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
作者 | 楊絳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名家楊絳繼《我們仨》之後,以九十六高齡再開筆寫作,震驚北京文化圈。這回不僅憶舊,更細心為其靈魂清點行囊,壯膽直視人生的盡頭,展現難能可貴 |
作者 | 楊絳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名家楊絳繼《我們仨》之後,以九十六高齡再開筆寫作,震驚北京文化圈。這回不僅憶舊,更細心為其靈魂清點行囊,壯膽直視人生的盡頭,展現難能可貴 |
內容簡介 名家楊絳繼《我們仨》之後,以九十六高齡再開筆寫作,震驚北京文化圈。這回不僅憶舊,更細心為其靈魂清點行囊,壯膽直視人生的盡頭,展現難能可貴的靈魂光輝、智慧風範。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關注於神鬼,藉此探討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第二部分則由多篇散文構成,作者自稱是注釋自己的思索過程。 楊絳在書中稱,自己在三年前患病住院期間,想著自己已經「走到人生邊上」。回到家後好像著了魔,給這個題目纏住了,想不通又甩不開,接著透過讀書幫助自己思索,也提供讀者一個絕無僅有的機會,深入一個經歷整個歷史生命風浪的世紀人物,在高齡的人生邊上做出怎樣的思索。 一般人容易因為錢鍾書的萬丈光芒輕忽了楊絳先生的才華,楊先生的筆柔糯溫潤如田黃美玉,謙卑得容易被人忽視,但經過時間沉澱,在今之時日,人們慢慢感受到楊先生的文字韻味之深,非張揚作態的文章能較量,也更懂得領會這位世紀文人所代表的一種舊時代的高貴情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楊絳(1911~)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 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同年兩人至英國留學,1937年轉赴法國。1938年夫婦倆攜女返國,回國後楊絳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 年之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楊絳早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就以《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兩部喜劇成名,後來又出版短篇小說《倒影集》和文學評論《春泥集》,文革後更有膾炙人口的《幹校六記》、《洗澡》、《將飲茶》、《我們仨》等多部作品問世。
產品目錄 自序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前言一 神和鬼的問題二 有關人的問題三 靈與肉的鬥爭和統一四 命與天命五 萬物之靈六 人類的文明七 人生實苦八 人需要鍛煉九 修身之道十 受鍛煉的是靈魂十一人生的價值結束語注釋一 阿菊闖禍二 溫德先生爬樹三 勞神父四 記比鄰雙鵲五 三叔叔的戀愛六 孔夫子的夫人 七《論語》趣八 鏡中人九 他是否知道自己騙人?十 窮苦人 三則十一 胡思亂想十二 她的自述十三 韓平原的命十四 良心
書名 / | 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 |
---|---|
作者 / | 楊絳 |
簡介 / | 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名家楊絳繼《我們仨》之後,以九十六高齡再開筆寫作,震驚北京文化圈。這回不僅憶舊,更細心為其靈魂清點行囊,壯膽直視人生的盡頭,展現難能可貴 |
出版社 /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347387 |
ISBN10 / | 9571347388 |
EAN / | 9789571347387 |
誠品26碼 / | 2680289505007 |
頁數 / | 22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二○○五年一月六日,我由醫院出院,回三里河寓所。我是從醫院前門出來的。如果由後門太平間出來,我就是「回家」了。
躺在醫院病床上,我直在思索一個題目:《走到人生邊上》。一回家,我立即動筆為這篇文章開了一個頭。從此我好像著了魔,給這個題目纏住了,想不通又甩不開。我尋尋覓覓找書看,從曾經讀過的中外文書籍──例如《四書》《聖經》,到從未讀過的,手邊有的,或請人借的──例如美國白璧德(Irving Babbitt 1865-1933)的作品,法國布爾熱(Paul Bourgetl852-1935)的《死亡的意義》。讀書可以幫我思索,可是我這裏想通了,那裏又堵死了。
年紀不饒人。我又老又病又忙。我應該是最清閒的人,既不管家事,又沒人需我照顧。可是老人小輩多,小輩又生小輩,好朋友的兒女又都成了小一輩的朋友。承他們經常關心,近在北京、遠在國外的,過年過節,總來看望我。我雖然閉門謝客,親近的戚友和許許多多小輩們,隨時可以衝進門來。他們來,我當然高興,但是我的清閒就保不住了。
至於病,與老年相關的就有多種,經常的是失眠、高血壓、右手腱鞘炎不能寫字等等。不能寫字可以用腦筋,可是血壓高了,失眠加劇,頭暈暈地,就不能用腦筋,也不敢用腦筋,怕中風,再加外來的干擾,都得對付,還得勞心。
《走到人生邊上》這個題目,偏又纏住人不放。二○○五年我出醫院後擅自加重降壓的藥,效果不佳,經良醫為我調整,漸漸平穩。但是我如果這天精神好,想動筆寫文章,親友忽來問好,這半天就荒廢了。睡不足,勉強工作,往往寫半個字,另一半就忘了,查字典吧,我普通話口音不準,往往查不到,還得動腦筋拐著彎兒找。字越寫越壞。老人的字愛結成一團,字不成字,我也快有打結子的傾向了。
思路不通得換一條路再想,我如能睡個好覺,頭腦清楚,我就呆呆地坐著轉念頭。吃也忘了,睡也忘了,一坐就是半天,往往能想通一些問題。真沒想到我這一輩子,腦袋裏全是想不通的問題。這篇短短的小文章,竟費了我整整兩年半的時光。廢稿寫了一大疊,才寫成了四萬多字的《自問自答》。
在思索的過程中,發現幾個可寫散文的題目。我寫下了本文的草稿,就把這幾篇散文寫成《注釋》,因為都是注釋本文的。費心的是本文,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鬥爭中掙扎著寫成的。
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的《自省錄》是他和鄰邦交戰中寫成的。我的《自問自答》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鬥爭中寫成的。在鬥爭中掙扎著寫,也不容易。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
九十六歲的楊絳
二○○七年八月十五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