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之夢, 文化之愛: 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2017-2018 | 誠品線上

國家之夢, 文化之愛: 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2017-2018

作者 李敏勇
出版社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國家之夢, 文化之愛: 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2017-2018:《國家的夢,文化之愛》繼《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文明之光,國家之影》,《台灣,自由之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國家的夢,文化之愛》繼《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文明之光,國家之影》,《台灣,自由之路》,《邁向重建時代》,是我一系列自一九九九年「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二○一七年到二○一八年的新結集。我自一九九年五月起,在自由時報「鏗鏘集」,每週一篇的專欄篇章,以「文明批評」自我期許,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廣泛視野,秉持世界畢竟朝向更文明的社會發展,以文化之眼進行的觀照,更及台灣與世界。我的國家之夢是交織著文化之愛的。在詩與文學志業持續不輟追尋的我,之所以從一九八○年代末開始介入時論推進,是因為深信文化才是國家的底蘊,所謂想像共同體的國族論立基於文化構造,徒有經濟貌,沒有文化,政治體質無法選擇的競奪力提升。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應該有新國家的共同想像,這就是共同的國家之夢。台灣的國家之夢要有文化之愛,以文化的優質性和經濟的福祉化和豐富,提升政治民主化。台灣是一個原本有原住民在田野奔跑,從唐山來台,跨越黑水溝的福台語族,福客語族共同耕耘,西班牙人荷蘭人區域殖民,明鄭短期王朝,清帝國治理,割讓給日本殖民五十年,二戰後國民黨中國代表執政,進佔統治,在民主化後台灣轉型追尋正常化的國家。原住民文化,古中國文化,日本文化和近代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成分,台灣的新國家,應該是化傷痕為勳章的生活在這個國度人們的國家之夢。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敏勇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縣出生,成長於高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經歷。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出版過《人生風景》、《文化風景》、《彷彿看見藍色的海與帆》、《漫步油桐花開的山林間》、《思慕與哀愁》、《自白書》、《顫慄的風景》、《台灣進行曲》、《自由啟示錄》、《革命之花》、《沈默抵抗》、《雲的語言》、《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青春腐蝕畫》、《島嶼奏鳴曲》、《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文明之光,國家之影》、《台灣,自由之路》、《邁向重建時代》,並編集《聽,臺灣在吟唱》、《聽,世界在吟唱》。除了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譯讀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集等約七十餘冊。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國家文藝獎、台北西區扶輪社台灣文化獎、2012王康陸博士人權獎(美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共同的夢,共同的愛一、國家之夢,文化之愛新國家願景軍公教現象畫蛇添足,歹戲拖棚國家一體,南北一體公路主義鐵道主義種樹的日子天猶未光那一年,死滅的春天大學失道看看韓國,想想台灣地域活化交通視野回歸之路,分離之途呼吸自由的空氣中國就是不自由、無人權!?世代失落民進黨執政,人民作主世代正反,時代光影從漂流到定置,從瘖啞到發聲新政治!新經濟!新文化!國家失去了,黨也失落了國家焦慮書的這一扇窗國家迷惘未形成的都市遞出橄欖枝,但想想︙二、文化、文化、文化光復劫收;回歸淪陷政治意識的迷亂在戒嚴枷鎖的裂痕求生信仰的虛實光影文化邏輯,經濟邏輯,政治邏輯城市人口迷思世界的台灣,台灣的台北台灣夢文言枷鎖、教育鐐銬台獨VS.獨台新語格、新人格什麼時代了東亞視野脫迷障、脫迷惘歷史與現實權力秉性,政治格局小小英VS.習大大超級市長國家的存在語文教育,文化視野政商魅影左與右新憲,國家出路轉型不易,正義難彰文化!文化!文化!近代秩序三、自由,作為一種價值自治體,文化力告密者,三腳馬幽靈現象權力舞台大學之道自由之愛民主之夢年假,書香化傷痕為勳章買台;賣台崇毛拜蔣侯友宜現象褒,貶自由,作為一種價值轉型、正義、夢給掌握中時光的輓歌成也柯文哲,敗也柯文哲看南韓、北朝,想台灣民主化,反動現象在殘餘國家和新生國家之間大愛、小愛;公義、私利站起來面對中國筆和劍身影世界在改變,台灣呢?身體與心靈四、政治改革,文化運動政治改革,文化運動裝飾性頭腦!?政治家內閣?官僚內閣?學者內閣?恐怖情人,霸凌現象威權遺毒,黑暗力量三個台灣人,一種時代風景偉大的城市?迷惘的都會?國家之夢、文化之愛政治狀況運動精神現象,價值分進合擊,而非分道揚鑣創意的城市,榮耀的首都國慶的迷惘,國家的追尋正反政治民主的成果、自由的價值說罪說恥,太沉重!?花見新台中,發現新台灣許諾新願景、召喚高雄人綠藍紅競逐、政治黑白來台北的選擇,台灣的考驗迷亂共同體迷惘的島國院轄市迷思

商品規格

書名 / 國家之夢, 文化之愛: 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2017-2018
作者 / 李敏勇
簡介 / 國家之夢, 文化之愛: 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2017-2018:《國家的夢,文化之愛》繼《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文明之光,國家之影》,《台灣,自由之路》,
出版社 /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677790
ISBN10 / 9869677797
EAN / 9789869677790
誠品26碼 / 2681723479007
頁數 / 30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以「文明批評」自我期許,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廣泛視野,秉持世界畢竟朝向更文明的社會發展,以文化之眼進行的觀照,更及台灣與世界。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共同的夢,共同的愛

《國家的夢,文化之愛》繼《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文明之光,國家之影》,《台灣,自由之路》,《邁向重建時代》,是我一系列自一九九九年「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二〇一七年到二〇一八年的新結集。
說時論集,因為這是我自一九九年五月起,在自由時報「鏗鏘集」,每週一篇的專欄篇章。但我以「文明批評」自我期許,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廣泛視野,秉持世界畢竟朝向更文明的社會發展歷史觀,以文化之眼進行的觀照,更及台灣與世界。
人,台灣人,台灣國民,世界公民,是我的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論視野。台灣經歷日本殖民,戰後國民黨中國殖民,經由民主化,自由與人權已獲開展,但仍無法從殘餘,虛構,他者的中國流亡國家,蛻化為新生的正常國家,是什麼病理?
「一九九九年,台灣已進入總統直選,李登輝以台灣人,中國國民黨籍及他所謂特殊兩國論治理的後期,也是進入二〇〇〇年,陳水扁以台灣人,非中國國民黨籍,而是民進黨輪替執政的前夕。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自此後進入政黨輪替,一個中華民國各自表述的國家狀況。
陳水扁二連任八年政權,馬英九二連任八年政權,蔡英文再於二〇一六年,為民進黨再執政權,台灣這個不正常國家在民進黨的台灣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中國中華民國,擺盪於認同分歧之間。因為國際形勢不盡支持改變現狀,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挾走資化的經濟發展情勢,台灣政治的擺盪無法因確立國家正常化而定置。一個應該只是自由、民主、人權的生活共同體無法以真變、正常、健全、國家活躍於世界。
持續每週一篇在自由時報「鏗鏘集」的專欄,成為我守望台灣的觀照和寄語,在並不真正重視文化,只重經濟的物質性,而且對政治、經濟、文化的社會性,不全面觀照的我們國度。相對於政治人物以競選為重心的政治工程,相對於企業家人物以競逐財富的經濟工程,文化並不反應在現代國民意識和生活志向,這正是國家視野未能真正形成的原因。
我的國家之夢是交織著文化之愛的。在詩與文學志業持續不輟追尋的我,之所以從一九八〇年代末開始介入時論推進,是因為深信文化才是國家的底[蘊,所謂想像共同體的國族論立基於文化構造,徒有經濟貌,沒有文化,政治體質無法選擇的競奪力提升。
經歷明治維新,但因富國強兵的船堅炮利,競逐列強之夢,導致二戰戰敗成為文化意義廢墟的日本,詩人田村隆一「國家是重要的,國家也是危險的」是我的國家觀。台灣正在國家最重要的階段,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顯示了國家是危險的階段。進入國家,然後國家無形化是我的政治視野。
被殖民的台灣人,進入「被殖民式症候群」,對自己尚未正常化的國家,無關緊要;殖民台灣的中華黨國意識論者,在「殖民症候群」未能解脫,墨守在已被推翻取代的國家名號軀殼,國家是什麼?都在迷惘之中。
以「國家之夢,文化之愛」,「文化、文化、文化」,「自由,作為一種價值」,「正治改革,文化運動」,自二〇一七年一月四日到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從「歷經李登輝時代的不完全變革,陳水扁時代的改革中挫,蔡英文政權承擔後繼的更大責任。」是民進黨完全執政的寄語;而兩年的政治情勢發展是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下旬,九合一地方選舉,民進黨慘敗的〈迷亂共同體〉,「迷惘的島國」喟嘆。
台灣還有國家之夢嗎?為何自一九八七年解嚴,民主化運動的發展,並未能重建台灣這個國家?政治人物在「中華民國」體制競奪權力,輪替掌權,而正常真實的國家未能真正實現。期待民進黨執政、建立台灣新國家,似乎也讓支持者厭倦這種努力。現代性的國家建構,和後現代性的國家解構似乎同時存在。問題是,台灣並沒有進入真實正常國家。
生活在台灣這個某種意義上生活共同體的人們,一些人在黨國意識論者的中華民國國家體制,一些人在未真正形成的台灣國家體制。其實,兩者都存在著國民人格的病理,前者是未脫掉的舊衣裳;後者是未穿上的新衣裳,解釋這種狀況的文化力並未真正形成。國家的迷惘迷障,甚至迷失,只有共同起造建構真實正常新國家,才能去除。但是,台灣社會的文化條件並不能解決這種病理,黨國體制深化的教育和傳播馴化了幾世代人,而新起世代的國家價值未必形成。
台灣必須經由共同體意識支持的文化運動,型塑新國家,一個不分先來後到,生活在這個島嶼人們的新國家。一九八五年到一九九四年被日本殖民五十年,台灣人異於一九四五年接收。據台統治的中國人。一九四九年流亡來台的中華民國人民,到二〇一九年已七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不也已認為都是台灣人嗎?
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應該有新國家的共同想像,這就是共同的國家之夢。台灣的國家之夢要有文化之愛,以文化的優質性和經濟的福祉化和豐富,提升政治民主化。台灣是一個原本有原住民在田野奔跑,從唐山來台,跨越黑水溝的福台語族,福客語族共同耕耘的島嶼,西班牙人荷蘭人區域殖民;明鄭短期王朝;清帝國治理,割讓給日本殖民五十年;二戰後國民黨中國代表接收,進佔統治,在民主化後台灣轉型追尋正常化的國家。原住民文化,古中國文化,東京化歐洲新文明的日本文化和近代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成分。台灣的新國家,應該是化傷痕為勳章的生活在這個國度人們的國家之夢,也是共同的願景。

試閱文字

內文 : 新國家願景
迎向新年代,正常國家都會有新願景。在台灣這個「國家」,不只要有「國家」新願景,更要有新國家願景,並非放放焰火、升升旗,這回事。

蔡英文政權在二○一六年春再度取代中國國民黨,並在國會過半形成民主進步黨的完全執政,人民的期待多,面對的挑戰也大。儘管考試院、監察院的累贅二權仍然存在,但新政權肩負重大的政治責任,成敗關係到台灣是否能脫歷史悲憤,走向昂然的新歷史。

蔡英文政權小心翼翼,以「維持現狀」尋求在國際強權、美中角力下的平衡,「維持現狀,就是落伍」,這一銘言早就在國內一個財團創業時被引為企業格言。企業若維持現狀就會被淘汰,遑論國家。

「維持現狀」是護身符,也是綑身索。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現狀與中國分立,具有民主和自由。這個意義與價值的維持是應該的。但如何確立?難道不應該要成為一個真正真實、正常的國家嗎?

是不是一個真實、正常國家,有客觀的認知條件,是法現實而不只是情與理的觀照。是不是一個好的國家,有主觀的判斷,是另一回事。台灣的文化課題存在著一種盲點,反映在對自己「國家」的認知概念和思維。

癥結仍然在於台灣內部的差異認同。一九四五年代表盟軍據台進佔,於一九四九年從中國流亡來台的殘餘中國:「中華民國」跟隨者、認同者,尤其中國國民黨許多黨人,無視於昔日蔣介石國家已亡論,以及日後的現實,仍墨守這個被中國國民黨追捕的國家意理。

大多數台灣人,甚至一九四九年後移入者後代,認知到台灣不屬於中國,但仍然存在著「中華民國」的迷障與迷惘。以總統直選就確立新的國家主權,其實不必然。這種走一步算一步的保守心態,缺乏進取的格局,不能建構新的國家共同體國民意識。

台灣尚須脫胎換骨,以新的共同體意志與感情建構新國家。這不只是經濟課題,也是文化課題,有物質構造也要有精神構造。蔡英文政權要有革命性才能有所創造。不只是社會改造的努力,也要有國家重建的思維,經歷李登輝時代的不完全變革,陳水扁時代的改革中挫,蔡英文政權承擔後繼的更大責任。

二〇一七年一月四日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