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釣風雲半世紀: 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 | 誠品線上

保釣風雲半世紀: 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

作者 李雅明/ 謝小芩/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保釣風雲半世紀: 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保釣運動從197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是非常值得珍視的典範。他們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保釣運動從197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 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是非常值得珍視的典範。 他們的反思與展望,更是寶貴的歷史鏡鑑! 本書是保釣運動第一代領導者── 林孝信、李雅明、劉源俊、林盛中、項武忠、花俊雄、龔忠武、劉大任、邵玉銘、胡卜凱、王正方等十一位,保釣運動的領軍人,難能可貴的釣運口述史。 .保釣運動引起了國人對於釣魚台的重視,掀起了愛國的熱潮,還影響了許多知識分子的思考方向和民間政治運動的發展,對未來的世代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教訓。 .本書是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自2008年以來,對於當年保釣運動的中堅人士所做的口述歷史紀錄。 .訪談的人士包括(依訪談時間為序):林孝信、李雅明、劉源俊、林盛中、項武忠、花俊雄、龔忠武、劉大任、邵玉銘、胡卜凱、王正方等十一位。他們都是當年海外保釣運動的領軍人士。 .這些保釣人士當年的立場包括了政治上的左、中、右,地理上也涵蓋了美東、美中和美西。對於瞭解當年海外保釣運動的歷史是最好的介紹。 .他們不但討論了保釣運動的來龍去脈,過去五十年的發展,也討論了國家民族的前途,以及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展望,可以提供作為關心國事者的參考。 保釣運動不僅是對於釣魚台主權之爭的運動,同時也是一場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變革運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李雅明、謝小芩、國立清華李雅明 美國馬利蘭大學固態物理學博士。保釣前為政論性社團「大風社」會員,保釣運動期間擔任馬利蘭大學與華府盛頓特區保釣會對外聯絡代表,組織遊行活動與討論會。1971年1月30日華府保釣示威擔任領隊,赴日本駐美大使館遞交抗議書,並接受美國媒體採訪。參加布朗大學的美東討論會、安娜堡國是會議、紐約中國統一運動大會、華府反共愛國會議。曾參與保釣刊物《野草》工作,並出版以保釣運動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惑》。在美執教於凱斯西方儲備大學,返台後任教於清華大學。 謝小芩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 2003-2009年擔任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期間,開始圖書館典藏七十年代保衛釣魚台運動文獻工作,2009年舉辦「一九七○年代保釣運動文獻的編印與解讀國際論壇暨文獻展覽」,於2010年將會議內容輯為專書《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本書集結圖書館對十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老保釣的訪談紀錄,於釣運五十週年之際,透過他們深度生命敘說,展現當年留學菁英的愛國熱情,並以多重視角再現學生運動的國際場景與歷史展望。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序 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序 導 讀 保釣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李雅明 留住青春的溫度──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的釣運典藏/謝小芩、李雅雯 第一章 林孝信教授訪談 第二章 李雅明教授訪談 第三章 劉源俊教授訪談 第四章 林盛中先生訪談 第五章 項武忠院士訪談 第六章 花俊雄先生訪談 第七章 龔忠武先生訪談 第八章 劉大任先生訪談 第九章 邵玉銘教授訪談 第十章 胡卜凱先生訪談 第十一章 王正方導演訪談

商品規格

書名 / 保釣風雲半世紀: 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
作者 / 李雅明 謝小芩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簡介 / 保釣風雲半世紀: 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保釣運動從197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是非常值得珍視的典範。他們的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87512
ISBN10 / 9571387517
EAN / 9789571387512
誠品26碼 / 2681989921005
頁數 / 50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序
  1970年(民國59年)9月2日,《中國時報》董事長余紀忠先生指派記者團,租用水產試驗所「海憲號」遠洋船,前往應屬中華民國海疆的釣魚臺列嶼登島採訪,並升起了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此一新聞於9月4日在《中國時報》第三版整版刊登後,不止震驚美日兩國,並掀起全球華人的保釣運動。包括台、港兩地的大專學生,以及在全美各地的留學生,紛紛起而響應,抗議美日兩國私相授受,將原屬中華民國台灣省宜蘭縣轄下的釣魚臺列嶼之固有領土,移轉給日本管轄。
  1971年4月10日,散處美國各地的台、港留美學生逾二千人,進而於當日齊聚美國首府華盛頓舉辦保釣大遊行。分別向美國國務院、日本駐美大使館遞交抗議書,以及前往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遞交陳情書,成為舉世矚目的新聞事件。
  時光荏苒,距離當年的華府保釣大遊行剛好屆滿五十週年。儘管此一被歷史定位為「海外版五四愛國運動」的保釣活動,並未能阻泥美日兩國之間對釣魚台行政管理權的擅自轉讓。同時大遊行後的保釣訴求,後續也分化為不同政治立場的傾軋。但是受到衝擊、震醒的一整個世代留美知識分子,却持續關注積極推動包括台港兩岸的改革開放與民主轉型。
  《中國時報》有幸在這個重要的歷史轉捩點上,先是扮演媒體報導的吹哨者角色,繼而在後續的轉型過程中,也始終扮演報導、倡議及參與者的積極角色。撫今追昔,雖然保釣運動的領土訴求未能獲得美日雙方的讓步,但是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毋寧是更值得珍視的歷史典範。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基於此一歷史淵源,很榮幸資助當年保釣運動第一代領導者難能可貴的釣運口述史專書出版。衷心祝願保釣愛國精神不滅,中華文化歷久彌新。

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序
  清華大學立校於近代中西板蕩之際,於二次戰後遷校台灣,這些過程再再提醒清華人胸懷天下,以知識報國濟世的風骨。1970年代初台灣留學生在美國發起的保衛釣魚台運動,影響深遠。許多當時活躍的留學生,即有不少清華人,或者回台後也加入本校。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前校長沈君山教授,因為參與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毅然決定放棄美國普渡大學的終身教職,於1972年回台至本校任教,實踐其於運動期間提出「革新保台」之理想。而保釣運動的靈魂人物之──林孝信先生,在解除黑名單管制回台後,也長期在清華園教授學子,恢弘其教育理念。
本校圖書館在謝小芩教授擔任圖書館館長任內(2003-2009年)獲得林先生捐贈大量珍藏釣運手稿檔案文獻,並在各界保釣運動參與者,包含前任副校長劉容生教授、前台聯大校長曾志朗院士、成大陳美霞教授等人士持續捐贈與協助之下,釣運資料整理卓然有成,成為兩岸三地保釣資料典藏中心,世界各國釣運研究者拜訪的重鎮。2009年本校圖書館更舉辦「一九七○年代保釣運動文獻之編印與解讀」國際論壇,後於20101年出版專書《啟蒙.狂飆.反思──保運動四十年》,深受各界重視。
本校電機系榮譽退休教授李雅明教授亦曾於留學時期參與保釣運動。多年來熱心協助保釣資料徵集與保存計畫,並與圖書館合作,約訪多位當年參與運動人士,加上圖書館原本的口述訪談計畫,集結包含林孝信先生、李雅明教授、劉源俊校長、林盛中先生、項武忠院士、花俊雄先生、龔忠武先生、劉大任先生、邵玉銘教授、胡卜凱先生、王正方導演的十一篇深具代表性的訪談稿。透過本校林聖芬副校長,也是林孝信先生胞弟,奔走聯繫,獲得余紀忠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女士鼎力支持釣運口述史專書出版。
本書於辛丑年出版,時值釣運五十週年,亦為本校立校一百一十週年,回顧與前瞻,意義斐然。謹此為序。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林孝信教授訪談
受訪者:林孝信教授
訪問者:鍾瀚慧、蔡虹音
訪談日期:2008-2009年
訪談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記錄編輯:鍾瀚慧、蔡虹音、李雅雯
2008年林孝信先生決定將手中珍藏多年參與保釣運動及其後續活動的資料捐贈給國立清華大學,前後約有數十箱的資料。為協助圖書館人員整理相關資料,林孝信先生在國立清華大學授課之餘,於2008-2009年間多次來館為資料進行解說。由於林先生為人親和,沒有架子,親友師生皆以「老林」稱呼他。
老林捐贈給本館的資料,主要集中於他在美國期間參與保釣及後續活動的資料,也就是1968-1988年這二十年所主辦或收集的刊物及資料。1997年返台定居之後,參與社區大學及通識教育改革的部分,則不在捐贈資料之列。
資料的主題約略可分為幾個部分:一、科學月刊;二、保釣運動手稿及留學生刊物;三、保釣運動延續的刊物(含左派、右派);四、台灣民主運動支援會(OSDMT)相關資料;四、黨外雜誌;五、同鄉會及台獨組織刊物;六、台灣左派資料及刊物。七、申請回台的資料。
在解說資料的過程,為了讓整理資料的助理(當時仍為學生身分)對事件發生有清楚的歷史脈絡,及對細節的掌握,老林大多用口語口述的方式,並看著資料逐件解說。而這篇訪談,就是根據這些口述資料整理而來。因為解說的過程並非根據時間先後來進行,內容難免重複或陷於枝節。其口述內容多達六萬二千字,長期作為內部資料整理參考之用。
老林生前接受過數次有關保釣的訪談,這些訪談包括中央研究院王智明等於2003及2010、2011、2012年、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林麗雲等於2009年、國史館歐素瑛與林正慧於2013年、及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陳光興與林麗雲於2015年的訪談,這些訪談都放入《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聯經出版,2019)中。另外,2009年北京清華大學在保釣計畫下也訪談老林,並保留相關訪談影片。這些訪談主要是從老林自身從事保釣運動的脈絡過程談起,與本館收集的口述資料略有差異。本館的口述紀錄,雖然少了整體架構的脈絡,但保留了較多老林一九七十-八十年代在美國與《科學月刊》、保釣各地組織(左派、右派)、台獨、台左組織的聯繫細節與經過,而這些細節與線索,多不為外人所詳知。
2020年時值保釣五十週年紀念,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在取得林孝信夫人陳美霞教授同意下,重新依據主題整理排版,並公開這份珍貴的口述紀錄,同時也向這位孜孜矻矻的保釣先行者致敬。
本訪談文稿經本館整理之後,陳美霞教授邀請老林的老朋友、《科學月刊》前主編程樹德教授以保持訪談原樣,但刪除重複的原則稍作編輯,最後由陳美霞教授定稿。
保釣運動概述
保釣前的旅美學生
留學生大量去美國是1955年胡適有一個儲才國外的政策,鼓勵大學生去美國留學,另一個就是成立一個「國家長期科學發展委員會」,叫做長科會,就是後來國科會的前身。不過當時能出國的大部分是兩種人,一是國民黨權貴的子弟、一種是台灣傳統仕紳階級的子弟,他們大都是地主。只有這兩個階級有機會受到比較好的教育,當時因為大學錄取率才百分之十幾,當然是有錢人、家境比較好的才能上大學又去留學,像陳水扁那樣的人不是沒有,但究竟是少數。
這些地主階級經過土地改革,是討厭國民黨的,經過二二八、又經過土改,加上日本人對他們還比國民黨對他們來得尊重。不過當時整個宣傳都是反共的,他們也很反共,自然就比較傾向台獨,他們的子弟自然也容易接受台獨。
在保釣之前,島內只有台獨跟國民黨兩個勢力在對抗,多數人並不支持台獨,且幾乎都是右的,支持台獨還是極少數。故在保釣前,台灣出去的留學生大多就是這些人,大部分是右派,少數是台獨,不過也是右派。
更大多數像我這樣的留學生,是對政治沒什麼瞭解,就單純會唸書的,那時候我們對政治不敏感,也沒有信心。所以保釣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政治教育,在這之前,我們是很不瞭解政治的。保釣時期的三股力量
保釣的時候大概有三股力量,一個是國民黨的右派力量、一個是台獨的力量,一個就是保釣的左派力量。
台獨在1960年代初期就有了組織,當然不敢明目張膽的辦。他們組了一些同鄉會,我去美國是1967年,已經有基礎了。保釣以後的政治勢力大概就分成左派、右派跟少數的台獨,台獨不參加保釣的。
保釣是一個很大的思想衝擊,國民黨很早就注意到,他們一直就很想介入,並不是到左右分離才介入的,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就用各種明的暗的方法想進來,他們想要操作釣運,最大的目的是,最好不要有,如果必要有,就最好是他們來操作這個活動。
一般留學生對參與保釣運動的看法
當年保釣運動開始的時候,我還不能瞭解國民黨對運動的看法。我是比較典型的參加者,沒有什麼特殊的政治想法,對政治也不瞭解不關心,純粹覺得日本要來侵略我們很生氣,最簡單講就是愛國而已。
所以當國民黨跟我們講說要信任政府、不要被共匪利用,我們當然想那時候美國跟中共還沒交往,哪來的共匪?他不信任我們都念到大學畢業了,還把我們當作中小學生。我們都知道是哪些人在弄活動,哪裡有什麼共匪?大家當然想說這根本是要打壓我們。我們只是愛國,你應該鼓勵我們才對。
運動到後來大家一定對很多事情好奇,會追根究底一番。比方說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發現說:日本侵略我們,且打了敗仗,我們也沒要日本賠償,大方的以德報怨,教育我們說:因為蔣介石對日本以德報怨,所以日本感激涕零,對中國就很友好,可是我們後來就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國民黨不願意我們去瞭解這些,包括國民黨怎麼在大陸失敗。教科書講的都是共產黨在大陸鼓動人心、陰謀詭計。我們以前對政治沒有興趣,後來就發現這怎麼都不對啊。
我們以前都是念科學的,就算覺得不對勁也沒有深究,可是到保釣以後就不是那樣想了。想說怎麼以前是那樣、現在都不是啦,到底我們以前學的東西是不是錯誤的呢?至少我們瞭解到從第二次大戰後,日本戰敗到現在,日本變了很多,發生什麼事我們也不知道。不僅是日本,美國也是。美國憑什麼把釣魚台給日本,或說至少美國是偏袒日本的,這跟我們以前學的不一樣,我們過去認為,美國是正義的、是保護我們的。過去國民黨教育把美國高度的美化。我們以前都不瞭解,以前都覺得美國是最好的,不僅是物質的,而且覺得美國是正義的。我們就發現不是這樣。
國民黨覺得我們不專心唸書,開始想一些事情,就會開始批評政府、發現他們講的一些是錯的。他們當然不願意看到學生搞運動。他們擔心保釣會變成共產黨的群眾運動。
但是剛開始,都不是真的那樣,我們只是很單純的想要保護釣魚台,後來是為了保釣,追究原因,才開始把國民黨要掩蓋的歷史挖出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保釣運動從197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
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是非常值得珍視的典範。
他們的反思與展望,更是寶貴的歷史鏡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