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偶像啟示錄
8月號《ELLE》以「偶像」為內容主軸,封面人物迎來韓星朴寶劍,出道13年以來受封「美談製造機」,正是探討偶像面面觀的最佳引言人。當編輯提問,如果他沒有當演員,想從事什麼行業?其首選答案滿有趣,他在訪談中描述了對那份工作的想像畫面。沒想到,他另外有第2個選擇:「說不定會成為視覺及藝
術總監……,像是服裝風格及拍攝概念等提案,或是形象塑造。」我們與韓國團隊溝通細節過程中,的確感受到朴寶劍對視覺執行頗有見解,像是法國男神亞蘭德倫的經典劇照出現在這次拍攝Mood Board裡,雙方討論的節奏明快也精準,在氛圍架構上有了清晰聚焦點。
亞蘭德倫,瞧見他瀟灑俊俏肖像的那刻,我腦中警報大響,別誤會,絕非壞事,只是瞬間被灌滿年代久遠的記憶。他是我未上學便認識的第1個偶像巨星,我認識的第1個鐵粉則是家中二姐,她房間貼滿他穿著Tuxedo或風衣造型、手捧紅玫瑰花的巨型海報,拜亞蘭德倫之賜,在對女性時裝開竅之前,我率先對法國男性風尚具有鮮明概念。小六時,二姐擔任我的英文小老師,她要求寫出法文名字「Alain Delon」,未料我寫錯的下場就是被評斷智商堪憂。還有一回,她因急著看亞蘭德倫最新錄影帶,從2樓慘跌滾到1樓,萬幸無大礙;有關巴黎、時尚、偶像、粉絲,亞蘭德倫帶給我的啟蒙教育,實在不是豐富兩字可以結案。
說到偶像,《ELLE》編輯們的口袋名單同樣一長串。Fashion專題推出〈這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時尚偶像〉,探討肩負品牌聲望與銷售壓力的當紅設計師,諸如Hedi Slimane、Miuccia Prada或Raf Simons,盤點哪些關鍵人物正在編寫時尚史;Feature專題則推出〈偶像近距離〉,邀訪跨世代Icon蘇慧倫及動力火車,從各角度談偶像養成歷程,也反映在動搖局勢中,不忘初衷是多麼難得的氣定神閒。摘自採訪主編Justin文章內的一段話,想來是個挺好的註解:「動力火車世界巡演門票依舊秒殺,他們沒變,究竟變得比較多的是忠孝東路,還是我們?」
退貨須知: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