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抓住你這一生的機遇: 30幾歲決定你的成功 | 誠品線上

快快抓住你這一生的機遇: 30幾歲決定你的成功

作者 金龍
出版社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快快抓住你這一生的機遇: 30幾歲決定你的成功:三十幾歲前要麼贏,要麼輸。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每一個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前途能有好的發展,沒有哪一個男人甘願平庸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三十幾歲前要麼贏,要麼輸。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每一個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前途能有好的發展,沒有哪一個男人甘願平庸地度過一生,因此每一個男人都不該在三十幾歲前放慢腳步,而是應在此刻努力拚搏,有所作為,活出男人的精彩,做出男人的偉業,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贏得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31歲,比爾‧蓋茲成為世界首富; 32歲,股神巴菲特創立巴菲特合夥人公司! 34歲,平凡上班族馬雲創立中國第一大網「阿里巴巴」! 30幾歲的你,將成就怎樣的人生傳奇? 30歲,是人生收穫的年齡; 30歲,是成功關鍵的年齡; 30歲,是輸不起的年齡; 30歲,是男人闖蕩事業的年齡! 30歲的你,正在做什麼? 用全新的視角,指出影響成功的關鍵問題,闡述30幾歲男人贏得天下的鑽石定律, 激勵你積極進取直至成功,幫助你在三十歲前能更快地獲得成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金龍金龍,在商界縱橫馳騁二十多年,經歷了從窮困潦倒到事業成功的過程,現為某傳媒集團總裁。經商之餘,他潛心研究世界各地中國成功商人的共性,驚奇地發現其賺錢的手腕極其相似,在結合自己的實踐和體悟基礎上,對賺錢的秘訣與經營管理之道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其作品暢銷亞洲各地。

商品規格

書名 / 快快抓住你這一生的機遇: 30幾歲決定你的成功
作者 / 金龍
簡介 / 快快抓住你這一生的機遇: 30幾歲決定你的成功:三十幾歲前要麼贏,要麼輸。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每一個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前途能有好的發展,沒有哪一個男人甘願平庸地
出版社 /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468624
ISBN10 / 9861468625
EAN / 9789861468624
誠品26碼 / 2680697595003
頁數 / 25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職場篇
一、抓住時機展現才華
「時機」歷來都被成功者視為事關成敗的關鍵要素,對於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而言,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更重要的是抓住展現自己才華的最佳時機,因為只有這一刻,你才能使大家認識到你的與眾不同。人生的事業就如同舞臺上的戲劇。戲劇的動作與臺詞,在演出時必須把握得恰到好處才行。事業也是如此,每個男人的表演如何,就看你是否能抓住表現自己的時機了。
曾經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到摩天大樓的工地,向衣著華麗的承包商請教:「我應該怎麼做,長大後才能跟你一樣有錢?」
承包商看了少年一眼,對他說:「我跟你說一個故事:有三個工人在同一個工地工作,三個人都一樣努力,只不過,其中一個人始終沒有穿工地發的藍制服。最後,第一個工人現在成了工頭,第二個工人已經退休,而第三個沒穿工地制服的工人則成了建築公司的老闆。年輕人,你明白這個故事的意義嗎?」
少年滿臉困惑,聽得一頭霧水,於是承包商繼續指著前面那批正在鷹架上工作的工人對男孩說:「看到那些人了嗎?他們全都是我的工人。但是,那麼多的人,我根本沒辦法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有些人,我甚至連長相都沒印象。但是,你看他們之中那個穿著紅色襯衫的人,他不但比別人更賣力,而且每天最早上班,也最晚下班,加上他那件紅襯衫,使他在這群工人中顯得特別突出。我現在就要過去找他,升他當監工。年輕人,我就是這樣成功的,我除了賣力工作,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好之外,我還懂得如何讓別人『看』到我在努力。」
不要以為只有你一個人在拼命工作,其實每個人都很努力!
因此,如果想要在一群努力的人中脫穎而出,除了比別人做得更好之外,還得靠其他的技巧和方法。
1.關鍵時刻表現自己
曾國藩在與太平天國作戰時,有一天用好晚餐後,與他的幾位幕僚閒聊,縱論起當世的英雄豪傑。
他深有感觸地說:「彭玉麟和李鴻章乃蓋世之將才,吾不能及。」
一位幕僚忙說:「此言差矣。您與彭、李二大人各有所長,各領風騷也。」
另一位幕僚頷首抱拳道:「彭公威猛,故人不敢欺。」
又一位幕僚則捻鬚低眉說:「李公精敏,自然人不能欺。」
說到此處,其他幕僚頓時語塞,紛紛不知下文如何應對。發過言的幕僚同樣面面相覷。
曾國藩閉目沉吟:「但請諸位知無不言。」
眾人一時陷入尷尬。忽然,在一旁管理文墨、負責日常抄寫的一名後生,小步趨近曾國藩,躬身細語:「想我曾帥仁德,人不忍欺。」
此語一出,舉座之人無不齊聲鼓掌。曾國藩面頰泛紅,連稱:「言過其實,言過其實矣!」
殊不知,曾國藩向來以「仁德」二字自詡,此言正中他的下懷。
事後,曾國藩對那個說話的後生念念不忘,問其手下:「此為何人?」

手下人回答:「此人祖籍揚州,秀才出身,行事一向謹慎、多思、少言。」
曾國藩禁不住喟嘆:「此生有大才,不該埋沒。」
不久,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便委派那個後生任職權傾一方的揚州鹽運使,令他衣錦還鄉。這個人,就是後來「兩年四級跳」的兩湖總督陸徵明。
陸徵明只因一句妙語便得升遷的「發跡史」,可供世人為之深思並引為借鑒。

紐西蘭女作家曼斯費爾德說:「一個會講話的人,不是記得別人說過話的人,而是能說些讓人記得的話。」實際上,話不在多,而在於是否能夠真正打動別人。只有打動人心的話,才能夠達到表現自我的目的。
其實,不僅說話如此,做事情也同樣如此。也就是說,當我們表現自己時,未必需要追求量的多少,最根本的在於其實際效果。在關鍵時刻,如能適時做出最佳表現,就勝過平時的千百次表現。

2.創造時機,表現自己
《三國演義》裏有這樣一個故事:龐統剛投奔劉備的時候,劉備見他相貌醜陋,以為沒有什麼才能,便讓他到萊陽縣做縣令。
龐統到了萊陽,終日飲酒,不理政事。劉備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便派張飛到萊陽巡察。
張飛到了萊陽,發現縣裏的公務積壓,不禁大怒,對龐統說:「我哥哥看你是個人才,讓你做個縣令,可是你為什麼把縣裏的事務弄得亂七八糟?」
龐統當時還是半醉半醒,聽了張飛的話,微笑著說:「區區一個小縣,有什麼需要我天天處理的事情?」
龐統說完,命令手下把一段時間以來的簡牘文書全部送上大堂,開始處理公務。只見龐統耳聽口判,曲直分明,那積壓了一百多天的公務,不一會兒就處理完畢……
龐統把筆扔在地上,斜著眼睛問張飛:「我究竟荒廢了你哥哥的什麼大事?」
張飛雖然是一個粗人,但是他的特點就是粗中有細,見到這種情況,大吃一驚,馬上起身回到荊州向劉備稟報……
龐統就是靠不理政事這一假象引起劉備的注意,從而抓住有利時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後來做了副軍師中郎將。

儘管讓自己在獲得提拔的過程中取得成功,最有說服力的是自己的工作成績,但是在今天的社會,工作表現好,辦事能力強,能出色完成任務的,大有人在,這並不表示他就此可以獲得提拔,只表示他會因為出色的工作表現獲得加薪或某種精神鼓勵,除此以外,別無其他。所以,爭取曝光時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是獲得重用的好計謀。
亞特蘭大的管理專家哈威‧柯爾曼工作了十一年,有一半時間是從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哈威‧柯爾曼擔任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可口可樂公司的智囊以及默克等公司的顧問。根據他在多家大公司的所見所聞,柯爾曼把影響人們事業成功的因素作了如下劃分:
在獲得提拔機會的比率中,一個人的工作表現只占百分之十,給人的印象占百分之三十,而在公司內抓住有利時機曝光則占了百分之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