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於尋常: 關於臺南城市與村落空間的思考與寫作 | 誠品線上

行於尋常: 關於臺南城市與村落空間的思考與寫作

作者 吳秉聲
出版社 詹氏書局
商品描述 行於尋常: 關於臺南城市與村落空間的思考與寫作:《行於尋常》是一本聚落之書,也是一本行走之書。一直以來,臺灣建築聚落研究之所以能建立豐碩的成果,一方面源於善用實體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行於尋常》是一本聚落之書,也是一本行走之書。 一直以來,臺灣建築聚落研究之所以能建立豐碩的成果,一方面源於善用實體史料、轉譯匠師知識等建築專業,另一方面則在於眾多學者對於鄉村聚落的本質提出了「建築史式的理解」,以「社會文化環境與實質環境之間的關係」為核心,從1980年代開始累積研究經驗,並逐漸在1990年代確立有系統且具體的研究調查方法。 進入2020年代,本書企圖對於1990年代以來建築史研究對象逐漸從單體建築延伸到聚落之脈絡提出反思,冀望在30年後的今天,面對世易時移的當代社會,如何更好地理解並掌握「聚落」。 本書作者吳秉聲以現今臺南市範圍內城市與鄉村聚落為關注對象,一方面討論城市/都市核心街巷空間的謀生與信仰面向,另一方面探討鄉村聚落的土地與維生議題,嘗試以「俯視/行走」兩種不同高度的視角,重新建構更貼近真實的聚落生活樣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吳秉聲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碩士、博士,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UCL)訪學研究。2007-2008年駐地主持位於瓜地馬拉的世界遺產安地瓜古城維護計畫,2008-2011年任教於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2011年起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領域為建築歷史與理論、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理論,並教授近代建築史、臺灣建築史、建築史之研究方法等課程。任教期間,同時擔任臺灣建築史學會常務理事、臺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臺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以及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董事等專業服務工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俯瞰是為安心.行走是為滿意╱國立成功大學 蘇慧貞校長 推薦序:穿梭時空,悠遊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徐明福名譽教授 自序:我的邊走.編寫 導論:在聚落書寫的行前思考 一、過往的路徑:臺灣聚落研究的回顧 二、尋常之行:關於本書的章節內容 第一部分:城市與都市之間的往復 第一章 重返的意念 一、從眾志之城到重疊城市 二、對過往城市的探究與再現 第二章 謀生的景致 一、起於一條計畫道路:冀望看見過往的真相 二、身處鬧熱區:依業種分析的經濟活動分布 三、行經兩町路:都市計畫和經濟建設的面向 四、走在本町路:舊紋理與新結構的並存 五、穿越米街:看見謀生的「社會經濟-都市空間」 六、視而再現:「居民謀生」觀點做為視點 第三章 信仰的面貌 一、普濟殿:思考當代都市裡廟境意涵的起點 二、概念:廟境與角頭 三、重塑:都市擴張下的廟境變遷 四、層疊:居民的「社群信仰-都市空間」 五、連續重層:宣告與認同交織下的信仰面貌 第二部分:返抵草地溪埔 第一章 從單聚落到多聚落 一、回到鄉村的研究路徑 二、多聚落架構下的經濟活動與都市空間 第二章 維生的草地 一、水土之順服:麻豆曾文溪溪埔的地形與土質 二、歷史於其中:溪埔村落群的建立與農業生產 三、村落的樣貌:街、村型態的聚落與建築空間 第三章 寄盼的所在 一、跨域:溪埔聚落群的信仰關係 二、界定:五營與繞境 三、相依又獨立:信仰關係建立下的各自歸屬 第四章 行就將軍 一、鹽滷地的淨化 二、將軍的聚落空間 三、將軍的宗教信仰 暫歇:再動身前的思忖 一、沿途繁花井然 二、往返於都市與草地之間

商品規格

書名 / 行於尋常: 關於臺南城市與村落空間的思考與寫作
作者 / 吳秉聲
簡介 / 行於尋常: 關於臺南城市與村落空間的思考與寫作:《行於尋常》是一本聚落之書,也是一本行走之書。一直以來,臺灣建築聚落研究之所以能建立豐碩的成果,一方面源於善用實體
出版社 / 詹氏書局
ISBN13 / 9789868519558
ISBN10 / 9868519551
EAN / 9789868519558
誠品26碼 / 2681874634003
頁數 / 256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2.6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540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作者吳秉聲以現今臺南市範圍內城市與鄉村聚落為關注對象,一方面討論城市/都市核心街巷空間的謀生與信仰面向,另一方面探討鄉村聚落的土地與維生議題,嘗試以「俯視/行走」兩種不同高度的視角,重新建構更貼近真實的聚落生活樣貌。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穿梭時空,悠遊臺南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徐明福名譽教授

1986年留學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後,我返國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至2018年退休,31年多的教學研究服務生涯中,我一共指導過104位碩博士生撰寫論文,並取得碩博士學位。1988年受到英國愛丁堡大學衛培理指導教授的論文Architect and community: traditional processes and modern products啟迪,我開始從事臺灣傳統建築與聚落之研究,以教學相長的心情,指導臺灣傳統聚落研究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共計31本,其中以1988年與會承兄共同指導梁宇元從事北埔聚落之研究首開其先。
秉聲的碩士與博士論文亦為此31本中的2本,由碩士期間關注的「臺南五條港區」到博士期間以「臺南都市」為討論對象。如今秉聲為臺南聚落著書乃是立基於其碩、博士論文的研究基礎上,更進一步透過2010至2018年一系列針對臺南聚落學所進行的研究,包括他近十年來的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以及科技部(國科會)之專題研究計畫等,重思聚落中「空間、時間與人」的關係,有系統地爬梳集冊出版,可說是他為「臺南學」貢獻其心力的具體成果。
「行於尋常」即是此書以穿梭時空的方式引領讀者悠遊於不同時期的臺南,來深入了解不同時期的臺南人如何生活於他們的聚落內,由「城、市區或都市」到「鄉村或地區」,進而理解到其間人群的聯結關係,以及人群關係所延伸而成的生活角色與其所居住的土地環境之密切關係。如此構成一幅臺南的生活網路及其結合的力量。臺南人的「臺南學」在現今終於成形,本書所呈現的即是一部分重要的歷史。
聚落本來就有「中心」及「邊陲」之分,「中心」亦有其自身的「中心」與「邊陲」之分,若從權力關係來看,此乃必然的現象,因為人群角色的關係本來就會因權力關係而構成一幅集體的生活網絡,並落實於集體居住的聚落關係上。清代臺灣府城及其周邊聚落的關係即是如此,而府城內部的府城大街與其他街道的關係亦若是。或許本書第一部分的第一章〈臺南都市歷史空間復原與再現(1875-1945)-以數位化之1920年代地籍圖為建構基礎〉一文即可讓讀者穿梭回到此70年間府城的中心與邊陲之間,聚落與人群之間,關係與角色的演變。若說中心將邊陲融入而形成新的中心亦無不可。如今的臺南已不再是過往清代的府城或日治的臺南市了,它已在時空之中蛻變成新的臺南。
再現臺南的視角是由中心居民的「謀生」觀點來切入,行業的分布與結構性關係代表著中心為何成為周邊邊陲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使得中心與邊陲的居民彼此透過維生結構產生鏈結的關係。這又與執政者透過都市計畫與經濟建設的政策來強化中心之所以成為中心的優勢性與必然性。第二章的「維生系統」在解析詮釋構成人群關係與其所居住環境關係之間的空間性聯結結構關係。
在清代的府城基於城防的關係,將廟境視為一種結合「信仰」和「防禦」的雙重角色,而試圖將「信仰的人群」與「社區的人群」結合成一個特殊的關係,也因此人、信仰與空間結合成「境」。隨著時間的遞變,此「境」隨著現代化的腳步而有了新的面貌。第三章即在詮釋「人群關係」在信仰領域間產生宣告與認同的矛盾關係。
原屬於清代府城周邊的聚落,隨著都市化的結果,使得城與鄉的關係產生無可避免的依存關係。這種關係之解讀可在第二部分透過多聚落的研究,從「經濟」「農業生產」和「信仰」等角度分別來印證,先前論及的中心與邊陲間的多重關係所形成的相依又獨立的面貌。
相信本書可讓讀者細嚼慢嚥,穿梭時空悠遊於臺南,來了解臺南人與聚落之間的故事。此乃秉聲「行於尋常」的目的,得以啟發讀者重新理解「臺南學」的一部分,進而認識臺南一部分重要的歷史。

試閱文字

內文 : 尋常之行:關於本書的章節內容
過去,在我的碩士論文中以清領時期臺灣(臺南)府城五條港區域為對象,嘗試修正了漢人聚落研究的四個分析面向,以較符合都市聚落的樣態。在「擇址的生態面向」上,認為港區作為貿易轉運空間而言,貨物運輸的便利性,要更甚於居住擇址的考量;在「維生的社會經濟面向」上,關注焦點是行郊的貿易經濟運作方式;在「宗教活動組織面向」上,討論港區廟宇的境做為信仰領域的分布與互動關係;在「鄉治組織之政治社會面向」上,呈現府城防務形式轉換下,官民勢力的消與長。亦即,同樣是探究地理、經濟、宗教、政治四個面向,但實際上在社會環境與經濟條件不相同的都市聚落與鄉村聚落間,研究內容就出現不同的考量。
比起單單思考清領以來府城五條港區的空間變化,日本殖民時期臺南市的政治、經濟、社會與空間上的互動問題更顯複雜。鄭安佑等(2013)特別深化都市聚落中社會經濟面向的研究方法,以政治經濟取徑來討論日治時期在臺南市所推行現代化的空間計畫和經濟建設的狀況,這裡面的有力者利用政經軸線及經濟區位變動的機會,在公設市場附近規劃商場,在新式街道兩旁設立銀行,投資百貨大樓並建成了店鋪住宅。也藉由市政中的稅收預算制度得以將私人資本的產出與行政機關的投入連接起來。這種取徑在「經濟」上側重現代化的產業變遷、財稅制度建立及商業組織運作。
事實上,所謂「聚落中的經濟與空間指的究竟該是什麼」的思考一直持續不斷,特別是有力者(或稱殖民者)與無力者(或稱被殖民者)與空間之間的關連性究竟為何?殖民的空間是否戲劇化地翻開新頁?抑或背後有著其他的樣貌?其真相(truth)究竟為何?
我在博士論文中曾引用「城市做為文本」(city-as-text)與「文本視為城市」(text-as-city)兩種觀點來看待清領到日治時期臺北與臺南兩個都市空間的變遷。前者,殖民者將都市再現為一種被閱讀與心領的意象,而被殖民者處於被動的接受狀態;後者,在詩文、小說與日記中,被殖民者透過文本再現其自身在都市中的感官、身體經驗及思想。在這個層面上,被殖民者有機會展現其主體性,體驗了都市現代化過程。希望藉此將一直處於「殖民者―被殖民者」或「有力者―無力者」的二元分類所理解中跳脫出來,回到居民自身,建立一種「社會史連續性」的視角。而這種連續性是奠基在認知到居民是社會主體性建構的重要元素。
靑井哲人(2013)以1906 年的彰化為對象的研究給了另一個啟發。從彰化市區的經驗開始,青井指出都市計畫與既有紋理構成了都市空間的二元性,並以「烙傷」形容都市計畫執行造成的空間變遷。該書詳察了在烙傷之後,寺廟廟方與街屋店家如何回應變遷,並認為在這個重疊的都市空間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實踐是讓傷口得以癒合的原因。面對的臺灣都市聚落,不僅是人為環境,也可以檢視社會文化環境中藉由日常實踐統合現代化與既有傳統的過程。
都市中日常的謀生活動可說是社會經濟面向重要的實踐。通常指涉的是一般居民在聚落中謀求存續、面對變遷的本質,帶有很強的連續感。亦即,政治經濟學取徑所側重的都市計畫空間、現代化經濟活動與制度所呈顯的相對是歷史中斷裂的一面,主要構成了對於「社會經濟―都市空間」變遷的認知架構;而聚落研究的維生經濟面向所欲看見街廓內的巷弄,其中一般居民謀生活動,反映的主要是社會連續不變的部分,是認知架構內的具體細部,在理解都市聚落變遷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從空間的延續性及其不變的面向來看,以「謀生活動」指涉的維生的社會經濟面向時,空間上也自然地指向都市計畫中由傳統聚落既有紋理所構成的「街巷」,從而看到與政治經濟取徑相當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人為環境」表現。
面對當代的人為環境,尤其在臺灣鄉村地區都市化程度相當高的情況下,如何反省鄉村聚落與都市聚落之間研究方法的差異與修正,在研究課題愈近當代時愈有必要。在學術上,近年來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之間跨領域的趨勢已經達到了相當程度的整合。以本人近年研究為例,資料的數位化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IS)的應用使得傳統學科之間技術、課題的界線愈加消弭;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對於社會文化環境的詮釋之影響,更是對於研究根本上的轉向(turn)。
因此,本書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內容即包含了從2010 年開始的一系列對前述思考所開展的計畫。第一部分「城市與都市之間的往復」主要是討論臺南從清領時期的城牆城市在日治之後轉變為一個向外擴張的重疊都市的過程中,是否因為驟然地加入了殖民因素,而呈現出傳統突然瓦解,轟然展開新時代的認知。但是真相是否如此?究竟城市中的傳統的脈絡在現代化過程中,哪些有了改變,而哪些還是延續的?
第一部分會以「城市與都市之間的往復」為題主要有兩個面向的思考。第一個是歷史空間的面向,指的是清領時期以來被城牆明確界定範圍的臺南府城,因日本殖民時期市區改正等一連串措施,引入現代格狀街道系統,導致城牆遭到拆除,且市街不斷往外擴張的都市化現象。這個現象造成的影響是,儘管街廓外層已是現代化的市街空間,街廓內卻仍保留著過往紋理的樣貌,而人們的日常就在這共存的傳統與現代之中來回穿梭。第二個是研究思考的面向,這是近幾年藉由研究視角與工具,重構並再現臺南的城市空間結構,而且在此基礎上思考空間變遷中連續與不連續的真相。
本部分內容分成三章,第一章「重返的意念」是在過往許多清領時期臺南城市與日治時期的空間研究上,以〈臺南城市歷史空間復原與再現(1875-1945)―以數位化之1920 年代地籍圖為建構基礎〉(2010-2011)為研究的先導計畫,透過數位化地籍圖,指認出城牆、城門、公共建築與市街與水道分布,全面而明確呈現臺灣(南)府城城內及城外五條港區的空間結構,並藉此進一步統計分析清領末期與日治時期約1920 年代前後城市土地類別的使用狀況,具體建構與再現清領時期的臺南城市圖像,並且試著將與信仰有關的廟境分布範圍明確落實在內。接續以〈臺南市舊城區民間信仰廟境領域空間建構與再現之研究―以《臺南市寺廟臺帳》為對象(1875-1937)〉進一步釐清清領晚期至日治時期臺南城內與城外五條港區所形成的「境」與「聯境」在日治時期都市紋理的變化。
第二章「謀生的景致」則是以〈「居民謀生」視角下的都市「社會經濟―空間」變遷之研究―以日治時期臺南市為對象(1920-1945)〉(2014-2015)計畫進一步「看見」街巷中一般居民的生活空間景象。使用地理資訊系統,透過實證分析末廣町通、本町通、西門町通與米街裡的「業種」資料,在具體空間中呈現1934 年時臺南市鬧熱區範圍及同業集中現象的轉變經濟活動,並指出臺南市「社會經濟―都市空間」的現代化過程。然而,若進一步轉入街廓的巷弄中,研究上揭示的「維生的社會經濟面向」要「看見」的是更為日常的居民謀生活動。例如,1934 年時,在原大西門以東,連接本町路的米街、抽籤巷,及其以西,位於原五條港的仁和街、杉行街、看西街所「看見」的是街巷裡反映總體結構變遷的謀生活動景致,指向人依存於聚落賴以維生的本質。
在臺南,米街是發現「社會經濟―實質空間」部分真相的場所。第三章「信仰的表現」便是以〈從「城市」到「都市」中的廟境空間變遷研究―以臺南市舊城區普濟殿及其廟境為對象〉(2015-2016)及〈「俯瞰―行走」視野下的聚落研究取徑―以臺南市原臺灣府城米街與普濟殿周邊的「社會文化―實質空間」為對象〉(2016-2017)研究計畫為以日治都市計畫及其戰後都市擴張為背景,藉由臺南市普濟殿的廟境領域變化,討論當代都市中居民對於傳統領域―「廟境」認同的轉變。若從謀生的角度來看,米街與城外發生產業上游經濟活動的鄰近街庄相互連結,是以多聚落架構彰顯其關係的特性;若從過去「聯境守城」的概念而言,米街往西,位處城牆西北方的普濟殿擔負「城外北段」的責任守護區,是清領末期的整合政治、經濟、宗教各面向力量所形成的社會安定機制的中心,但透過研究,日治都市計畫及其後都市擴張的影響下,逐漸地,居民與廟方之間產生了「廟方―廟境」與「居民―角頭」兩種對於空間領域認知的差異。過去習慣使用的空間範圍劃設想法,並不足以展現研究對象所含括的「社會經濟―實質空間」的範圍,必須要理解從多層次來呈顯領域範圍的必要性。
因此,有意識地轉換研究視角,除了採用過去慣用的結構式俯瞰的認知方式,更以行走於實質環境中所獲致的多方經驗,將過去習慣性把宗教屬性的普濟殿廟境研究與社會經濟屬性的米街及其生產體系自然地劃分為兩個研究對象的體察,藉由「行走」將之統合。從實地的田野訪談中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過去以城牆,如今以西門路相隔的兩處,對生活在普濟殿角頭中的居民而言,都是「社會文化―實質空間」不可區分的整體。
第二部分「返抵草地溪埔」是對單一聚落進行研究後的反思,也就是聚落的發展不會是單一的現象,而是與其周邊有著網絡的關係。會出現這樣的反思是來自2010 年原臺南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此舉不僅擴大行政區面積,更將原臺南市和周邊臺灣早期發展而成的聚落共同放在一更緊密的治理架構中。然而,回顧過去相關聚落研究,重點多置於聚落內部空間,只是著眼於巨型現代都市間的網絡關係,過於關注都市自身甚或是市中心的觀點,並不一體適用於今日具有都市與鄉村內涵的臺南市。因此將觀察從第一部分在城市與都市間的往復轉向都市周邊的街庄空間。
本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從單聚落到多聚落」是針對一直以來單聚落的臺南城市為研究主體的反思。藉由〈日治時期臺南市與周邊街庄之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善化街及關廟庄為對象(1920-1945)〉(2013-2014)的先導研究,主要是以日治時期與稻米有關的社會經濟活動資料,包括分布在城鄉不同區域的街庄生產稻穀、城市裡的精米加工、白米的島內外運銷等,呈現各級產業上下游經濟活動的關連以及在空間上的關係。亦即,以米為例,透過較大區域範圍討論呈現多聚落架構下的經濟活動與空間關係,建構一個有別於過去僅著重在單聚落的「社會經濟―都市空間」變遷的歷史敘事。
第二章「維生的草地」、第三章「寄盼的所在」與第四章「行就將軍」則是以三年計畫的〈嘉南平原水文、農業空間及聚落生活空間之百年變遷與連動關係之研究―近百年水利設施對嘉南平原聚落空間變遷之影響(子計畫三)〉(2016-2018),進行嘉南平原上的麻豆及將軍聚落群水文、農業空間及聚落生活空間之變遷與連動關係的研究。
首先,「維生的草地」主要是探討1900 年至1970 年代麻豆曾文溪溪埔一帶周邊聚落的空間變化。第一階段,先以「嘉南平原」為空間範圍建立社會經濟資料庫,這是屬於鉅觀尺度的基本資料。第二階段,則以麻豆區中位於嘉南大圳麻豆支線周邊,曾文溪北側溪埔地區十七個聚落為對象,討論曾文溪改道與嘉南大圳開通,對溪埔村落謀生與實質空間的影響。
其次,「寄盼的所在」則是探討溪埔地帶村落信仰領域的表現。傳統漢人社會裡的共神信仰總是做為鏈結某一地域居民關係,鞏固地方範圍與歸屬的重要力量。基本上,溪埔地帶村落各自的領域並未因歷來的行政劃分而有擴張或是縮減的情形,反而是保持著主神信仰鏈結的群體關係,成了生存上心靈寄託的所在。因此,本章觀察並討論不同祭祀層級,如角頭、村落、鄉鎮等遶境範圍,檢視轄境涵蓋對象、範圍及整體多聚落信仰關係互動表現。第三,「行就將軍」則是帶著麻豆曾文溪溪埔村落群的觀察視角與經驗理解後,繼續向西,前往鹽分地帶的將軍聚落群。依土質條件,不同於麻豆的砂頁岩沖積土,可以把將軍分為較適合農耕,耕種番薯、甘蔗等耐旱作物的凝盤層土(俗稱看天田)區,及另一通常闢為鹽田或魚塭使用的沿海地帶鹽漬土區。這一向西的探查,將是回頭檢視嘉南大圳的開闢後,對於將軍與麻豆兩地在土地利用、維生型態與信仰表現的影響。
行進之間,不難從地形上感受到東西幅員相對狹窄的平原上地勢由東向西,由高到低,迅速下降,造成了河短流急等水文特徵。從具體空間的角度上,若畫出一道東西向的剖面,可以明確感受到嘉南大圳因「重力」的引導讓村莊的生產有了變化,且聚落與人的活動大體必須順服於這個大方向,例如水圳的取道、交通道路橋梁的位置,或聚落整體的配置、建物的座向等等。因此這個「重力」不僅是物理性的,也是經濟性的,甚至是具生活感的。若從網絡系統的鏈結的層面上來看,「重力」是一種隱喻,如人流、物流或歸屬感上,透過交通路徑,土地及其中的自然資源最終匯集於都市,或者透過分靈、分香、遶境、進香、交陪等儀式造成信仰的散布、互動與回歸。
走過城市、都市或村莊,一直經歷著俯瞰與行走視角的來回轉換。意圖上,這是為求更確切掌握社會文化環境與人為環境之間的變遷,看見當代聚落中人的各種實踐與結構之間的互動。亦即,一方面透過藉由地理資訊系統掌握關於聚落的結構性知識,包括地形、土質、水文等自然環境條件,及受自然環境條件影響而產生的地物如維生活動及聚落型態,以及維生活動及聚落型態持續受到社會文化環境及各種人為變遷(如水利建設)之影響而發生的轉變等等。另一方面,要細察社會事實,還是要從既有結構式的理解中出走,直接體會真實經驗的複雜。
首先,行走在傳統街巷紋理中時,鳥瞰的地圖、現代的衛星工具之侷限往往浮現,某些僅容人側身而過的畸零空間,在地圖上甚至並不被視為一條巷弄,但卻是兩間廟宇廟境的重要界線。其次,某些景致,需得要透過行走時的視角、移動速度中四處看視的過程方能看見,例如居民對於認同廟境所進行的一些行為。最後,透過行走、訪談、指認空間,方能切實接觸到結構中的真人、真實生活與生命故事。這些透過行走所得到的理解,甚至比結構性的知識更為貼近社會的「實情」(reality)。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