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toppable: The Incredible Power of Faith in Action
作者 | Nick Vujicic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勢不可當: 化信心為行動的神奇力量:《人生不設限》暢銷作家,小巨人力克重磅回歸!他要大聲告訴你:將信心化為行動,就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擋你的人生!特別企畫‧全球獨 |
作者 | Nick Vujicic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勢不可當: 化信心為行動的神奇力量:《人生不設限》暢銷作家,小巨人力克重磅回歸!他要大聲告訴你:將信心化為行動,就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擋你的人生!特別企畫‧全球獨 |
內容簡介 《人生不設限》暢銷作家,小巨人力克重磅回歸!他要大聲告訴你:將信心化為行動,就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擋你的人生!特別企畫‧全球獨家送!隨書送〈力克前傳〉精華DVD!《紐約時報》暢銷書!在《人生不設限》裡,力克告訴你,如果一個沒手沒腳的傢伙也能活出一個好得不像話的人生,那麼任何一件事對你都是可能的,許多人因此重拾信心。而在本書中,他特別揭露自己這幾年不為人知的軟弱,例如讓他陷入憂鬱的財務危機、尋愛的徬徨,也分享了其他人的真實故事。他在行經低谷時逐漸發現了搏鬥的祕訣,終而吹響得勝的號角。所以,他要告訴你如何將信心化為行動,希望你也能像他和書中的眾多生命勇士一樣,活出美妙而豐盛的人生!這不是另一本講述力克生命故事的書,而是「如何化信心為行動,活出勢不可當的生命」的實用指南!■關於個人危機,力克說:面對危機與艱困的挑戰時,首先,你必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別讓情緒操縱你。第二,提醒自己過去在逆境中是如何堅持不懈,並在走過逆境之後變得更強壯、更有智慧。第三,走出去,不只是尋求他人的幫助與鼓勵,也要去幫助與鼓勵他人,因為施與受同樣具備療癒力量。■關於愛情,力克說:永遠不要放棄愛!打開心,接受各種向著你而來的機會。尋愛者鮮少可以不受傷,因此,將失敗視為考驗就好,這樣的考驗會增進你愛的力量,那麼當對的人出現時,你就更能去愛。只要持續敞開來接受愛,愛就會發生;假如你築起心牆,愛就不會到來。■關於工作,力克說:上班第一天就要有正確的態度:不要炫耀自己知道些什麼,而是要讓人知道你有多想學習。■關於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力克說:想一想,什麼事情可以驅動你去做?什麼事情讓你每天都興奮期待?什麼事情是即使沒有報酬,你也願意去做?什麼事情會讓你永遠不想退休?■關於對抗霸凌與不公平之事,力克說:如果你是霸凌的受害者,請記住,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不能被打敗。別人對你說什麼或做什麼,都無法定義真正的你。然後,把焦點轉而放在幫助別人,使他們的生活產生正向變化,我保證你的人生也會有美妙的轉變。■關於服務他人,力克說:你不必是一國元首,也能為他人服務。你甚至不需要手腳。你所需要的只是付出你的信心、才華、知識和技能,以各種大大小小的方式利益他人。■關於身心靈平衡,力克說:你我都不應該預期只要完成某些目標或獲得某些事物,幸福就會在某一天到來。幸福應該是時時刻刻都能得到,而獲得幸福的方法,就是在身心靈方面都過著平衡的生活。力克語錄‧也許你的工作、人際關係或健康出了狀況,也許你被虧待、虐待或歧視,如果你不採取行動去決定自己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就會決定你的人生。‧恐懼會生出恐懼,憂慮會增加憂慮,身處艱困時光時,你或許無法停止那些淹沒了你的哀傷、自責、內疚、憤怒和恐懼,但你可以將之視為單純的情緒反應,妥善地處理,讓它們不致支配你的行為。‧謙卑是一項很有趣的品德,因為如果你沒有,它遲早會被塞給你。‧自大的人不會去尋求幫助,因而變得無助;自大的人聲稱自己無所不知,因而變得一無所知。謙卑的人卻會吸引別人來幫助他、教導他。‧如果發現自己快被某個危機壓垮了,你或許必須謙卑地去尋求協助,而這是一件好事。沒有人可以不靠別人幫忙就完成夢想,難道你覺得維持優越感與自負,比靠著群策群力實現夢想更重要嗎?‧寂寞會讓你勉強接受一段你或許覺得很舒服、卻缺少愛情火花的關係,但對於愛,你不應該妥協,而是要相信愛。‧一次分手和背叛並不會讓你失去價值,一段失敗的愛情關係只表示那對你而言是一段錯誤的關係。‧做任何事,時機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珍視並守住夢想,夢想是不會消失的。‧當我選擇靠自己往前衝,而不讓那些愛我的人來安慰我、關心我時,往往就會陷入最糟的狀況。請不要犯相同的錯誤。如果有人願意挺你,就帶著感恩的心大方接受。‧你的痛苦和絕望不會持久,只要看看我的人生,你就能發現情況會戲劇性地變好。假如你覺得自己已經歷生命中最糟糕的狀況,難道不想留下來享受最好的嗎?
各界推薦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廖泰益(高雄信望愛基督教會、浸禮聖經會台北南港恩慈堂牧師)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趙翠慧(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總執行長)林奇伯(趨勢作家)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李欣頻(作家)連加恩(醫生作家)劉大偉(KENDU FILMS肯渡製片公司總裁)唐峰正(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連美恩(作家、時尚攝影師)章啟明(太平洋建設總經理)龔天行(富邦金控總經理)朱奔野(合一基督教會牧師)陳秋月(圓神出版事業機構總編輯),充滿信心推薦!這是除了《聖經》之外,我目前看過最激勵人心向上的一本書!我看得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它。為了福音的緣故,心中禱告三件事:1. 希望再多讀幾次。2. 希望介紹給我所認識的人和有需要的人。3. 希望上帝大大使用力克的見證祝福台灣。--廖泰益(高雄信望愛基督教會、浸禮聖經會台北南港恩慈堂牧師)人要承認自己的軟弱很難,眾所仰賴的人要坦承軟弱,更難。作為站在聚光燈下的明星演說家,力克這回不只為我們示範了自我揭露的勇氣,化信心為行動,還見證了「正視軟弱,等於有機會擁抱新發現的謙卑,明白自己的天賦使命」。置身數位時代,每個人都面臨了過度自我要求完美的窘境。當職場競爭力被無限膨脹到讓我們筋疲力盡,當感情關係因為害怕受傷而彼此築起心牆,閱讀力克的新書,你不只可以獲得激勵,還能找到解決迷惘的關鍵切入點。--林奇伯(趨勢作家)力克的生命歷程是一部比創作小說更精采的作品,所有的遭遇、順利或不順利,都讓他吸收到滿滿的能量,然後轉化成對世人的鼓舞、啟發。謝謝力克幽默生動的分享,再次讓我們領悟上天的愛就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到達幸福前的臨門一腳,就是那不顧一切行動的力量!--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很高興看到力克的《勢不可當》要在台灣發行,開始閱讀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一章一章地看下去。這麼多年來,參與了許多部膾炙人口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就是要藉由動畫電影來激勵人心,啟發正面的因子。力克藉由他活著,就有著超級激勵的作用。他書裡常說,光是相信並不夠,請將信心化為行動。如果要選一本書來陪伴度過生命的低潮,這本書絕對是首選。真心地推薦大家來細細品味生命的豐盛。--劉大偉(KENDU FILMS肯渡製片公司總裁)這個世界不會向你走來,除非移動自己,去擁抱世界。力克即使沒了手腳,照樣用心擁抱!因為相信:主動,主才會動。請不要輕易說「不」,因為你做得到。--唐峰正(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看完了力克的新書《勢不可當》,還是很難想像一個比我們一般人嬌小的身軀可以湧出這麼源源不絕的愛和能量。除了深深地被他充沛的生命力和行動力震撼之外,真的好希望有一天能見到他本人,跟他來一個超級大擁抱!力克透過他自己的故事帶給我們希望,他的熱情和信念是如此雷霆萬鈞,相較之下,在人生旅途上,我們真的不該再被膽怯、猶豫和懼怕牽著鼻子走,而是應該像力克一樣主動出擊,做一個真正的勇者!--連美恩(作家、時尚攝影師)市面上有許多勵志書籍,都在傳達一種心思上的概念,但信念則是一種核心價值觀,已生根在你心靈深處,可以延伸到你的生活及行動,力克在《勢不可當》裡就做了很好的示範。在本書中,力克帶你衝浪,化危機的浪潮成為你人生前進、上升的動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快速衝刺。我喜歡這樣的傳奇人生。--章啟明(太平洋建設總經理)這本書像是一個「得勝的號角」。從充滿激勵與個人故事的第一本書《人生不設限》,到這本《勢不可當》,力克經歷了信心危機、憂鬱傾向、愛的徬徨與恩典,整個發展就好像一個上場的戰士經歷了廝殺、奮戰,逐漸發現搏鬥的祕訣,終而吹響了得勝的號角。非常激勵人,卻又充滿溫柔關照的實用性,對每個正在受挫、正在努力前進,以及所有走過幽谷,正在欣然感恩的人來說,都能引起極大的共鳴,並讓人因此重新得力。--陳秋月(圓神出版事業機構總編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力克‧胡哲《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福音傳播者和激勵演說家,曾擔任「沒有四肢的人生」這個致力於分享基督福音的非營利組織的主席。1982年生於澳洲,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曾經三次嘗試自殺,10歲那一次,因為無法忍受讓家人為他的死終身悔恨,而決定中止這樣的行為,第一次意識到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曾經一天內被12個人嘲笑,最後因為一個同學的正面肯定而重新振奮。他是澳洲第一批進入主流學校的身障兒童之一,也是他高中母校第一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身障者,並獲得壓倒性勝利,被當地報紙封為「勇氣主席」。他是第一個登上《衝浪客》雜誌封面的菜鳥衝浪客,也曾在夏威夷海邊與海龜一同游泳、在哥倫比亞潛水,而且踢足球、溜滑板、打高爾夫球樣樣行。他16歲時第一次在小型聚會中跟同學分享自己的故事,口碑從12個人開始。在決定以「激勵他人」為生命目標,並創設「沒有四肢的人生」之後,至今已在全球43個國家舉辦超過2000場演講,給予/接受數百萬個擁抱,自稱為「擁抱機器」。他獲得各國、各界領袖接見,也曾在哥倫比亞國會發表演說,除了常常在各國最大的場地如體育館、鬥牛場、表演廳或巨蛋舉辦演講會之外,也不斷造訪教會、學校、垃圾城、貧民窟、勒戒中心、監獄和紅燈區。他散播希望與愛的行動深受教師及家長讚譽,認為應該把他的故事列入學校課程。他21歲大學畢業,取得會計及財務規畫雙學位,熟稔投資,並擁有自己的公司;2005年被提名為澳洲年度青年楷模。出版過兩片暢銷全球的DVD,寫了《人生不設限》和《勢不可當》兩本書,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蝴蝶馬戲團》則在2009年獲得「門柱影片計畫」的最大獎。2012年,他與「雖然不能握住她的手,但能握住她的心」的摯愛女子宮原佳苗結婚;2013年,他們的長子希宜(Kiyoshi)誕生,一家人目前住在美國加州。他是力克,天生沒手沒腳,卻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蹟。‧力克的網站:www.LifeWithoutLimbs.org www.AttitudeIsAltitude.com彭蕙仙一個基督徒,一個母親,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沈怡加拿大哥倫比亞翻譯及口譯協會(STIBC)會員,曾任職於華文媒體中具民主風範的兩大報業。個人創作及翻譯出版書籍十餘冊,集中於女性研究、人際關係,以及文化心靈叢書。嘗試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跨界整合,持續做世界風景的眺望者。Nick Vujicic
產品目錄 前言 化信心為行動,你就勢不可當第一章 化信心為行動的神奇力量第二章 從谷底奮起第三章 關於愛情這回事第四章 追隨熱情,活出有目標的人生第五章 身體軟弱,靈魂剛強第六章 贏得內在的戰爭第七章 在信心中前行,對抗不義之事第八章 學會臣服,才能迎來更大的祝福第九章 為他人服務,播下美好的種子第十章 身心靈平衡的生活
書名 / | 勢不可當: 化信心為行動的神奇力量 |
---|---|
作者 / | Nick Vujicic |
簡介 / | 勢不可當: 化信心為行動的神奇力量:《人生不設限》暢銷作家,小巨人力克重磅回歸!他要大聲告訴你:將信心化為行動,就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擋你的人生!特別企畫‧全球獨 |
出版社 /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1753218 |
ISBN10 / | 9861753214 |
EAN / | 9789861753218 |
誠品26碼 / | 2680805375008 |
頁數 / | 296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第二章 從谷底奮起
一直以來,我總是努力要過一個充實的人生,我的非營利福音組織「沒有四肢的人生」,以及負責為我規畫演講和製作勵志DVD的公司「態度決定高度」讓我有機會前往世界各地服務人群。過去的七、八年裡,我向超過四百萬人演講,奔走各地,去了四十三個國家,一年出席的活動有兩百七十場之多。
然而,在二○一○年十二月,我碰上了撞牆期。
這次的崩潰讓我搖搖晃晃了好一段時間,是我成年以來最漫長的一次。這個經驗再度提醒我,單單有信心是不夠的,你必須每天將信心化作行動,來活出信心。
舊有的恐懼讓我對財務困境反應過度
當你發現自己因某事發生而壓力超大、情緒激動,沒辦法如常生活時,很要緊的是,你必須區別「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和「你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都帶著過去的經驗留下的情緒傷痕,有時那些傷口還未全然癒合,所以當你碰上低潮時,舊傷口又迸裂了。你現在感受到的深刻苦痛或許是因為過去所受的傷和重新被喚醒的不安而加重,假如你覺得自己對某件不好的事反應過度,或是覺得自己被壓垮,完全不知所措,你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受到這麼大的打擊?我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是因為現在實際發生的事,或是因為從前發生過的事呢?
二○一○年末的經歷提醒了我,分析自己的感覺及它們對我的行動造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現在回頭看,我那時陷入的低潮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大災難,但問題之所以顯得那麼嚴重,是因為當時的我由於工作過度、頻繁旅行,在屬靈、心理和情緒上都筋疲力竭。那是我的事業第一次出現嚴重的財務問題,諷刺的是,打趴我的是「態度決定高度」這家專門行銷我的勵志演講和DVD的公司。即使在經濟衰退時期,這家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依然持續成長,因此我雇用了更多人,擴張營運。我一直以為公司的狀況很好,因此當職員告訴我公司無法支付薪水和帳單時,我非常驚訝。儘管景氣不佳,我們一直做得很不錯,但突然間,幾個有應收帳款的大客戶不是延遲付款,就是根本沒付錢。我們仰賴的錢沒有到位,這是一大問題。
另一個大麻煩是這個叫力克‧胡哲的豬頭。我一直想製作一支福音音樂錄影帶,作為一項勵志產品,透過我的事業體系銷售。當公司業績飛漲、我的第一本書在各地都進入暢銷榜時,我對未來非常樂觀,因此雖然「態度決定高度」這家公司有現金流的問題,我還是決定製作這支音樂錄影帶,且成本超過預期,讓公司出現五萬美元的負債。我們如同以將近兩百五十公里的超高時速在開車,而突然間,我必須踩煞車。這樣說一點都不誇張。當時我們有十七項計畫正在進行,我幾乎取消或延後了所有的計畫,然後告訴同仁,現在我們得轉換到「求生模式」。
對快速成長的企業來說,這樣的問題很常見,尤其是當經濟大環境處於衰退期時,然而公司走到這步田地,還是叫我措手不及。罪惡感悄然襲上心頭。我一心實現自己的目標,想要激勵並傳福音給世人,卻走得過頭了。只因為我有資源及好點子,不代表時機就是對的。我走的是力克的時程表,不是上帝的。
當我了解到公司落入負債局面時,我覺得自己讓那些和我一起工作,以及那些相信我的人失望了。這種感覺吞噬了我,我絕望的程度很快就超過了問題的嚴重程度,整個人變得疲憊不堪,以致動彈不得。這種情況可不只一、兩天。
我的絕望持續了超過一個月,然後又花了差不多兩個月才將自己從畏縮驚恐之中拉出來。我失去了自信,而且是徹徹底底、全然地失去。我把挫敗與震驚內化了。
我又回到那個我曾經是的脆弱且不安的少年,無法停止負面的念頭:我是不是已經遠離上帝為我做的計畫?我是誰啊,有什麼資格為世界各地的人提供建議、鼓勵和屬靈指引?如果我不是個演說家和福音傳播者,還能做些什麼?我的價值何在?我一直回到童年時期的不安之中。我陷入的財務麻煩其實只是個短期的現金流問題,但它喚醒了我舊有的恐懼:我擔心自己會成為父母和手足的負擔。
你可以想像,當我在二十四歲那年自己一個人剛搬到美國時,我的父母有多擔心。我決心證明自己可以獨立,並且要追隨我的夢想,成為國際演說家兼福音傳播者。從那之後,我在實現夢想和證明自己的獨立方面確實頗有進展。事實上,我父母已經決定移居到美國來,以便讓老爸加入我的事業——他可是一位會計師,有出色的記帳能力。
知道「態度決定高度」的財務出問題之後,我最困難的工作就是打電話給老爸,讓他知道他即將加入的公司已經處於負債狀態。在不知道自己將陷入什麼麻煩的情況下,他就已經決定來美國。我覺得很丟臉,認為自己讓老爸失望了。
我一直是個比老爸愛做夢的人,個性也遠比他衝動,他向來實際、重分析。我搬來美國之前,他和老媽就已經警告過我必須謹慎處理金錢方面的事,而就在他們要來加入我的事業前,我卻搞得一團糟。我也很擔心別人會以為我父母是趕來救我的——他們這個兒子不但沒手沒腳,這下子還沒錢了。
更糟的是,我雇用一個堂弟在「態度決定高度」公司工作,本來是想讓他學習創業,但我好怕他會認為自己學到的是如何成為失敗者。
那些徘徊不去的念頭實在很難應付,我對失敗、對成為家人負擔的舊有恐懼就像一群憤怒的昆蟲大軍襲擊著我。我一直很努力工作,而隨著第一本書發行,我終於看見了隧道盡頭的亮光,然而,那道亮光卻熄滅了。
在低潮之中,黑暗面逐漸顯現
憂鬰的情緒開始出現,我不想下床。雖然覺得自己完全提不起勁去激勵或鼓舞他人,但我還是有幾個演講邀約必須完成。我永遠忘不了那幾場演講,因為我完全是倚靠上帝的恩典與憐憫才得以撐過去。就在我要在某個激勵專題講座演講之前,我絕望地哭了兩個小時。那段狂哭的時間裡,有位朋友陪著我,後來他也去聽了演講。事後他告訴我,那是我講得最棒的一次。我本來不信,直到稍後看到演講的錄影,才相信他所說的話。那完全不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做到的,當晚上帝工作得可真辛苦啊。
那場演講我是撐過去了,但隔天,絕望再次淹沒了我。我不能吃、不能睡,焦慮日日夜夜反覆折磨我。老兄,那真是瘋狂!然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小時候我一緊張就會咬嘴唇,結果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你猜怎麼著?我常常一整晚輾轉反側,醒來時發現自己雙唇腫脹、胸悶、胃打結。
最奇怪的是,待我想起時,才發覺自己已經四、五天沒有禱告了。我是個習慣祈禱的人,失去禱告能力讓我很害怕。當我的雙唇有好幾天連一句禱告詞都沒發出來時,我不禁為自己的靈魂與神志擔憂。
心理上的癱瘓使我連最微小的決定都做不了。一般來說,我一天要做幾十個跟我的行程安排、各項計畫和其他業務有關的重要決定,但在這段混亂時期,我甚至連要不要下床、要不要試著吃點東西都無法決定。
我的了無生氣讓我威信掃地,這麼說一點都不誇張。我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有一天,「態度決定高度」公司的員工和一些合作廠商一起到我家,我發現自己試圖向他們解釋我的轉變。
「你們所認識的那個力克,那個做大事的大夢想家,已經不見了,」我含淚相告,「他完蛋了。我很抱歉讓各位失望了。」一開始,那些我最親近的人──我的父母、弟妹和良師益友──盡全力安撫我,然後,當我持續沉溺在絕望之中時,他們便圍在我身旁,試圖讓我打起精神。大家紛紛擁抱我,要我安心。跟我一同服事的同工總是十分體諒我,他們給我空間,但是會藉由玩笑話、微笑和擁抱來為我打氣,甚至引用我說過的話來鼓勵我。「力克,你總是說只要可以往上看,你就能爬起來。看看你自己的DVD和影片啊,這會讓你想起你早就知道的事。」他們說,「這件事情當中有一項功課,你會過關的,而且會變得比以前更強壯。上帝做事總有祂的美意。」
拿我講過的話來提振我的精神也太超現實了,但他們是對的,我的確需要回想起那些我常常告訴別人的話。我正是「行事失去信心」的標準範例。因為所經營的事業發生現金問題,讓我產生罪惡感與羞愧之心,以致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人生目標與道路。我對上帝的完美沒有疑問,只是因為絕望,使得我無法運用自己的信仰體系。
每個挫敗都有值得學習的功課,甚至是有待揭露的祝福
我真希望可以跟你說某天早上我一醒來就頭腦清晰、靈裡更新,從床上跳下來宣布:「我─回─來─了!」可惜我的情況並非如此,而假如你也走過類似的艱困時光,想來你也不會是瞬間突圍。我們只要知道,好日子就在前頭,這一切的煎熬終究會過去的。
我一天一小步,慢慢地恢復,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希望你的復原過程會快一些,不過,花點時間逐漸恢復是有好處的。當絕望之霧慢慢散開時,每一道穿越而來的光線都讓我欣喜。此外,當我的頭腦開始擺脫那些自我挫敗的念頭時,我對那段有機會省思自己是如何陷入深淵的日子充滿感激。
不用說,將信心化為行動並非被動的作為,你必須主動而堅定地採取必要步驟,去找出上帝專為你預備的道路,然後沿著這條路往前走。如果你像我在這個低潮中一樣,跌出自己該走的路,到了某個時間點,你必須自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如此,以及你該做些什麼,好讓自己重回充滿信心與目標的旅程。
考驗你信心的那些最難熬的時光,可能是補強信心並將之化為行動的最佳時機。一位睿智的足球教練曾經告訴我,他重視輸球一如贏球,因為一支球隊如果想要成為常勝軍,那麼失敗正好可以顯露出那些習焉不察的缺點。此外,失敗也讓他的球員更有動力苦練,以掌握贏球所需的技巧。
當人生一帆風順時,你自然不會想要停下來好好省思一番,大部分人都是在未能如願時,才會花時間去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出了什麼問題。每次的逆境、失敗和挫折都有值得學習的功課,甚至是有待揭露的祝福。
在因公司債務而深感絕望之初,我根本沒什麼心情去找出那些功課,但隨著時間過去,那些功課找到了我,祝福也隨之顯現。我不太願意想起那段時光,但我會強迫自己再三回顧,因為每回想一次,總會發現新的層面,冒出新的功課來。
我也鼓勵你在每次的挑戰裡尋找值得學習之處。你或許很想把低潮期拋諸腦後,忘得一乾二淨,因為沒有人喜歡感覺脆弱。回憶自己經歷的磨難、搞些訴苦大會,以及對一些事後證明只是暫時挫敗的事情小題大作,肯定不是什麼有趣的事。然而,要將痛苦從過去的經驗中移除,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以感恩取代傷痛。
感覺蒙蔽了眼睛,讓人看不清真實處境
我在崩潰期經歷到的某件事,你在自己的考驗中或許也注意到了。當壓力打開了昔日的傷口與不安,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看法變得比實際狀況更糟。從誇張的遣詞用字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對真實處境的反應並不恰當。例如:
這簡直要殺了我。
我永遠無法從這件事情當中恢復!
這絕對是我碰過最糟糕的事。
為什麼上帝這麼恨我?
還有一句最常出現:我的人生毀了,永遠毀了!
我不會承認自己在最近的苦日子裡說過任何一句這種蠢話,不過我身邊的人可能覺得他們真的聽到我在那裡哀哀叫(甚至更糟!)。
我再次光榮證明自己的行為正是說明何謂「壞榜樣」的好例子。這種「太超過」的言語是個警告,讓我知道自己的絕望已經過了頭。
以下是我當時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看法:我是個失敗者!我要破產了!我最害怕的事情成真了!我沒辦法養活自己了!我是爸媽的包袱!我不配得到愛!
然而,實際狀況是:在經濟衰退時期,我的公司出現暫時的現金流問題。我們有五萬美元的赤字,這不是件好事,但從全球市場對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均見成長來看,這個赤字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我大學主修會計和財務規畫,經濟學是必修科目,所以我了解供需關係和現金流等問題,但我的知識卻被我的感覺遮蔽了。
你或許也有過類似的感受,即使你的真實處境根本不像表面上看來那麼要命。我們的洞察力可能會被自己的感覺所損,在絕望的重重迷霧中,很難以實際的眼光看事情。
而我學到的功課之一,是即使身處個人危機,仍然要從正確的角度看待事物。恐懼會生出恐懼,憂慮會增加憂慮,身處艱困時光時,你或許無法停止那些淹沒了你的哀傷、自責、內疚、憤怒和恐懼,但你可以將之視為單純的情緒反應,妥善地處理,讓它們不致支配你的行為。
第四章 追隨熱情,活出有目標的人生
年紀還小的時候,我的父母為了我將來的人生之路很傷腦筋。我爸爸是位會計師,建議我跟他走同一行。「你的數字感不錯,需要手、腳的話,雇人來幫忙就是了。」老爸這麼說。
數字運算對我來說是件有趣的事。我沒辦法用手指和腳趾來數數,不過,拜現代科技之賜,再加上我那隻小腳掌(我叫它小雞腿),我可以輕鬆自如地使用計算機和電腦。因此,大學時我就按照父母的計畫,主修財務規畫和會計。幫助人們做好財務決策,為他們創造財富、規畫生計,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我也喜歡買賣股票——當然,有賺有賠。
從事財務規畫工作似乎是個好辦法,既可以服務他人,也能養活我自己,以及我的家庭——我希望啦。但說實在的,我從來沒有真正全心投入那個計畫,我總覺得上帝在呼召我走另一條路。我從國中開始就以自己的身體障礙為題,對同學演講,他們對我的話總是有很好的反應。我觸動了他們內在的某樣東西,而上帝點燃了祂安置在我身上的熱情火花。
我愈來愈常談到自己的信仰,傳福音和激勵他人成了我最強烈的熱情所在。談論我對上帝的愛,以及我在生命中領受到的祝福,包括我的身障和那些障礙給我的力量,讓我得以服事他人。這讓我的人生有了目標,一個我相信是上帝為我打造的目標。
這是一份美妙的禮物。很多人掙扎一生,想要找到人生的意義和方向,因為不清楚該如何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或影響,他們懷疑自己的價值。或許你尚未發現你的天賦和興趣,在確定自己的天職是什麼之前,東試西試是很常見的,多次轉換跑道的事也愈來愈普遍了。
我鼓勵你去找出可令你滿足,讓你全力投入、發揮天賦的事,然後跟隨那條路——不只是為了你自己的榮耀或富足,而是為了榮神益人。如果尋找的過程需要花點時間,請抱持耐心。你要知道,時機是很重要的,只要你擁有的是真正的熱情,就不會消退。請你了解,就算是熱情也可能伴隨著風險,也請記得,如果你對某件事情的熱情結束了,那可能意味著上帝將賜給你某樣更大、更好的事物。
你的特殊遭遇能帶人走上療癒之路
在傳播福音這條路上,我最狂熱的同伴之一是維多‧馬克斯,他的故事值得大書特書。維多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是擁有Keichu-Do黑帶七段的武術高手——Keichu-Do是一種融合空手道、柔道、柔術、功夫和街頭格鬥技等元素的武術。
他曾訓練出超過三十位武術世界冠軍,也訓練過美國海軍的海豹部隊、陸軍的遊騎兵部隊和三角洲部隊。他的妻子愛琳曾是美國健美小姐,因此你或許可以想像,維多自己也是個大塊頭。看著他,你會非常驚訝他竟然曾經自認是「瑕疵品」。他說我倆有許多共同之處,差別在於,我的身障很明顯,他的殘缺卻是肉眼不可見,深鎖在內心與靈魂之中。
人們常說,像我這樣一個沒手沒腳的人,怎麼能夠活出那麼有意義又豐富的人生?但事實上,我的福分多到不可勝數。我想,這世上有些人不像我有個充滿愛的家庭,日子過得辛苦多了。不幸的是,維多就成長於一個破碎的家庭,難怪他曾經認為自己也是破碎的。
維多在服役時成為基督徒。十年前,他在夏威夷經營一家很成功的連鎖武術學院,同時也向年輕人傳福音。他們夫婦和三個小孩日子過得很不錯,而後,上帝的呼召到來,位於科羅拉多州的「愛家協會」想邀請他擔任領導人。
他家沒有人想離開夏威夷,但維多和愛琳憑著信心行動,選擇相信並順服。維多其實不想放棄夏威夷的事業去加入愛家協會,他不知道上帝對他的心意是什麼,不過,他順服了上帝的呼召,就像挪亞。
看到沒?上帝對維多的了解,超過他自己。
我的朋友維多長期被惡夢與焦慮折磨,他認為部分原因來自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歲月,甚至是武術格鬥。此外,他也會突然憶起一些暴力事件,但他不太明白,因為那些事件和軍隊或武術似乎沒什麼關連。維多和愛琳參加了一個由「愛家協會」的幹部及他們的伴侶組成的小型《聖經》讀書會,有些回憶就是在這裡冒出來的。這個讀書會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成員們可以坦率地聊聊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感受。
「我們被要求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這是我過去從來沒有在眾人面前做過的事。」維多說道,「我一直有『信任』方面的問題。」
維多認為,他之所以對他人缺乏信任,跟他在保守南方的混亂成長背景有關。那天晚上一開始,他只跟同工們談起自己的人生已經整理好的部分,是濃縮版的故事。維多說,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就離婚了,小時候,他從不知道父親是誰(他父親曾經是個毒販和妓院老闆)。成長過程中,維多一直以為他的第一個繼父就是生父,之後他母親離婚又結婚六次,維多和他的手足就在失能家庭和一團混亂中成長。由於母親狂亂的生活,高中畢業之前,維多讀過十四所學校,搬過十六次家。
當他分享完自己人生故事的簡短版之後,一位朋友說:「好,現在我們想聽聽你的故事剩下的部分。」
這句話讓維多感到困惑、不安。
「大家都盯著我看,好像我是什麼嫌疑犯似的。」維多回憶道。
當他反問什麼是「你的故事剩下的部分」時,他的朋友答道:「你的人生不可能在經歷了這些之後,卻沒發生更多的事。」
維多知道這些人是真心關懷他。當他們溫和地進一步探索他的人生時,「真相從我身上傾洩出來,那些事我深藏內心多年,對誰都沒說過,包括我太太。」
對維多而言,那個晚上開啟了一段揭露、和好及療癒的長期過程。「我花了好幾年時間,像剝洋蔥一樣面對並接受了所有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他說道。
維多壓抑了童年的可怕記憶,包括那些沒有人證的虐待行為,這對受虐者而言往往更是折磨。
有個繼父曾經折磨維多,把他的頭壓到水裡,並拿槍指著他的頭;在三歲到七歲之間,他在性和身體方面遭受虐待;還有一次他被猥褻,之後被鎖在一個大型的商用冷凍櫃裡等死,他之所以逃過死劫,是因為家人發現他,趕緊把他拖出來解凍。
維多遭遇許多難以形容的殘酷行為,而就像大部分的受虐者,他將心理和情緒上受到的傷害,以及強烈的憤怒深埋心中;靠著堅強的意志力,大部分的傷害和憤怒都被他鎖了起來。讓人驚奇的是,他透過軍旅生涯,以及武術訓練和比賽,成功地把自己的憤怒和暴力衝動導往正面的方向。
然而,維多受到的傷害實在太多,以致他無法處理所有的痛苦。他尋求諮商,而醫生告訴他,那些突然出現的回憶,以及身體不由自主的顫動和輕微的妥瑞症症狀,都跟他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關,這種症候群對童年有受虐經驗的人來說很常見。一位精神科醫師告訴維多,他的腦子已經被他承受的那些恐怖事件擾亂,因此他的心智無法以正常的方式處理思想,而且永遠沒辦法。
除了接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專業治療之外,維多強大的信仰也幫助他學會處理那些甦醒的記憶,以及被其觸發的創傷。隨著時間過去,維多已經能夠和人分享自己的童年經歷和信仰之路。他發現自己特別受混亂不安的年輕男女歡迎,包括少年犯、幫派成員、少年監獄收容人、寄養家庭的小孩和戒毒中心的戒毒者等。他學會一開始先用武術表演和自我解嘲的幽默吸引那些人,告訴他們:「我是成龍和范巴尼的綜合體。」
大多數來聽維多演講的年輕人都沒什麼耐心聽成人講者說人生大道理,但他發現自己的故事很能引起那些混亂不安的年輕男女的共鳴,因為其中有不少人小時候也曾在性和身體方面遭受虐待。
「我的人生遭遇如此多的否定,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個有故事的人,也不確定該不該談這些事。」維多說,「在我從事這份工作的早期,有一天,我正對著一群少年犯示範如何使用雙節棍時,意外打到一位志工,把他的下巴打裂了!我心想,這會不會是上帝要我別再做這份工作了?我真的好擔心自己會因為對他人施暴而入獄,但是那一天,在那所監獄的七十五名收容人中,竟然有五十三個人決志信主。」
讓維多感到驚訝的是,有許多教會也邀請他去跟會眾分享自己得救贖的故事。他戰勝悲慘童年的故事,以及服事非行青少年的熱忱,是化信心為行動所展現的力量最好的見證。
現在,維多了解上帝為何呼召他離開夏威夷的舒適生活了。很少有人可以像他這樣接觸到那麼多高風險年輕人和凶暴的犯人,部分原因是這些人有很多也曾在情緒、身體和性方面遭受虐待,而當維多這樣的大男人敞開心房談論自己經歷的痛苦時,他也將其他人帶上了療癒之路。
「上帝超乎尋常地給了我一顆關懷這些人的心,我能了解他們的痛苦背後有些什麼。」維多說,「我鼓勵他們打開心、尋求諮商,讓自己獲得幫助。」
公開分享自己的故事之後,維多有了應付不完的演講邀約。令他意外的是,也開始有人主動寄來捐款。二○○三年,他和妻子成立了「凡事皆有可能」這個傳播福音的非營利組織;兩年後,他們收到一筆高達二十五萬美元的捐款,來自一對夫婦,他們聽說了維多和愛琳所做的事,希望給予支持。
「我們本來很擔心,從事這樣的工作永遠無法養活自己,但是當我們投入去做,並信任上帝之後,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就陸續發生了。」維多說,「我們相信上帝愛這些被監禁並受到傷害的孩子,國內幾乎沒有什麼人會去接觸他們,所以我們打算一直做這件事,直到上帝說好了、可以了。」
改變跑道、翻轉人生,永遠不嫌晚
我和維多被帶領成為傳福音的人,你則有許多方式可以在追隨自身熱情的同時有所貢獻。你獨有的天分、受的教育和經驗結合在一起,或許可以運用在商業、公共服務、藝術或其他領域。重要的是去找出上帝賜給你的是什麼,然後根據這些天賦和熱情建立自己的人生,即使你還不是很了解驅動你的天賦和熱情的是什麼,或者它們將帶你走向何方。
我放棄了從事會計工作的計畫,去追隨我對演講的熱情;維多放棄了經營武術學院的安適生活,順服上帝的計畫。有一天,你或許也會走到一個改變人生的三岔路口,而那樣的轉變永遠不嫌遲。
我要說的是,無論你現在處於人生哪個階段,永遠不要認為一切已然無望。或許你偏離了正道,甚至做了很糟糕的事,但並不表示你無法翻轉自己的人生,找到新的熱情所在,並且為這個世界帶來正面力量。
我還有一件事沒說:把維多帶到耶穌基督面前的,是他的生父卡爾。沒錯,那個在維多出生前就拋棄他的人,那個曾經是個毒販和妓院老闆的人翻轉了自己的人生,然後向兒子伸出手,將他帶到上帝面前。
在海軍陸戰隊服役時,維多收到卡爾寄來的信。在此之前,卡爾拒絕承認維多是他的孩子、拋棄維多的母親,並拒絕負責任。卡爾在兒子維多六歲時第一次見到他,但此後多年,他幾乎沒有跟維多連絡。然後,他寫了一封信來。維多一打開信就覺得非常噁心,因為卡爾在一開頭寫著「親愛的兒子」——這個男人什麼時候做過他父親了?不過,他還是繼續讀下去。
卡爾為自己過去的墮落人生,以及對維多疏於照顧,表達懺悔之意。他曾經是個罪犯,甚至住過精神病院,這對維多來講倒不是什麼驚人的消息,但下個句子可讓他震驚了。「我知道你會以為我瘋了,但我真的為耶穌基督瘋狂。」卡爾寫道。
維多的父親說:「我們的上帝真的是一位神,祂把盼望帶給沒有希望的人。無論過去的你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有人依然愛你,有人正耐心地等候你為自己焦慮的靈魂找到平安。上帝的恕與愛,足以覆蓋這世上的罪惡與羞恥。」
卡爾在信中邀請維多在下次休假時去拜訪他,維多同意了。他倆一起上教會,在那裡,維多比過去更強烈地感受到上帝的愛。他心中充滿一股熱情,想要帶領其他人認識上帝,而從那時開始,他就為主大發熱心,行動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