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土木401-110
作者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
---|---|
出版社 |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土木401-110:本書介紹: 本版規範係以美國混凝土學會出版之ACI318-19規範為基礎,再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審查小 |
作者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
---|---|
出版社 |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土木401-110:本書介紹: 本版規範係以美國混凝土學會出版之ACI318-19規範為基礎,再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審查小 |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 本版規範係以美國混凝土學會出版之ACI 318-19規範為基礎,再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審查小組之意見,以及國內工程實務情況編訂而得。本版規範已通過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審查小組之審查,即將頒布為國家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本版規範之章節編排較現行國家規範有大幅度之變更,現行國家規範主要參考自ACI 318-05,採力學行為作為章節編排之主要依據,本版規範之章節則以構材作為編排之主要依據,較符合設計實務之流程。章節重組後之規範內容共計26章及1個附錄A,含六大群組,分別為總則、結構系統、構材、接頭與接合部、工具箱、施工群組。規範第1-3章屬於總則群組,分別涵蓋規範範圍、符號與名詞定義、所引用或參考的國家規範與標準之規定;第4-6、18章屬於結構系統群組,分別包括結構系統要求、載重、結構分析、耐震結構物之規定;第7-14章屬於構材群組,分別涵蓋單向版、雙向版、梁、柱、牆、橫膈版、基礎、純混凝土之規定;第15-17章屬於接頭與接合部群組,分別包含梁柱與版柱接頭、構材接合部、錨栓之規定;第19-25章屬於工具箱群組,分別涵蓋混凝土材料、鋼筋材料、強度折減因數、斷面強度、壓拉桿、使用性、鋼筋細節之規定;第26 章則為施工群組,為施工圖說與檢驗之規定;附錄A 則含非線性反應歷時分析之規定。
產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 1 1.1 依據 / 1 1.2 範圍 / 1 1.3 通則 / 1 1.4 目的 / 2 1.5 適用範圍 / 2 1.6 解釋 / 4 1.7 設計圖說與設計紀錄 / 4 1.8 試驗與檢驗 / 4 1.9 特殊設計、施工或替代施工材料系統之認可 / 4 第二章 符號與名詞定義 / 5 2.1 範圍 / 5 2.2 符號 / 5 2.3 名詞定義 / 19 第三章 參考標準 / 39 3.1 範圍 / 39 3.2 參考標準 / 39 第四章 結構系統要求 / 43 4.1 範圍 / 43 4.2 材料 / 43 4.3 設計載重 / 43 4.4 結構系統與載重傳力路徑 / 44 4.5 結構分析 / 46 4.6 強度 / 46 4.7 使用性 / 47 4.8 耐久性 / 47 4.9 永續性 / 47 4.10 結構整體性 / 48 4.11 防火 / 48 4.12 特定施工類型之要求 / 48 4.13 施工及檢驗 / 50 4.14 既有結構物之強度評估 / 50 第五章 載重 / 51 5.1 範圍 / 51 5.2 通則 / 51 5.3 載重因數及其組合 / 51 第六章 結構分析 / 55 6.1 範圍 / 55 6.2 通則 / 55 6.3 分析模型假設 / 58 6.4 活載重之分布 / 60 6.5 非預力連續梁及單向版之簡易分析方法 / 60 6.6 線彈性一階分析 / 61 6.7 線彈性二階分析 / 70 6.8 非彈性分析 / 71 6.9 有限元素分析可接受度 / 71 第七章 單向版 / 73 7.1 範圍 / 73 7.2 通則 / 73 7.3 設計限制 / 73 7.4 需求強度 / 74 7.5 設計強度 / 75 7.6 鋼筋限制 / 75 7.7 鋼筋細部配置 / 78 第八章 雙向版 / . 81 8.1 範圍 / 81 8.2 通則 / 81 8.3 設計限制 / 82 8.4 需求強度 / 85 8.5 設計強度 / 90 8.6 鋼筋限制 / 91 8.7 鋼筋細部配置 / 94 8.8 非預力雙向格柵小梁系統 / 103 8.9 昇版構造 / 104 第九章 梁 / . 105 9.1 範圍 / 105 9.2 通則 / 105 9.3 設計限制 / 106 9.4 需求強度 / 108 9.5 設計強度 / 110 9.6 鋼筋限制 / 112 9.7 鋼筋細則 / 115 9.8 非預力單向格柵小梁系統 / 126 9.9 深梁 / 126 第十章 柱 / 129 10.1 範圍 / 129 10.2 通則 / 129 10.3 設計限制 / 129 10.4 需求強度 / 130 10.5 設計強度 / 130 10.6 鋼筋限制 / 131 10.7 鋼筋細則 / 132 第十一章 牆 / 139 11.1 範圍 / 139 11.2 通則 / 139 11.3 設計限制 / 140 11.4 需求強度 / 140 11.5 設計強度 / 141 11.6 鋼筋限制 / 144 11.7 配筋細部 / 145 11.8 面外長細牆分析替代方法 / 145 第十二章 橫膈版 / 149 12.1 範圍 / 149 12.2 通則 / 149 12.3 設計限制 / 151 12.4 需求強度 / 151 12.5 設計強度 / 154 12.6 鋼筋規定 / 161 12.7 鋼筋細則 / 161 第十三章 基礎 / 163 13.1 範圍 / 163 13.2 通則 / 165 13.3 淺基礎 / 168 13.4 深基礎 / 170 第十四章 純混凝土 / 175 14.1 範圍 / 175 14.2 通則 / 176 14.3 設計限制 / 176 14.4 需求強度 / 177 14.5 設計強度 / 179 14.6 配筋細節 / 182 第十五章 梁柱與版柱接頭 / 183 15.1 範圍 / 183 15.2 通則 / 183 15.3 接頭細部設計 / 184 15.4 梁柱接頭強度要求 / 185 15.5 傳遞柱軸力通過樓版系統 / 186 第十六章 構材間之接合部 / 187 16.1 範圍 / 187 16.2 預鑄混凝土構材接合部 / 187 16.3 基礎接合部 / 194 16.4 合成混凝土撓曲構材水平剪力傳遞 / 196 16.5 托架及梁托 / 198 第十七章 混凝土結構用錨栓 / 205 17.1 範圍 / 205 17.2 一般需求 / 206 17.3 設計限制 / 208 17.4 需求強度 / 209 17.5 設計強度 / 209 17.6 拉力強度 / 218 17.7 剪力強度 / 232 17.8 拉力和剪力互制作用 / 241 17.9 避免劈裂破壞之邊距、間距和厚度需求 / 242 17.10 錨栓耐震設計需求 / 244 17.11 具剪力榫之基板 / 249 第十八章 耐震結構物 / 257 18.1 範圍 / 257 18.2 通則 / 257 18.3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梁 / 262 18.4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柱 / 268 18.5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接頭 / 274 18.6 預鑄特殊抗彎矩構架 / 278 18.7 特殊結構牆 / 281 18.8 預鑄特殊結構牆 / 302 18.9 橫膈版與桁架 / 302 18.10 基礎 / 309 18.11 非抵抗地震力系統之構材 / 315 第十九章 混凝土:設計與耐久性要求 / 319 19.1 範圍 / 319 19.2 混凝土設計性質 / 319 19.3 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 322 19.4 灌漿材料之耐久性要求 / 331 第二十章 鋼筋性質、耐久性及埋置物 / 333 20.1 範圍 / 333 20.2 非預力鋼筋及鋼線 / 333 20.3 預力鋼絞線、鋼線、鋼棒 / 338 20.4 合成柱用結構鋼、鋼管及鋼筒 / 344 20.5 鋼筋的耐久性規定 / 345 20.6 埋置物 / 350 第二十一章 強度折減因數 / 353 21.1 範圍 / 353 21.2 結構混凝土構材及接頭之強度折減因數 / 353 第二十二章 斷面強度 / 359 22.1 範圍 / 359 22.2 彎矩與軸力強度之設計假設 / 359 22.3 撓曲強度 / 361 22.4 軸力強度或撓曲與軸力組合強度 / 362 22.5 單向剪力強度 / 363 22.6 雙向剪力強度 / 373 22.7 扭力強度 / 380 22.8 支承 / 390 22.9 剪力摩擦 / 392 第二十三章 壓拉桿方法 / 397 23.1 範圍 / 397 23.2 通則 / 399 23.3 設計強度 / 404 23.4 壓桿強度 / 404 23.5 最少分布鋼筋 / 406 23.6 壓桿鋼筋細則 / 407 23.7 拉桿強度 / 408 23.8 拉桿鋼筋細則 / 408 23.9 節點區強度 / 409 23.10 彎曲鋼筋節點 / 410 23.11 採壓拉桿方法之耐震設計 / 413 第二十四章 使用性要求 / 417 24.1 範圍 / 417 24.2 使用等級重力載重引致之撓度 / 417 24.3 單向版及梁中撓曲鋼筋之分布 / 422 24.4 收縮與溫度鋼筋 / 425 24.5 預力混凝土受撓構材之容許應力 / 426 第二十五章 鋼筋細節 / 431 25.1 範圍 / 431 25.2 鋼筋最小間距 / 431 25.3 標準彎鉤、耐震彎鉤、繫筋及最小彎曲內直徑 / 433 25.4 鋼筋之伸展 / 435 25.5 鋼筋續接 / 453 25.6 束筋 / 459 25.7 橫向鋼筋 / 461 25.8 後拉預力之錨定器與續接器 / 470 25.9 後拉預力鋼腱錨定區 / 471 第二十六章 設計圖說及檢驗 / 481 26.1 範圍 / 481 26.2 設計標準 / 482 26.3 構材資料 / 482 26.4 混凝土材料及拌成物要求 / 483 26.5 混凝土生產與施工 / 493 26.6 鋼筋材料和施工要求 / 500 26.7 混凝土錨定 / 509 26.8 埋置物 / 510 26.9 預鑄混凝土附加要求 / 511 26.10 預力混凝土附加要求 / 512 26.11 模板 / 513 26.12 硬固混凝土評估與驗收 / 515 26.13 檢驗 / 520 第二十七章 既有結構物強度評估 / 521 27.1 範圍 / 521 27.2 通則 / 521 27.3 分析法強度評估 / 522 27.4 載重試驗法強度評估 / 523 27.5 單向載重試驗程序 / 524 27.6 往復載重試驗程序 / 526 解說之參考文獻 / 527 附篇A - 使用非線性反應歷時分析進行設計驗證 / 563 A.1 符號與專有名詞 / 563 A.2 範圍 / 563 A.3 總則 / 564 A.4 地震歷時 / 564 A.5 載重因數與組合 / 564 A.6 建模與分析 / 565 A.7 行為分類與臨界狀態 / 565 A.8 有效勁度 / 566 A.9 預期材料強度 / 569 A.10 位移控制行為的接受準則 / 569 A.11 強度控制行為的預期強度 / 570 A.12 加強的細部配置要求 / 571 A.13 特殊結構審查 / 572
書名 / |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土木401-110 |
---|---|
作者 /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
簡介 / |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土木401-110:本書介紹: 本版規範係以美國混凝土學會出版之ACI318-19規範為基礎,再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審查小 |
出版社 / |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6555596 |
ISBN10 / | 9576555590 |
EAN / | 9789576555596 |
誠品26碼 / | 2682008104003 |
頁數 / | 59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26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國家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