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新台幣升值比關稅還可怕!關稅頂多跟美國做生意有影響,但升值是全部(出口業)都打到,就算賣到日本、歐洲,還是用美元報價啊,現在一天升一塊,價格怎麼還有競爭力?我情願被美國課關稅,也不要(新)台幣升值!現在這個情況,就跟銀行擠兌一樣,沒有人想要美元,拚命換回(新)台幣,但我們也是流血在換,收(美元)的價格在三十二、三十三(元),現在不到三十(元)賣掉,就是賠錢啊,但現在不換,未來更低怎麼辦?」經營出口三十年的科技業總經理口述。新台幣瘋狂升值這兩天,我們聽見台灣業界的聲音。「今天本來要倒(美元),但已經來不及了,倒不掉,根本沒人想接(美元)!」五月五日新台幣飆升之際,一名汽車零組件出口商的負責人無奈表示。新台幣飆升,美元「有行無市」!出口商拋不掉,還遇客戶要求重報價他說,他滿手是美元,急著拋、卻拋不掉,美元現在「有行無市」;就算硬要賣,因為新台幣升得太快、太猛,「現在換回(新)台幣,等於打九折,你要嗎?」他苦笑說,「更慘的是,國外客戶立刻來電,要我們重新報價!」就在出口商陷入拋匯混亂的同時,金融系統也出現異常。多家銀行的網路平台,因賣匯、買匯雙向擠爆,一度當機癱瘓。想拋售美元的、想乘機買進美元的,統統被卡在門外。新台幣強升的預期迅速擴散,拋匯潮湧動,市場氣氛急轉直下,央行不得不立刻出手,站上第一線。27年來央行總裁首度親上火線:澄清新台幣升值非美施壓五日下午一點四十分,央行緊急通知,總裁楊金龍將親自上陣。這是極罕見的舉動。自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央行總裁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匯市,已相隔近二十七年。當年,是彭淮南關閉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市場;如今,是楊金龍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升值風暴。新台幣緩升,未必是壞事,但若持續急升,出口商來不及因應,賺來的錢變薄了,台灣經濟必將連帶重創。所以,楊金龍趕緊上火線澄清:美國沒有因對等關稅談判施壓央行,要求新台幣升值,升值其實是市場預期心理。可是根據《The Korea Times》報導,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鏞指出,包含韓元在內的亞洲貨幣上漲,部分原因是美國政府向亞洲國家商談,要求貨幣升值。大型匯銀主管並私下抱怨:「央行的職責就是穩定匯價,任何外匯進出操作,央行都知道,那為什麼還會讓這種事(編按:指新台幣大幅升值)發生?」的確,台灣大額換匯需要申報,央行對外匯市場嚴加監控,只要動一根小指頭,就足以把新台幣匯率壓下去,為何它選擇放手,沒有用力阻升?對此,楊金龍強調,央行不會干預匯率,但必要時他們會進場調節,他們也坦承,這次預期升值力量很強,央行沒有強加抵擋,「中央銀行不會去扭轉Trend(趨勢),貶的時候要調節,升的時候也要。」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有個著名的「柳樹理論」,意指匯率管理應如柳樹隨風搖曳,順勢而為,逆勢操作會消耗外匯儲備,甚至引來更大的投機押注。他說:「匯率若逆勢操作,猶如硬撐柳樹,終將折斷。央行應靈活調節,維持市場信心。」央行不「硬撐柳樹」可能源於三力量新台幣飆,壽險、金融業恐受傷最重究竟央行偵測到什麼風,讓它不「硬撐柳樹」呢?這股風至少有三股力量:第一股力量:台美貿易談判,主動釋出善意。很巧合的,台灣代表與美國五月一日行貿易談判,五月二日新台幣就狂升。雖然央行屢次否認美國直接施壓匯率,總統賴清德也出面澄清,但市場也不排除政府主動釋放善意,做策略性讓步。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