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二天性: 父母、教師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 | 誠品線上

Second Nature

作者 Erin Clabough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孩子的第二天性: 父母、教師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 傳授時下父母一種新教養, 培養出健康自信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 傳授時下父母一種新教養, 培養出健康自信的孩子。 你在尋找能教養出對世界有貢獻的優秀子女的方法嗎? 神經科學家暨身為人母的愛琳·柯拉博告訴我們,為了成為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乃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自制力。幾乎我們所面對的一切教養難題的根源,都來自於缺乏這些緊密相關技能中的某一項。 好消息是,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從襁褓到成年,家長都可以為孩子培養這些能力。現在,運用大腦發展研究的關鍵真知灼見,你會知道該怎麼做。 愛琳用深入的科學知識與簡明的語言,讓你理解神經科學發現的最新趨勢,理解這些新知如何能夠幫助你優化教養。練習這些技能需要新的思維,然而《孩子的第二天性》教養方法只要些許努力,就會產生很大的功效。每天只需花幾分鐘來培養孩子所需的技能,只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每天的日常生活。 身為一名社會人,我們需要更努力傳授這些技能,而不是過多關注學校應付得不錯的學術能力。在這本書中,提出這些開創性的理念以及實用可行的技巧,而不是倡導天生的才能。 這本書從實務中探討: 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三種密切相關的關鍵技能,有益孩子的決策、情緒調節、快樂、獨立。 自我調整–整合上述三種技能,讓孩子有力量另闢蹊徑,朝個人目標前進,同時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於神經科學原則的各種教養方法–從「適用各種場合」的遊戲到長程的策略–以建立永續的正向習慣。 如何更瞭解孩子鬧脾氣、衝動、缺乏注意力、吵架、霸凌、與其它常見的教養難題。 深入指導如何培養孩子的動力,增進批判性思考技能、鼓勵承擔責任、創造遊戲與反省的空間、培養同情心、解決問題以及更多其它能力。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邢小萍|台北市永安國民小學校長 黃瑽寧|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真摯推薦 田耐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小劉醫師(劉宗瑀)|阮綜合醫院乳房專科醫師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Erin Clabough 愛琳‧柯拉博Erin Clabough愛琳·柯拉博,是一位教授生物學與神經科學的教授,同時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她擁有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並為《Psychology Today》、《Mind Body Green》和《Today Parenting》等知名報章雜誌撰稿。 她在大腦功能與發展方面的科學研究,發表過多篇經同儕審核的期刊論文。她主張的育兒法多受大其神經科學教育背景的影響。她負責領頭一個活躍的研究專案,致力於研究大腦功能的問題,包括諸如胎兒乙醇綜合症的發育區域和諸如神經病性疾病的有關壽命的課題。游綉雯譯者簡介 游綉雯台大哲學學士,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學前兒童教育碩士、兒童發展博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培養會思考的小孩》、《我家孩子愛上學》(新手父母初版) 與《憂鬱症重生之歌》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推薦文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推薦文 教養的致勝之道 :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譯者序 教導孩子起而行的人生智慧 游綉雯 前言 22 第一部 教養第二天性 31 第一章 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32 孩子為什麼需要這些技能 第二章 給家長的實用神經科學…57 關鍵真相與過程 第三章 教養第二天性…86 培養這三種技能的方法 第二部 教養富創造力的孩子 123 第四章 創造力的神經科學…124 第五章 如何教養富有創造力的孩子…139 第三部 培養同情心 171 第六章 同理心的神經科學…172 第七章 應用同理心就是同情心… 202 第四部 培養自制力 237 第八章 自制力的神經科學…238 第九章 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自制力…253 第五部 自我調節乃致勝之道 267 第十章 什麼是自我調整?…268 第十一章 教養的致勝之道…287 動機、管教、與賽局理論 結語 家長形塑孩子未來的自由意志…315 附錄一 簡易神經解剖學… 人類大腦的十個構成要件 323 附錄二 表觀遺傳學…天性與教養的交互作用 330 附錄三 大腦迷思對照大腦真相… 340 NOTES … 345

商品規格

書名 / 孩子的第二天性: 父母、教師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
作者 / Erin Clabough
簡介 / 孩子的第二天性: 父母、教師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 傳授時下父母一種新教養, 培養出健康自信的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286639
ISBN10 / 9573286637
EAN / 9789573286639
誠品26碼 / 2681818181006
頁數 / 36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愛琳•柯拉博 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
傳授時下父母一種新教養,
培養出健康自信的孩子。
愛琳用深入的科學知識與簡明的語言,讓你理解神經科學發現的最新趨勢,理解這些新知如何能夠幫助你優化教養。

試閱文字

導讀 : 小時建立好習慣,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洪蘭
    天性是生而有之,不必教的,但是教養不同,它必須透過學習,使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因反覆活化聯結成習慣。當習慣成自然後,它就像天性一樣,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了。
很多父母都知道教養的重要,卻覺得它太抽象了,不知從何著手。其實,教養和品德一樣,它就是所有生活習慣的總和—一個人的說話習慣、做事習慣、衛生習慣……加在一起時,就是這個人的教養了。
孩子大腦的神經元是每天不斷的在連接形成新迴路,每一次行為的發生都會使這條神經迴路聯結的更緊密。所以《顏氏家訓》中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壞習慣一旦形成了,要改正它比建立一個好習慣辛苦十倍以上,因為神經迴路的形成有「競爭性」,新的好習慣必須和舊的壞習慣競爭大腦的空間和資源。一條迴路形成後,會因為持續不斷的使用而變得更綿密,使新的迴路插不進來,就好像一塊稻田如果先長了野草,稻子就沒有空間去生長了。壞習慣好比地方的角頭,勢力已經形成了,要動搖它不容易,這時要靠毅力,一直去強化好的習慣,使它的迴路夠強壯,能與壞習慣的迴路競爭同一塊資源。我剛從同一棟大樓的11樓搬到9樓時,回家進電梯常常就不自覺的去按11樓的鍵,二個禮拜以後才不按錯。所以小時候建立好習慣很重要,它使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所討論的教養觀念很先進,例如前一陣子,有個新的實驗出來反駁發展心理學上頗為有名的棉花糖實驗,認為「延宕的滿足」可能有新的解釋。他們認為四歲兒童是不是馬上吃這顆棉花糖跟他的社經地位有關係:環境優沃的孩子可能不稀罕這顆糖,但是家裡沒糖吃的孩子可能就會按捺不住,想要趕快放進嘴裡了。這本書有把新的實驗結果包括進來討論它,表示作者是跟得上新的研究報告的。
    書中對很多坊間流行的迷思都有所指正,雖然國內也有學者指出沒有所謂的「左腦人、右腦人」等等,但是報章雜誌還是在談某名人是左腦的、某歌星又是右腦的。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把這些迷思去除,不再讓父母送孩子去特別發展他的左腦或右腦。
    一個觀念的改變一定要知其所以然,改變的才會澈底。這本書最可取的地方是它從大腦的機制來解釋幼兒大腦的發展和學習,例如創造力會活化多巴胺通路,所以孩子做出一個東西來時,都會很高興等不及要拿給大人看。又因多巴胺強化學習效能,所以一個人處在創造發明的喜悅時,常會廢寢忘食。
從1990年布希總統說「這是大腦的十年」匆匆又已經過了三十年了,大腦研究的發現每天都讓我們睜大了眼睛,充滿了驚喜。對於自己擁有的腦,我們要了解它,對孩子的大腦我們更要好好的保護它,使它能正常的發展,造就孩子的一生。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在1950年代,醫學的進步速度,大約相隔五十年才會增加一倍的知識量。換句話說,老醫生執業生涯五十年,就算他從來不進修,到了退休時,仍有一半的知識量,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醫學進步的速度,是每隔七十三天,知識就會增加一倍!以這樣的速度推算,別說不進修了,就算天天焚膏繼晷,人類的大腦也毫無機會像古人一樣,達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因此,當世界上的知識量是如此龐大,教育界也開始擔憂,孩子每天在學校,究竟該優先學習哪些技能呢?是背誦古詩詞,強記歷史年代,或是解決數理難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但是與其反覆爭執甚麼內容應該放入課綱的同時,家長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在這谷歌 (Google) 可查詢任何資料的現實世界,學習現存的知識內容,或許已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是期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能培養出應付未來知識爆炸時代,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
    在這本《孩子的第二天性》的書中,作者神經科學博士愛琳‧柯拉博 (Erin Clabough) 博士,提出當今兒童最急迫需要的三大能力: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她認為這三項能力,正是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未來世界,人類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事實上,這三項能力彼此間息息相關,比如說:擁有足夠的同理心,才能啟發人類強烈的創造力;又比如說:一個浸泡在同理心環境下養育的孩子,自然而然自制力也會相對的提升。書中引用了許多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來佐證以培養「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為目標的教育理念,不僅簡單可行,而且迫在眉梢。
    如果這樣說還太抽象的話,讓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提案: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問「為什麼 (how and why)」,而非告訴孩子「是什麼 (what)」。既然未來世界人類的競爭對手是電腦,我們就勢必要降低孩子學習「是什麼」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問「為什麼」的技能,因為電腦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給人結果與答案,但詢問「為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卻是人類才獨有的創造力。
    過去人類學家所指的第二天性,是除了吃飽穿暖之外,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的特質。如今在愛琳‧柯拉博的詮釋之下,第二天性不只要有異於其他動物,甚至還要有異於電腦、人工智能等等非生物體。作者樂觀的認為,人類大腦因為擁有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因此可以藉由不斷修改與完善這些神經連結,順應外在環境的改變,永無止境的調整與學習,而這乃是電腦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未來的人類需要良好生存,並且以超越電腦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更需要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這三種人類所獨有的特質,而且事不宜遲,天天練習。
 
         教養的致勝之道: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我是一位老師,曾經擔任特教班和普通班老師;同時,我也是一位母親,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兒,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努力將學校教我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理論」,應用在我孩子身上。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三十五年,當我看到書名《孩子的第二天性:家長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真的好像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完全同意作者所言:如果現代父母能夠更瞭解神經科學,便能掌握獨特不同的育兒法——充滿自信、耐心,且方向明確。所以,我想向您介紹這本從神經科學觀點來談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名成功而優秀的人。這是有方法的!本書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傳授父母一種新的教養觀。
    我們身處的環境一直在改變,回想我自己成長的歲月,當時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但是,現今的社會,我們的孩子是數位原住民,一出生便註定和數位結緣,所以作者說:想要成為一位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就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是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作者直白地指出:家長們面對的一切教養的難題,都來自於缺乏「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其中的某一項。這點對於第一線的老師而言是無庸置疑的。
    作者是一位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從事的是大腦如何發育、神經元如何連結,以及我們所經驗的事物如何改變我們……的基礎研究。她也一直思考自己研究的神經科學能不能幫助她教養自己的四個孩子?因此她揭露了神經科學的運作歷程,揭開了「創造力」和「同理心」的神祕面紗,並且把它們解構成可以教導的各個細節,同時讓家長知道大腦的運作也是遵循相同的法則:我們每個人都受到自己所啟動的神經網絡的控管。儘管每個人的行為方式是如此的不同,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但是在神經科學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卻令人吃驚。而且透過實驗,告訴我們—父母在教養上的努力,的確會永久改變大腦的結構,特別是在孩子發育的初期。
    台灣目前正在推動12年國教新課綱,強調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對家長而言,本書作者也恰好提出跟核心素養相近的理念:在〈教養的致勝之道〉中她提到想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父母必須先讓孩子相信,且支持孩子自我調整。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讓自我調整顯得有吸引力、可預測,並且值得一直做。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符合「自主行動」;應用「賽局理論」教孩子「溝通互動」作出好選擇;用服務學習培養「社會參與」……。
    當我們理解大腦的「深度學習」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那麼這本書讓我們看見學習如何在細胞的運作中產生,也讓我們能夠一窺大腦的奧祕。對於父母的成功教養而言,值得您讀一讀並立刻試試用用神經科學發展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三章
?
教養第二天性
?
培養這三種技能的方法
?
  經驗是塑造大腦的藥品—不僅要透過擁有好的經驗,也要藉由避免錯誤的經驗。這些經驗會改變腦神經系統的架構,打造出自我的樣式。孩子透過日常生活自然會獲得一些本於經驗的知識,然而還有另外的技能,如果我們不特別重視,可能就永遠無法完全開發。?
  身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擴展腦神經通路,好讓那些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技能,可以成為孩子的第二天性,並且讓那些我們不希望孩子擁有的品性,例如:容易目中無人、輕視團隊合作或因為怕衝突而息事寧人的傾向,像這類的腦神經通路最好不被使用。那麼,如何讓孩子使用我們希望他們保有的突觸呢?關鍵就在練習。?
  如果提供孩子恰當的經驗是教養目標,那麼我們需要一些輔助工具來讓孩子練習這些經驗。(我指的不是強迫練習,像是「我要將計時器設定四十五分鐘,你最好把這段時間全都用來練習大提琴,因為我會在隔壁房間裡聽你拉琴。」)相反地,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的好處,讓他們和我們一樣,深信這些技能是值得花時間練習的。我們必須讓孩子接受這種想法,否則我們的方法不會帶來長期的效果。?
  獲得經驗的唯一方法,嗯,就是自己去體驗它。以下是實現我們目標的作戰計畫:
?
 步驟一:訂定計畫。?
 步驟二:創造空間以利實行計畫。?
 步驟三:指導孩子。?
 步驟四:給孩子更多空間。?
?
◎步驟一:訂定計畫?
  一旦我們知道,活動與停止活動,都持續在塑造特定的腦神經迴路,這樣的教養職責似乎太沈重了。良好教養的意思是,從事每件事的時候都要充分意識到所從事事務的本質,以及這件事對腦部發育的影響。有時候我們會認為,必須始終「保持警覺」,不能錯失一分一秒。但其實我們是可以在無需全天候刻意行事的情況下,仍然善盡父母的職責。事實上,有時候家長需要避開孩子所遭遇的狀況,,只要對於練習的內容有計畫就足夠了。在規畫管理孩子的經驗時,記住以下這三件事:?

讓具有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成為教養的優先事項。和孩子分享這些觀念,向他們解釋為什麼這些技能很重要。?
每天找機會使用本章裡所提到的工具,在孩子的生活中建立經驗,讓他們練習創造力、同理心或是自制力。這些經驗不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去經歷,有時候十秒鐘就足以讓孩子注意到某些事情。本章所提及的「某些」是親身的經驗,「某些」則只是把日常的經驗重新加以詮釋罷了。?
當事情進行得不順利的時候,要維持一貫的態度,記住作為目標的三大技能。這可能意味著,不要對孩子的行為立即做出直覺反應,反而是要將情況導向練習三者中的某一項技能。意思是?,家長要對孩子採取積極主動而非被動回應的態度。?

◎步驟二:創造空間以利實行計畫?
  空間可以多種樣貌呈現:可能是一些思考的空間,或是一點獨處的時間。空間可能是脫離平常的作息、暫停、不使用社交媒體、特意保持緘默、在樹林裡散步、做瑜伽或是保留一點不必凡事聽命於人的餘地。無論如何,保留一點空間是絕對必要的。自由空間似乎永遠不嫌多,家長需要為自己和為孩子創造空間。這個空間的創造可以透過:允許孩子自由的玩耍、提供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幫助孩子體會擁有權利和體會無力感、以及/或者鼓勵反省與正念等。?
□允許孩子自由玩耍?
  我曾經聽一位小學老師?:「我喜歡只有十分鐘的下課時間,這樣就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惹出麻煩來。」這個?法沒錯,太長的下課時間讓孩子有時間起衝突;但是夠長的下課時間,也會讓孩子有時間學習如何處理衝突,解決爭端。?
  學校漸漸把幼稚園的遊戲時間給限縮了,這並不足為奇,只是反映出現今大多數家庭教養孩子的方式。我們把孩子弄得很忙,藉著參加課外活動來豐富孩子的生活。但是我們用來占用孩子時間的事情,總是由大人主導的。上芭蕾舞課、踢足球、放學後上小提琴課,都占用了孩子的時間,那些時間本來應該是孩子用來按照自己所訂的規則玩耍,以及用來練習規範自己的行為。?
  未經規畫的自由玩耍時間是一個神奇的空間,在那裡,孩子們學習做決定,解決衝突和自我調整,那是可以學到無數人生課題的地方。那是對有一天終會到來的成人世界,最終的「生存法則」—如何在餐廳裡單獨吃晚餐、如何面對無法得到努力爭取的工作機會、如何迴避陰險狡猾的同事、在失敗後或是當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時,如何東山再起。況且能自由玩耍出現在孩子生命中只有短暫的時段。?
  十八世紀瑞士哲學家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相信從做中學習的道理,認為透過親身經驗而獲得的知識會更深刻。根據盧梭的?法,要培養孩子強烈的道德品格,就應該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仔細安排各種不同的經驗來教育他們。這些自然演變的最後結果將是:請看!是一位自持自重的成年人。雖然這種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並非本於神經科學,但它的確捕捉到了那種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教養方式,並且正確地把重點放在孩子的生活經驗上。
?
□提供孩子做決定的機會?
  孩子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不受安排的空間可以自行做決定。如果孩子從早上搭車上學,一整天遵守校規,放學後直接去棒球隊練習,回家,吃晚餐,做功課,睡前看點電視或是玩電動遊戲,這樣一整天下來,除了要不要守規矩之外,他沒有為自己做過任何其他的決定。?
  大人處處干涉孩子,管孩子的事,管孩子周遭的事,管孩子彼此之間的事,但同時大人又希望孩子表現得像個只是還不會開車的成年人。結果,孩子做決策的技巧卻沒能加強。過了十八年唯命是從的生活,讓爸媽、老師和教練為他們決定各樣事情,孩子做決策的神經通路細弱。當他們長大離開家時,我們期待他們能神奇地解決問題,懂得自我調整,只因為他們已經夠大了,而且我們認為他們的大腦已經發育完全了。但是孩子只擅長他們過去習慣做的事—他們現在就只是個懂得做出父母、師長所吩咐的決定的好青年。?
  缺乏非經規畫的遊戲時間,代表孩子並沒有真正體認到,承擔事情後果的責任。他們也沒有學習到韌性或解決問題的技巧。當大人總是擔任仲裁者,確保公平原則時,孩子無法體會到有權力和無能為力的感受。我們期望孩子的每個行為舉止,都運用高度的自制力,卻沒有幫助他們練習,能讓自制力發揮功效的兩項基本技能:同理心與創造力。?
  如果希望孩子長大成人後成為優秀的決策者,我們就需要讓他們自己做決定(見圖3.1),並提供他們做出良好決策所需的工具。決策是一種執行功能,需要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訊息,並於當下的情緒狀態中,求取最佳平衡。所以決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必須仰賴多重神經系統的運作。決策不僅需要專注的能力,還要有抑制不相關訊息的能力,在腦中掌握當下狀況的所有資料,還要有足夠能力控制衝動。這些認知能力也是執行功能的要素,1,2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練習,一個人是無法隨時有良好的臨場表現。???????????????????????
?
當自己做決定時,我們會學到更多。
如果自己做決定,就更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自己有權負全責。
當我們練習做決定,就更懂得如何做決策。
當我們做決定時,我們改變了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周遭的環境。
經常做攸關自己的決定,能讓我們活出更有意義的生活。
?
圖3.1 在孩子和在我們自己身上提升決策技能有許多實質好處。父母可以透過鼓勵正念與反省,提供遊戲機會和練習,盡可能地允許自主決策。
?
  不同的執行功能技巧之間有許多相互連結。這些技能不只有與生俱來的特質,而且它們可藉由一種依賴經驗的方式來改變—你猜對了—突觸可塑性。有證據顯示,訓練某個執行功能技巧可以影響其他類似執行功能的運作,雖然這種轉移的範圍有限,我們也還在了解功能重疊的區域。3,4例如:我們知道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就是一個人在做決定或下判斷的過程中,腦部所能保留的短期資訊容量,對於學習和理解都非常重要。工作記憶的訓練可能導致工作記憶容量的增加,這又會連帶影響整體資訊處理效率的提升,因而產生更佳的注意力。5-7然而,工作記憶的訓練可能無法增強像是自制力或是處理資訊的速度。
?
  一旦注意到孩子的日常活動並沒有自主選擇機會的設計,我們就可以想辦法稍作調整,讓孩子有真正做決定的自主權。這種改變可以從只是讓孩子在學校的自由時間裡「選擇」要玩有磁鐵字母的拼字、玩各種形狀的積木或是練習寫字。但這種方法最終的目的是要求孩子經驗到真正的抉擇。這之間的差別就像是,孩子在冰淇淋店挑選自己想要的口味,和自己真正動手做冰淇淋。要充分培養真正的自我調整能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做選擇的假象,有時候家長得發揮很大的創意,來製造這種需要做決定的機會。當我們為孩子安排這類的機會,由孩子做決定,接著就要退居幕後,好讓孩子能夠執行自己所做的決定。
?
◆家長選擇自己的教養挑戰:做決定
  培養這三種技能並不表示家長必須是一個永遠處在工作模式中的超級家長。這不僅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會讓孩子抓狂,最後讓你感到內疚和精力透支。相反地,要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掌握大局,每天只需花幾分鐘,就可以練習那些你期待孩子培養的技能。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只要把你的教養方法回歸平常。
?
  我們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就像很多人以前從小學圖書館借過的《多重結局冒險案例》那一系列的書。每當到了書中情節的緊要關頭,讀者就得為書中人物選擇下一個行動。你要決定其中一個選項,然後翻到故事書的某一頁,看看你的選擇為書中人物所帶來的結局。不同的選擇會讓故事情節有不同的發展。當我們和孩子互動時,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在決定如何回應孩子的行為時,我們也不斷被要求選擇我們的教養途徑。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