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白城市散步: 一個規劃者的都市漫遊筆記 | 誠品線上

在留白城市散步: 一個規劃者的都市漫遊筆記

作者 吳比娜
出版社 詹氏書局
商品描述 在留白城市散步: 一個規劃者的都市漫遊筆記:■本書特色#都市設計#公共空間活化#建築開發跨文化案例─即使是再平凡的小地方,仔細凝視,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感高樓大廈之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本書特色 #都市設計 #公共空間活化 #建築開發 跨文化案例 ─ 即使是再平凡的小地方,仔細凝視,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感 高樓大廈之外,規劃藍圖之外, 一個規劃者看到的城市風景有何不同? 對於未來的理想棲地, 又提供了怎樣的線索與想像? ─ 從城市探索經驗出發,擴展都市規劃的想像邊際 從市場、街道到住宅區,由郊山、樹蔭到河岸湖地, 歐美的理想城邦長什麼樣? 都市應該包容多元價值嗎? 本地經驗的得失如何聚焦? 國內外經典城市的漫遊視野,與都市規劃理論在散步中激盪、交集 ─ 關於都市的問題,我們往往爭論得太多,而散步總是太少 所謂「留白」,是指未被定義、可能被忽略,或已然消失的所在, 在主流邏輯造成空間越來越同質化時, 這些空白處所代表的多元價值可以讓我們停下來省思, 其中也蘊含著創造與變化的種子。 讓我們想像城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吳比娜台大城鄉所畢業,哈佛大學公共政策與都市計劃碩士。 曾任職民間基金會、建築師事務所,在社區大學開設「城市散步」課程,希望促進人對城市環境的連結,現在專職當媽媽,最喜歡的事,還是跟女兒在路上散步。 合譯有《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如何謀殺一座城市》、《明日的農場》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故事之前 台北綠手指 ∕ 隱逸的世界 公共市場 ∕ 匯聚新鮮、有機、在地食材的農夫市集 北投溫泉博物館 ∕ 療癒空間 城市裡種的植物 ∕城市綠環境 新舊交錯 ∕ 更細緻完整的都更想像 馬拉松跑者的城市 ∕ 當跑者作為城市觀察家 城鄉之間 ∕ 閱讀地方感 造一個行人徒步區 ∕ 步行城市的課題 Wonder Bread ∕ 都市窳陋違建的背後意涵 Boulder的開放空間 ∕ Boulder的成長管理 公平住屋 ∕ 解放住宅市場及居住想像 河濱公園 ∕ 政府與公民社會間的對話與折衝 娛樂街區 ∕ 危險的吸引力 公共藝術 ∕ 不只是美化 小房子 ∕ 重質不重量的小房子邏輯 圖書館 ∕ 對所有人開放的圖書館 老劉遇見青蛙王 設計課 側記城鄉所 爸爸 ∕ 代間拉扯重塑的都市藍圖 後記:就散步去吧 關鍵字索引 Keyword Index

商品規格

書名 / 在留白城市散步: 一個規劃者的都市漫遊筆記
作者 / 吳比娜
簡介 / 在留白城市散步: 一個規劃者的都市漫遊筆記:■本書特色#都市設計#公共空間活化#建築開發跨文化案例─即使是再平凡的小地方,仔細凝視,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感高樓大廈之外
出版社 / 詹氏書局
ISBN13 / 9789577056238
ISBN10 / 9577056237
EAN / 9789577056238
誠品26碼 / 2682058128004
頁數 / 28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9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80

試閱文字

自序 : ■ 故事之前

  朋友知道我念都市規劃,問我都市規劃是什麼。

  我一時訥訥的答不出來,她說:「對我來說,都市規畫就是如何讓城市變成令人們享受 (enjoyable)的地方。」

  對啊,都市重劃、房屋問題、土地開發,一個一個的規劃案,把都市計畫弄得複雜重重,這一切都是為了:使城市變成一個令人享受的地方。

  這個問題讓我整個的重想了我的成長過程,我開始回想那些令我覺得愉悅、酣暢而感動的城市經驗,去問:它們是怎麼形成的,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現代城市像要越長越高,但是對我來說,這些令我由衷喜愛的小地方,通常都在高樓大廈以外,一些城市裡的留白空間......。

  夜晚回家的時候,看到一朵朵曼陀羅花從日式宿舍的圍牆伸出來,掛在巷弄邊的車頂上。
  小攤旁,一對父子汗流浹背的吃著麵。
  一個讓樂人表演和發聲的地下小店。

  規劃者通常要寫規劃報告書,不過有趣的事常常都在報告書以外。於是我開始寫短短的小品文,觀者咸認為知識性不夠,於是我又很努力的加上了概念、案例,提供讀者作為理解城市時的語言與工具,從而幫助一些公共對話、討論,謂之為「規劃私筆記」。

  從小,我花了大量時間在路上散步,因之本書也可以說是一個散步者對城市的記憶、觀察與想像,有自己的經驗,有旅行,與朋友們的對話,是我(們)的故事。

  畢竟,我們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珍愛的一角,在那城市的留白之處,收藏著記憶與故事,等待著與別人共鳴......。

試閱文字

內文 : Wonder Bread座落在波士頓北邊治安最差、風評最壞的Dorchester市,巨大、荒涼,像是一所報廢的工廠,潛伏在社區的底層,前面是個大停車場。這扇細鐵絲門本來永遠不會對我們而開,如果不是因為Boston Affordable Housing Development Competition 的話。

  每年,波士頓會舉辦一個比賽讓所有建築、規劃、法律、社工等跨領域的學生參加,由開發商、社區組織提出數個可興建可負擔住宅的潛在基地(包括都市的閒置土地、需要更新的舊建築),學生就介入研究,提出能讓人眼睛一亮,既能吸引開發投資者(像是綠建築、生態社區概念),又能兼顧低收入戶住宅需求(才能申請政府住宅補助)的規劃,結合周邊社區脈絡,算出財務,做出設計。

  開發商出身的老師很早就摩拳擦掌的等著帶我們看基地,那一天,我們看了一間舊巧克力工廠改建的紅磚挑高倉庫、在大樓林立的中國城中僅剩的一塊畸零空地,然後,又去看了一塊教會所擁有跟社福安養有關的地,最後,車子越駛越遠,帶領我們來到Wonder Bread。

  帶我們看現場的是一個穿著卡通圖案夾克的老先生,方方的下巴,銀白的頭髮,像是教父一樣,在這個地下社會裡穿梭自如。

  這個地方原本是間麵包工廠,停產後被隔成了數個小空間分租出去,房間延伸一進又一進,像是迷宮一樣,有一個給社區聚會的會議室、一間錄音室、一家洗衣房、幾家貨運公司,走進升降梯(用手扳操作的那種)接到建築物背後,最後到了一片很壯觀的二手家俱倉庫區,這是一個周日營業的跳蚤市場,走道用鐵絲隔成一小間一小間,用布簾圍起來算是店鋪,裡面都是說西班牙語的移民在經營。

  但是當然,這一切都走在法律邊緣,隨意隔間、搭蓋的空間,安全沒有疑慮嗎?整棟建築物年久失修,像是個地雷,就像老師說的,舊建築保存往往比新蓋還難。我們組員目瞪口呆的看著我們的基地,儘管我們只需要做出提案,不必全然符合實際,但是實在很難想像把整棟混亂工廠轉化成住宅區的形象。

  老先生帶我們爬到頂樓,看著天際線,不遠的波士頓高樓林立,只剩下這塊地是空白的,中產階級、單身新貴和小家庭要找地方居住,地價還會再漲,他知道自己的價值。

  但這裡又是一個黑幫樂園,他自1976年就買下建物,用他獨特的方式經營,呵護這個小社區,他說附近地區有許多來自西非佛得角 (Cape Verde)的移民,島嶼跟島嶼間的族群械鬥簡直可以寫作一篇「西城故事」,迷人極了。他把廠裡的一個空間作為拳擊教室,有一個拳擊教練帶著一些學生練拳,像是電影小說中用拳擊教化孩子的故事,這裡是能夠讓城市中的青少年遮風避雨、覺得可以歸屬的地方。

  當開發以後,這些地方還保得住嗎?光鮮亮麗、整潔化過後空間,又怎麼跟這些移民社群空間 並存呢?

  後來我們又在週末去了一次Wonder Bread工廠,我們走在清冷的街上,先去吃soul food。為什麼叫soul food呢?同組一個黑人女孩慧黠的告訴我,因為Black people have soul。啊,我該怎麼形容那樣的味道呢?那是在廚房裡由黑人媽媽細心烘烤的食物:玉米粥、起司貝殼麵、烤雞、玉米粉麵包。

  然後我們去逛跳蚤市場,一群平常只會買iPod、電子產品的哈佛學生,現在穿梭在一小格一小格用鐵絲網和布隔起來的攤子裡,挑著一個一塊錢美金的舊盤子,還有架上滿滿的二手大衣。舊玩具、小器物、首飾、唱片、書籍……,購物的人不多,多是蹲下身有目的的翻撿,慢慢挑,尋寶。

  攤位裡有一位蛋糕女士,穿著她全套非洲的服飾,頭上綁著頭巾,陳列著她手作精美的蛋糕,放好陳列在玻璃的蛋糕罩裡,這就是她尊貴和驕傲的來源。

  回程的車上,有一個女同學秀給我看她買的東西,六個一組全新完好的磁杯子裝在微舊的紙盒裡,這是好東西,沒錯,這像是從家庭裡流出來的名牌。只要五塊美金,她微笑,趕快收進袋子裡。

  有點離題了,但是城市的確要有它的角落,存納不是那麼美好、不是那麼整潔的東西。我想到巨大、荒蕪,裡面卻暗藏生命的Wonder Bread。

〈內文未完......〉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人們於此生活,卻往往未見日常風景,
  與人對話,卻從未曾真正相遇。

探索城市小地方的記憶、故事與想像─
你需要的是一雙觀察的眼、對人們的好奇心、還有願意走路。
                       ─珍.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