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精神: 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 | 誠品線上

新台灣精神: 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

作者 林麗蟬/ 口述; 李麟/ 採訪/ 撰稿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新台灣精神: 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抬起頭,大步走,我們之間沒什麼不同!「相揪做義工,歡喜逗腳手」!無論是新移民或在地台灣人,我們一樣辛勤工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抬起頭,大步走,我們之間沒什麼不同! 「相揪做義工,歡喜逗腳手」! 無論是新移民或在地台灣人,我們一樣辛勤工作,努力生活,為台灣這塊土地默默付出,這才是最真實的認同與歸屬。 ►翻轉社會大眾對「外配」的狹隘想像, ►林麗蟬以親身經歷敲破刻板印象,邁入立法院國會殿堂! 一場意外帶走了父親,家中頓失經濟支柱。 匆促的從柬埔寨金邊遠嫁到陌生的台灣彰化花壇,每日面對聽不懂的語言、做不慣的家事,讓從小被父母捧在掌心的林麗蟬難以適應,卻也為她開啟了一條探索自我的追尋之路。 學台語、練中文、念大學、讀碩博士,環境和語言文化的隔閡,擋不住她積極進取的衝勁! 加上天生有顆樂於服務人群的心,讓她從社區志工、班級媽媽,一路當到國會立委,樂在付出,也在付出中永無止盡的學習。 ☆ 2013年首位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的新住民 ☆ 同年獲頒「十大傑出青年」 ☆ 2015年榮獲「農村領航獎」 ☆ 2016年當選第9屆不分區立法委員 ☆ 2017年榮膺口袋國會記者票選「最優質立委」 在台灣,約有55萬個新移民家庭、約80萬名移工,已是台灣社會中不容忽視的存在。 如何保障新移民與新二代的權益? 如何打造台灣成為全球人才的熔爐? 林麗蟬堅持不懈的為各族群奔走、宣導、倡議、爭取, 每一天腳踏實地的日子,都讓台灣不再是異鄉,而是故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林麗蟬作者 林麗蟬中華民國第一位新移民立法委員,24年前從柬埔寨嫁到台灣,從不會講中文,到進入行政院青顧團,參與青年政策推動,由社區志工,到擔任高雄市政府顧問兼新住民事務辦公室執行長。不論公職生涯或人生旅途,均處處精彩!此外,更展現如海綿般的學習力,從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靜宜大學社工學分班,到取得國立暨南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目前就讀於暨大東南亞研究所博士班,歷經三所大學,攻讀五項專業。邁入政壇後,推動多項婚姻移民政策的變革,並為新移民喉舌;在2016年美國所發表的「人權報告」中,有關台灣的三項相關進步評估指標,就有兩項以林麗蟬為佐證。2020年2月1日卸任立法委員後,依然在民間繼續服務新移民,有感於移民政策是人口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環」,攸關國家未來發展,因此積極籌措資金,成立「移民政策研究基金會」,持續推動制定符合台灣現況的移民政策,並與國際接軌,深信唯有透過完整的移民政策,厚植「國力」加「人力」,才能推動國家未來發展,更是台灣人權進步的象徵。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自 序 前 言 第一章 柬埔寨的童年:衣食無虞的掌上明珠 第二章 遠嫁陌生的土地:輸人不輸陣的豪華婚禮 第三章 現實不是連續劇:聽不懂的台語,煮不好的飯 第四章 言教身教都重要:文化不同,但對下一代教育的堅持相同 第五章 尋找美麗人生:重返校園,重做自我 第六章 當志工改造社區:無論在何處,永存服務人群的一顆心 第七章 獲選十大傑出青年:加入青顧團,催生新二代海外培力計畫 第八章 前進立法院:藍綠都稱讚的國會新血 第九章 攻讀博士班:高票獲選優秀立委 最終章 我一生的使命:組織智庫規劃台灣的移民政策

商品規格

書名 / 新台灣精神: 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
作者 / 林麗蟬 口述; 李麟 採訪 撰稿
簡介 / 新台灣精神: 林麗蟬從柬埔寨到台灣的文化融合與在地耕耘:抬起頭,大步走,我們之間沒什麼不同!「相揪做義工,歡喜逗腳手」!無論是新移民或在地台灣人,我們一樣辛勤工作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95562
ISBN10 / 9571395560
EAN / 9789571395562
誠品26碼 / 2682087878000
頁數 / 19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柬埔寨的童年:衣食無虞的掌上明珠

我經常被問起,為何會由柬埔寨嫁到台灣?自由戀愛是目前婚姻的主流,許多人聽到我的終身大事竟是緣自於一場相親,前後只花了二小時,就敲定我要跟著首次見面的另一半到台灣,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想理解這段夢幻似的婚姻,要從我的柬埔寨娘家說起。

我們家的祖籍是中國大陸潮州,祖母那一代搬到柬埔寨,算起來我算是第三代柬埔寨華人,早年因為家鄉謀生不易,潮州鄉親出外經商的很多,我們家族的親戚,幾乎遍及全球。潮州人似乎特別有經商的天分,香港首富李嘉誠出生在潮洲,小時候因為對日戰爭,隨父母移居香港,建立舉世聞名的長江集團,算是「潮州幫」的指標人物。除了李嘉誠之外,大陸騰訊集團創辦人馬化騰也是潮洲子弟、泰國卜蜂集團董事長謝國民,祖籍也是潮洲,難怪外界形容潮洲是個低調卻生產富豪的城市。

即使離鄉背景,潮洲鄉親對出生地仍有濃厚的認同感。在網路上可以找到李嘉誠說潮洲話的影片,甚至他的潮洲口音英文,也被香港媒體認為是一大特色。祖母即使在柬埔寨生活了數十年,潮洲話依然是她主要的溝通工具,更堅持全家人在家裡都說潮洲話,因此在我們柬埔寨的家中,完全聽不到高棉語。

我嫁到台灣之初,因為完全沒學過中文,就靠肢體語言與潮洲話的單字,與丈夫、公公溝通,兩個小孩因為我的教導,加上幾次到柬埔寨探親與親戚們交流,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潮洲話,一個地區性的語言,竟跨越三個區域,串起了四代溝通的橋梁,展現令人驚豔的凝聚力。

祖母家堪稱是生兒育女的典範,家中人丁旺盛;我有四位叔叔、五位姑姑,加上爸爸在內,祖母一共生了十位子女。為了分擔家計,爸爸二十歲開始創業,開了機車行修理機車,當時機車在柬埔寨算得上最夯的交通工具,只有高收入家庭才買得起,機車行很快打響了知名度,業務蒸蒸日上,經濟基礎穩固後,爸爸決定成家,娶了當時十七歲的媽媽,有了賢內助的加持,爸爸打拚事業更無後顧之憂。

多子多孫添福氣,是柬埔寨的傳統觀念,父母婚後也添了三男一女,四個愛的結晶,我排行老三,哥哥與弟弟都是公認的帥哥,媽媽喜歡調侃我是家中的「醜小鴨」,但我卻是深受父親寵愛的掌上明珠。由於業務發展迅速,父親長年在外打拚,家裡的大小事幾乎都是母親作主,家中四個小孩也難得與父親相處,但打從我出生,父親一回家,就會把我抱在懷裡,唯一的女兒,宛如家中的小公主,雖然父親跟我們談話的時間有限,但從日常的肢體語言,已充分傳達他對我們的關愛。

當初的柬埔寨還處於紅色高棉後期,政局仍屬動盪。波布政權(Pol Pot)自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九年統治柬埔寨期間,以階級清洗為名,大肆屠殺國內的知識分子與異議分子,估計至少二百萬人死亡,史稱紅色高棉大屠殺(Khmer Rouge),這是許多柬埔寨人的夢魘,不少家庭失去了親人,我的姑姑一家也因此遇難。

在這個不安的時代,貿易也有特許行業的色彩。爸爸似乎天生有著潮洲商人的基因,事業版圖由摩托車修理,跨足到雜糧貿易,當時的柬埔寨仍是人治勝於法治的時代,他有幾批貨都出了類似被沒收或扣押的狀況,但似乎不管遇到任何挫折,他都不會被打倒,每一次在商場的小挫折,爸爸都能夠坦然面對,復原能力強,很快就能東山再起。隨後,他開始進口高級二手名車、進口水泥,又在金邊開了一家米廠,米廠是他這一生最後一個行業。

儘管商場的波折難免,但爸爸的經商功力十分了得,在那個一般家庭要胼手胝足辛苦存錢,才能買得起摩托車的年代,我們家就已經晉升為四輪階級,而且還是令人羨慕的德國賓士車。爸爸忙著打拚事業,能夠與子女互動的時間少之又少,但他一有空,最喜歡開著賓士車,帶我們去兜風。

不巧的是,我天生就有暈車的體質,往往一上車就開始「抓兔子」,得要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才能緩解。處女座的爸爸,偏偏對乾淨有著近乎潔癖的講究,很怕窗外的灰塵會弄髒愛車的內裝,只好減少父女共同遊車河的次數,在賓士車上看著父親手握方向盤的身影,已牢牢烙印在我幼小的腦海中,成為我對他最深刻的記憶。

爸爸對清潔非常講究,連寶貝賓士車開回家,都要先洗乾淨,輪胎要刷到不沾泥土,才能開進車庫。他一回家,第一件事也是直奔浴室,梳洗完畢換上乾淨衣服,才會露面與家人互動。雖然相處的時間不多,在我心目中,爸爸永遠是一絲不苟、乾淨整齊的帥哥,一肩扛起全家生計的經濟支柱,偶爾還會下廚煮點心、煮宵夜讓我們打牙祭,可說是模範父親。

由於生意興隆,爸爸創業幾年後,就在金邊市區買地蓋新房,帶著我們搬離了祖母家。新家的地點就在現今的金邊大學附近,屬於文風薈萃的蛋黃區,爸爸對軟硬體更投注了不少心血,東南亞午後常有暴雨,排水設施如果未臻完善,大雨過後,市區道路常常就會變小溪,我們家卻從來沒淹過水,原因是興建之初,爸爸就已經規劃好,將地基墊高了,當然成本也比一般房屋高出不少。

從創業以來,爸爸從沒忘記照顧自己的手足,新家一次蓋兩棟,一棟我們自住,一棟邀姑姑一起來當鄰居,家裡很寬敞,客廳大到可以橫停兩部休旅車。媽媽一個人要照顧丈夫與四個小蘿蔔頭,根本分身乏術,還找了舅舅家來幫忙。在大多數人還在用戶外公廁的時代,家裡一樓的主臥室,已經配備了獨立衛浴,許多傢俱都是由國外進口,在當時應算是「豪宅」等級,家裡甚至買了兩支剛剛問世,俗稱「黑金鋼」的行動電話。新機型誕生後,曾經炙手可熱的「黑金鋼」,甚至還成了我們幾個小朋友的玩具。

小時候在柬埔寨的生長環境,雖然稱不上豪門之家,但環境也還算優渥,從小就衣食無缺。嫁到台灣之初,由於大家對柬埔寨很陌生,我經常會被問起「柬埔寨有沒有飯吃」之類的問題,讓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我常常會跟朋友說:「我是嫁來台灣後,才知道柬埔寨很窮。」這句話有雙重含義,一是體會到柬埔寨的經濟發展不如台灣,更深層的意義是,台灣人對柬埔寨的認識不足,才會以為這是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國家。

爸爸的興趣很廣泛,除了開車外,他還愛上了時麾的重型機車。他常騎著重機,輪流載我們幾個小孩去兜風,不論是馳騁在公路上,或穿梭在鄉村小路間,沿路上總不忘提醒我們:別太愛玩,要孝順長輩,有空的時候要多去探望祖母……平常話不多的父親,化身成重機騎士時,似乎就打開了話匣子,似乎總有交代不完的事,事後回想他似乎想把握時間,多叮嚀我們幾句,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

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天爸爸開開心心的騎著重機出門,沒想到回程時竟然出了車禍,而且撞上了大卡車,撞擊力道之猛烈可想而知。爸爸傷得很重,被送到家裡附近的醫院,那天晚上下著豪大雨,馬路上水淹過膝,半夜十二點多媽媽仍然等不到爸爸回來,正在跟舅舅討論著是否要去找人,隔著兩扇鐵門外的行人道卻傳來有人一直喊著爸爸的名字,媽媽和舅舅趕緊開門,原來是警察找到家裡吿知惡訊,家人匆匆趕到醫院,見到爸爸被放在醫院急診地上的角落,媽媽趕緊辦完手續繳了錢,醫院才將昏迷的爸爸送到病房行治。爸爸醒來時似乎很痛苦,一直喊痛,照理說這樣的撞擊應該會有嚴重的內出血需要開刀,當年對於醫療相關知識不足的媽媽,一聽到開刀就嚇得直哭,這時主治醫師對媽媽說,他可以讓爸爸不用開刀,只要將爸爸轉診到他家的診所治療,媽媽當下就答應了。天亮後,將爸爸轉移到這位主治醫師的私人診所醫治,奇怪的是,到診所也沒做什麼治療,只有吊個點滴和打針,爸爸就不嚷痛了,只是一直睡。家人們還很高興,心想這樣應該就沒事了吧。

爸爸在診所躺了四天,藥物已經無法控制,病況急轉直下,最後連肚子都鼓了起來,臉色開始發黑,那位醫師見到苗頭不對,竟告知媽媽他已經無法救治了,請爸爸出去。我們驚覺情況危急,連忙將他送到金邊的法國醫院,但醫生見了爸爸的狀況,問家屬為何拖這麼久,就算馬上急救也仍是太晚了,只能搖頭嘆息,說他們醫療團隊都盡力了。最後爸爸已經陷入昏迷,但求生意志還是很堅定,嘴裡喃喃說著他不想死,陪伴在旁的家屬,儘管心如刀割,卻無能為力。最終爸爸還是敵不過與死神的拔河,重新送進醫院一天後,就撒手人寰。

爸爸在醫院時,因為器官受創,他臨終的表情十分痛苦,至今我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但等到遺體送回家以後,說也奇怪,爸爸竟然神奇的露出了笑容。這位一家之主,似乎仍陪伴在我們身邊。更離奇的是,好幾次家人都在夢中見到爸爸現身,告訴我們他沒死,他對家人難以割捨的情感,由此展露無遺。

爸爸屬虎,有這樣的「虎爸」扛起一家生計,我的童年生活過得無憂無慮。我小時候不愛念書,又出生於大家族,在學校跟我年紀相近的親戚,就有一、二十人,往往大家一起逃學,也常搭著哥哥的機車,到湄公河畔享受涼風,吃青芒果看風景。家中對教育很重視,我小時候有英文家教,也學過日語,學校還教法文,但我的心思不在書本上,幾乎都是學過即忘,總覺得自己似乎沒開竅,連最簡單的為圖畫本上色也做不來。

當時的柬埔寨沒有國民義務教育,成績不達標準,學校會要求留級重念,我國中就換了兩所學校,媽媽偶爾會念我不知死活,每逢考試還會調侃我,要是能及格,她要放鞭砲慶祝。

我最愛的補習課程,應該是游泳課,一大早三十多個小孩一起學游泳,總讓人心情雀躍不已。隨著泳技精進,膽子也愈來愈大,有一次跟著大家到郊區的小河去玩水,沒想到自然環境還是與游泳池大不相同,我一腳踩空,就沉到河底溺水了,在千鈞一髮之際,還好旁邊的兄姊們警覺我不見了,連忙潛水在河裡搜尋,將已經在水底載浮載沉的我拉上岸,撿回了一條小命。

雖然成績不出色,媽媽還是很疼我,由於家境還算寬裕,我們母女倆,平均兩週就去一次服飾店置裝,還常常結伴去做指甲。由於家住在金邊鬧區,旁邊沒農田,我也很少去鄉下,一直到嫁來台灣後,我才知道稻子長什麼樣子,許多台灣朋友都覺得難以置信。

爸爸過世後,家裡的經濟立即受到衝擊,由於戰亂的緣故,柬埔寨人普遍不喜歡持有現金,寧可即時消費,或購買黃金或珠寶,認為較具保值效果,我家也不例外,儲蓄的現金並不多。媽媽十七歲就嫁給了爸爸,一向以家庭為重,沒有謀生的一技之長,在坐吃山空的情況下,一年左右就沒錢付我的學費,還好奶奶拿出了私房錢金援,才解決了燃眉之急,讓我能繼續上學。

媽媽很努力找了工作,上班賺錢補貼家用,但自然也沒有太多時間照顧我們,於是就安排我住到了外婆家。外婆白天都在三阿姨家,我也會跟著去,直到下課打包完晚餐,再帶回外婆家一起享用。環境雖然不像在家中舒適,也沒法如同以前一樣,常跟著媽媽去買新衣、做指甲,但阿姨家有三個年齡相近的女兒陪伴,不愁沒有談心的對象,如果在學校有想人欺負我,我還有二十幾位堂、表兄弟姊妹們也會為我出頭,阿姨還會給我零用錢,讓剛剛遭逢父喪,又寄住親友家的我,感到無比的溫暖。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抬起頭,大步走,我們之間沒什麼不同!
「相揪做義工,歡喜逗腳手」!
無論是新移民或在地台灣人,我們一樣辛勤工作,努力生活,為台灣這塊土地默默付出,這才是最真實的認同與歸屬。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