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7期 | 誠品線上

商業周刊, 27期

商品描述 商業周刊, 27期:封面故事「在上班與上進之間,我們選擇上香」失落中國房市崩跌止不住,它會重演日本失落30年?>「青年出家、全職兒女、消費降級、一元退市」牽動台灣出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中國,會變成泡沫經濟破滅後的日本嗎?「日本『失落的年代』恐怕是中國的前車之鑑。」今年六月底《經濟學人》如此預言。「中國正滑向類似日本泡沫破滅後『失落的十年』。」《德國之聲》引述一家金融專業機構如是說。為何會有中國日本化的說法?今年初中國疫後解封重開機,原本市場預期會迎來報復性反彈;然而近幾個月各項指標幾乎都在下滑,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更跌到八個月新低,「中國經濟反彈正失去動力。」《華爾街日報》形容。中國經濟下行,和當年日本泡沫破滅後有部分相同之處,首先是資產負債表式衰退。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對資產負債表式衰退的解釋是:資產(如房地產)價值縮水,個人或企業貸款等負債未相應減少,例如房價從五百萬元跌至三百萬元,但房貸仍維持四百萬,淨資產變淨負債,人們開始縮衣節食、減少消費,經濟陷入不景氣。房地產占中國GDP約四分之一。《經濟學人》稱,房地產低迷正是如今中國經濟減速的關鍵。資產價格下跌使人們不願花錢,間接抑制消費;企業以房地產做抵押的貸款岌岌可危,亦令民間投資降溫。中國和當年日本第二個相同點是通貨緊縮。這是指一般物價水準持續性下跌:隨著產品降價,企業獲利不振,打擊再投資意願;同時消費者不願花錢——因為物價處下行趨勢,未來買比現在買更划算。至今年五月為止,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已連跌八個月,創七年來最大跌幅(見右頁圖)。這意味著需求疲軟,製造商貨品出廠價格不斷下跌,「歐美正苦於物價上漲,中國卻要和物價急速下跌鬥爭。」路透如是說。此外,貨幣政策失靈也是相似點。當年日本陷入通縮,雖然央行利率調降近於零,人們仍不願消費,陷入「流動性陷阱」。如今在中國,央行也是連番調降利率,民眾儲蓄額卻仍居高不下,亦有流動性陷阱徵兆(見右頁圖)。 在社會現象面,日本泡沫破滅後,加速生育率下滑、人口老化趨勢,社會出現以打零工維生的飛特族、家裡蹲的繭居族。而近來中國生育率屢創新低,去年出現逾六十年來首度總人口負成長;社會間「躺平」、「全職兒女」等消極文化出現,都和當年日本類似(詳見七十八頁文)。雖然如此,中國本質上和日本仍有諸多不同。 世界市場、工廠地位穩是優勢但相較當年的日本,劣勢也更明顯首先,中國仍是世界市場,有龐大消費人口,內需仍可撐起一部分經濟;其次,中國是世界工廠,雖然近年部分產業外移,但跨國供應鏈很難完全退出中國。鴻海(富士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六月底公開表示,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它們並沒有將蘋果供應鏈撤出中國的計畫。即使不少企業將生產基地搬往東南亞,但它們更像是「中國加一」,著眼於分散風險。一位台商表示,他的客戶雖然把工廠搬到越南,但還是從中國進口螺絲,「中國花三十年打造的供應鏈系統,不可能一夕間就被取代。」 不過,雖然中國和當年日本相比有這些優勢,但劣勢卻也更明顯。一九九六年經典日劇《長假》,背景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各行各業萎縮,木村拓哉飾演的音樂系學生未獲樂團聘用、山口智子飾演的模特兒也沒工作,他們靠在商場彈琴、為雜誌拍照等零工維生,其收入仍可繳房租、購物。這是因為當時日本已躋身已開發國家,收入屬高水準,年輕人一週打工兩、三天即可過活;相形之下,如今中國仍是開發中國家,人均GDP只有日本三分之一,但今年五月青年失業率卻逾二○%,就算諸多中國青年能找到送外賣、網約車等工作,由於收入偏低,須長時間的工作才能溫飽。香港《信報》分析,日本當年底子厚,有本錢「失落」;中國才剛全面脫貧,一旦失落,恐怕不是日本化,而是拉丁美洲化——如委內瑞拉、阿根廷等長期經濟低迷、收入停滯的困境。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商業周刊, 27期
簡介 / 商業周刊, 27期:封面故事「在上班與上進之間,我們選擇上香」失落中國房市崩跌止不住,它會重演日本失落30年?>「青年出家、全職兒女、消費降級、一元退市」牽動台灣出口
誠品26碼 / 2680105211273
注音版 /
裝訂 / N:無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0x0x0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