恩比獎基金會頒發人文學術及公共貢獻獎。他目前正在進行1945年以後冷戰時期環境史的寫作計畫。譯者簡介李芬芳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新聞編譯多年,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時間皺紋》、《暴力失樂園》、《戰之罪》、《王爾德》、《鬱金香熱》、《裸》、《解密電影:不可不知的5個故事》等。李芬芳J. R. McNeill作者簡介J. R. 麥可尼爾(J. R. McNeill)喬治城大學環境史教授,杜克大學博士。與父親Willam NcNeill合著《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中文版由書林出版),以及《地中海世界的山脈》(The Mountain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等五本著作。2001年以本書獲頒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2010年再以《蚊子帝國:1620-1914年大加勒比海區域的生態與戰爭》(Mosquito Empires: Ecology and War in the Greater Caribbean, 1620-1914)獲頒美國歷史學會貝佛里奇獎,同年榮獲湯恩比獎基金會頒發人文學術及公共貢獻獎。他目前正在進行1945年以後冷戰時期環境史的寫作計畫。譯者簡介李芬芳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新聞編譯多年,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時間皺紋》、《暴力失樂園》、《戰之罪》、《王爾德》、《鬱金香熱》、《裸》、《解密電影:不可不知的5個故事》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保羅.甘迺迪 導讀 長庚大學特聘教授暨永續環境學苑主持人曾華璧教授 作者序 致謝 第一部 星球運行的律動 第一章 前言:一個揮霍世紀的怪象 第二章 岩石圈與土壤圈:地殼 第三章 大氣層:都會的故事 第四章 大氣層:區域性與全球性的歷史 第五章 水文圈:水源使用與污染的歷史 第六章 水文圈:耗竭、水壩與分流 第七章 生物圈:捕食與被捕食 第八章 生物圈:森林、魚類與人類入侵 第二部 推動變遷的動力 第九章 更多的人口,更大的城市 第十章 燃料、工具與經濟學 第十一章 觀念與政治 第十二章 結語:未來該何去何從? 參考書目 圖片提供

商品規格

書名 /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二十世紀的環境史
作者 / J. R. McNeill (约翰.R.麦克尼尔)
簡介 /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二十世紀的環境史:本書榮獲2001年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第一部綜觀二十世紀世界環境變遷的史學力作透析過去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危害才能避免未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4454808
ISBN10 / 9574454800
EAN / 9789574454808
誠品26碼 / 2680721642000
頁數 / 41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5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