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如果你來自愛爾蘭、如果你已到過愛爾蘭、如果你正想前往愛爾蘭、如果你喜歡讀世界名著的話,伯爾的《愛爾蘭之旅》值得你一探究竟。當初,只是旅行的一個地點,卻很快地成為庇護的所在地。愛爾蘭西岸的艾奇爾島(Achill),是五○年代相當純樸但落後的地區,然而卻讓亨利希‧伯爾深深為它著迷,之後每年必造訪,而且待上好幾個月。伯爾以生動的筆觸一一繪出這個國度的迷人風光、人文面貌和那些令他們一家人感到興奮的事物,寫下了這一本《愛爾蘭之旅》。新版的《愛爾蘭之旅》提供了許多信件資料,並增列「十三年後」,添補許多註解與至今不為人知的文獻,像是在島上日常生活的文獻、節錄的信件及一篇介紹本書成書與影響歷史的跋,讓人得以全新審視這部德國文學中的經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亨利希‧伯爾(Heinrich Böll)(1917-1985)德國人,1917年生於德國科隆。其父為一雕刻匠。伯爾從1936年開始嚐試寫作,1939 年入科隆大學學習日爾曼語文學,同年應徵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曾負過傷當過俘虜,對法西斯的侵略戰爭深惡痛絕。伯爾自1946年11月起開始定期寫作,當時寫了一本至今未出版的小說《沒有愛的十字架》,第一本著作《火車準點》於1949年出版。1992年曾出版《沉默的天使》,此外也嚐試寫戲劇、散文和詩。作品的題材多以納粹時期、戰爭時期和戰後的經歷為主,探索戰爭給國家及民族帶來的種種災難;作品基調灰暗、抑鬱。伯爾與妻子一起翻譯了上百部的小說、劇本、兒童讀物與工具書,且在1965年成為德國翻譯家協會榮譽會員。1958年時,伯爾第一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14年後(1972年)終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項榮譽,得獎作品是在1971年出版的小說《和一個女人的合影》,此書是伯爾全部創作的結晶,被諾貝爾獎評委會譽為“臻於頂峰”之作,得獎的理由是為了表揚他的作品兼具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後續1974年出版《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又引起了強烈迴響。伯爾被公認為當代德國的歌德和國際文壇巨擘。他的小說曾多次獲國內外文學獎,1970至1974年先後擔任聯邦德國和國際筆會主席。出版了40部作品和數篇文章,對德國當代文學來說,亨利希‧伯爾是最穩定的作家之一,而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更是有助於振興當時德國文學。這本《愛爾蘭之旅》是他從1954至1957年在愛爾蘭逗留時的記錄,且在1957年把陸續出版過的《愛爾蘭之旅》片段,集結成書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停留於愛爾蘭的日子裡,完成了68篇文學作品,伯爾對對愛爾蘭的特殊感情,可從他作品輕易看出來,更有一些他的書評與散文的發表,提及他對愛爾蘭的印象。伯爾的作品曾譯為34種語言,在台灣出版的書有:《小丑眼中的世界》、《莫克博士所收集的沉默》、《九點半的彈子戲》、《一言不發》、《婦女們在河畔看風景》等。■譯者簡介蔡興華1962年生,政大東語系俄文組,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德國波昂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遊學德國多年,熱愛旅行,性嗜書,現從事版權工作。著有:《閱讀歐洲版畫》(三民書局),譯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