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地: 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 上 | 誠品線上

人與地: 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 上

作者 郭瓊瑩
出版社 詹氏書局
商品描述 人與地: 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 上:◆日治時代因政治遷移的原住民,為什麼居住安全卻比以前更加危險?◆台灣的高山,經歷近80年的連續伐木後,現在來喊封山、復育還有救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日治時代因政治遷移的原住民,為什麼居住安全卻比以前更加危險? ◆ 台灣的高山,經歷近80年的連續伐木後,現在來喊封山、復育還有救嗎? ◆ 四面環海卻快速消失的海洋文化,究竟是面臨什麼威脅? 深度認識║ 多元豐富的自然資源 5個面向剖析7種台灣在地環境:山林、海岸、溼地、農村、城鄉、離島、文化與自然,從歷史的演進到未來如何調適,作者以生態規劃的觀點,找出人與自然更長遠的共存之道。 鉅觀思維║ 國家政策如何影響生態系統 荷據時期、日治時代、國民政府遷台……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天然資源,除了引來各國掠奪,統治者的政治決策,複雜且長時間的改變人對土地的使用方式,永久影響日後集體的生存空間,面對持續的變遷和各種威脅,探討如何調整能使國土永續發展。 生於此地、長於此地,無論一般民眾或政府單位不可忽略的環境議題,我們希望與你一同珍惜這塊土地、找到對寶島最友善的規劃,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 本書特色 -縱橫400年- 以景觀視野,分析島嶼變遷和未來趨勢 -跨域結合- 國土規劃、區域規劃、城鄉規劃、景觀設計、社會設計 -豐富圖表- 超過1400張圖片X53張附錄表X270張表單 跨世紀拉頁-台灣景觀變遷年表 限量上市,另有販售套書。 【跨界推薦】 內政部營建署前署長 張隆盛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王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邱文彥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許榮輝 大硯國際建築事務所主持人 蘇喻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郭瓊瑩學歷 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景觀建築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學系所長兼系主任 亞洲風景園林協會 副主席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 院長 中國文化大學數位地球研究中心 主任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理事長 內政部營建署 國家公園組技正 美國費城Hanna Olin 景觀建築師事務所 景觀設計師 美國費城George E. Patton 景觀建築師事務所 景觀設計師 美國費城WRT 區域規劃都市設計景觀建築師聯合事務所 景觀設計師國際專業參與 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IFLA) 會員 世界公園及遊憩聯盟(IFPRA) 會員 世界色彩協會(AIC) 會員 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ASLA) 會員著作 水與綠- 網絡規劃理論與實務 道法自然(中譯本) 我們的公園綠地 探訪優質城鄉 河川環境保育規劃準則 流域河川生態設計準則 環境與生態(專書篇章) 自然製造(生態公共藝術) 河川土壤生物工程工法設計暨施工手冊 步道施工暨維護1-2-3 風景區公共設施規劃設計準則彙編 橋梁景觀與環境融合之研究 綠色基盤應用於城鎮永續規劃之研究 國家公園步道設計準則 國家公園步道附屬設施設計準則 「公路景觀設計規劃」之研究與修訂 公路景觀生態保全機制與規劃設計之研究獲獎 第十八屆東元獎-人文類-藝術類-景觀與環境, 2011 Award of Excellence in Analysis & Planning, 2011 Professional Awards ASLA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緒論 〈島嶼面對威脅與變遷之省思〉 壹、全球變遷之威脅與驅動 2 貳、自然脈絡 6 參、歷史文化脈絡 13 肆、價值思惟脈絡 28 參考文獻 37 PartI 威脅剖析〈島嶼環境盤查〉 第一章 山林環境 壹、背景 43 貳、變遷 49 荷據時期變遷影響 明清時期變遷影響 日治時期變遷影響 民國迄今變遷影響 參、威脅 56 資源面 經濟面 社會面 政策面 肆、趨勢 67 氣候變遷與森林保育 永續林業 國家公園與國家森林之發展 永續森林經營之發展 伍、調適 72 環境面 政策面 產業面 生態面 參考文獻 83 第二章 海岸與海洋環境 壹、背景 87 貳、變遷 94 自然變遷 政策變遷 社會變遷與價值變遷 參、威脅 102 土地利用 氣候變遷 肆、趨勢 116 海岸與海洋應納入全球保護區系統 重視島嶼國家之人文生態與環境永續發展議題 以地方及社區為基礎之海岸經營 回應全球變遷加強地方生態與社會韌性及其回復力 建立全球大氣觀測網及數位資源資料庫,連結全球動態 資源觀測與預警 推動回應氣候變遷之海岸永續經營新規劃 伍、調適 122 政策面 法治面 認知面 規劃面 管理面 參考文獻 154 第三章 濕地環境 壹、背景 161 貳、變遷 167 臺灣濕地變遷之類型 濕地變遷之影響與因應 參、威脅 178 人為干擾 自然干擾 肆、趨勢 190 國際濕地保育趨勢 臺灣濕地保育運動 重要發展議題 人工濕地淨化水質之發展 濕地農業振興 生態旅遊之推動 伍、調適 206 濕地科學價值之重新認定 濕地社會價值之重新認定 濕地復育與營造之宏觀價值再認定 濕地經營管理與研究之落實與前瞻 濕地政策與法令之推動 未來發展方向之定位與建立政策典範 參考文獻 234 第四章 農村環境 壹、背景 241 貳、變遷 254 土地改革政策之影響 工業化之影響 資本化經濟生產之影響 都市化之影響 全球化之影響 參、威脅 261 農業地理之限制與風險 國家農業政策與國土開發之傾斜 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轉型對農村環境之威脅 氣候變遷之威脅 跨域流行病之威脅 商業觀光發展之威脅 全球化之威脅 肆、趨勢 269 歐盟發展趨勢 美加發展趨勢 日本發展趨勢 臺灣發展趨勢 伍、調適 290 國際農業參與政策之調適 永續農業政策之調適 農村環境與社會安全之調適 農村資源調查與規劃政策之調適-以生態為基盤之農村建設 全球化時代「新農村」價值觀之調適 回應氣候變遷之調適 參考文獻 316 第五章 城鄉環境 壹、背景 321 貳、變遷 344 土地改革政策之影響-行政區劃 重要政策對城市空間發展之影響 社會結構變遷 全球化變遷 價值認知變遷 參、威脅 404 氣候變遷之威脅 人口結構變遷之威脅 全球化之威脅 郊區化之威脅 仕紳化之威脅 肆、趨勢 418 對都市適意之重視 對都市自然保育之重視 對都市保存之重視 重視都市景觀機能之運作 重視都市再生與地域福祉 重視有機重組之韌性都市發展 伍、調適 442 對都市成長管理的調適 對多元文化城市發展之調適 對氣候變遷之調適 對生態服務機能之提升 對都市保存之調適 附錄 469 參考文獻 480 第六章 離島環境 壹、背景 493 貳、變遷 512 島嶼之開發 島嶼的生態變遷 島嶼的人文變遷 參、威脅 532 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之威脅 離島建設帶來之威脅 觀光發展對島嶼環境之威脅 水資源與能源匱乏對發展之威脅 氣候變遷對離島之威脅 肆、趨勢 546 有效掌握島嶼發展威脅資訊建構國際合作平台 永續島嶼之發展 建構以綠色觀光發展新模式 韌性島嶼發展之趨勢 伍、調適─邁向韌性的永續島嶼 566 基本方針 價值調適 治理策略之調適 能源政策之調適 自然資源經營之調適 文化資源經營之調適 研究發展與知識社群建構之調適 附錄 577 參考文獻 596 第七章 文化景觀與自然地景 壹、背景 604 貳、變遷 642 認知與理論上之變遷 法令立法與修法之變遷 參、威脅 657 全球化之威脅 工業化之威脅 政治與政策之影響 都市化之威脅 公共建設之威脅 氣候變遷之威脅 產業結構變遷之威脅 觀光發展之威脅 肆、趨勢 671 國家公園保護區系統之建立 世界遺產之保護 生活歷史保存 文化景觀保存 產業文化景觀 土木遺產景觀 伍、調適 696 文化資產盤點之建置刻不容緩 文化資產保存法之修訂與相關法令之配套 學術界與公民科學平台之建置 建立具有臺灣島嶼特色之「文化景觀」與「自然地景」 名錄與經營實踐 附錄 708 參考文獻 766

商品規格

書名 / 人與地: 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 上
作者 / 郭瓊瑩
簡介 / 人與地: 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 上:◆日治時代因政治遷移的原住民,為什麼居住安全卻比以前更加危險?◆台灣的高山,經歷近80年的連續伐木後,現在來喊封山、復育還有救嗎?
出版社 / 詹氏書局
ISBN13 / 9789577055842
ISBN10 / 9577055842
EAN / 9789577055842
誠品26碼 / 2681797867007
頁數 / 8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5X21.5X5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2200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從1604年荷據時期,到2019年你我的時代
超過400年的環境變遷史
你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家-台灣

試閱文字

自序 : ■ 作者序

道法自然在臺灣

  Formosa 美麗之島。臺灣在島嶼學上係屬於「大島」,在全球地理區位上,她位居面向海洋又毗鄰大陸的重要國際經貿與地緣政治位置。在全球橫剖北緯 23.5° 的各個國家中,只有臺灣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地景多樣性,此正因為其地理區位之特殊性與地質地形地貌與微氣候之細緻度,形塑了此世界級的瑰寶,然而也因歷史面之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對「海洋」之不熟悉,一直到大航海世紀後,這個寶島的資源才漸漸更科學化地被認識,繼而成為多國民族覬覦之戰略點。

  筆者之專長非政治學或地球科學,更非史學,惟因受教於 Ian L. McHarg之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之方法論與持續性之現地規劃實務參與(Professional Practice),繼前一本「水與綠」專書後,開始好奇地擬探索這個島嶼之自然、人文、歷史,以及其在史料上所載及近 400 多年來之各向度變遷。

  也因此,本書係集結筆者近 30 多年來在教學研究、專業實務規劃、在國土相關公共政策與民間組織相關議題倡議上之經歷,並將其分類歸納與空間資料之對比。擬自景觀生態學及國土空間系統面切入,俾對跨域與跨界之臺灣土地發展變遷有一更清晰之圖像。而也因景觀生態規劃之系統思考訓練,有幸多年來參與之公共政策面相當廣泛,包括國土規劃、區域規劃、海岸保育與規劃、濕地保護與規劃、都會區域規劃、都市設計、公園綠地系統規劃,以至公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等多元多光譜之向度。

  感謝上述實務之參與,讓筆者有不斷學習吸收新知之機會,面對各向度跨國跨域跨界之專業學者互相交流辯證,得以更客觀「閱讀」臺灣、「剖析」臺灣景觀空間系統變遷之多元光譜。而面對國際政經社會局勢之變遷以及全球氣候變遷之挑戰,各國之因應對策不斷推陳出新,而臺灣亦在困境中不斷尋求自我定位及與威脅挑戰共生之新途徑。

  本書歷經超過十年之自我籌劃,每一章節文字均是一字一句親手撰寫、考證,歷經六年之落筆、打字、修正與排版,回顧歷史、檢核現況、前瞻未來,如何面對變遷而有自我調適之道,係本書撰寫之重要目的,全書分為兩大部份:

  Part I 威脅剖析
  Part II 機會潛勢

  第一部份主要自島嶼環境盤查為框架,分別剖析山林、海洋、海岸、濕地、農村、城鄉、離島與文化景觀,而雖然區分為七章,但就實質面,國土空間乃為一整合系統(Holistic System),每一向度之環境資源與變遷均息息相關,包括歷史事件對各項政策之影響,還有地理區位對移民社會之多元價值之影響。每一章節分別自背景/變遷/威脅/趨勢/調適分論之。

  第二部份為「機會潛勢」,主要側重在上述環境資源潛勢下,不同尺度與特質之空間基盤建設與社會基礎建設之發展新趨勢與因應對策,而此部分亦是筆者綜整大量文獻資料及參酌各國最新發展趨勢,對應臺灣之相關新立法與公共政策與相關社會議題而撰寫,包括了國土生態基盤、景觀區域主義、景觀及都市主義、新鄉村主義之發展,及其對國土計畫、綠色基盤建設以及都市化、農村再生等議題予以跨域之連結與剖析。另一焦點係關注近二十年來臺灣因發展快速且自成一特質之社會基盤建設,此包括社區賦權與在地調適、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以及社會設計之思惟如何滲透到不同階層尺度之空間發展中。

  全書最後一章以「土地倫理與國土美學」為總結,主因在撰寫過程中,閱讀了數百本跨領域的新書與無數論文與評論,最後獲致一個從事景觀專業生涯中之「覺悟」,亦即所有分工分門別類之專業在各自著力後,若每一分工從事者得以放寬視角打開視野,縱橫貫穿古今歷史,則有一種大自然秩序中之「網絡」會自然地將所有專業者串連。換言之,透過這些有論述之各分門分科之再重組再串連,無形中吾人必須拋開本位主義,放開心胸去傾聽或閱讀大地中不同尺度以及社會結構中不同族群之「聲音」。而「悟道」之喜悅則在得以將知識融會貫通,得以將技術轉化為人類與環境之福祉。是以殊途同歸之源即回歸到對大地之責任、土地倫理之信守與實踐,則應是大同世界或生態烏托邦之理想。而在趨向此目標前進時,專業者需跨域交流、分享合作( 不僅分工),則受傷的土地也將有機會在吾人調整價值思惟與政策之過程中,逐一在大自然定律與秩序中「歸位」,此亦正是國土「美學」與「哲學」、「倫理」合而為一之務實願景。

  本書在撰寫時,雖力圖綜覽多向度多光譜之文獻資料,囿於筆者個人之學識知能與經驗仍有諸多不足與遺漏之處,當請所有閱讀者以及各界專家前輩之不吝指正。今年正值<< Design with Nature >> 問世 50 週年,母校賓夕凡尼亞大學將有系列慶祝論壇與展覽,恭逢其盛!而本書擬獻給啟蒙筆者生態規劃知識與專業倫理的恩師── Ian L. McHarg 教授。

                                         郭瓊瑩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與自然和平共存之省思

  工業革命以前,人類與大自然搏鬥,為求安穩的生存,與自然和平共存是一種期盼,破壞程度有限;到了15 至17 世紀時期大航海時代,歐洲船隊到世界各處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雖然使西方文明擴展到全世界,但是對待殖民地的方式卻是粗暴地剝削、掠奪。20 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對自然及人類的破壞更是無與倫比;其後社經快速發展,在人定勝天觀念下,對自然環境更是予取予求,造成了環境汙染與自然生態的破壞。

  1972 年,人類終於正視地球生態系統嚴重受損事實,開展了國際環保運動。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Environment), 發表「人類環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勾劃出人類對環境所享有權利的範圍。歐日等國家相繼成立環境部,陸續制訂了國際環境法規,如保護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保護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公約、關於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國際貿易的華盛頓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環保意識抬頭。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的共同未來(Our Common Future)」,更進一步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1992 年里約宣言發表「廿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將永續發展的精神擬訂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執行永續發展有了工作藍圖,並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減緩全球氣溫上昇的趨勢。但是,人類所處的環境仍然是面臨著氣候變遷、人口都市化、高齡化及巨大都會、貧富差距、國際貿易等諸多挑戰,臺灣當然也不例外。

  臺灣環保工作除了在1987 年成立環境保護署外,也陸續設置自然保留區、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國家風景區、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及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等,建構出臺灣的生態保育軸。近年也完成國土計畫法、濕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等立法工作,民間環保相關組織相繼設立,企業也相當重視環保議題;看似臺灣環境保護、自然保育工作已有若干成果,值得欣慰。但這仍屬於片段性的發展,開發與保育的矛盾、保護區分散孤立完整性不足、管理單位法令系統分歧競合…仍然存在,顯見我們缺乏一綜合性觀點來盤整所有的政策成果。而此書正是以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的觀點出發,全面來診視臺灣的「人與地」。

  以生態規劃原理進行規劃實作和分析方法正是美國景觀大師 Ian L.McHarg 所倡導,本書作者郭瓊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學院時即受教於 Ian L. McHarg。取得景觀建築碩士後回臺灣營建署服務,參與國家公園的規劃,之後被延攬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任教,擔任景觀學系系主任及環境設計學院院長,並活躍於景觀、環境保育相關社團。曾任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造園學會副理事長、七星農業發展基金會董事等,並積極參與國際 NGO 組織,曾任國際崇她社 Zonta International 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保護區委員會(WCPA)東亞地區理事。目前是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IFLA)理事(臺灣代表)、美國景觀建築學會(ASLA)國際會員等。她將多年來在臺灣從事有關景觀環境及國土規劃的研究與觀察,綜結成「人與地—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實屬珍貴。

  本書作者不僅將生態規劃的理念落實於課程規劃上,特別重視戶外教學和實務創意,也將這個研究方法運用於本書;以生態學的觀點,解構人與地的關係,提出以順應環境觀點探討人對地的依存關係,兼顧宏觀及微觀的視野。本書基礎資料豐富,鉅細靡遺,研究方法嚴謹。從「威脅剖析」與「機會潛勢」兩大部分剖析臺灣這個島嶼環境所面臨山林、海洋、海岸、濕地、農村、城鄉、離島與文化景觀的各種威脅,以及在空間與社會基盤建設的可能發展機會。各章內容從背景、變遷、趨勢、機會等面向層層解析論述,內文中也隱含本書作者對公共政策的批判,例如國土行政組織的調整、景觀法、臺灣環境教育等,提出她獨到的見解及懇切的建議。此外,她參與各項規劃,必定親力親為,現地勘查,實地感受人與地的關係;她的行動力、執行力讓我佩服。本書輔有大量她親自拍攝的照片,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精彩,是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張隆盛
                                       內政部營建署前署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前署長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牽成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Eisenhower Fellow(1975)

善盡有生命的社會責任

  認識郭瓊瑩的時候正是臺灣政府積極推動國家公園的起步階段,她參與早期國家公園規劃設計和艱鉅的草創。在內政部營建署張隆盛署長的領軍下,開展了臺灣國家公園行政體系和法律制度。長期的公職服務後,她轉任教職並兼顧專業服務,主持許多規劃設計案,成果豐盛。又因教學認真、校內服務成績卓越,深受師生認同,曾經受聘擔任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長並持續擔任該校景觀系系主任至今。在民間,則先後擔任景觀學會理事長及縣市景觀顧問等服務職。

  她是一位多方位的學者,不分國內、國外,都受到高度肯定。她是一位視野開擴的開放性學者,求知生活內容豐富。她生活在現象學者胡賽爾說的生活世界裡,而非無生命的物理、物質世界。也就是說,她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多樣性體驗世界,有理性但又充滿感性、有個人的特質人性。胡塞爾認為,世界並非外在於我而存在。生活世界絕非只是個人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別人共同生活的世界,在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每個人由不同的側面來經驗事物,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未定型的直接經驗世界。因此,她熱愛遊山玩水,結交朋友;她造訪青藏高原多次,探索自然的奧祕和各地的風土人情,體驗一般常人之所未見。

  郭瓊瑩持續在國家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等實務界學習,整合理論與實務;並且大量旅行,參訪名山大川的自然景觀和人類的多元建築。她是一位能動者。一隻能引發蝴蝶效應的小小鳥。依著師出名門的景觀學基本素養、實際參與教學研究和廣博的實務經驗,在行萬里路之後,凝聚出這本真實世界的作品。身體現象學家梅洛龐蒂認為知覺是主動的,是向真實世界──胡塞爾所說的「生活世界」──原初開啟。梅洛龐帝認識到身體不只是一件物事、一個科學研究的對象,它同時也是經驗的永恆前提,由向世界知覺性的開放和傾注形成。梅洛龐蒂稱畫家(或是作者)在創作的時候能夠首先醞釀出一個想法然後將它具體化,或者從對材料的處理中釋放出某種思想或情感。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個行萬里路、探索人間百態的女孩,用了多年的心血,醞釀、凝聚出的作品。她的著作是她的工作經驗和思想理念結晶;呈現給讀者,是希望能盡社會能動者的腳色,在社會巨輪轉動的過程中,留下足跡,為更好的未來世界盡一份心力。

                                              王鑫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地理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所講座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前理事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前理事長
                                     IUCNWCPA Vice Chair

試閱文字

內文 : 二、面對海洋
置身於臺灣海峽與太平洋間,又緊臨中國大陸與日、韓及南海各國諸列列島之島嶼──臺灣。儘管在考古上臺灣與大陸間之關係至少有六、七千年以上( 長濱文化、十三行文化、大坌坑文化),而2012年於馬祖亮島所發現之亮島人史前遺址,更可追溯自八千年前歷代之考古見證(陳仲玉,2012),逐一說明了臺灣在語言上是南島文化之重要起源或抑是分流中繼站。無論是自中原南遷到吳越跨海到臺灣之移民文化,或以臺灣為中繼站後再向南拓展到菲律賓,以致向東南到太平洋諸島,這近5000-6000年間之遷移交流互動以及再回流,正說明了約距今18000 年前( 冰河時代末期) 因海水上漲,臺灣與大陸分離後,自地理生態、生物演化或語言之孤立而形成另一獨特之島嶼文化。這期間於孤立的島嶼上生存的人類則順應著洋流而向南拓展,在洋流季節性循環之交流遷移律動中,這些人類構成了一特殊地理區域內之類近種族文化,即所謂之南島民族(Austronesian),其分佈範圍東抵復活島、西到馬達加斯加、北至夏威夷、南迄紐西蘭,涵蓋了所有南太平洋之各大小列島上之種族文化。

   面對海洋,臺灣自三國孫權派遣將軍訪夷州為「入海求訪異俗」,後幾經隋唐、北宋、南宋到元朝多以澎湖為季節性捕魚、短暫墾殖、避難以及貿易交流據點,一方面大陸文明思想中海洋是邊陲的、附屬的、偏遠的,也因昔時受限於科技資訊對海洋不熟悉,除因避難而自中原遷徙到閩粵等海岸線外,總體而言因其華夏儒家以人為本之思惟以及對海洋環境之疏離陌生,對海洋海岸資源之概念是無經濟政治利益的。換言之,中原大陸並未重視到東緣外海這個島嶼,而此是迄 400 多年前臺灣島嶼得以一直維持著自然狀態之關鍵因素。

   在荷蘭人及西班牙人據臺前,臺灣島上的原住民,由於和中國大陸之隔絕,人口不多且因資源充足,島上的原住民其實是過著富足、快樂的與大自然共生的日子,因此對於農耕畜牧等技術進步提昇生活品質之制度並無特別需求,而形成孤立( 在生態學上自成一獨特的島嶼生態系),具獨特民族性之人文風貌。此現象,一方面隔絕了外界對它潛藏資源之覬覦,另一方面也讓島上之天然資源(尤其是中央山脈及中海拔森林與礦產) 獲致保全。此外黑水溝(臺灣海峽) 又因其處於黑潮與北方洋流匯流處,在窄而淺之海溝上形成一種難以駕馭之洶湧海流(古人謂之涌),同時阻擋了文明之入侵。迄大航海時期,興起了歐、日與中國間之貿易互動,依荷蘭人佔領臺灣前一年(1623年)之調查,在臺南市安平所住之漢人人數不超過1000~1500人。換言之,即使有少數日本商人或漢人在海盜猖獗時期短暫進駐臺灣,或大陸沿海漁民因跨海捕魚為避颱風而暫棲臺灣外,荷據前之臺灣仍是一個純樸低技術的初階農業社會,而原住民亦仍維持著狩獵、捕魚之生活。此外,亦因原住民(達悟族除外) 有「畏海」、「避海」之習,對海之利用仍多只是近海沿岸之捕撈,以及與昔時大陸、歐洲( 西班牙、葡萄牙)、日人等之中國貨物交易行為,一般捕漁也多於內陸溪流、山澗。

   整體而言,面對海洋,荷據時期之前的臺灣是一個民風善良、純樸之相當原始(Primtive) 之島嶼,對於海有畏懼感,即使 16 世紀大航海時期在臺灣海峽,南海、南洋、東海各國海上貿易已蓬勃發展,但對於臺灣卻可免除如「香料戰爭」等海上列強掠奪天然資源之禍,對於相較遲緩開發似乎未必是劣勢。

   由於荷據時期對臺灣經營之目的主要作為其擴張海權之根據地,以及支撐其貿易之收益( 如稻米、蔗糖……等),而自明成祖下令海禁後,閩南民族的海洋文明又被切斷,雖有鄭芝龍等之海上交易走私等活動,但並無助於昔時南島文化之交流。繼清朝正式建省後,依列強要求開放打狗( 高雄)、雞籠( 基隆) 以及艋舺( 萬華)、大稻埕等港口,而更早移民之笨港、八里坌……等,亦因淤積、海岸後退,漸漸喪失功能。臺灣人面對海洋之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又自冒險奮鬥轉為貿易、外銷以及沿海養殖之靜態海岸文化( 而非海洋文化)。

   隨著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遷臺,囿於國防安全防禦,海岸形同禁區,近海捕魚慢慢轉為遠洋漁業,與黑潮共生的烏魚季也隨著科技發展以及過度捕撈造成沿海漁業資源之逐漸枯竭。

   戒嚴雖保全了大部分海岸與離島資源,但欠缺配套復育機制,只有消極親海管制,並無積極復育作為。自宋朝即逐步開發之金門、馬祖,因有國防駐軍,其自然生態尚未嚴重破壞,但澎湖的森林自元代起即為墾林闢鹽田,復經明代防倭寇,鄭氏為造舟反清復明,屯兵伐木取薪材,至清代過度屯墾,今已無原始森林留存,也造成今日沙漠化之隱憂。

   解嚴後因快速工業化與都市化,海岸濕地、潟湖成為機場、工業區開發基地,又造成另一波之海岸生態破壞,直至今日因近海漁業枯竭轉為人工養殖,而超抽地下水造成約 11 萬公頃之西南部平原地層下陷、土壤鹽化。當人居與平原爭地,工業與海岸爭地,農業與森林爭地,在短短五十年間西部沿海之生態破碎化與地力之削減,成為國土永續經營之憂慮。隨著西方保育思潮東漸也帶動了 1983 年起訂定「臺灣沿海保護計畫」以及陸續成立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還有生態保護區與野生動物棲地保留……等,並於 2016 年公告「海岸管理法」。惟 60-70 年代快速經濟發展之起動軸,已逐一將臺灣西部平原,尤其是海岸地區發展成為工業區,火力發電廠、核能廠……等經濟生產器,以及維生供養器。而都市化趨動力不僅未將成長所獲回饋供養海岸與沿海地區,更形加劇「海岸」之脆弱化與邊緣化。直到國民所得提高,發展觀光旅遊(1980年代),人與海洋關係才漸漸轉為非消費性之利用。

   綜觀自 17 世紀來(1650年),臺灣人只有 5 萬人左右( 陳紹馨,1972,臺灣省通誌人民志人口篇),迄今 2019 年已有 2358.9 萬人,這約 370 年間成長了 472 倍,這個島嶼之生態負荷必須再自土地修復與農產、漁產之自給自足上,回應氣候變遷之狂瀾並與各國展開另一波天然資源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