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租界: 香港變局紀事 | 誠品線上

最後一個租界: 香港變局紀事

作者 殷惠敏
出版社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最後一個租界: 香港變局紀事:,此書以香港在這兩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作為主題,做了一個全面性分析又頗為深入的探討。全書共有十七章,將處於兩百年歷史洪流裡的香港,分作六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此書以香港在這兩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作為主題,做了一個全面性分析又頗為深入的探討。全書共有十七章,將處於兩百年歷史洪流裡的香港,分作六個主要階段來討論。第一階段,以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割讓香港和九龍,其後又將新界租借99年到1997,一直到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並且取得發言權。第二階段,從北京當局於1972年首次對於聯合國就香港地位表態,一直到1980年初期中英談判的起步。第三個階段涵蓋中英談判的過程,以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發表。第四個階段著眼於香港主權轉移,一直到選出第一任特首和第一屆立法會。第五階段的焦點是香港人爭取特首和立法會直選和普選的訴求的提出和抗爭活動。第六階段,分析討論香港群眾有關佔領中環的爭議,隨後反對刑事疑犯送返中國大陸審判的訴求和爭執,最後北京當局宣佈施行國安法,中央直接干預香港政治,基本上終結了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作者針對香港主權移交的問題,做了密切和貼近式的觀察,著重點在於1997年的主權移轉前後的變化,並且探討香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政策的終結,屬於最早的一部專書。——李南雄/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十九世紀大英帝國的名相巴麥尊,在英國與清朝簽訂江寧條約後,不只一次說,香港僅僅只是南中國一個狹小漁港,一片不適人居的不毛之地。時任外相的巴麥尊,對於即將成為殖民地的香港,他的認識也僅於此,比起大清國的滿大人們,猶有不及。 巴麥尊當年一句可能的無心之言,後來竟成了港英政府對香港殖民前身的定調之語,香港從此變成了一塊沒有史前史的土地,先住民的身分和文化也因而銷聲匿跡。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又有它自己一套宏大空疏的民族主義論述和收復失土的解釋,在此間,香港依舊無法擺脫卑微的從屬地位。 香港的政治命運和前景的確如殷惠敏所說一樣,取決於外來的因素,這是我們理解香港的基礎。但是香港的靈魂,也就是它的文化,經濟,卻從來具有自身發展的脈絡。 文化學者阿巴斯說,香港文化無法用傳統 現代、東方 西方、 殖民 後殖民的諸種簡單的二分法來理解。香港在平均教育水平上超過了英國和中國,經濟所得、影視藝術的發展、與世界接軌的程度,與掌握國際資訊亦復如是。對阿巴斯和許多人,香港文明縱使無限絢麗,也可能僅是曇花一現,最終將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政治大限下,文明的絢麗似乎都只是借來的。 目前我們的確沒有理由對香港樂觀。但是當前亞洲乃至全球地緣政治正在發生前所未見的巨變,沒有人可以信心滿滿的說,加在香港人身上的政治牢籠必然萬世不移。從長歷史的角度來看,香港如果有足夠的耐心和韌性,它的文明再次復興還是值得期待。——杜念中/前台灣《蘋果日報》社長 近代政治史的主流足跡是從殖民到反殖民,再到後殖民。但是普遍人生的故事和劇場、基本上是從悲劇走向平和,即使沒有大團圓或happy ending,也多少能從命運的束縛與折磨中,通過被迫害者的主觀能動性與世界潮流的催促,而走向開放、鬆弛、舒緩並且型塑自我認同的獨立。然而,香港的命運卻是逆向前行,倒退而絕望。香港這段逆行的歷史,亟需完整詳盡地記錄在案。作者純樸地重現了這段「逆」史,呈現出他一貫地站在弱勢和被壓迫者的立場,為他們的期望和事蹟做出紀錄,補足了官方與學術著作宏大論述的偏頗、疏漏及權力取向的氾濫,發揮了弱勢關懷的書寫。在本書中,香港不再是「他者」、「政治慾望客體」,而成為自覺的主體。主體書寫正是香港、台灣覺悟後的敘事態度。——卜大中/前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殷惠敏殷惠敏,本名楊誠,號君實,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亞洲研究博士,專長現代化理論與國家發展策略,著有檢討中共從蘇聯模式到文革「唯意志論」發展策略的《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楊君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編有《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楊君實、杜念中,允晨文化),並出版評論集《錫雍的囚徒》(殷惠敏,允晨文化),以筆名漁父出版評論集《憤怒的雲》(當代)、《誰怕吳國楨》(允晨)等, 前香港《九十年代》「自由神下」專欄作者,評論文字散見港台報刊,2005年自紐約聯合國總部退休。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 李南雄 卷首語 租界與革命 一九七二:不尋常的一年 回歸的難題 港人自力救濟 還政於民? 向特區過渡 傀儡與鳥籠 「三部曲」到「五部曲」 歷史充滿了隱喻 地下領導網絡浮現 前進新世代 從佔中行動到雨傘革命 政治生態突變 在催淚彈硝煙下 國安法烏雲壓頂 林鄭不求連任,香港民調怎麼說? 一個時代的終結 參考資料

商品規格

書名 / 最後一個租界: 香港變局紀事
作者 / 殷惠敏
簡介 / 最後一個租界: 香港變局紀事:,此書以香港在這兩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作為主題,做了一個全面性分析又頗為深入的探討。全書共有十七章,將處於兩百年歷史洪流裡的香港,分作六
出版社 /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606580
ISBN10 / 6269606586
EAN / 9786269606580
誠品26碼 / 2682345467007
頁數 / 36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9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言 李南雄

近代亞洲發展之中,不少國際城市隨之興起,為全球化經濟推波助瀾。香港跟隨東京,上海等名城之後,後來居上大放異彩,特別是在二戰以後,成為一個遠東經濟,貿易,運輸和金融的樞紐重鎮,而且在新中國建國以來,變成一個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窗口。對於海內外華人而言,香港成為知識和訊息,觀點和意見,以及文化和風尚交匯互動的空間。筆者和香港有緣,戰前出生在香港,完成研究院學業之後,再回到香港任教,將戰後西方最新發展的社會科學,帶給新一代的年輕學子,並且促進中國大陸,香港和亞洲各地學者交流學習。

本書作者殷惠敏博士在海內海外華人界中多年以來頗享盛名,他的宏文大作不僅內容豐富精彩,思路新穎具有吸引力,而且頗具啟發性。作者在美國名校攻讀博士,學有專精,畢業取得學位,憑藉他紮實的學術根柢,對於世事時局的脈絡走向,常有獨到之見。緣於作者對於香港問題十分關注,對於香港主權轉移的來龍去脈,前前後後,以及發展轉變的軌跡,這許多年來一直密切留心觀察,又具有很多思路和看法。一九九七年以後,香港知識分子爭取普選和直選,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不斷提出要求,遊行示威,從事不同形式的抗爭,到最近當局政策突然收緊,民主進程躊躇不前,作者藉此做一個回顧和反思,作出初步評估和總結。

對於香港此次的巨變,作者殷惠敏博士的大作屬於最近事件發生點的一部力作,相當完整全面,頗具歷史參考價值,不在話下。此書以香港在這兩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作為主題,做了一個全面性分析又頗為深入的探討。全書共有十七章,將處於兩百年歷史洪流裡的香港,分作五個主要階段來討論。第一階段,以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割讓香港和九龍,其後又將新界租借九九年到一九九七,一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共取得政權,並且取得發言權,第二階段,從北京當局於一九七二年首次對於聯合國就香港地位表態,一直到一九八○年初期中英談判的起步,第三個階段涵蓋中英談判的過程,以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發表,第四個階段著眼於香港主權轉移,一直到選出第一任特首和第一屆立法會,第五階段的焦點是香港人爭取特首和立法會直選和普選的訴求的提出和抗爭活動,第六階段,分析討論香港群眾有關佔領中環的爭議,隨後反對刑事疑犯送返中國大陸審判的訴求和爭執,最後北京當局宣佈施行國安法,中央直接干預香港政治,基本上終結了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承作者熱情邀請寫一篇序言,簡介這部大作的內容和背景,以及主要議題。在這序言之中,筆者會分析一下本書對於香港政治發展的幾個階段,同時討論幾方面參與者(中方,英方和港人),其次討論香港議題的歷史背景,接著檢視一下有哪些理論上的解釋路向。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容連載
(請以6000字以內為限)
(網頁字體顏色以黑色為限) 卷首語
二○一九年夏天,因為照顧病妻令我夜晚無法安眠。打開電視的國際新聞台,恰巧是直播香港示威抗議的轟動場面。很短的時間,人數從一百萬人迅速攀升到兩百萬人。香港人口總數也不過七百五十萬。映入眼簾的景象實在扣人心弦,不能不感到震撼。

我一邊做札記,一邊回想從前。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香港是我筆耕寫作的依附之地。我成長的台灣,長期處於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下,言論禁忌頗多,旁門異端當然更是在政府嚴禁之列。因此只有在香港才能自由自在的放言高論。那時候卻未細想這其實是出於殖民政府的庇佑,也從未想過庇佑的年代會有終結的一天。那時不要說一九九七很遙遠,「一九八四」也只是一個寓言的題目。

我還記得,真正的一九八四到來之前,李怡的《七十年代》還策劃了一個「一九八四」專題,要我們一些朋友各抒己見。進入一九八四不到半年,《七十年代》就改版為《九十年代》了。

札記積存得多了,在時序上也逐漸理出了一個頭緒。對於香港的變局,我這些札記也許可以作為歷史的見證,有助於人們理解變局的來龍去脈。在整理札記過程中,老友李怡從香港遷居臺北,我的一些疑惑正好可以請他幫我廓清。譬如香港佔中(佔領中環)運動開始時期的「十勇士」中的網絡《主場新聞》發行人蔡東豪,為何不久就退出,《主場新聞》也宣佈停刊?原來是蔡所屬的香港某財團收購了哈佛出身的釣運學生領袖廖約克早年與友人創辦的「精電」企業,在深圳附近有四千多員工的工廠,由蔡東豪負責經營。蔡每個星期都需北上。加入佔中組織後,有形無形的壓力來到,家人日日活在恐懼之中,只得宣佈退出。

還有,我弄不清楚民主派中的一位湯家驊大律師,為何時常轉軚,翻來覆去,最後成為特區政府的行政會議成員。湯在接受BBC電視專訪時,還信誓旦旦地向節目主持人保證,港區國安法頒佈後,香港的普通法傳統不會改變。然而不久「羊村繪本」(童書)案審判,湯律師立刻就被打臉。

李怡對我的疑惑不厭其詳的一一解答。

承蒙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慨允出版,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的李南雄教授為我審閱書稿,並寫序言。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教授翟志成、台灣《蘋果日報》前社長杜念中,提供了寶貴的批評意見。《蘋果日報》前主筆卜大中還提供有關流亡美國的香港新華社前社長許家屯的一些重要資訊。這些都令我銘感於心,特記於此。



租界與革命
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更大毀壞就要到來—張愛玲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汪政權時期,張愛玲在上海寫小說而一舉成名,當時著名的文藝評論家傅雷曾以「迅雨」筆名,寫文章推崇張愛玲。他認為張愛玲的作品把情欲和命運的交織,描寫得淋漓盡致,又對小說中人物有深切的憐憫,她的小說在結構、節奏和色彩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也有左翼的文壇前輩規勸她最好「韜光養晦」,以待「河清海晏」。可是篤信「成名要趁早」的張愛玲並不領情。

大陸易手後,張愛玲曾在上海待過一段短時間,也應上海宣傳部長夏衍之邀,參加了上海第一屆文藝代表大會。張愛玲身穿深灰色旗袍,夾在幾百位穿列寧裝的作家同志之間,顯得相當突兀。她也嘗試過寫「無產階級」的故事,寫了長篇小說《十八春》和「舊社會」的婢女《小艾》,但並不成功。對那種講典型、套公式的社會主義新文學手法,她唯一的感覺是格格不入,無所適從。

借著小說人物,張愛玲倒是敏銳的觀察到:「政治決定一切。你不管政治,政治要找上你。」

憑著小說家的直覺,她很快感到氣氛不對勁,意識到她所熟悉的舊世界,她所瞭解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更大毀壞就要到來。於是她設法出走,有驚無險地去到了香港。

當初期待張愛玲在題材上能夠「改換一下視線的角,放眼遼闊的生命」的傅雷,盼到了「河清海晏」的時代,他自己反而無法「放眼遼闊的生命」。在經歷了反右、文革的一連串羞辱折磨後,傅雷與妻子兩人在上海家中自殺身亡。

革命志士的庇護所
在中國近代史上,租界曾是革命志士的庇護所。鴉片戰爭之後,一位上海和香港洋行的買辦王韜,根據歐遊觀察所見,著書立說,倡言變法。他強調,船堅炮利只是西洋的皮毛,應該學的是船堅炮利背後的一套法律和憲政制度。他的著作《弢園文錄外編》在上海租界和香港大行其道,在中國內地卻是一本禁書。另一位上海洋行買辦鄭觀應出版了《盛世危言》,力陳變法維新應從制度著手。他認為中國人應取法英國的君主立憲,有議院則民志可伸,「無議院則君民之間,勢多隔閡,志必乖違。」

王韜、鄭觀應的書在香港大行其道的時候,有一個醫科學生孫逸仙深受影響。孫北去上海,會見了他所仰慕的這兩位洋行買辦,孕育了他心中振興中華的革命大業。

共產革命萌芽時期的一個學生組織「新民學會」會員蕭三曾回憶,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也是少年毛澤東愛讀的一本書。

這就顯示出租界與革命的關聯了,因為言論和出版自由只有在租界的蔭庇下才能存在。

在清朝時期,國民黨的志士必須在租界內集會,密謀推翻滿清。在軍閥統治和國民黨時代,共產黨的志士也必須在租界內集會,密謀起義奪權。

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上海法租界內舉行的,擔任會議主席的是五四運動學生領袖張國燾。不僅政黨的會議必須在租界舉行,就是學生運動的集會,也須在租界召開。五四時期天津學生聯合會由周恩來、鄧穎超領導的核心組織「覺悟社」,一九二零年一月三日在「維斯理堂」地下室開秘密會議時,成員還特別說明會議地點是在法租界內,「因當時中國地區已戒嚴,愛國運動被鎮壓,毫無自由。」

自由誠可貴,但自由只能在租界裏找到。這是因為中國巡警不得進入租界,中國法院的判決,在租界內無法執行,因而才保存了中國革命的種子。

革命雖然需要普羅大眾,但鼓舞群眾使他們敢說敢想敢造反的精英分子,卻往往必須在租界的蔭庇下策劃革命。

沒有租界,便沒有中國的革命。這個看似荒謬的辯證關係,卻是一個歷史事實。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作者針對香港主權移交的問題,做了密切和貼近式的觀察,著重點在於1997年的主權移轉前後的變化,並且探討香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政策的終結,屬於最早的一部專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