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 | 誠品線上

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

作者 潘美玲/ 林繼文/ 張隆志/ 楊孟軒/ 主編
出版社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是從台灣的民間出發,在台灣研究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扮演開創的角色;它就像一般的學術研討會,儘管二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是從台灣的民間出發,在台灣研究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扮演開創的角色;它就像一般的學術研討會,儘管二十年來的運作主力,不是學術地位穩固的資深教授,而是以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為主,但學會會員的台灣共識,卻凝聚了學會知性和感性的集體力量。本書以鮮活的主題,串起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歷史,卻不是刻板單調的編年記事,而是以各種主題呈現北美台灣青年研究學者的學思歷程和著述成果,探討台灣研究在知識社群的定位,也深入反省社會運動和學術運動的關係,不但為歷史留下記錄,也為後生提供典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潘美玲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NATSC 1998 第4屆會長林繼文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NATSC 1996 第2屆會長張隆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NATSC 1995 發起人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歷史系助理教授NATSA 2014 第20屆會長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林子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NATSA 2000 第6屆會長江俊宜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侯志仁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NATSA 2003&2004 第9屆與第10屆會長黃丞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NATSA 2008 第14屆會長曾薰慧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助理教授NATSA 2009 第15屆會長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NATSA 2010 第16屆會長謝力登布朗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NATSA 2013 計畫委員會長梁志鳴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NATSA 2012 第18屆會長許菁芳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NATSA 2016 第22屆會長涂豐恩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NATSA 2015 第21屆會長鄭肇祺 卡加利大學考古及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NATSA 2015 會議議程統籌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跨世代的新旅程:一項嚴肅的籲求/黃煌雄前言自己的歷史自己寫/潘美玲、林繼文、張隆志、楊孟軒第1章建構台灣與全球的台灣研究:兼談NATSA 的特性與貢獻/蕭新煌第2章生生不息的台灣研究:從NATSC 到NATSA(1994-1999)/林繼文、潘美玲第3章新史學典範與知識社群的追尋:寫在NATSA二十週年/張隆志第4章反抗國家、重構社會到積極自省:北美台灣研究學會論文主題的考察(1995-2014)/林子倫、江俊宜第5章社會運動╳學生運動╳學術運動/侯志仁第6章十年之後: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困境與轉變(2004-2009)/黃丞儀、曾薰慧第7章遠距溝通下的革命情感—NATSA 學術語言的世代差異/李宜澤第8章對台灣研究“So What” 問題的深思:從北美學術市場結構反省NATSA 發展策略/謝力登(Derek Sheridan)、梁志鳴第9章改革、耕耘、蓄勢待發: 邁向北美台灣研究的第三個十年/楊孟軒第10章行動公民、網路世代與台灣研究的未來/許菁芳、涂豐恩、鄭肇祺附錄1 NATSC 的成立:首屆會長的回憶/林佳龍 (台中市長)附錄2 NATSC 發起人名單附錄3 1994-2016 年歷屆「北美台灣研究學會」開會地點、主題、會長(現職)附錄4 NATSC 組織章程(1996年)附錄5 NATSA 組織章程(2002年修訂版)附錄6 NATSA 登記為非營利組織的文件

商品規格

書名 / 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
作者 / 潘美玲 林繼文 張隆志 楊孟軒 主編
簡介 / 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是從台灣的民間出發,在台灣研究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扮演開創的角色;它就像一般的學術研討會,儘管二十
出版社 / 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325242
ISBN10 / 9577325246
EAN / 9789577325242
誠品26碼 / 2681361642009
頁數 / 30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自己的歷史自己寫
潘美玲、林繼文、張隆志、楊孟軒


二、NATSA 的跨界與跨代
 
 編輯本書的目的,在於呈現北美台灣研究發展的軌跡,以及記錄後野百合時代,離開街頭抗爭之後,轉進在美國大學校園進行,以台灣研究為論述場域的另類學生運動,以及如何成為台灣研究學術交流平台的過程。本書邀集不同世代的參與者,提供個人與會經驗與觀察,以及共同奮鬥的歷史,所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和學術社會網絡。同時也針對NATSA 作為一個學術組織團體,創立二十年以來所遭遇到的挑戰,包括來自於組織內部建置化的需求,與台灣島內政經發展連動起伏,以及之後中國崛起等因素,在多重力道交錯過程中,學會成員所作的具體改革,以及出路的思考。章節的內容,採取微觀之回憶敘事與宏觀之縱向和橫向分析交錯並陳,在此多面向性、多層次且深度的探討中,彰顯學會二十年之繽紛歷史,以及不同階段所呈現之風貌特色與學科分野,不斷對「何謂台灣研究」進行思辯則是貫穿全書的主軸。

 (一)知識與社會的實踐場域
 
 本書的章節編排兼具歷史時間性(chronologic)與議題性(thematic),除了前言之外,共有十篇文章。根據文章的內容歸納出NATSA的三個主要發展面向:第一部分的四篇文章分別從全球視野、島內政經情勢、學術社群發展,以及論文內容分析的面向,凸顯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所具有的「知識與社會的實踐場域」特色。
 本書第1章是蕭新煌的〈建構台灣與全球的台灣研究:兼談NATSA的特性與貢獻〉,從台灣研究在台灣以及全球的學術發展歷程中進行觀察,並從中彰顯NATS在整個台灣研究建制的過程中所具有的地位。蕭新煌套用Thomas Kuhn 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說明台灣研究如何從既有的漢學研究與中國研究的範疇中脫離,建立其自主的學術社群以及研究議題。在1990 年代李登輝主政,以及公元2000年開始的民進黨八年執政期間,以中央研究院在1994年成立「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為台灣研究建制重要的里程碑。隨後台灣各公私立大學成立了23個有關台灣研究的系所或研究中心,而從1999年開始,國際上也有13個台灣研究機構的設立,這段期間還包括了三個跨國區域的台灣研究社群成立,也就是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日本台灣學會(Japanese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 JATS),以及歐洲台灣研究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 EATS)。其中濫觴於1994 年的NATSA,是前述所有建制機構中最早成立的,從而在台灣研究獨立於中國研究典範轉移的過程中,也扮演挑戰舊典範的先鋒角色。
 既然北美台灣研究學會在台灣研究的學術發展生命史當中,具有不可忽視的角色,接下來問題是:為何在1990年代首先組織這個學會?為何在北美成立?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本書的第2章〈生生不息的台灣研究:從NATSC 到NATSA(1994-1999)〉有所交代。林繼文和潘美玲從1994年開始參與「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前身「北美洲台灣論文研討會」(NATSC)的籌辦與發起,並分別擔任第2屆與第4屆的會長,本章是兩位會長重現當年的時代脈絡,從1980年代開始的社會變動,以及當時在大學就讀的年輕人參與黃煌雄先生的台灣研究基金會所舉辦的「新生代論文研討會」所產生的啟蒙作用。這群新生代在1990年代野百合學運扮演要角,離開校門之後,一部分人持續在台灣社會進行政治與社會實踐,另一部分人則認知到個人知識的局限,選擇到當時以美國為主的大學繼續深造,這群人帶著以台灣為主體的問題意識進行學習,同時將過去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能量,延伸到學術論述的領域,延續過去台研會支持「新生代論文研討會」的模式,成立了「北美洲台灣論文研討會」,公元2000年的第6屆年會則將組織法人化為「北美台灣研究學會」。這段成立的歷史,奠立了NATSA由研究生為運作主體的模式,以及社會運動性格。而這種以社會運動的方式組織學術活動,是NATSA與國內外台灣研究的學術機構最大的不同。
 第3章是張隆志所寫的〈新史學典範與知識社群的追尋: 寫在NATSA二十週年〉。張隆志雖然沒有擔任過任何一屆會長,卻參與了第1屆年會的籌辦,也分別在年會的五週年、十週年和二十週年出席年會,得以從個人參與的經歷提供年會第一個十年間的發展軌跡。由於張隆志本身是台灣歷史研究者, 所以另外提供了NATSA成立期間,台灣史知識傳統與北美台灣史研究的發展軌跡,幫助我們理解NATSA在整個台灣研究學術史脈絡的位置,以及當時所在的環境與條件。透過學術史的視角,呈顯出NATSA在台灣研究典範轉移與知識社群建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知識與社會實踐,具體展現在會議的主題與論文的內容。林子倫與江俊宜的第4章〈反抗國家、重構社會到積極自省:北美台灣研究學會論文主題的考察(1995- 2014)〉,匯集了二十年來在NATSA所發表的1,500多篇論文的資料,進行系統性整理、編碼、歸納、分析。以每五年為一個階段,分成:解剖國家、反抗國家:民主轉型的遺緒(1995- 1999)、從國家社會關係到社會整體的關照(2000-2005)、超越與解/重構社會:重新編織台灣(2006-2010)、台灣研究再省(2011-2014)。這幾個階段主題的焦點,與台灣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緊密相扣。由於後解嚴時代與民主化浪潮的洗禮,使得反抗國家機器與憲政民主成為NATSA創立前五年的論述主軸。公元2000年之後,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台灣研究機構紛紛成立,研究主題轉進社會發展,則是第二階段的特色。第三階段的主題是面對全球資本主義的衝擊,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與多元發展。最後則是重新反思台灣再度政黨輪替,以及中國崛起的挑戰。
 雖然歷經上述幾個階段,他們發現三個高度相同且縱貫全局的現象:首先是反映當時台灣社會議題的「現實性」;第二是主題「跨領域」,包括跨學科觀點與跨國區域視野;第三是「反思性」,對既有觀點與制度進行反省批判,包括重新思考台灣研究的定義。該文附錄列有歷年與會者來自的地區、學術背景, 以及發表論文的領域分類統計,提供給關心台灣研究學術發展者一個寶貴的資料庫。

 (二)組織的困境與挑戰
 
 第二部分討論「組織的困境與挑戰」。NATSA是由一群研究生創立的組織,一開始是以舉辦研討會的方式進行,之後由年會改成學會,於2009年在美國登記為非營利組織,但整個會務的推展卻在成立十年後面臨困境,接下來的第5、6、7章分別由第9-10、14、15、16屆的會長執筆,以「深描」(thick description)民族誌的寫作方式(Geertz 1973),從參與者的角度對2003-2010 年期間,NATSA 組織運作所遭遇的挑戰與回應的策略,進行反思性的書寫。這些作者的個人經驗,其中最早提及從1998年開始以及之後幾屆開始參與年會發表論文的初體驗,到接任幹部,成為會長的歷程。讀者可以從這部分接續第2章的年會歷史,以及這個年會如何成為與會成員投入台灣研究的平台。
 歸納這三章所描述的組織困境,其實也與台灣社會的發展有連動關係:首先,學會創立之初的台研會與野百合學運世代,有著濃厚的革命情感,以及從在島內的學生時代延伸到北美留學的社會網絡。而十年之後,這批留學生紛紛取得學位回到台灣任教或工作時,接下來的參與者之間缺乏類似的連結,則使會務運作過程中出現了銜接上的問題。
 此外,在公元2000年之後,在台灣的台灣研究機構或中心紛紛成立,在當時政府的推動下,台灣研究成為台灣的顯學, 島內的研究生將NATSA視為到國際發表論文的捷徑,使得參與成員來自台灣的比例幾乎過半,讓學會產生內縮而非外拓,與學會設定的宗旨,亦即讓台灣在海外留學的年輕學子,能夠接觸國際學術的平台與歷練,產生抵觸。
 這兩個NATSA成員組成結構的改變,也使創會以來一向提供經費支持的台研會,在2011年之後終止與本會長達十七屆的關係。面對這些困境,接手的學會幹部除了維持會務運作外,更積極反思台灣研究的定義,並重新思考台灣研究座落於北美地區的意義。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