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東遇上遠東 | 誠品線上

當中東遇上遠東

作者 Portia Yeh Arar
出版社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當中東遇上遠東:不能喝酒的夜晚就喝土耳其咖啡,印度麵包配燒酒蝦,黑糖饅頭佐南瓜濃湯,法式鹹派配甜豆漿,這是黎巴嫩爸爸+台灣媽媽+三個美國兒子阿拉一家人最寫實的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不能喝酒的夜晚就喝土耳其咖啡,印度麵包配燒酒蝦,黑糖饅頭佐南瓜濃湯,法式鹹派配甜豆漿,這是黎巴嫩爸爸+台灣媽媽+三個美國兒子阿拉一家人最寫實的世界餐桌。本書集結了部落格「當中東遇上遠東」的豐盛圖文,記錄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一家人,講英文、練中文、也學阿拉伯文;享受中華年菜料理、大啖感恩節烤雞、吃聖誕蛋糕、也努力實踐日出不食的伊斯蘭齋戒月。當黎巴嫩爸爸遇上台灣媽媽,與三個兒子在美國落地生根,除了一同環遊綺麗的世界風景,也一起穿越文化衝擊再自成一股新的文化,作者葉品秀邀請讀者一起參與—這場如大冒險的有趣人生旅程。本書角色登場:爸爸 阿里Ali來自盛產大男人的黎巴嫩,大半輩子卻在提倡男女平權的美國居住生活。由夜夜笙歌的單身銀行家轉型成足球老爸,阿里爸爸身為全家支柱的地位不容動搖。媽媽 品秀Portia在完全不了解中東政局和伊斯蘭文化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嫁給了來自黎巴嫩的農村子弟。家庭主婦和職業婦女之間的巧妙拿捏,是身為這個多元文化家庭的唯一女性,最困難也最重要課題。老大 小肉包Hasan遺傳自老爸的健壯體型,內心卻仍像小男孩般敏感纖細。擅長各種運動項目,是家裡的小小美術家,更是媽媽進行各種廚房實驗的最佳支持者。老二 可可Kareem一副瘦弱骨架和哥哥恰恰相反,卻是家裡最會看人臉色、見風轉舵的鬼靈精怪。超級好人緣讓他一天到晚有赴不完的派對邀約。老三 小杉Isa因為年齡和兩位哥哥差一大截,霸道的獨子性格在他身上表露無遺,然而自立自強不求人的獨立性格,也讓全家人佩服不已。年紀最小的他是全家人的開心果。本書特色:◎絕對新鮮的文化人類學課,就是還來不及認識一個文化時,生命先創造更新更複合的文化。◎請勿半夜閱讀,你會在花生豬腳還是黎巴嫩國民沙拉間左右為難,空嚥唾液。◎無論中東還遠東,當亞洲背景的父母們,遇上三個美國兒子,對話成了最挑戰又最美好的事。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天啊!這是一本最可愛的家庭世界萬花筒,台灣、黎巴嫩、美國,全新大組合!在阿拉伯世界打滾的這些日子,翻開書後還是處處都是驚喜!原來,親自與阿拉伯文化進入家庭,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了!異國文化的家庭趣事都在萬花筒裡了,不同面向、不同角度、轉轉變變,參與著他們家庭的喜怒哀樂,見證著萬花筒變出美麗文化新結晶! --「蹲點阿拉伯」部落格作者/奇慈飛 「當中東遇上遠東」本身就是十分有趣的命題。作者妙語如珠地訴說不同文化背景的兩人交織出的浪漫與火花。 --「中東遊子」部落格作者/黃紹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葉品秀(Portia Yeh Arar)在台灣土生土長,向來是父母師長心目中凡事順從的乖寶寶,大學畢業後按部就班地來到美國念書就業,卻因緣際會認識了來自黎巴嫩鄉下的伊斯蘭教徒,人生自此開始走上一條充滿濃霧的道路,走一步算一步,完全不知道下一站會是甚麼樣的風景。結婚十年,兒子三枚,四年前從擁擠嘈雜的紐約市遷居美東德拉瓦州,目前過著開心的偽自耕農生活。部落格 當中東遇上遠東(http: portiaarar.blogspot.tw )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出版序 / 雄獅美術主編 李柏黎 推薦序 / 台北爵士大樂隊指揮 李承育 作者序 / 葉品秀 阿拉(Arar)一家人 Chapter 1 林肯中心的外國彌勒佛 八年後的浪漫 失去自由的那一天 情書 Chapter 2 黎巴嫩爸爸vs台灣媽媽 重男輕女的阿拉伯社會 黎巴嫩之旅—阿里的老家 傳說中的大男人語錄 與穆斯林通婚 關於黎巴嫩(男)人的大哉問 熟男的夢魘 遲到 月子 罷工 單親媽媽(爸爸)真偉大 Chapter 3 為難巧婦的不穆斯林廚房 幸福的味道 上不了檯面的豬肉 由黑翻紅的燒肉粽 阿里上菜 冰箱哲學 廚房記(上) 廚房記(下) 黃湯 禁慾很難 齋戒日記 開齋盛典 伊斯蘭齋戒月大解密 Chapter 4 三個美國小男孩 六眼媽媽 兒子的胃 可可眼中的媽咪 老三 關於託夢這件事 學校沒有教的待客之道 有感 Chinese Mom 耐心 後記—當蚵仔煎遇上沙威瑪

商品規格

書名 / 當中東遇上遠東
作者 / Portia Yeh Arar
簡介 / 當中東遇上遠東:不能喝酒的夜晚就喝土耳其咖啡,印度麵包配燒酒蝦,黑糖饅頭佐南瓜濃湯,法式鹹派配甜豆漿,這是黎巴嫩爸爸+台灣媽媽+三個美國兒子阿拉一家人最寫實的世
出版社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4741441
ISBN10 / 9574741443
EAN / 9789574741441
誠品26碼 / 2681294471004
頁數 / 20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作者序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從不冒險
──葉品秀(Portia Yeh Arar)

部落格(當中東遇上遠東)創始之初,其實沒甚麼太偉大的動機,不過是想有個放照片與寫流水帳的園地,讓遠在台灣和黎巴嫩(註)家人們,即使不能親身參與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也能藉簡單的文字和圖片,得知我們的最新動態,稍解相思之苦。

寫了幾年後,不知不覺寫上癮,因而文章愈寫愈長,題材愈來愈廣。我本人大概是這部落格最忠實的鐵粉,三不五時翻翻幾年前的文章,邊喝咖啡邊回味,閱讀遊記時如舊地重遊了一遍,閱讀阿里或小朋友的妙語也常常再度笑翻天。

說實話我的日常生活真的很忙碌。有一份正職,在國際知名信用卡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門擔任小小主管;還有一份兼職,每週日在德拉瓦州的中文學校擔任副校長;其餘則是兩位小學生和一位學齡前兒童的母親。正職壓力大,偶爾天沒亮就得起床搭早班火車跑紐約;兼職看似輕鬆,對外與僑委會和僑校間的聯繫,對內校務以及和老師家長與董事們的溝通,卻消耗著難得的週末假期。不過,最傷神的仍是母親這個角色,除了照顧食衣住行外,隨著孩子年齡漸長,社交圈與課外活動愈多愈廣,青少年的情緒問題也悄悄出現。母親這份工作的業務範圍不知不覺變得包山包海,除了是廚娘、司機、家教、清潔婦、打雜小妹外,最近還默默擔任起心靈導師的角色。

和阿里結婚已十年,每每回味總覺得好像一場大冒險,兩個來自極端不同文化的個體,認識不到一年就決定結婚,根本違反了風險管理的原則。但也因此,婚後的每一天都讓我在阿里身上找到新發現。我們的個性很互補:我行事一板一眼,阿里卻從來不做計劃;我守時,阿里卻天天遲到;我規定飯前不准吃零食,阿里卻常背著我帶小朋友去吃冰淇淋;我嚴肅,阿里搞笑;我扮黑臉,阿里扮白臉(大部分時間)。在工作和家事上互相平衡與幫忙,讓我能夠放心衝刺正職與兼職。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當然也有酸苦的時刻,然而回首來時路,我仍然很開心自己當年選擇正面迎接這項充滿未知的挑戰。

這個部落格始於我和阿里相遇。他開闊了我的視野與社交圈,介紹我認識不同的美食與文化,帶我遊覽若是獨自一人或許永遠不會踏上的中東國家。雖然現階段我們都很忙,每天相處的時間零散也有限,阿里仍是這個家最重要的支柱,也是我最重要的支柱。很開心能有機會,在這本書分享中東與遠東之間有趣的文化衝擊;如果讀者能從這裡得到任何東西,那也會是我勉勵自己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註:黎巴嫩

為腓尼基人文化發源地,位於歐非亞戰略要徑,曾受埃及、波斯、羅馬、阿拉伯、法國等不同民族統治,因此複合了豐富的多元文化,也是阿拉伯社會體系中較為西化的國家。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亦通用英法兩語。也由於國際戰略位置與政教爭奪,使黎巴嫩長期戰事頻繁,造成人口大量外流;其中又因鄰國敘利亞內戰後大量難民的移入,成為世界上最多敘利亞難民的國家。




ch1-失去自由的那一天

在辦公室茶水間倒茶時,我隱隱感覺身後有一龐然大物逐漸靠近。

猛一回頭,發現有位外國人一臉嚴肅地站在我身後。他雖然有一頭捲捲的金髮和一對深邃的藍眼睛,但是因為體型壯碩,臉看起來又很老成,在職場上還是菜鳥的我不禁趕緊低下頭,打算速速告退。

「哈囉,妳是新來的吧?我沒在辦公室見過妳。」外國人開口喊住我。

「嗯……」我小聲簡答。

「妳是中國人吧?我剛剛從印度出差回來,順便繞到北京玩了幾天,妳家鄉在哪裡?」外國人臉上表情柔和了一些,開始閒話家常。

「我……我是台灣人。」若是平時,我一定會大費周章地向對方解釋台灣人和中國人的不同,不過在沒有弄清楚對方底細之前,我決定少開口為妙。於是一邊敷衍著回答,一邊想著該怎麼結束這場對話。

「啊,我知道台灣和中國之間的敏感關係,真對不起囉!」外國人不好意思地搔搔頭,露出一抹俏皮的笑容。

呵,這個人還滿有概念嘛。我也回報他一個微笑。

「對了,我在北京時去逛了一家賣茶葉的店,老闆跟我說,像我們這種整天要盯著螢幕看的工作,眼睛很容易疲勞,這時候只要泡杯熱茶,把眼睛對準茶杯口,用茶的蒸氣薰一薰眼睛,就可以減輕疲勞,對眼睛健康很有幫助喔!」外國人一邊說,一邊拿著茶杯瞪大眼睛示範起來,滑稽的樣子讓我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原來這位看起來很老成的大叔,其實還挺幽默的!

聽同事說,大叔是從沙漠裡來的阿拉伯人,回到他的家鄉是上街會騎駱駝、出門會拿彎刀的那種。從沒見過阿拉伯人的我,腦中對阿拉伯人存著一種刻板印象,然而皮膚很白,頭髮金黃的大叔卻怎麼看也不像。漸漸熟稔之後,我們互開玩笑次數愈來愈多,我對他也慢慢產生好感。有一回,大學同學李承育(如今已是台灣知名薩克斯風演奏家)帶著懷孕老婆來紐約玩,借住在我租賃的公寓,某天晚上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林肯中心廣場聽現場爵士演奏。我對爵士樂一竅不通,不過靈機一動想到可以藉機約外國大叔一起出來,於是滿心歡喜地跟李承育夫婦約好在林肯中心見面。

那天是暑氣逼人的八月天,我和外國大叔下了班後直奔林肯中心,聽了一整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露天音樂會。就在那天晚上,我知道大叔對我也有好感,因為音樂會結束散場時,和我不同路的大叔堅持要送我去搭地鐵。沒有冷氣的紐約地鐵站,穿著整套西裝長褲的胖大叔在擁擠地鐵站裡,額頭和鼻尖不停地滴汗,外套下的襯衫想必已經濕透。然而不管再怎麼不舒服,大叔臉上還是堆滿笑容,我記得當時看著他胖胖的臉頰和白白的牙齒,心裡想著: 「彌勒佛如果是外國人,大概就是長這個樣子吧~~」(題外話:彌勒佛到底是哪一國人呢?釋迦摩尼是印度人,那彌勒佛是……??)

************************************************************************************

前幾天入睡前,阿里突然冷不防冒出一句:「明天是我們認識九周年紀念喔!」

「你是說從我們第一次去林肯中心約會算來九周年嗎?」我心虛地問,因為我根本不記得那場露天音樂會是甚麼時候,沒想到老頭的記憶力還不賴。

「不是啦,不是第一次約會那天,是我們第一次見面那天。」阿里澄清。

「騙人的吧?你是說我第一次在花旗銀行茶水間遇到你的那天?」我露出一付不可置信的表情。「那天又不是甚麼特別的日子,而且第一次見面時,你也還不知道以後竟會和我共組家庭,我才不相信你真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日子呢!」

「怎麼會不記得?」臭老頭嘆了一口氣,幽幽地說:「那可是我失去自由的那一天啊……」

ch2-重男輕女的阿拉伯社會
傳統阿拉伯社會裡,男人和女人結了婚、生了小孩之後,就失去自己的identity(身分識別)。在親戚朋友口中,他們成了「xx的爹」、「xx的娘」,沒多久,大家就會漸漸遺忘他們原本的名字。

而這個xx可是有學問的。阿拉伯人重男輕女是世界有名,想當然爾這個 xx 必須是男孩的名字,而且必須是長子。這點跟古時華人社會有些類似,長兄為父或長子是承繼父業的第一人選,不管你上頭有十個八個姊姊,加起來都沒你重要。換句話說,如果阿里和我現在住在黎巴嫩,就必須以「赫聲(Hasan)的爹」和「赫聲的娘」之名號行走江湖。上市場買菜如此,上清真寺禱告如此,出席各種社交場合亦如此。

關於這個習俗,阿里跟我說過一個笑話。

阿里的叔叔結婚沒多久,嬸嬸就懷了孕。當時可能科技不發達,或是小鎮醫院設備不佳,無法事先知道胎兒的性別。 叔叔某晚夢裡出現個小男孩跑來跑去,隔天馬上開心地向親友宣布將兒子取名為法雅,大家也熱切地祝賀「法雅的爹」和「法雅的娘」。沒想到,九個月後生下個小女嬰,但是叔叔嬸嬸很樂觀,還是要大家繼續稱呼他們「法雅的爹」和「法雅的娘」,反正法雅總有一天會出生的嘛!

十三年過去,陸續生了九個女兒,大家早就忘了叔叔嬸嬸本來的名字,諷刺的是法雅根本不存在!阿里把它當成一個笑話講給我聽,我雖然沒有見過這位嬸嬸,聽了卻沒來由地難過起來。在這樣重男輕女的社會裡,嬸嬸十三年來所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我想這位叔叔當年可能差不多要休妻了吧?幸好第十個孩子終於是個男孩,大家理所當然認為這個小孩一定就是法雅,但叔叔卻決定取名為塔瑞克。叔叔說他等法雅等得太失望了,不想再用法雅這個名字。之後嬸嬸又生了幾個男孩,也沒有一個叫法雅。直到現在,大家還是叫叔叔「法雅的爹」,雖然家裡根本沒有法雅這個人。

記得小肉包剛出生時,公公從黎巴嫩打電話來祝賀,很直接地跟我說:「像妳這樣第一胎生男的最好啦!」我在想,要是我生的是女孩,公公搞不好連電話都懶得打了。關於重男輕女一事,阿里自家就有許多心酸血淚史,都是阿里的姊妹們告訴我的。聽說在阿拉伯世界裡,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是男女地位最不平等的兩個國家,而黎巴嫩則算是阿拉伯世界中數一數二自由先進的國家。然而聽阿里的姊妹們敘述自己的遭遇,再比較我和妹妹的成長經歷,還是不免感到唏噓。

而連中兩男的我如果住在黎巴嫩,應該已經足以鞏固大老婆的地位了吧? 但天知道我和阿里多想要個女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