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身體性: 服務與文化產業的性別與勞動展演 | 誠品線上

工作的身體性: 服務與文化產業的性別與勞動展演

作者 張晉芬/ 陳美華/ 主編
出版社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工作的身體性: 服務與文化產業的性別與勞動展演:台灣直到近年來,關於女性低階白領工作的勞動過程、身體和情緒勞動的操作、當代服務業與性╱別的期刊或專書論文才逐漸增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直到近年來,關於女性低階白領工作的勞動過程、身體和情緒勞動的操作、當代服務業與性╱別的期刊或專書論文才逐漸增加。這應是與大量互動式服務性質工作的興起,以及被認為符合女性特質、女性天生就會做的刻板認知有關。同時,服務性工作流動性高、偏向個人式的服務,也不如工廠內的勞工般較易凝聚集體意識和抗爭動力,早期的相關研究因此較少探討服務業勞工的自主和性別意識。 本書收錄的文章主要包含三個主題:工作、身體、性與性別。其中任何一個面向都可以單獨成為一個研究主題或一本書籍。將三個主題結合在同一本書中,不僅是要顯示議題之間的交織性,也是要說明:早期以製造業男性及其陽剛的身體作為「工人」、「勞動者」的社會想像,已然無法解釋當前服務業與女性受薪階級的日常勞動圖像。服務性工作中的互動過程、勞動結果、具有性別意涵的各式身體勞動需要更多研究能量的投入,讓個體的勞動血汗和過程被看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主編張晉芬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興趣為勞動市場、性別研究、社會階層化。主要出版品之一為《勞動社會學》(2015,政大出版社)。目前正進行台灣醫護人員的勞動過程與待遇之研究。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英國約克大學婦女研究中心博士。研究興趣包括工作與性/別、親密關係、性產業政策。相關研究成果包括本地性工作研究、兩岸跨國性遷移,以及對異性戀常規性的批判,已相繼刊登於中、英文期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 Part1 美學勞動 第一章 性別、勞動身體與國家:台灣商展小姐,1950s-1960s ︱吳怡靜、王秀雲 第二章 名模養成:模特兒工作中的身體、情緒和自我 ︱楊雅清 第三章“Gi Su Na Mi Tminun Na O” 我們還在織布:當代文面族群編織勞動的轉 化與存續 ︱賴淑娟、羅中峰 Part2 照顧勞動 第四章 為何無法消除敵意工作環境?分析醫院內處理性騷擾事件的權力運作 ︱張晉芬 第五章 「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居家照顧服務中的身體工作 ︱葉怡廷 第六章 「沒有她們、我們關門」:外籍看護工在小型長期照顧機構的勞動實踐 ︱王潔媛 Part3 親密勞動 第七章 美髮作為身體工作:從苦勞到美感協商的身體化勞動 ︱陳美華 第八章 從「禁忌」的身體到「合宜」的身體:禮儀師的勞動過程分析 ︱蘇毅佳 第九章 男男情慾按摩中的身體工作:親密關係的劃界與跨界 ︱陳伯偉、王宏仁 推薦文獻及影片╱紀錄片 名詞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工作的身體性: 服務與文化產業的性別與勞動展演
作者 / 張晉芬 陳美華 主編
簡介 / 工作的身體性: 服務與文化產業的性別與勞動展演:台灣直到近年來,關於女性低階白領工作的勞動過程、身體和情緒勞動的操作、當代服務業與性╱別的期刊或專書論文才逐漸增加
出版社 /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325815
ISBN10 / 9577325815
EAN / 9789577325815
誠品26碼 / 2681786293008
頁數 / 44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0X23.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本書收錄的文章主要包含三個主題:工作、身體、性與性別。其中任何一個面向都可以單獨成為一個研究主題或一本書籍。將三個主題結合在同一本書中,不僅是要顯示議題之間的交織性,也是要說明:早期以製造業男性及其陽剛的身體作為「工人」、「勞動者」的社會想像(Acker 1990)已然無法解釋當前服務業與女性受薪階級的日常勞動圖像。尤其,過往勞動社會學常以男性工人階級關心的議題,以及製造業勞動過程的霸權/專制觀點,作為核心理論圖式的研究途徑,明顯無法適當地勾勒當前女性在服務業中的勞動形態與勞動過程。

台灣自1995 年開始,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就突破所有就業人口的50%;即使在那之前,服務業所占比例也高於製造業。2017 年服務業的就業人數超過673 萬人,其中女性占了54% 。在台灣,除了學位論文之外,大概是到藍佩嘉(1998)、陳美華(2006)等人的研究發表之後,關於女性低階白領工作的勞動過程、身體和情緒勞動的操作、當代服務業與性╱別的期刊或專書論文才逐漸增加。這應是與大量互動式服務性質工作的興起以及被認為符合女性特質、女性天生就會做的刻板認知有關。同時,服務性工作流動性高、偏向個人式的服務,也不如工廠內勞工般較易凝聚集體意識和抗爭動力,早期的相關研究因此較少探討服務業勞工的自主和性別意識。服務性工作中的互動過程、勞動結果、具有性別意涵的各式身體勞動需要更多研究能量的投入,讓個體的勞動血汗和過程被看見。

服務業中屬於女性的工作並非都需要與服務對象或客戶直接互動,然而,即使是「單純的」性/別化身體的公開展示,在面對群眾或觀眾時,仍需要展現適當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在早期、當台灣社會的經濟尚未起飛之際,雖然服務業只是初具發展,但商業銷售活動已開始利用女性作為產品代言人。在第一個單元「美學勞動」中,吳怡靜及王秀雲的〈性別、勞動身體與國家:台灣商展小姐,1950s-1960s〉藉由歷史和訪談資料,勾勒出台灣在戰後動員女性展露身體美學的勞動過程,並探究勞動者的自我認知。這些身體化的展演都經過組織安排下的面試和職前訓練,對於求職者和受僱者的外貌和身材有特定要求。楊雅清的〈名模養成:模特兒工作中的身體、情緒和自我〉分析在光鮮亮麗的模特兒產業背後,資本家如何透過嚴厲的身材檢選、反覆訓練各種身體技藝,包含微笑、走路姿勢、優雅站位等,將一個個女體轉化成可配合客戶要求、符合時尚標準的商品化身體。

過去的勞動研究提到工匠精神,幾乎都是指男性擅長的技術,如:鐵匠、金匠;女性擅長的技術幾乎從未被視為工匠技藝的一種。在家庭中煮飯燒菜的大都是女性,有「媽媽的味道」似乎是對餐飲食物的高度讚許,但勞動市場中多數大廚都是男性。編織或做衣服自古以來是女性的專業,「男耕女織」即是描寫農村社會時常用的詞彙。然而,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知名的服裝設計師大都是男性,日常負責家中縫紉事務的仍然是女性;台灣許多中小企業是靠紡織起家,但女性也多數是老闆娘而非老闆(呂玉瑕 2001)。漢人社會如此,當前的原住民族社會也似乎把女性的編織技能視為居家自娛、頂多是具有族群和文化色彩的副業。本單元的第三篇文章─賴淑娟及羅中峰的〈“Gi Su Na Mi Tminun Na O” 我們還在織布:當代文面族群編織勞動的轉化與存續〉─顯示,編織作為原住民族群內女性代代相傳的技藝,雖然無法讓她們開工廠、成為名牌設計師,但藉由教導與學習,使用網路科技,擴展勞動過程的疆域,讓女性的勞動與經濟、集體記憶和族群認同連結。

在第二個單元「照顧勞動」中,三篇文章均為探討照顧工作的勞動過程與互動難題。在多項女性主導的白領工作中,護理算是相對而言工作報酬較高的職業。然而,在關於工作場所性騷擾的研究中,護理這項職業經常是被研究的對象。過去已有文獻揭露護理人員經常受到性騷擾。張晉芬的〈為何無法消除敵意工作環境?分析醫院內處理性騷擾事件的權力運作〉則進一步探討,當性騷擾發生後,醫院內部如何處理以及其中涉及的權力運作。利用對醫院護理人員間接詢問所獲得的資料,作者發現,性騷擾被正式處理的機率低,處理方式也依加害人的身分而有所不同。當加害人為醫師或主管時,受害人明顯較可能離職;對後者來說,在權力關係不平等的階級結構下,醫院並非是一個友善的工作場所。

根據勞動部的調查(2018a, 2018b),低階服務業職位的平均月薪在職業結構中居於下層,尤其是那些必須直接在他人身體上勞動的身體工作者。例如,居家看護的平均月薪約為2 萬9 千元,外籍看護的報酬通常低於基本工資。由於這些工作大都是由教育程度中等的女性擔任,且其中不乏移民女性,不需要技術和太多知識、單一和重複的過程成為大眾對這些工作的刻板印象。然而,從葉怡廷的〈「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居家照顧服務中的身體工作〉及王潔媛的〈「沒有她們、我們關門」:外籍看護工在小型長期照顧機構的勞動實踐〉這兩篇文章可知,互動式的服務工作都需要依顧客或被照顧者(或其家屬)的特性和要求,付出高度的情緒和身體勞動,也要隨時因應突發狀況而有所變通。

第三個單元「親密勞動」所收錄的文章呈現出美學、照顧、與親密間的交錯關係及勞動過程的複雜性。在台灣,多數美髮師的月收入是2 萬6 千元左右,僅有少數髮型設計師可能賺取更高的薪水。陳美華的〈美髮作為身體工作:從苦勞到美感協商的身體化勞動〉顯示,照顧與剪髮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術。有些美髮師甚至自費出國學習髮型設計,但這種自發性的在職訓練所累積的人力資本卻未必反映在她們的社經地位上。並非所有互動式服務都是由女性提供,展現美感也未必都是顧客最想要的。陳伯偉及王宏仁的〈男男情慾按摩中的身體工作:親密關係的劃界與跨界〉突破異性戀關係的想像,利用訪談及觀察,探討男男按摩的過程中,金錢與情慾交流的關係。他們指出,男性按摩師固然必須具備展演有限親密(bounded intimacy)的能力,以進行認同劃界的工作,但也經常與顧客發生情慾溢出邊界的現象。

進一步而言,並不是所有服務性工作都是針對活著的人。蘇毅佳的〈從「禁忌」的身體到「合宜」的身體:禮儀師的勞動過程分析〉從殯葬業中禮儀師對大體的處理過程,指出其勞動過程的複雜性,包括美學、心理、情緒和身體勞動的要求。即使沒有了生命,人死後的軀體也不能完全被當作物品看待,因為這個身體不僅曾經是活生生的個人,對家屬也深具意義。對大體的謹慎處理既是對往生者的尊重,也是要做給活著的人看,當中自然脫離不了殯葬業的商業考量,以及禮儀師也是受僱勞工的成本計算。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及編輯過程具有幾項特色。第一,所有文章都是原創性的實證研究,論述的基礎來自於各個作者藉由訪談、觀察、歷史檔案或問卷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第二,每篇文章都經過至少兩位學者的兩階段匿名審查(初、複審)。第三,本書所收錄的九篇文章中,有六篇改寫自作者的學位論文,其中一篇專門為本書撰寫(賴淑娟及羅中峰),都是首度發表的文章。張晉芬、陳美華、陳伯偉及王宏仁的文章已在期刊上發表,但投稿本書後,仍經過相當程度的修改,以符合專書的要求。

這本書能夠順利完成要特別感謝張逸萍小姐的全方位協助,包括與作者和審查人聯繫,校訂和編排文章格式,並且協助其他多項行政事務。謝麗玲小姐專業的校對和文字編輯大幅提高文章的學術性和可讀性。同時感謝巨流公司出版部同仁對於出版本書的鼓勵與支持。

主編
張晉芬、陳美華
2019 年6 月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三章 “Gi Su Na Mi Tminun Na O” 我們還在織布

四、從邊緣到中心的部署
Clifford 指出:「部落藝術都是原住民社會與文化振興的根本一環。在實踐上,當個原民藝術家需要用偶發的方式把各種分歧世界給連接起來。『藝術家』的身分因此是個銜接與翻譯的場域,其內涵會視所處的跨文化角力場之不同而有異」(克里弗德 2017:367)。從「傳統肩負者」的自覺意識來看,本文所討論的織女正是這場文化運動的核心角色。

當文面族群女性的編織從傳統家戶勞動的照護,轉化為族群文化的象徵與經濟營生的工具,針對這些編織功能的轉化,本文特別著重在三個面向的觀察。首先是水源部落Mwaray da 陪伴教學團體的開始與擴展,使得織藝的學習以跨界自體繁殖的方式擴展到花蓮西林村,甚至宜蘭縣的南澳鄉,繼續衍生;尤其透過網路分享的平台,形成一股編織熱的現象。再者是織女嘗試與國家行政體系協商,叩問博物館典藏的大門,進入博物館親撫早期以國家或學術權威蒐藏入庫的織品,藉著分析祖先織品織紋與技術,再進行重製與展覽的工作。最後是將編織與市場機制結合,除了將織物轉化為文創商品,輔以編織技藝的展演與文化故事的訴說,從中取得文化分享的空間與經濟的動能。

前述織女返回編織文化根源,透過銜接、翻譯與展演的過程,使得編織文化在當代社會中以多元的樣貌呈顯文面族群女性的「現身」。其中所產生的自信心、族群認同、社會連結與經濟收入,都成為從邊緣到中心之協商資本。

(一)陪伴教學、編織記憶與社會行動:學習擴展與認同建構
Mwaray da 最早是由名為Meyce Yusi(宋美枝)的太魯閣族女性所發起;她20 多年前從紅葉部落嫁到水源部落,婚嫁的前一天,Meyce的老奶奶依太魯閣族習俗,送給Meyce 她長年使用的ubung(傳統織布機)及編織的qabang(被單)。這台織布機與被單成為她婚後思念娘家時的撫慰與對老奶奶的記憶,最後成為她想學習編織的動機。當時在水源部落還能記得織布的老人家不多,幸好Meyce 先生的伯母還會編織,Meyce 就向伯母學習,有時少數幾位老人家也會串門子來看她織布,給她意見。

Meyce 經過多年的磨練,織藝精湛,但卻擔憂無人延續,加上回想自己學習的歷程,長輩的陪伴與分享是很重要的關鍵,因此她陸續邀請部落幾位婦女一起做編織。經過幾年的謀合,Meyce 邀請她陪伴當中的3 位學生組成Mwaray da,一起推動「陪伴教學」的精神,她們也成為編織老師,與部落其他婦女分享編織的技藝與記憶,以回饋當初她們學習時Meyce 老師的陪伴。這種以陪伴回饋陪伴的方式,正是「陪伴教學」的精神,如同Meyce 說道:「其實陪伴教學這一塊,主要是老人家就有這一塊。因為我自己學本來就有老人家陪伴我,我其實是想要回應老人家給的那個,所以我自己也這麼教⋯⋯我的老師有跟我講說,跟她同年紀的,其中一位會了一個圖紋,大家都全部一起在她的家裡學⋯⋯就像那個阿嬤講的,她是說她們有那樣的⋯⋯那個叫習慣⋯⋯是怎麼樣的一個概念有陪伴教學呢?因為我覺得人好多哦!已經超出我的能力了,所以我就想要我陪伴過的學生,就是習慣來跟我學習的這些學生,能互相陪伴、互相學習,妳並不一定是要來我這裡,妳可以去在自己家裡,或者是再邀請。」(田野筆記,2016年6 月9 日)

如同Meyce 所說,陪伴教授編織技法對以前的老人家來說是一種自然生發的生活習慣,她想復振的不只是編織的技法,更是長輩這種分享的態度,於是稱之為「陪伴教學」。10 幾年來Meyce 陸陸續續陪伴了20 多位學生,其中有3 位近3 年參與陪伴教學,也陪伴了近10 幾位學生。剛開始的學生大部分是水源部落的婦女,後期開始有部落外的原住民或漢人也來學習,形成一股復古的編織熱。從水源部落Mwarayda 開始帶動的編織陪伴教學團體,打破編織不外傳的族規,以跨族群、跨地域的方式擴展到花蓮西林村及宜蘭縣的南澳鄉。這些學習成員的年齡介於20 至40 歲,大部分成長在族群文化失落的年代,但對祖母/外婆或曾祖母仍有編織的記憶,這股追憶的情感驅使她們用身體實際地操作織布機,也藉此更加確認、豐富其族群認同的內涵。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主要包含三個主題:工作、身體、性與性別。說明著:早期以製造業男性及其陽剛的身體作為「工人」、「勞動者」的社會想像,已然無法解釋當前服務業與女性受薪階級的日常勞動圖像。服務性工作中的互動過程、勞動結果、具有性別意涵的各式身體勞動需要更多研究能量的投入,讓個體的勞動血汗和過程被看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